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5章 木屋动工聚人心,体验活动初成型
作者:佚名      更新:2025-11-22 09:03      字数:4586
  第255章 木屋动工聚人心,体验活动初成型
  清晨的薄雾还未散尽,荷塘边已传来阵阵敲打声。刘师傅带著两个徒弟早早赶到,正指导村民们搬运青砖和石头,准备打木屋地基。林铁柱光著膀子,扛著一块几十斤重的青石砖,快步走到地基边缘,稳稳放下:“刘师傅,这砖够不够硬?不够我再去镇上拉几车!”
  刘师傅蹲下身,用锤子敲了敲青砖,听著清脆的声响,点头道:“够硬!就用这种砖打底,再混上黄土夯实,地基肯定稳。你们先把砖沿著石灰线摆好,我教你们怎么砌第一层。”
  村民们立刻忙活起来,有的搬砖,有的和泥,有的用铲子平整土地。周先生带著学堂的孩子们也来了,孩子们提著小竹篮,里面装著捡来的小石子,跑到地基边,小心翼翼地把石子填进砖缝里。丫丫蹲在地上,小手捧著石子,认真地说:“刘师傅,这样是不是能让地基更结实呀?”
  刘师傅被孩子的认真模样逗笑,伸手摸了摸她的头:“对,丫丫真聪明!这些小石子能把砖缝填紧,木屋就不会晃了。”
  苏晚提著一大桶绿豆汤走过来,笑著说:“大家歇会儿,喝点绿豆汤再干。许朗哥去镇上买木材了,说中午就能拉回来,到时候就能搭木屋的架子了。”
  村民们纷纷放下手里的活,围过来喝绿豆汤。张叔喝了一口,抹了抹嘴说:“这绿豆汤真解乏!咱们得抓紧把地基打好,爭取下个月就能让木屋完工,赶上荷最盛的时候,好接待客人。”
  “是啊!”晓梅一边帮绣娘们递汤碗,一边说道,“我跟绣娘们商量好了,等木屋盖好,就给每间木屋绣一幅荷窗帘,再做几个竹编的灯罩,让客人住得更舒服。”
  大家正说著,远处传来马车的軲轆声——许朗带著镇上的木材商来了,马车上装满了粗壮的杉木,木材上还带著新鲜的松脂香气。“刘师傅,您看看这木材行不行?”许朗跳下车,指著马车上的杉木问道。
  刘师傅走过去,用手掂了掂一根杉木,又看了看木材的纹理,满意地说:“这木材好!纹理顺,密度高,不容易变形,用来搭木屋架子正好。你们先把木材卸下来,按尺寸锯好,下午咱们就开始搭架子。”
  村民们立刻围上去帮忙卸木材,有的扛,有的抬,有的用锯子锯木材,荷塘边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许朗看著大家忙碌的身影,心里满是欣慰——自从决定发展清溪村,村民们就像拧成了一股绳,劲往一处使,这样的凝聚力,比什么都重要。
  中午的时候,许朗在客栈摆了几桌饭,招待刘师傅、木材商和村民们。饭桌上,许朗跟大家聊起了“荷体验游”的规划:“等木屋盖好,咱们就推出三项体验活动——一是让客人自己摘荷、採莲蓬,体验田园乐趣;二是请张奶奶教大家做荷糕和荷酥,让客人亲手做点心;三是让晓梅和绣娘们教大家绣简单的荷图案,再让傻柱教大家编竹编小摆件,让客人能带走自己做的纪念品。”
  “这个主意好!”陈掌柜的声音突然传来,他笑著走进客栈,“我刚才路过荷塘,看到你们在盖木屋,就过来看看。许东家,你们这『荷体验游』要是办起来,我肯定带客人来!”
  许朗连忙起身让座:“陈掌柜怎么来了?快坐,一起吃饭。您要是能带客人来,那就太好了!”
