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3章 商户来访探商机,竹编绣坊展风采
作者:
佚名 更新:2025-11-22 09:03 字数:5446
第253章 商户来访探商机,竹编绣坊展风采
清晨的阳光透过薄雾洒进清溪村,荷塘里的荷沾著露珠,在晨光中显得格外娇嫩。许朗刚洗漱完毕,就看到林铁柱牵著马站在客栈门口,马车上装著几个崭新的竹编食盒——这是昨天连夜赶製出来的样品,准备给今天来考察的商户看。
“东家,食盒都装好了,您看看还缺啥不?”林铁柱见许朗出来,连忙上前说道。他穿著一身乾净的粗布衣裳,脸上带著几分紧张,毕竟今天来的是镇上的商户,要是能谈成订单,竹编坊的生意就能更上一层楼。
许朗走到马车旁,打开一个食盒——里面铺著淡绿色的油纸,食盒边缘编著精致的荷瓣纹路,提手处还缠著红绳,既美观又结实。他满意地点点头:“做得好,就这样就行。你先把马车赶到村口等著,一会儿商户来了,直接带他们去竹编坊。”
“好嘞!”林铁柱应了一声,牵著马往村口走去。
这时,苏晚端著两碗粥从客栈里出来,笑著说:“许朗哥,快趁热喝粥吧。张奶奶早上特意煮了莲子粥,说让你垫垫肚子,一会儿招待商户才有精神。”她把粥递给许朗,又指了指屋里,“晓梅带著绣娘们把最好的帕子和珠都整理好了,就放在大堂的桌子上,等商户来了就能看。”
许朗接过粥,喝了一口,清甜的莲子混著糯米的香气在嘴里散开,瞬间驱散了清晨的凉意。他看著苏晚眼底淡淡的青色,知道她昨晚又在琢磨今天的事,忍不住伸手揉了揉她的头髮:“昨晚又没睡好?跟你说了不用太紧张,咱们准备得这么充分,肯定没问题。”
苏晚笑著摇头:“我不紧张,就是想著要把最好的东西展示给商户看,让他们知道咱们清溪村的手艺。对了,周先生说一会儿要带著孩子们去竹编坊帮忙,给商户们介绍竹编的工序,孩子们都很乐意呢。”
两人正说著,村口传来一阵马蹄声——陈掌柜带著几位商户来了。许朗和苏晚连忙迎上去,就看到陈掌柜骑著马走在最前面,身后跟著三位穿著绸缎衣裳的中年男人,还有两位穿著素雅衣裙的夫人,显然是商户们的家眷。
“许东家,苏姑娘,久等了!”陈掌柜看到他们,笑著翻身下马,指著身后的人介绍道,“这位是布庄的王掌柜,这位是点心铺的赵掌柜,这位是酒楼的孙掌柜,还有他们的夫人。我跟他们说了清溪村的竹编和绣活,他们都很感兴趣,特意来看看。”
许朗连忙拱手行礼:“欢迎各位掌柜和夫人来清溪村,一路辛苦了,快进村里歇会儿,喝杯茶。”
王掌柜是个身材微胖的中年男人,他笑著打量了一下周围的景色,讚嘆道:“早就听陈掌柜说清溪村风景好,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这满池塘的荷,比城里的园好看多了。”
赵掌柜也点头附和:“是啊,空气也新鲜,走这一路,感觉整个人都清爽了不少。”
苏晚笑著说:“各位掌柜和夫人要是喜欢,一会儿忙完了,我带你们在荷塘边逛逛。现在先去客栈喝杯茶,歇歇脚?”
“不用不用,”孙掌柜摆摆手,眼里满是期待,“我们还是先去竹编坊和绣坊看看吧,早就想见识见识清溪村的手艺了。”
许朗见他们兴致高涨,便笑著说:“那好,咱们现在就去竹编坊。林铁柱已经在前面带路了,咱们跟著他走就行。”
一行人跟著林铁柱往竹编坊走去,刚到门口,就听到里面传来“沙沙”的竹编声。周先生带著十几个孩子站在门口,看到他们来,孩子们都整齐地行了个礼,齐声说道:“欢迎各位掌柜和夫人!”
