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0章 炮轰城陷
作者:
霸道总裁胖总      更新:2025-10-28 04:54      字数:3202
  第460章 炮轰城陷
  翌日。
  天还未亮,汉军就把巨炮推出来,朝着济宁郭城猛轰。
  “轰轰轰!”
  强大的火力猛轰之下,是更多的汉军民夫,在扛着木块材料,跑到护城河前铺设渡河用的浮桥。
  这可给清军恶心坏了,偏偏他们又没法子阻拦,只能站在城门楼里干看着。
  甚至就这都只敢偷摸上来观望,生怕一不小心被汉军瞭望手发现,把大炮对准了他们的位置。
  又是一天猛轰下来,济宁郭城的南面墙体早就看不见石砖,裸露出来的是大片大片坑洼的夯土厚层。
  这些夯土厚层反而比青石墙砖要更耐操,汉军这边不论加农炮还是攻城巨炮。炮弹打在土层上面,都没法直接破防,只会被夯土层给卸力嵌在墙上。
  当然,这也维持不了太久,夯土就是夯土,卸力也是有极限的。
  每来一发炮弹,墙上就会被撞下来好多土块,墙体的表层也是不断受力挤压变形。
  “轰轰轰!”
  又是轰了两天,清军实在坐不住了。
  不只是城墙顶不住这么一直轰,还在于护城河上汉军的修桥速度太快了。
  照这个速度下去,城墙可能还没先轰塌,护城河上就得全被汉军民夫铺满浮桥了。
  武进士出身的冯建功,亲率自己的登州镇清军,开了城门后准备过河焚毁汉军修的渡河桥。
  然而,他刚带着一千多标营亲兵出城,都没来及过河动手。就看到汉军民夫后面,已经站了两千多汉军火铳兵。
  这些火铳兵统一端着制式线膛枪,一看到冯建功带兵跑出来,就把枪口齐刷刷对准了他们。
  这下不用过河了,冯建功只能带着亲兵灰溜溜退回城中。
  出不去城,清军也没招了,只能冒险推出城防大炮。
  因为无人敢操持,田永荷亲自上阵指挥,他是甘肃军伍出身,还是知道火炮该怎么玩。
  瞄准,装填,开炮,一气呵成。
  “轰!”
  发炮弹精准命中一段渡河桥,木板铺设的浮桥当场被炮弹冲击砸烂。
  河面上全是碎木块烂板子,还有许多落水以后惊恐回游的架桥民夫。
  城墙上的清军见到浮桥被一炮打烂,瞬间涌起来一阵欢呼。
  只是,还没等清军高兴太久,汉军的炮兵阵地收到消息。
  所有炮口立刻调转方向,对准了那些刚刚发炮,炮口部还在冒烟的清军城防火炮。
  “轰轰轰!”
  三十五门大炮齐射轰击。刚刚开了一炮的清军炮手,当场就被汉军来了波火力覆盖打击。
  虽然目前的滑膛炮命中率普遍很低,但汉军的炮火实在太密集了,几乎就是饱和式炮击。
  三门清军城防大炮都被炮弹命,有一门还很好运的接到了巨炮的炮弹。
  大炮倒是没什么事,就是围绕大炮的炮手们全都倒了血霉。
  那些被加农炮打的还好,只是炮手死了好几个。直接遭到巨炮轰击的清兵才是真的惨,巨炮轰击之下,瞬间引爆堆积的火药桶子。
  大量黑火药殉爆,把那门城防大炮周围的清兵,几乎全给清空了。
  烧焦的胳膊断肢四处乱飞,勉强幸存的清兵,全都被吓得仓皇逃窜。
  清军彻底没辙了,因为就连带着他们开炮的总兵大人,都被大炮给打成了“重伤”。
  说是“重伤”,实际就是一发炮弹命中附近城墙,给正在指挥开炮的田永荷,一个没站稳脑袋撞在女墙上开瓢了。
  看着血糊拉拉的,受伤并没那么严重,但这还是把田永荷吓得够呛。
  他可是清楚记得,当时那发炮弹命中的地方,距离他最近都不超过3米。还是一发巨炮的炮弹,巨大轰击之下,差点没给他耳朵都干聋了。
  太可怕了,汉军的大炮实在太恐怖了!