  陈掌柜坐下,喝了一口酒说:“我是来跟你说个好消息的——李会长已经跟商会的成员们说了清溪村的事,大家都很感兴趣,说等木屋盖好,要组织商会成员来清溪村开一次交流会,顺便体验一下你们的『荷体验游』。”
  “真的?”许朗又惊又喜,“那太好了!有商会的成员来,肯定能让更多人知道清溪村,咱们的生意也能更上一层楼。”
  “是啊!”陈掌柜笑著说,“我还跟李会长建议,让你们把『清溪荷韵』这个品牌打出去,以后不管是竹编、绣品,还是荷点心,都印上这个品牌,这样客人一看就知道是清溪村的產品,也更容易记住。”
  许朗连连点头:“陈掌柜这个建议太重要了!我明天就去镇上找铁匠,打几个『清溪荷韵』的铁印,以后咱们的產品都盖上这个印,让『清溪荷韵』成为咱们村的招牌。”
  吃完饭,陈掌柜离开后,许朗又跟刘师傅商量木屋的装修细节:“每间木屋都要带一个独立的露台,露台上摆一套竹编桌椅,再种两盆荷;屋里要铺木质地板,放一张竹编的床,床头摆一个竹编的床头柜,上面放一盏绣著荷的檯灯;还有,每间木屋都要配一个小厨房,让客人能自己煮荷粥。”
  刘师傅认真地记下来,点头道:“许东家,你放心,这些细节我们都会做好。我跟徒弟们商量好了,晚上加个班,把木屋的架子搭起来,爭取早日完工。”
  接下来的几天,清溪村的村民们都在忙著盖木屋。白天,大家在荷塘边搭木屋架子、砌墙、铺地板;晚上,绣娘们在绣坊里绣窗帘、做灯罩,竹编师傅们在竹编坊里编桌椅、床头柜,整个村子都沉浸在忙碌又喜悦的氛围里。
  周先生也没閒著,他带著孩子们在荷塘边立了几块木牌,上面用毛笔写著“荷採摘区”“莲蓬採摘区”“体验活动区”,还在木牌上画了可爱的荷图案,让整个荷塘看起来更有生机。
  半个月后,三间木屋终於完工了。木屋的屋顶盖著金黄的茅草,墙壁是浅棕色的木板,屋前的露台上摆著竹编桌椅,窗户上掛著粉色的荷窗帘,远远看去,就像三座童话里的小房子,依偎在荷塘边。
  许朗和苏晚走进一间木屋,里面的布置温馨又雅致——竹编的床柔软舒適,床头的檯灯罩上绣著一朵盛开的荷,打开灯,柔和的光线透过灯罩洒下来,映得整个房间都暖暖的;小厨房里,锅碗瓢盆一应俱全,窗台上还摆著一盆新鲜的荷,空气中满是荷的清香。
  “太漂亮了!”苏晚忍不住讚嘆道,“客人住在这里,肯定会喜欢的。咱们明天就可以开始宣传『荷体验游』了,正好赶上周末,说不定会有客人来。”
  许朗笑著点头:“好!我明天就去镇上贴海报,再让陈掌柜帮忙在商户间宣传宣传。对了,咱们还要准备一些小礼物,比如竹编的小荷、绣著荷的小香囊,送给来体验的客人,让他们留下好印象。”
  第二天一早,许朗带著几张海报去了镇上。海报上画著荷塘边的木屋,旁边写著“清溪村荷体验游——摘荷、做点心、学手艺,享田园乐趣”,还標註了价格和联繫方式。许朗把海报贴在镇上的集市、布庄、点心铺和酒楼门口,引来了不少人的围观。
  “这清溪村的木屋真好看啊!”一个妇人看著海报说道,“周末正好没事,我想带孩子去体验一下,还能学做荷糕,挺好的。”
  “我也想去!”旁边的一个年轻人说道,“听说清溪村的荷特別美,还能学编竹编,正好我想给女朋友做个竹编的小礼物。”
  许朗看著大家感兴趣的样子,心里很高兴,连忙跟他们介绍体验活动的细节,还邀请他们周末去清溪村玩。
  回到村里,许朗刚走进客栈,就看到晓梅和绣娘们抱著一堆小香囊走过来:“许东家,我们做了五十个小香囊,每个香囊里都装了干荷和薰衣草,闻著可香了,送给客人正好。”
  傻柱也拿著几个竹编的小荷走过来:“东家,我们也编了五十个小荷,每个都编得很精致,客人肯定会喜欢的。”
  张奶奶则从厨房里走出来,手里拿著一篮荷糕:“东家,我做了一些荷糕,明天客人来了,就让他们先尝尝,要是喜欢,再教他们做。”
  看著大家准备的一切,许朗心里满是感动。他大声说道:“各位乡亲们,谢谢大家的努力!明天就是周末,说不定会有客人来,咱们要做好准备,让客人感受到清溪村的热情和用心,让他们来了还想再来!”
  “好!”村民们齐声应道,眼里满是期待。
  周末一大早,许朗和苏晚就站在村口等候。没过多久,就看到几辆马车驶来,车上坐著十几位客人,都是昨天在镇上看到海报来的。“欢迎大家来清溪村!”许朗和苏晚连忙迎上去,笑著说道。
  客人们下了马车,看到荷塘边的木屋,都忍不住讚嘆道:“这木屋真漂亮啊!比海报上还好看。”
  “大家先跟我去木屋放行李,然后咱们就开始体验活动。”许朗带著客人们往木屋走去,一边走一边介绍清溪村的景色和体验活动的流程。
  放好行李后,许朗带著客人们来到荷採摘区。周先生已经准备好了採摘工具——竹编的篮子和剪刀,还特意叮嘱道:“大家採摘的时候要小心,別把荷叶弄坏了,也別掉进荷塘里。”
  客人们拿著篮子和剪刀,兴奋地走进荷丛中。有的客人小心翼翼地摘下一朵荷,闻了闻,脸上露出陶醉的笑容;有的客人则踮著脚,摘下一个饱满的莲蓬,剥开外壳,尝了尝里面的莲子,清甜的味道让他们忍不住点头称讚。
  “太好吃了!”一个小男孩拿著莲蓬说道,“这莲子比我在城里买的新鲜多了,真甜!”
