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1章 文化展筹备传捷报,荷村新景引客来
作者:佚名      更新:2025-11-22 09:04      字数:5118
  清溪荷韵·第281章 文化展筹备传捷报,荷村新景引客来
  秋日的晨光洒在清溪村的荷塘上,泛起粼粼波光。往日里满塘盛放的荷虽已凋谢,却有饱满的莲蓬挺立在水面,村民们划著名小木船穿梭其间,採收莲子的欢声笑语在荷塘上空迴荡。许朗站在荷塘边的木桥上,手里拿著一份文件,脸上满是笑意——那是皮埃尔从欧洲发来的清溪村荷文化展筹备方案,里面详细標註了展区布局、展品清单和宣传计划。
  “许哥,你看这莲子,今年收成比去年还好!”刘叔划著名小船靠岸,舱里装满了刚採收的莲蓬,莲子饱满圆润,透著新鲜的浅白色,“刚才陈师傅来说,要多留些新鲜莲子,说要研发新的荷点心,等下次游客来就能尝鲜了。”
  许朗接过刘叔递来的莲蓬,剥开一颗莲子放进嘴里,清甜的滋味在舌尖散开:“今年莲子品质確实好,咱们得儘快联繫加工厂,把新鲜莲子做成莲子干、莲子羹,还有皮埃尔要的文化展展品,也得提前准备好。”他说著把文件递给刘叔,“皮埃尔那边已经確定了,文化展下个月在荷兰阿姆斯特丹开展,到时候要展出咱们的竹编、剪纸、荷染布,还有荷茶、荷酱这些產品,咱们得赶紧把展品打包寄过去。”
  刘叔看著文件上的展品清单,眼里满是期待:“没想到咱们清溪村的东西还能去欧洲展览,这可真是件大好事!我这就去跟加工厂说,让他们优先处理展品的包装,保证不会耽误事。”
  两人正说著,苏晚骑著电动车赶来,车筐里放著一叠宣传单页。“许朗,你看我设计的秋季荷塘游宣传单,上面印了採收莲子、製作莲子羹的体验项目,还有李爷爷的老宅故事讲解,刚才在镇上列印店拿回来的,咱们赶紧贴到村口和民宿门口。”
  许朗接过宣传单页,只见上面印著金黄的荷塘秋色图,文字部分用中英文標註了秋季游的行程安排:上午採收莲子、体验莲子加工,下午参观老宅听故事、学习简易竹编,晚上还有荷塘夜话活动,游客可以和村民一起坐在荷塘边,听村民讲过去种荷的故事,品尝刚煮好的莲子羹。
  “设计得真不错,既有秋季的特色,又突出了咱们的文化体验。”许朗讚许地说,“咱们再把宣传单页发到网上,比如旅游平台和社交帐號,吸引更多游客来体验秋季的清溪村。”
  苏晚点点头,拿出手机打开清溪村的旅游公眾號:“我已经编辑好推文了,配上刚才拍的荷塘採收照片,现在就发出去。对了,昨天有个上海的游客给我发消息,说想下个月带家人来,专门体验採收莲子,我已经帮他们预留了民宿。”
  三人正忙著贴宣传单页,晓梅背著竹编筐走了过来,筐里装著刚编好的竹编莲蓬掛件,每个掛件都栩栩如生,莲子部分还缀著小小的红绳,格外精致。“许哥,苏姐,刘叔,你们看我编的新掛件,用的是今年的新竹篾,韧性更好,顏色也更鲜亮,打算放在文创店卖,也留一些当文化展的展品。”
  许朗拿起一个掛件仔细看了看,竹篾编织的纹路细密均匀,莲蓬的形状逼真,忍不住讚嘆:“晓梅你这手艺越来越好了,这个掛件肯定受欢迎。对了,皮埃尔在方案里说,想让你录一段竹编製作的视频,在文化展上播放,让欧洲游客看看竹编的製作过程,你看什么时候有空录一下?”
