第461章 煌煌大势
作者:霸道总裁胖总      更新:2025-10-28 04:54      字数:3299
  第461章 煌煌大势
  济寧郭城被汉军攻破,並没太出乎英和的意料。
  要是郭城能挡得住汉军,他当初也不会被汉军从徐州灰溜溜的赶到山东来了。
  郭城被破不奇怪,可驻防郭城的山东二镇绿营,居然被打到近乎全军覆没,这就让英和有些接受不了了。
  不是,这才几天啊?
  保守估计连十天半个月都没有,郭城就被汉军打破,连接近三万人的守军部队,都给打到近乎全灭。
  败的实在太惨了!
  英和確实存了把山东绿营当炮灰的打算,但这炮灰都没来及用到真正大战,就已经先没得差不多了,那这仗还怎么打?
  英和很想把狼狈逃回州城的田永荷和冯建功给一刀砍了,但又怕就这么砍了,可能会动摇到城中的军心士气。
  毕竟,济寧州城好歹还有三万多大军,里面只有不到一半属於八旗军,剩下全是山东的绿营军。就连八旗军里也有2000多人都是青州八旗,跟英和互不统属,也不是一条心的。
  福无双至,祸不单行。
  郭城大败的阴云还没消散,紧接著又有坏消息传来。
  “报!”
  有信使从西北而来,因为汉军包围济寧,信使不敢直接进城,还特地绕了远路才得以入城。
  英和都没来及发问,东河总督王秉韜便连忙说道:“有什么军情?快讲!”
  “嘉祥县没了!”信使言简意賅。
  听到这消息的英和瞬间沉默了,待看到信使携带来的书信,顿时又是气的差点没破防大骂。
  书信是嘉祥县令写的,但写的却是相当囂张放肆,明確说了自己已经顺应民意,投降大汉王师。
  还劝济寧这边也赶快投降,不要再负隅顽抗。同时又说所谓八旗都是韃子、贱种,就该乖乖引颈就戮,辫子脑袋做成京观,那才是他们满清韃子该有的归宿。
  好傢伙,真就是演都不演了,连假装劝降一下都不肯了。
  就连这信使能跑来济寧,还是嘉祥县令特地放过来,就是拿来专门羞辱激怒英和。
  如此羞辱大清,羞辱八旗,英和作为满洲八旗的上三旗人,他能忍吗?
  他还真能忍,不忍不行啊!
  嘉祥县都投了,英和又不是意识不到自己现在是个什么处境。
  济寧州城被围,守是肯定守不住的,不说汉军的攻城巨炮,就说那能炸穿城墙的古怪火器,英和就完全没有办法。
  不跑的话,最后只会跟徐州之战一样,来个城塌战败,但跑的话,那他估摸著后续也不用留在山东了。
  因为完全没意义了,济寧都没了,还是不战而逃,山东压根不可能再守得住,自己这点兵马也会变得畏汉如虎。
  英和现在是真骑虎难下,不跑那就等著济寧城破,运气好的话还能突围,运气不好就可能被汉军包围,想走都走不了了。
  而要是现在直接就跑,应该可以成功突围逃脱,但本来大清这边就处於劣势的山东战局,也会就此一溃千里。
  甚至山东战场的崩盘,还会进一步牵连到河南战场,形成严重的连锁反应。
  没办法,是真的没办法。
  清军跟汉军的战力差距、军队数量、火器代差全都太大了,就连粮草財政的状况,汉军虽然也紧巴巴,但比起清军这边已经揭不开锅,那是好上了太多。
  绝对的实力碾压,已经不再是单纯的战略战术,能够轻易扭转的了。
  英和这边甚至都没时间挣扎为难,坏消息还在一个接一个的送来济寧。
  “报!汶上县已被汉军攻克!”
  “报!邹县也被汉军拿下!”
  “报!兗州府城遭汉军数万大军(有民夫)围攻,府台大人战死殉国。”
  “报!曲阜县遭汉军围困,请求大帅发兵援救……”
  “……”
  坏消息的接二连三,已经让英和心烦意乱。
  嘉祥县、汶上县、邹县等相继被克,几乎已经代表著济寧变成孤城。
  而济寧东部的兗州府跟著光速失陷,对济寧而言又是雪上加霜。
  现在,连曲阜县都被汉军围困了。
  曲阜县不同兗州府和济寧州,这两块地方顶多算是战略要地,但曲阜县可是政治舆论上的高地要衝。
  这里是衍圣公府所在,又是孔圣人的老家,就算大汉这边已经决定要拿掉曲阜的衍圣公府,重新册封南孔为新的衍圣公,厘定新的儒家法理,但南孔衍圣公还是要先迁到曲阜的。
  这很有必要,至少目前为大汉不可能废除衍圣公,只能將其变成一个名誉头衔,不给任何特权利益。之后再慢慢削弱衍圣公在儒家的世俗影响力,让它逐步变成纯粹的精神象徵。
  曲阜县被汉军围困,等於天下读书人的“民心”也汉军握在了手里。
  只要曲阜一没,满清就基本算是失去读书人的“民心”了。
  虽然满清是以八旗为统治根基,但统治根基之外,汉人读书人的作用也一点不小,他们关乎到了地方的安稳,同时还有收税和徭役。
  尤其是现在,满清已经江河日下,就算最后真打败了大汉,那也基本丧失了对地方上的控制权,只能依赖汉人读书人和乡绅官吏,去间接控制地方。
  汉军杀八旗杀得太狠了,满汉八旗一块杀,地方八旗几乎被清空,满清的根基已经被削弱很多。
  歷史上的太平天国,能让满清一蹶不振,不只是破坏性太大,还是杀得满人太多了,导致满清对江南地方几乎丧失了话语权。
  兗州府城被破,曲阜县被围,终於是让英和拿定了主意。
  他准备逃跑了!
