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8章 小满盈仓,蚕眠麦黄盼夏收
作者:
佚名 更新:2025-11-22 09:03 字数:4844
第218章 小满盈仓,蚕眠麦黄盼夏收
雨连著下了三天,到第四天清晨才歇。天刚蒙蒙亮,村东头的蚕房就亮起了油灯,昏黄的光透过窗纸,在湿漉漉的泥地上投下片晃动的光晕。晓梅坐在竹筐前,手里捏著片桑叶,正小心翼翼地往蚕匾里撒——刚蜕皮的蚕宝宝嫩得像玉,碰重了就会蜷成小团。
“轻点撒,“张奶奶坐在对面的矮凳上,手里转著纺车,线在锭子上绕出均匀的圈,“这些小傢伙金贵著呢,吃了新桑叶,才好结出白生生的茧。“她眼角的皱纹里还沾著絮,是昨儿个熬夜弹留下的,“你看这蚕眠,多像娃娃睡觉,得哄著。“
晓梅往蚕匾里添著桑叶,指尖沾著的露水落在桑叶上,滚成小小的珠。“昨儿个去后山摘桑叶,见著北坡的麦子都黄了尖,“她轻声说,“许大哥说,再过十天就能割了。“蚕宝宝们窸窸窣窣地爬著,啃食桑叶的声音像细雨落在枯草上,让人心里发静。
苏晚端著木盆进来,里面盛著刚煮好的蚕沙水——据说用这水洗头能防头虱。“张奶奶,您歇歇,我来纺会儿线,“她把木盆放在墙角,接过纺车的摇柄,“昨儿个念秋说头皮痒,等会儿给她洗洗。“线在她指间溜过,忽松忽紧,纺出的线粗细不均,惹得张奶奶直笑。
“手腕得稳,“张奶奶握住她的手,带著她慢慢转,“就像摘,得顺著纤维来,急不得。“窗外的雨停了,晨光从云缝里漏下来,照在蚕匾里的桑叶上,叶脉绿得发亮,像绣在叶面上的银丝。
傻柱扛著锄头往麦地里去,路过晒穀场时,看见几个孩子在捡被雨水打落的麦穗。领头的是王寡妇家的小石头,才五岁,踮著脚够麦秸上的断穗,裤脚沾著的泥都冻成了硬块。“小石子,我帮你!“傻柱放下锄头,伸手就够到了最高处的麦穗,搓掉麦壳,把麦粒塞进孩子手里。
小石头把麦粒攥得紧紧的,黑黢黢的脸上露出笑:“谢谢傻柱叔,我娘说攒够一碗,能给我做麦仁粥。“傻柱心里一酸,从怀里摸出块玉米饼塞给他:“先吃这个,叔下午再帮你捡。“
走到自家麦地时,建业已经在割杂草了。他弯著腰,镰刀在麦垄间游走,割下的杂草很快堆成小垛。“这雨下得好,草长得比麦子还疯,“他直起身擦汗,额角的汗珠掉进眼里,辣得他直眨眼,“得趁晴天除乾净,不然抢麦子的养分。“
傻柱扛起锄头开始鬆土,锄刃插进湿润的泥土里,带出股腥甜的气。“你看这土,攥一把能攥出油,“他把土块捏碎,“今年的麦子准能长到齐腰深。“远处的田埂上,许朗正牵著老黄牛遛弯,牛蹄踩在积水里,溅起的水打湿了他的布鞋。
“老黄,再忍几天,等割了麦子,给你吃新麦麩,“许朗拍著牛背,忽然看见麦地边的蚕豆荚鼓得溜圆,“这蚕豆也该摘了,嫩的能做菜,老的留著做种。“他摘了个豆荚,剥开,嫩绿的豆瓣滚出来,塞进嘴里嚼著,清甜里带著点涩。
日头升到竹梢时,念秋和月娥提著竹篮来送早饭。篮子里是菜窝窝和醃萝卜,窝窝是用新磨的玉米面做的,黄澄澄的,还冒著热气。“许大哥,张奶奶让你们回去歇晌,“月娥把篮子递过去,辫子上的红头绳沾著草屑,“她说日头毒,別中暑了。“