  晓梅立刻点头:“我今天下午就有空,正好可以在竹编坊录,背景里放些编好的竹编產品,还能顺便展示咱们的竹编坊。”
  正说著,村里的广播响了起来,是村主任的声音:“各位村民注意了,今天下午三点在村委会开会,主要说一下欧洲荷文化展展品筹备和秋季旅游接待的事,大家准时参加。”
  下午三点,村委会的院子里坐满了村民,有负责荷种植的、有做非遗手艺的、还有开民宿和农家乐的,大家都带著笔记本,脸上满是期待。村主任先讲了文化展的重要性:“这次文化展是咱们清溪村第一次在欧洲办展,关係到咱们村的名声,也关係到以后更多的游客来咱们村,大家一定要重视起来,把最好的產品和手艺展示出去。”
  接著,许朗详细介绍了展品筹备的具体安排:“竹编、剪纸、荷染布这些非遗產品,由晓梅、小李、赵奶奶负责整理,要选品相最好、最能代表咱们手艺的;荷茶、荷酱、莲子干这些食品,由陈师傅和加工厂负责,包装要印上清溪村的logo和荷图案,中英文標註清楚;还有照片和视频资料,苏晚会负责整理,包括荷塘四季的照片、游客体验活动的视频,还有大家製作非遗產品的过程视频。”
  大家纷纷点头,赵奶奶举手说道:“我这就回去把最好的染布找出来,都是用今年的新荷熬的染料染的,顏色最鲜亮,再赶製两块新的染布,保证展品够多够好。”
  陈师傅也说道:“我会把荷茶和荷酱的包装再改进一下,用竹编礼盒装,更有咱们清溪村的特色,也显得更精致,欧洲游客肯定喜欢。”
  村主任看著大家积极的样子,笑著说:“大家有这个积极性很好,咱们一定要把这件事做好。另外,秋季旅游马上就要开始了,民宿和农家乐要做好接待准备,卫生要搞好,服务要热情,让游客来了之后住得舒心、吃得放心。”
  开完小会,大家立刻行动起来。赵奶奶回到染布坊,把之前染好的最好的几块染布找出来,有浅粉的荷布、深绿的荷叶布,还有一块用荷和菊混合染的淡紫色布,顏色独特,她还特意把每块布都熨烫平整,叠得整整齐齐,放进乾净的布袋里。然后,她又拿出新的布和染料,开始赶製新的染布,打算染一块荷蜻蜓图案的布,作为文化展的重点展品。
  小李则在剪纸坊里忙碌,他要剪一套“清溪荷韵四季图”,包括春日荷塘柳绿、夏日荷盛放、秋日莲子满塘、冬日荷塘雪景,每一幅都要精致细腻。他先在红纸上画出草图,然后拿起剪刀仔细裁剪,手指灵活地穿梭在红纸间,很快,春日荷塘柳绿的剪纸就初见雏形,柳树的枝条纤细柔美,荷的苞含苞待放,还有几只小鸟落在枝头,栩栩如生。
  陈师傅在餐饮区的后厨里,和帮厨的林嫂一起改进荷產品的包装。他们找来竹编匠人编了小巧的竹编礼盒,里面铺上油纸,用来装荷茶和荷酱,礼盒外面还繫上了红绳,掛上一个小小的竹编荷掛件,显得格外精致。陈师傅还特意煮了几罐荷酱,尝了尝味道,调整了甜度,確保口感最好。
  苏晚则忙著整理照片和视频资料,她把荷塘四季的照片分类整理,春日的桃映荷塘、夏日的荷满塘、秋日的莲蓬挺立、冬日的荷塘雪景,每一张都选了最漂亮的;游客体验活动的视频也剪辑好了,包括採摘荷、体验剪纸、学编竹编的场景,还有篝火晚会和荷塘夜游的热闹画面;她还特意去竹编坊、剪纸坊、染布坊拍了晓梅、小李、赵奶奶製作非遗產品的过程,打算剪辑成短视频,在文化展上循环播放。
  许朗则忙著和皮埃尔沟通,每天都要发消息確认展品的运输情况,还把大家准备展品的照片发给皮埃尔,让他了解筹备进度。皮埃尔每次都很快回復,还发来文化展展区的设计图,里面专门设置了“清溪荷韵”展区,有非遗体验区、產品展示区和视频播放区,还打算邀请当地的媒体来报导,让更多的欧洲人知道清溪村。