  而且还要连夜逃跑,什么粮草輜重都不带,援救曲阜县?救个屁!
  英和能先保住自己就不错了,等他这一跑路,山东估摸著都没救了,那还救个毛线的曲阜啊!
  英和刚决定要跑路,人都还没走,消息就不出意外的泄露了。
  倒也不全是泄露了,而是济寧城中的汉军细作,得到了杨芳的传信。让他们找到济寧知州张体仁,准备里应外合攻打济寧州城,不要让清军又跑了。
  之前打徐州的时候,杨芳可就放跑了英和,也是完全没想到英和这么不要脸,连同为八旗的自己人都能当炮灰扔下。
  现在的济寧州城,清军主帅又是英和,那就不用猜了,这货肯定还得逃跑。
  逃跑这种事情,就跟投降一样,那是会上癮的,有了第一次就有第二次。
  济寧州城內,在知州张体仁的故意配合下,很快流传起了英和要带著八旗跑路,还要扔下山东绿营做殿后炮灰的“谣言”。
  “谣言”散播速度非常快,就连东河总督王秉韜、青州副都统观明都专门来求见英和,让英和给他们一个合理解释。
  能给什么解释?难道说自己不打算逃跑,准备跟汉军死战?
  这话说出来,连他自己都不信。
  “谣言”的效果立竿见影,差不多就在当天下午,突然一段城墙上的驻防绿营,高喊著“杀韃子”就倒戈起义了。
  起义的绿营,还刚好是王秉韜的东河绿营。
  身为东河总督的王秉韜,连过去弹压都不弹压,直接骑上了自己的坐骑宝马,而后在督標亲兵的保护下,就往北城门方向匆匆撤离。
  跟著一道撤离的,还有青州副都统观明,这傢伙同样率领麾下的两千青州八旗,仓皇往北城门方向逃窜。
  倒是几天前刚逃回济寧的田永荷和冯建功,这俩眼看英和如此不堪,山东局势又是变化这么快,几乎就是兵败如山倒。
  索性,他俩也不跑了,跟著跑了,也得不到任何好处,反而还要给满清陪葬,不如现在就降了。
  “杀韃子!”
  一声高喊之下,二人割掉了脑后辫子,只带少许標营亲兵,就往那些乱军逃兵中杀去。
  他们也不愧是一个武进士,一个甘肃军伍出身,个人武力值確实不低。
  几番衝杀之下,济寧大乱中的清军溃兵完全不是他们一合之敌。
  等到汉军入城,就发现济寧乱局已经被他们先弹压了一波,杨芳没认出这俩货,直接给他们下达命令:“你们不错,还知道弹压乱局,现在给你们个机会,跟本帅一起追击韃子逃兵,要是能生擒韃子大帅,就记你们一功!”
  “愿为大帅效死!”
  二人闻言大喜,当即跟著杨芳一道,就往北门杀过去。
  因为他们是骑马的,所以追击的速度很快,比清军八旗的逃跑速度要快的多。
  这些清军八旗兵,可有不少都是步兵,一下子就被杨芳亲领的追兵给咬住。
  一个八旗兵惊恐之下,想要出刀回防,结果杨芳只是单手提著斩马刀。
  一刀势大力沉砍下去,直接连甲带人,给劈成了两半。
  这凶残生猛的一刀,不仅给这些八旗兵嚇坏了,也给跟著杨芳的田永荷、冯建功嚇坏了。
  两人现在非常庆幸,庆幸关键时候倒戈了,不然真碰上杨芳这个猛人,他俩加起来都不知道够不够打的。
  八旗后军瞬间陷入大乱,面对汉军的追杀,已经彻底丧失还手之力。
  就连田永荷、冯建功这两个人,也是卖力挥舞腰刀,於八旗军阵驰骋砍杀。
  只用两条腿跑的八旗步兵,压根逃脱不掉,跪地投降了都没用,该杀还是杀。
  眼看后军已经被咬住了,英和心一横,终於出动压箱底的索伦营去阻击汉军。
  然而,面对凶悍的索伦营,汉军这边又不是没有准备。
  “砰砰砰砰!”
  汉军火銃营一轮排枪打过去,索伦营的前排瞬间被打的人仰马翻。
  “点火,放!”
  “嘭嘭嘭!”
  火銃营打完,趁著装弹的功夫,又是一波火箭弹直衝打了出去。
  剧烈的爆炸猛轰下,凶悍的索伦营也跟著炸崩溃了。
  “杀韃子啊!”
  这么高喊的却是哈达率领的汉军索伦营,他们终於得到允许,拎著屠刀加入了战场。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