孩子们稚嫩的声音引得几位夫人笑了起来,王夫人笑著说:“这些孩子真懂礼貌,长得也精神。”
周先生笑著拱手道:“各位掌柜和夫人客气了,孩子们听说要给你们介绍竹编,都很积极。里面请,咱们竹编坊的师傅们正在做活,你们可以看看整个工序。”
走进竹编坊,里面宽敞明亮,靠墙的架子上摆满了各种竹编製品——有竹篮、竹筐、竹扇,还有已经做好的竹编食盒,顏色都是竹子的本色,透著一股自然的清香。几位师傅正坐在桌边编竹编,手里的竹条在他们指尖灵活地穿梭,不一会儿就编出了一段纹路。
傻柱看到他们来,连忙放下手里的活,迎了上来:“各位掌柜和夫人好,我是竹编坊的负责人傻柱,要是你们有什么想问的,儘管跟我说。”他虽然名字叫“傻柱”,但做起事来一点也不傻,说起竹编的工序头头是道。
赵掌柜走到一位师傅身边,看著他手里的竹条,好奇地问道:“师傅,你们编食盒用的竹子,是不是有什么讲究啊?我看这竹编又结实又轻便,比我店里用的陶瓷食盒好多了。”
那位师傅笑著解释道:“回赵掌柜的话,我们用的都是后山的楠竹,这种竹子韧性好,不容易断。而且我们会把竹子放在水里泡半个月,去除里面的杂质,这样编出来的竹编就不容易生虫,也更耐用。”
王掌柜拿起一个竹编食盒,仔细看了看边缘的纹路,讚嘆道:“这手艺真是绝了!你看这纹路,又整齐又细密,一点毛刺都没有,摸起来还这么光滑。许东家,你们这竹编食盒,能不能给我们布庄也订一批?我们店里卖布,用这竹编食盒给客人装布料,肯定好看。”
许朗笑著说:“当然可以,王掌柜想要多少,咱们都能做。而且我们还能根据您的需求,在食盒上编上您布庄的字號,这样也能帮您宣传宣传。”
“那太好了!”王掌柜眼睛一亮,连忙说道,“我先订一百个,要是卖得好,以后还会多订。”
更新不易,记得分享101看书网
另一边,孙掌柜正拿著一把竹扇,扇面上写著“荷风送爽”四个字,字体苍劲有力。他扇了扇,风很轻柔,带著淡淡的竹香,忍不住说道:“这竹扇也不错,我们酒楼里正好需要扇子,夏天给客人用,既实用又有特色。许东家,这竹扇也给我订两百把,扇面上就写我们酒楼的名字『醉仙楼』。”
许朗一一应下,让傻柱把各位掌柜的需求记下来。几位夫人则被架子上的竹编小摆件吸引了——有竹编的小兔子、小荷,还有竹编的篮子,小巧玲瓏,十分可爱。
赵夫人拿起一个竹编小兔子,笑著说:“这小摆件真可爱,我家小女儿肯定喜欢。许东家,这些小摆件卖不卖啊?我想多买几个回去,给孩子们当礼物。”
苏晚笑著说:“夫人要是喜欢,就拿几个回去,不用给钱。这些都是师傅们閒的时候编的,不值什么钱。”
“那怎么好意思呢?”赵夫人连忙摆手,“该多少钱就多少钱,我们不能白拿。”
许朗笑著说:“夫人不用客气,就当是我们清溪村的一点心意。以后各位掌柜和夫人多来照顾我们的生意,就是对我们最大的支持了。”
几位夫人见他这么热情,也不再推辞,各自选了几个小摆件,小心翼翼地收了起来。
从竹编坊出来,一行人又往绣坊走去。绣坊就在竹编坊旁边,里面掛满了各式各样的绣品——有帕子、珠、香囊,还有绣著荷纹样的衣裙,顏色鲜艷,针脚细密,看得几位夫人眼睛都亮了起来。
晓梅带著绣娘们迎了上来,笑著说:“各位掌柜和夫人好,欢迎来我们绣坊。这些都是我们绣娘们做的绣活,要是你们有什么喜欢的,或者有什么需求,都可以跟我说。”
王夫人走到一个掛满帕子的架子前,拿起一块粉色的帕子,上面绣著一朵盛开的荷,瓣上还绣著细小的露珠,栩栩如生。她忍不住讚嘆道:“这帕子绣得真好,比我们布庄里卖的帕子还精致。你看这针脚,多细啊,荷绣得跟真的一样。”
晓梅笑著说:“夫人过奖了,这帕子是我们绣坊里手艺最好的绣娘绣的,光是这一朵荷,就绣了三天。我们还能根据客人的需求,绣上不同的图案,比如鸟、山水,都可以。”
“那太好了!”王夫人连忙说道,“我们布庄里正好缺这种精致的帕子,我想订两百块,一半绣荷,一半绣牡丹,你看行不行?”