  一周后,展品都准备好了,许朗和苏晚一起把展品打包,装进结实的纸箱里,每个纸箱上都贴了標籤,標註著展品名称和数量。刘叔找来了快递公司的人,仔细交代了要轻拿轻放,確保展品安全到达欧洲。看著快递车缓缓离开,许朗心里既紧张又期待:“希望这些展品能在欧洲受欢迎,让更多的人知道清溪村。”
  苏晚笑著说:“肯定会的,咱们准备得这么充分,展品又这么有特色,欧洲游客一定会喜欢的。对了,昨天旅游平台上有很多人諮询秋季荷塘游,已经有十几个人预订了下周的行程,咱们得赶紧把接待准备好。”
  两人立刻去民宿和农家乐检查接待准备情况。张婶的民宿已经打扫得乾乾净净,每个房间都换了新的床单被罩,窗户边还摆上了新鲜的莲蓬,房间里的荷香薰也换成了淡淡的莲子香,格外清新。“许哥,苏姐,你们放心,我都准备好了,游客来了保证住得舒服,我还准备了莲子羹,早上给游客当早餐。”张婶笑著说。
  陈师傅的农家乐也准备好了,菜单上新增了秋季特色菜,有莲子燉鸡、荷叶莲子粥、莲子炒虾仁,还有刚研发的莲子酥,每一道都透著莲子的清香。“我还在院子里摆了几张竹编桌子,游客可以坐在院子里吃饭,看著荷塘的秋景,肯定很舒服。”陈师傅说。
  周末的时候,第一批秋季游客如约而至,有来自上海的一家三口,有来自北京的几位年轻人,还有一对来自广州的老夫妻。许朗和苏晚在村口迎接他们,给每个人递上一杯热乎的莲子茶:“欢迎大家来清溪村,现在正是莲子成熟的季节,咱们今天上午先去採收莲子,下午体验莲子加工。”
  游客们跟著许朗和刘叔来到荷塘边,刘叔给每个人发了一个竹编筐和一双防水鞋,教大家怎么採收莲子:“大家要轻轻握住莲蓬,顺时针一转,莲蓬就摘下来了,別太用力,不然会把荷梗掰断。”
  来自上海的小男孩第一次採莲子,兴奋地跳进浅水区,小心翼翼地摘了一个莲蓬,举起来给爸爸妈妈看:“爸爸妈妈,你们看我摘的莲蓬,好大啊!”小男孩的爸爸笑著拿出手机,拍下这温馨的一幕,妈妈则帮小男孩剥开莲蓬,取出莲子餵给他吃:“真甜,比超市买的新鲜多了。”
  几位北京的年轻人则比赛谁摘的莲蓬多,大家笑著闹著,荷塘边满是欢声笑语。来自广州的老夫妻则慢悠悠地采著莲蓬,时不时停下来拍照,奶奶笑著说:“没想到秋天的荷塘也这么美,莲蓬满塘,看著就喜庆,比在城里待著舒服多了。”
  採收完莲子,大家跟著陈师傅去加工厂体验莲子加工。陈师傅教大家怎么剥莲子壳、去莲子芯,还演示了怎么把新鲜莲子做成莲子干。“剥莲子壳要从莲蓬的底部开始,轻轻一捏,壳就开了,去芯的时候要用小镊子,小心別弄破莲子肉。”陈师傅一边演示一边说。
  游客们学得很认真,虽然刚开始剥得慢,还经常弄破莲子肉,但很快就熟练起来。小男孩的妈妈剥了很多莲子,笑著说:“原来剥莲子这么有意思,回去我要教我们家孩子剥,让他也体验一下劳动的乐趣。”
  下午,大家去李爷爷的老宅听故事。李爷爷坐在槐树下,给大家讲过去秋季採莲子的故事:“以前没有小船,我们都是踩著高蹺去荷塘採莲子,脚底下的高蹺有一米多高,踩在上面摇摇晃晃的,一不小心就会掉进泥里。那时候採莲子是为了养家餬口,现在採莲子是为了让游客体验,日子不一样了,但这荷塘的情分没变。”
  游客们听得入迷,时不时提问,李爷爷都耐心地回答。来自北京的一位年轻人问道:“李爷爷,那时候莲子除了自己吃,还会卖到哪里去啊?”