  田永荷确实是甘肃行伍出身,但他同样也是人,是人就会怕死。尤其还是现在身居总兵高位,而大清又江河日下,一方总兵可比从前要值钱多了。
  好歹也是拥兵近万的高级武将,跟冯建功两个人加在一起,山东省三分之二的地方,都是归他们驻守坐镇。
  另外三分之一,那是东河总督的军防辖区,穿过山东的大运河,也是东河总督的辖地。
  郭城里的清军没了动静,但汉军的攻城进度可是一点不会落下。
  开炮的继续开炮狂轰城墙,负责铺设渡河浮桥的,继续带着民夫铺设浮桥。
  民夫不够用,就拿出粮食,从周边村落里去征召。
  这些城周村落的百姓,全都非常乐意给汉军充当民夫。因为不仅汉军民夫管饭吃,而且打下了济宁城后,就承诺给他们分田落户。
  汉军名声在外,连带这些山东百姓,也都差不多听说过。没听说的,也有汉军细作,去不断宣传告知。
  总之,大汉会给百姓分田,给百姓减税等等惠民政策,山东的百姓乡绅几乎无人不知。
  就算想要抹黑都没用,不光是有汉军细作的功劳,而且大汉早就今非昔比,跟满清已经可以用“南北朝”来形容。
  如此大势所趋之下,就算不少官绅读书人,仍旧对满清抱有幻想。不想对大汉交出田产,但还是会稍微留一线,不敢把事情真的做绝。
  汉军这边已经在加速攻打济宁郭城,而运河北岸的济宁州城,清军主帅英和也果然没有让人失望。
  面对田永荷送信提及的济宁出兵,绕道突袭汉军侧翼,从而里应外合,反败为胜的计策,英和直接来了个已读不回。
  只要战局没有明显倾斜自己这边,那要让他主动出兵,想都别想!
  英和这边不准备出兵,反而要继续观望郭城战况演化。负责郭城防守的田永荷与冯建功两人又不是傻的,自然很快就猜到了英和意图。
  于是乎,他们也是暗中联盟约定,去特么的死守郭城,只要城墙被轰塌,他们就立刻带兵往州城逃跑。
  粮草辎重、乡勇团练全都不管了,都留给汉军算球,只带着主力亲兵回州城,同时联手应对英和英大帅的问责。
  就这么各方都心怀鬼胎的情势下,汉军几乎是畅通无阻,渡河桥的铺设再也没有遭到清军任何拦阻。
  汉军发现清军不敢冒头了,干脆也不浪费弹药了,把大炮齐射改成了一炮一炮的轮射,确保清军守军的神经能够一直紧绷。
  终于,连续轰击了济宁郭城10天以后。
  “轰隆隆!”
  “咔~咔~咔~!”
  巨响如同地震,郭城的南面城墙就这么当着两军的面,忽然裂开一道大口子。
  口子自上而下,直接裂开到了墙基,连带着大地都是裂开蛛网巨缝。
  但也只是裂开了,城墙依旧没有坍塌,反而裂开的两半城墙,依旧很紧密的贴合在一起。
  可已经没用了,城墙的忽然裂开,就是压垮清军军心的最后一根稻草。
  “杀清狗啊!“
  一声呼喊下来,也不知道是谁先喊的,反正济宁郭城瞬间陷入大乱。
  那些本来就打定主意,准备投降倒戈的清军团练乡勇,突然就有上千人拔刀造反。
  嗯,只是拔刀造反,他们肯定不敢真的攻击那些绿营清军。
  绿营虽然烂,但到底还是正规军。这里又是北方,军队战斗力没有南方烂的那么快。
  所以,这些拔刀造反的乡勇团练,全都蜂拥跑去了城门口,围殴砍死了几个看门的清兵。
  之后立刻打开城门,放汉军天兵入城。
  他们也不是一个人,剩下分驻在其他地方的乡勇团练,也是跟着相继举兵造反。
  所有乡勇都似乎提前说好了,统一绕开清军绿营防守严密的城门,专打那些没几个清兵的城门。
  清军绿营的兵力,虽然对比乡勇要占据优势,但郭城实在太大太宽了,城门就有十八道,压根没法守的面面俱到。
  而且,清军这边也不打算守了。
  眼看乡勇已经全部倒戈,田永荷、冯建功两人当机立断,带着麾下的两镇绿营,合兵以后就往北方突围逃窜。
  沿路他们没有遭到任何阻拦,乡勇真就只抢夺城门,偶尔围殴砍杀几个落单的绿营兵。面对逃跑的清军绿营主力,完全就当看不见,看见了也是果断避开。
  济宁郭城外,汉军一看城门都开了好几处,当下也不开炮浪费炮弹了。
  一直在帮忙铺桥的汉军火铳营头前开路,后方的汉军主力紧随其后,全军都往济宁郭城内杀进去。
  汉军才杀进城内,马上就有投降乡勇迎上来,要做带路党。
  这些乡勇自己不敢打清军,连绿营的清军都害怕,但来了汉军有汉军给他们撑腰,瞬间又不怕了。
  济宁郭城内的清军绿营,虽然提前有所准备,但上万大军的逃跑突围,就算放弃了粮草辎重,那也不是太容易的事情。
  偏偏汉军进场又太快,汉军追击的前锋部队一下子就咬住了清军尾巴。
  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清军大乱!
  先是后军大乱,接着混乱很快影响到中军,甚至跑的最快的前军都没有幸免。
  一场不算周密,甚至有些仓皇的逃跑突围,就这么迅速演变成了全军的大溃败。
  这属于古代军队的惯性通病,不论打仗追击敌人,亦或是撤退逃跑,稍微遇到点问麻烦阻挠,就有可能会演变成全军溃败。
  这也是古代将领为什么几乎不搞佯攻诈降诈败的伎俩,因为风险实在太高了,能用的要么是精锐中的精锐,要么就是走投无路,冒险试了一波。
  史书上的“成功率高”,那纯粹是幸存者偏差,因为不成功的都战死了,连名字都不会留下。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