晓梅连忙点头:“当然可以,夫人放心,我们肯定会绣得漂漂亮亮的,保证您满意。”
赵夫人则被架子上的珠吸引了——有粉珍珠配红玛瑙的,有白珍珠配蓝宝石的,还有用碎钻拼成荷形状的,戴在头上肯定好看。她拿起一个粉珍珠的珠,戴在头上,对著镜子照了照,笑著说:“这珠真好看,显得肤色都亮了。我订十个,再订十个蓝宝石的,给我家女儿和儿媳戴。”
孙夫人也选了几个珠和香囊,笑著说:“这些香囊也不错,里面装的是什么啊?闻著香香的。”
晓梅笑著说:“香囊里装的是干荷和薰衣草,既能驱蚊,又能提神,夏天带在身上正好。夫人要是喜欢,也可以订一些,我们还能在香囊上绣上您喜欢的图案。”
孙夫人连忙点头:“那我订五十个,绣上荷图案的,放在我们酒楼的包间里,客人肯定喜欢。”
几位掌柜见夫人们选得开心,也纷纷订了些绣品——王掌柜订了一批绣著布庄字號的帕子,赵掌柜订了一批绣著点心图案的香囊,孙掌柜订了一批绣著酒楼名字的桌布,都想用来装饰店铺,吸引客人。
从绣坊出来,已经快到中午了。许朗笑著说:“各位掌柜和夫人,咱们先去客栈吃饭,尝尝我们清溪村的特色菜。下午要是你们有空,我带你们在荷塘边逛逛,看看我们村的景色。”
“好啊!”几位掌柜和夫人都欣然同意,跟著许朗往客栈走去。
客栈的大堂里已经摆好了桌子,桌上铺著粉荷纹的桌布,摆著精致的餐具。张奶奶带著妇人们端著菜走了进来——有清蒸荷塘鱼、荷炒蛋、荷叶鸡,还有用荷做的荷粥和荷酥,每一道菜都做得色香味俱全,引得大家连连称讚。
“这清蒸鱼真鲜啊!”孙掌柜夹了一块鱼肉,放进嘴里,鲜嫩的鱼肉带著淡淡的荷香,忍不住赞道,“比我们酒楼里的鱼还好吃,许东家,这鱼是从哪里买的啊?”
许朗笑著说:“这鱼是我们荷塘里养的,每天早上现捞的,新鲜得很。孙掌柜要是喜欢,下次来可以带几条回去,给客人尝尝。”
“那太好了!”孙掌柜连忙说道,“下次我肯定多带几条,让我们酒楼的客人也尝尝这荷塘鱼的味道。”
赵掌柜则对荷酥讚不绝口,他拿起一块荷酥,咬了一口,酥皮脆得掉渣,馅料清甜可口,带著淡淡的荷香。他笑著说:“这荷酥做得真好,比我店里的点心还好吃。张奶奶,您这手艺真是绝了,能不能教教我店里的厨子啊?”