  李爷爷笑著说:“以前会卖到镇上的供销社,后来有了加工厂,就卖到加工厂做成莲子干、莲子羹,现在好了,还能卖到欧洲去,咱们清溪村的莲子也能走出国门了。”
  晚上,大家坐在荷塘边参加荷塘夜话活动,陈师傅端来了刚煮好的莲子羹,清甜软糯,大家一边喝著莲子羹,一边听村民们讲荷塘的故事。来自广州的爷爷感慨地说:“这趟清溪村之行太值了,不仅体验了採莲子,还听了这么多有意思的故事,住得舒服,吃得也香,下次我们还要来,看看春天的荷塘。”
  接下来的几周,越来越多的游客来到清溪村,有家庭游、朋友游,还有一些摄影爱好者,专门来拍秋季的荷塘美景。民宿和农家乐都住满了游客,文创店的竹编莲蓬掛件、莲子干、荷茶也卖得很好,晓梅和小李每天都要忙著製作新的產品,赵奶奶的染布也受到了游客的喜欢,很多游客都买了染布当伴手礼。
  一天下午,许朗收到了皮埃尔发来的视频,视频里是阿姆斯特丹荷文化展的现场,“清溪荷韵”展区挤满了游客,大家都在欣赏竹编、剪纸、荷染布,有的还在看竹编製作的视频,工作人员则在给游客介绍清溪村的荷文化和產品,很多游客都对清溪村產生了浓厚的兴趣,纷纷询问怎么去清溪村旅游。
  皮埃尔在视频里兴奋地说:“许先生,文化展太成功了!很多游客都喜欢你们的展品,还有几家欧洲的超市和礼品店,想跟咱们合作,进口你们的荷茶、荷酱和竹编產品,这真是个好消息!”
  许朗看著视频里热闹的场景,心里激动不已,立刻把视频拿给村民们看。大家都围过来看,看到自己的產品在欧洲受欢迎,都开心得合不拢嘴。晓梅笑著说:“太好了!咱们的竹编能卖到欧洲去,以后我要编更多更好的竹编產品。”
  赵奶奶也激动地说:“没想到我的染布也能让欧洲人喜欢,我要继续改进染布技术,染出更多好看的布。”
  村主任看著大家开心的样子,说道:“这是咱们大家共同努力的结果,以后咱们要继续把清溪村的荷文化推广出去,让更多的人知道清溪村,让更多的游客来咱们村,让大家的日子越过越红火。”
  晚上,许朗和苏晚坐在荷塘边的木桥上,看著满塘的莲蓬,月光洒在水面上,格外寧静。“没想到咱们清溪村能有今天的成绩,从一开始的小荷塘,到现在能在欧洲办文化展,还吸引了这么多游客。”苏晚轻声说,语气里满是感慨。
  许朗点点头:“这只是个开始,以后咱们还要开发更多的项目,比如荷研学游,让孩子们来体验荷种植和非遗手艺;还有荷文创產品,设计更多有特色的產品,让清溪村的品牌越来越响。我相信,咱们清溪村的未来会越来越好,『清溪荷韵』的名字会传得更远。”
  荷塘里的青蛙偶尔发出几声叫声,晚风拂过,带来莲子的清香,两人坐在木桥上,畅想著清溪村的未来,心里满是希望。他们知道,清溪村的故事还在继续,更多的美好还在后面,而“清溪荷韵”这四个字,会像荷塘里的莲子一样,在更多人的心里生根发芽,绽放出美丽的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