念秋的手里攥著个蚕茧,是晓梅给她玩的,白生生的像颗小石子。“晓梅姐说,这里面住著蚕姑娘,“她举著蚕茧给建业看,“等她出来,就能变成飞蛾了。“建业接过蚕茧,放在耳边摇了摇,里面传来轻微的响动:“快了,过两天就能见著飞蛾了。“
歇晌时,大家坐在老槐树下啃窝窝,树影在地上晃成斑驳的图案。许朗从怀里摸出张纸,上面用炭笔画著个奇怪的物件,有木架,有铁齿,还有个摇柄。“这是我画的脱粒机,“他指著图纸给眾人看,“割下来的麦子放进去,摇动摇柄,麦粒就能自己掉下来,比用连枷打省力。“
傻柱凑过去看,挠著头说:“这玩意儿能管用?別到时候把麦粒碾碎了。“建业却看得认真,手指点著图纸上的铁齿:“这齿得做得钝点,间距再匀些,说不定真能成。“苏晚把窝窝掰成小块,餵给趴在脚边的小狗——那是上个月捡的流浪狗,如今养得胖乎乎的,取名叫“麦囤“。
“等割了麦子,咱就试试做这个脱粒机,“许朗把图纸折好揣起来,“要是成了,明年全村都能用。“风里飘来桑叶的清香,是从晓梅家的方向飘来的,蚕房里的蚕宝宝们,该是又在啃食桑叶了。
下午,晓梅和苏晚去摘桑叶,挎著竹篮往后山走。山路被雨水洗得乾净,路边的蕨菜冒出紫红的芽,像刚出生的小鸡。“这蕨菜再过两天就能吃了,“苏晚摘了根,“用开水焯一下,拌上蒜泥,可爽口了。“
晓梅忽然指著远处的竹林:“你看那竹笋,长得真快,前儿个才刚冒尖,这就半人高了。“她摘了片竹叶,捲成哨子吹著,不成调的声音惊起几只山雀,扑稜稜地飞进云里。“小时候我娘总说,小满见三新,樱桃、黄瓜、大麦仁,“她笑著说,“咱这没有樱桃,黄瓜倒是快结了。“
走到桑树林,满树的桑叶绿得发亮,叶面上的水珠还没干,像撒了层碎钻。“得摘嫩的,老的蚕宝宝不爱吃,“晓梅教苏晚选叶子,“你看这叶梗发红的,就是老了,要选叶梗发绿的。“两人很快摘满了竹篮,桑叶堆得冒了尖,清香扑鼻。
往回走时,路过王寡妇家的菜地,看见她正在摘黄瓜,架上的黄瓜顶著嫩黄的,弯得像月牙。“晓梅妹子,苏晚妹子,快来尝尝新摘的黄瓜,“王寡妇笑著递过来两根,“刚浇了水,脆著呢。“
晓梅接过黄瓜,用袖子擦了擦就咬了一口,脆生生的,汁水顺著嘴角流下来。“真甜!“她含糊不清地说,“比去年的好吃。“王寡妇的脸上露出笑,眼角的皱纹挤成了团:“今年的肥上得足,你们给的羊粪真管用。“
回到蚕房,蚕宝宝们已经把早上撒的桑叶吃得精光,正昂著头四处爬,像在找食吃。“饿坏了吧?“晓梅赶紧把新桑叶撒进去,蚕宝宝们立刻围上来,啃食的声音密得像雨点。张奶奶坐在纺车边打盹,纺车还在慢慢转,线在锭子上绕出个歪歪扭扭的圈。
苏晚轻轻叫醒她:“张奶奶,歇会儿吧,我来餵蚕。“张奶奶揉了揉眼睛,看见满匾的桑叶,笑著说:“这些小傢伙,真是直肠子,吃完就拉,拉完就吃。“她指著墙角的蚕沙堆,“这蚕沙也別浪费,晒乾了能做枕头,安神。“
傍晚,许朗和建业扛著木料回来,是从后山砍的樺木,直溜光滑,正好做脱粒机的架子。“这木头硬实,耐磨损,“建业把木料靠在墙上,“明儿个就开工做,先做个小的试试。“傻柱蹲在地上磨斧头,磨石发出沙沙的响,火星溅在他的布鞋上,他也没察觉。