  採摘完荷和莲蓬,许朗带著客人们来到体验活动区。张奶奶已经准备好了做荷糕的材料——麵粉、荷酱、白,正站在桌子旁等候。“大家好,我是张奶奶,今天我来教大家做荷糕。”张奶奶笑著说道,“首先,咱们把麵粉和白混合在一起,再加入適量的水,揉成麵团,然后把荷酱包进去,捏成荷的形状,最后放在蒸笼里蒸十五分钟,荷糕就做好了。”
  客人们围在桌子旁,跟著张奶奶学做荷糕。有的客人揉麵团的时候用力太大,把麵团揉成了一团糟;有的客人包荷酱的时候,不小心把酱挤了出来,引得大家哈哈大笑。苏晚在一旁帮忙,耐心地教大家揉麵团、包荷酱,很快,客人们就做出了一个个不太规整但充满心意的荷糕。
  “我的荷糕做好了!”一个小女孩举起自己做的荷糕,兴奋地说道。虽然荷糕的形状有点歪,但上面还捏了几片小小的荷叶,看起来很可爱。
  张奶奶笑著说:“做得真好!咱们把荷糕放进蒸笼里,等蒸好后,大家就能尝尝自己做的点心了。”
  在等待荷糕蒸熟的时间里,晓梅带著客人们来到绣坊,教大家绣荷。晓梅拿出准备好的丝线和布片,笑著说道:“今天我教大家绣一朵简单的荷,首先,咱们用粉色的丝线绣瓣,再用绿色的丝线绣荷叶,最后用黄色的丝线绣蕊,很简单的,大家跟著我学就行。”
  客人们拿起针线,认真地跟著晓梅学绣荷。有的客人是第一次拿针线,手忙脚乱的,针总是扎到手指;有的客人则学得很快,不一会儿就绣出了一朵小小的荷。傻柱也在一旁,教客人们编竹编小荷,客人们拿著竹条,跟著傻柱学编,虽然编出来的小荷不太整齐,但大家都很开心。
  中午的时候,荷糕蒸熟了。客人们尝著自己做的荷糕,虽然味道不如张奶奶做的正宗,但心里都充满了成就感。“这是我第一次做点心,真好吃!”一个客人笑著说道,“以后我还要来清溪村,再学做荷酥。”
  下午,许朗带著客人们在荷塘边散步,欣赏荷,还跟他们聊起了清溪村的故事。客人们听著许朗的讲述,看著眼前美丽的景色,感受著村民们的热情,都对清溪村讚不绝口。
  傍晚的时候,客人们准备离开了。许朗和苏晚把准备好的小香囊和竹编小荷送给客人,笑著说:“谢谢大家来清溪村,希望你们能喜欢这里,以后常来玩。”
  “一定会来的!”客人们接过礼物,笑著说道,“清溪村太美了,村民们也很热情,我们回去后,会跟朋友们推荐这里的。”
  送走客人后,许朗和苏晚回到客栈,村民们都围了过来,脸上满是笑容。张叔笑著说:“东家,今天的体验活动太成功了!客人们都很开心,还说以后会带朋友来呢。”
  “是啊!”晓梅说道,“今天教客人们绣荷的时候,他们都很认真,还说我们的绣活做得好,想订一些绣品回去。”
  许朗看著大家兴奋的样子,笑著说:“今天只是开始,以后会有更多的客人来清溪村。咱们要继续努力,把『荷体验游』办得更好,让『清溪荷韵』这个品牌越来越有名,让清溪村成为大家都喜欢的乡村。”
  夜色渐浓,荷塘里的荷在月光下显得格外温柔。许朗和苏晚坐在木屋的露台上,看著荷塘里的荷,心里满是幸福。苏晚靠在许朗怀里,轻声说道:“许朗哥,你看,咱们的努力终於有了回报,清溪村会越来越好的。”
  许朗紧紧抱著她,低头吻了吻她的额头,轻声说道:“是啊,会越来越好的。以后咱们还要一起努力,把清溪村建设成最美的乡村,让这里成为每个人心中的世外桃源。”
  月光洒在他们身上,勾勒出温馨的轮廓。他们知道,未来的路还很长,但只要他们一起努力,一起守护著清溪村,就一定能实现心中的梦想,让清溪村绽放出更加耀眼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