张奶奶笑得眼睛都眯成了缝:“赵掌柜客气了,这都是家常手艺,没什么好教的。要是您不嫌弃,我把方子写给您,让您店里的厨子照著做就行。”
“那太感谢张奶奶了!”赵掌柜连忙道谢,心里对清溪村的好感又多了几分。
大家一边吃著饭,一边聊著天,气氛十分热闹。陈掌柜看著这一幕,笑著对许朗说:“许东家,我就说你们清溪村的手艺好,人也好,现在他们都信了吧?以后咱们镇上的商户,肯定都会来跟你们合作。”
许朗笑著说:“多亏了陈掌柜引荐,不然我们也没机会跟各位掌柜合作。以后还请陈掌柜多帮我们宣传宣传,我们肯定不会让您失望。”
“好说,好说!”陈掌柜笑著点头,心里也很开心——他不仅帮了许朗,也为镇上的商户找到了好货源,这是一举两得的好事。
吃完饭,许朗带著几位掌柜和夫人往荷塘边走去。此时的阳光正好,荷塘里的荷竞相开放,粉色的瓣在阳光下显得格外娇艷,绿色的荷叶像撑开的伞,遮住了水面。木桥上铺著浅棕色的木板,撒著绿色的松针,两边摆著铺著粉荷纹桌布的桌子,看起来雅致又温馨。
几位夫人走到木桥上,忍不住拿起手机拍照——她们带来了最新款的拍照手机,想把这美丽的景色拍下来,回去跟朋友们分享。王夫人看著满池塘的荷,笑著说:“这荷塘真是太美了,要是夏天能在这里住上几天,肯定很舒服。许东家,你们村有没有客栈啊?下次我想带著家人来住几天,好好看看这荷。”
许朗笑著说:“我们村现在只有这一家客栈,不过房间还挺多的,夫人要是想来住,提前跟我说一声,我给你们留房间。以后我们还打算在荷塘边盖几间小木屋,让客人能住得更舒服,还能欣赏荷塘的景色。”
“那太好了!”王夫人连忙说道,“等你们的小木屋盖好了,我肯定带著家人来住。”
几位掌柜则站在木桥上,商量著要跟清溪村长期合作——王掌柜想在布庄里专门开闢一个区域,卖清溪村的竹编和绣品;赵掌柜想把清溪村的荷酥和荷糕引进自己的点心铺;孙掌柜想在酒楼里推出“荷宴”,用清溪村的荷塘鱼和荷做食材,吸引更多客人。
许朗听著他们的想法,心里十分高兴——这不仅能让清溪村的手艺被更多人知道,还能带动村里的经济发展,让村民们的日子过得越来越好。他笑著说:“各位掌柜的想法都很好,我们肯定会全力配合。以后咱们就是合作伙伴了,有什么需求,隨时跟我说,我们一定尽力满足。”
夕阳西下的时候,几位掌柜和夫人才依依不捨地离开。陈掌柜临走前,还特意跟许朗说,过几天要带镇上的商会会长来清溪村看看,要是能得到商会会长的认可,清溪村的生意肯定会更红火。
送走客人后,许朗和苏晚回到客栈,村民们都围了过来,脸上满是期待。傻柱连忙问道:“东家,今天跟商户们谈得怎么样啊?有没有订很多订单?”
许朗笑著说:“谈得很好,王掌柜订了一百个竹编食盒和两百块帕子,赵掌柜订了两百把竹扇和一批香囊,孙掌柜订了两百把竹扇和五十个香囊,还有几位夫人订了些珠和小摆件。以后他们还会跟我们长期合作,咱们清溪村的生意,以后会越来越红火。”
村民们听了,都高兴得欢呼起来。张奶奶笑著说:“太好了!以后咱们再也不用愁东西卖不出去了,日子肯定会越过越好。”
晓梅也激动地说:“是啊,今天王夫人还夸我们的帕子绣得好,订了两百块呢!以后我们绣娘们要更加努力,绣出更好的绣品,让更多人知道咱们清溪村的绣坊。”
许朗看著大家兴奋的样子,心里满是欣慰。他大声说道:“各位乡亲们,今天的成绩,离不开大家的努力。以后咱们还要继续努力,把竹编坊和绣坊办得更好,还要在荷塘边盖小木屋,发展旅游业,让更多人来咱们清溪村,让大家都能过上好日子!”
“好!”村民们齐声应道,眼里满是对未来的期待。
夜色渐浓,荷塘里的荷在月光下显得格外温柔。许朗和苏晚坐在客栈二楼的窗边,看著楼下热闹的村民们,心里满是幸福。苏晚靠在许朗怀里,轻声说道:“许朗哥,你看,咱们的努力没有白费,清溪村会越来越好的。”
许朗紧紧抱著她,低头吻了吻她的额头,轻声说道:“是啊,会越来越好的。以后咱们还要一起努力,把清溪村建设成最美的乡村,让这里的每一个人,都能过上幸福的生活。”
月光洒在他们身上,勾勒出温馨的轮廓。他们知道,未来的路还很长,但只要他们一起努力,一起守护著清溪村,就一定能实现心中的梦想,让清溪村成为一个充满生机和希望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