晚饭吃的是蚕豆燉腊肉,腊肉是过年时醃的,一直掛在房樑上,今天特意割了一小块。蚕豆燉得粉粉的,吸了肉的油香,吃一口,满嘴都是鲜。念秋不爱吃腊肉,专挑蚕豆吃,小嘴巴鼓鼓的,像只啄食的小麻雀。
“多吃点肉,长力气,“张奶奶给她夹了块肉,“过两天割麦子,得跟著大人去地里捡麦穗呢。“念秋摇摇头,指著窗外的麦囤:“让麦囤去捡,它跑得快。“大家都笑了,麦囤像是听懂了,摇著尾巴蹭著念秋的裤腿。
夜里,大家坐在院里看星星,许朗给孩子们讲小满的讲究。“小满不满,麦有一险,“他指著天上的银河,“说的是小满要是没下雨,麦子就容易得虫害。今年雨下得足,麦子准能丰收。“
傻柱躺在草垛上,嘴里叼著根麦秸,望著天上的星星发呆。“我娘说,天上的星星是地上的麦穗变的,“他忽然说,“每颗星星,就代表著一颗饱满的麦粒。“月娥数著星星,小手点著天空:“那我要数够一百颗,咱家用一百个麦囤装麦子。“
晓梅和苏晚在灯下缝布袋,粗布裁成三尺长的口袋,是用来装麦粒的。“得多缝点,“晓梅穿起针,“许大哥说,今年的麦子至少能收十石,得五十个布袋才够。“苏晚的针脚比以前匀多了,她把碎布头拼成小块,打算给念秋做个布沙包。
张奶奶坐在一旁纳鞋底,鞋底上的针脚密得像鱼鳞。“这是给傻柱做的,“她指著鞋底说,“割麦子费鞋,得用厚布纳,耐磨。“傻柱听见这话,从草垛上爬起来,挠著头嘿嘿笑:“谢谢张奶奶,我一定好好割麦子,多割点给您做新袄。“
后半夜,起了阵凉风,吹得院角的玉米叶沙沙响。许朗起来给蚕房关窗,路过蚕匾时,看见有几只蚕开始吐丝了,细细的银丝在竹匾上织出网状的轮廓。“开始结茧了,“他轻声说,像是怕惊扰了它们,“再过几天,就能摘茧子了。“
月光透过窗纸照进来,银丝在月光下泛著淡淡的光,像撒了把碎银。许朗想起小时候,娘也是这样在蚕房里守著,说蚕结茧的时候不能吵,不然结出的茧会不结实。“娘,今年的蚕也很好,“他对著空荡的蚕房轻声说,“咱家的日子,越来越好了。“
第二天一早,念秋被一阵奇怪的声音吵醒。她揉著眼睛坐起来,看见许朗和建业正在院里敲敲打打,木屑飞得到处都是。“你们在做啥呀?“她跑到院里问,光著脚丫踩在冰凉的泥地上。
“做脱粒机呢,“许朗举起手里的木架给她看,“你看这架子,稳不稳?“念秋伸手推了推,木架纹丝不动,她拍著小手说:“稳!比我搭的积木还稳!“建业在一旁安装铁齿,用锤子轻轻敲著,生怕敲歪了。
晓梅和苏晚去摘蚕豆,挎著竹篮往麦地走。地里的蚕豆荚黄了大半,饱满得快要裂开,摘的时候得小心,不然豆瓣会掉出来。“这蚕豆得赶紧摘,“晓梅边摘边说,“再等几天就老了,只能做种了。“
苏晚发现蚕豆丛里藏著不少野鸡蛋,圆滚滚的像鵪鶉蛋,她小心翼翼地捡起来,放进篮子的角落。“回去给张奶奶蒸著吃,“她说,“补补身子。“晓梅笑著点头,忽然看见远处的山坡上,有几只野兔在啃麦苗,她捡起块土疙瘩扔过去,野兔嚇得窜进了树林。
“这些小东西,真会找食,“晓梅嗔怪道,“等割了麦子,得在地里扎个稻草人,嚇唬嚇唬它们。“苏晚望著满地的蚕豆荚,忽然想起去年这个时候,大家还在挨饿,连野菜都挖不到,今年却有这么多蚕豆,心里忍不住发酸。
“日子会越来越好的,“晓梅像是看穿了她的心思,拍著她的肩膀说,“你看这麦子,这蚕豆,还有蚕房里的茧子,都是好兆头。“风里飘来麦香,是麦子成熟的味道,带著点甜,让人心里踏实。
回到家,许朗和建业已经把脱粒机做好了,木架上装著一排排钝铁齿,摇柄安在侧面,看著还真像那么回事。“来试试!“傻柱抱起一捆去年的陈麦秸放进去,摇动摇柄,麦粒果然簌簌地掉下来,落在下面的木盆里。
“成了!“大家都欢呼起来,傻柱摇得更起劲了,木盆里的麦粒很快堆成了小山。张奶奶用手捧起麦粒,放在阳光下看著,饱满的麦粒闪著金光。“许朗这孩子,就是有主意,“她笑著说,“有了这玩意儿,割麦子可省劲多了。“
晌午的太阳毒得很,大家坐在屋里歇晌,蚕房里传来蚕宝宝啃食桑叶的声音,沙沙的,像在唱歌。晓梅忽然说:“我刚才去蚕房看了,又有不少蚕开始结茧了,明天就能摘第一批茧子。“
“摘了茧子,就能繅丝了,“张奶奶说,“繅出的丝能织成布,给念秋和月娥做新衣裳。“念秋一听,立刻从炕上爬起来:“我要粉色的!像桃一样的粉色!“月娥也跟著喊:“我要绿色的!像桑叶一样的绿色!“
傻柱在一旁嘿嘿笑:“等有了多余的丝,给麦囤做个小垫子,让它也舒坦舒坦。“麦囤像是听懂了,摇著尾巴蹭著傻柱的腿,舌头伸出来,舔得他痒痒的。
下午,王寡妇来借镰刀,说她家的麦子也黄了,想提前割点做麦仁。“我家的镰刀都磨好了,你隨便挑,“许朗把镰刀递给她,“要是人手不够,让傻柱和建业去帮你。“王寡妇眼圈一红,攥著镰刀说:“总让你们帮忙,我都不好意思了......“
“邻里邻居的,说啥不好意思,“张奶奶从屋里出来,手里拿著几个菜窝窝,“拿著路上吃,割麦子费力气。“王寡妇接过窝窝,眼泪掉了下来:“你们都是好人......我当家的要是还在,肯定会谢谢你们的......“
傻柱扛起锄头站起来:“婶子,我帮你去割麦子!正好试试我的新锄头!“建业也跟著站起来:“我也去,顺便看看你家的麦子熟得咋样了。“王寡妇抹著眼泪,连声道谢,领著两人往自家麦地走去。
许朗和苏晚则去给脱粒机做最后的调试,把铁齿再磨钝些,摇柄上缠上布条,这样握著不硌手。“等割了新麦,就用它脱粒,“许朗摇著摇柄,机器发出嗡嗡的响,“爭取一天就把麦子都脱完,然后晒麦,入仓。“
苏晚望著远处的麦田,金黄的麦浪在风里起伏,像一片金色的海洋。“真好看,“她轻声说,“像画里的一样。“许朗看著她的侧脸,阳光照在她的脸上,绒毛都看得清清楚楚,他忽然说:“等收了麦子,我带你去镇上赶集,给你扯块新布做衣裳。“
苏晚的脸一下子红了,低下头摆弄著衣角:“不用了,我有衣裳穿。“许朗笑了笑,没再说话,心里却打定了主意,一定要给她扯块最好的布。
傍晚,傻柱和建业回来了,裤脚沾著麦芒,脸上晒得通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