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9章 李纲的挣扎
作者:佚名      更新:2025-10-23 02:03      字数:2035
  方才孔颖达那番冠冕堂皇的大忠大义,崔敛那毫不掩饰的得意与野心,还有那一张张被权力欲望扭曲的脸孔,如同走马灯般在他眼前疯狂旋转。
  他们哪里是为了大唐?
  分明是借著太子失德这个千载难逢的契机,行那动摇国本、覬覦皇权的勾当!
  他们口中的大义,不过是包裹著剧毒的蜜!
  他想起自己的一生,少年苦读,中年出仕,歷经隋末乱世,一心秉持儒家忠君爱国的理念。
  他教导过前隋太子杨勇,也教导过隱太子李建成,最后又成为当今太子李承乾的詹事。
  他自问一生耿介,恪守臣节,从未有过半分非分之想。
  对李承乾,他倾注了心血,却换来的是屡教不改的顽劣和当眾的羞辱!
  那份失望与愤懣,至今想起仍如鯁在喉。
  他恨李承乾的荒唐无行,恨他辜负了圣恩,辜负了天下,也辜负了自己的教导。
  他比任何人都希望看到这个储君受到应有的惩罚,甚至…废黜!
  可是,这绝不意味著他认同孔颖达、崔敛他们今日的做法!
  惩罚太子,是为了维护纲纪,是为了让储君之位归於有德者,是为了大唐的將来!
  而他们呢?他们是要藉机將整个皇权踩在脚下!
  是要將神圣不可侵犯的君臣之义彻底践踏!
  是要开启一个以下凌上、世家门阀公然挑战天子权威的可怕先河!
  “君父…君父…”李纲喃喃自语,浑浊的老眼中溢满了痛苦和迷茫。
  君父的观念,如同烙印,早已隨著数十年对圣贤书的研读刻入了他的骨髓。
  皇帝,是天子,是受命於天的至尊!
  维护皇权的威严,是臣子的本分,是社稷安定的基石!
  哪怕皇帝有时会被亲情蒙蔽,有时会做出不那么明智的决定,但皇权本身,是绝不容置疑、不容挑战的!
  他痛恨李承乾,恨得咬牙切齿,恨不得亲手打醒那个不成器的储君。
  但这份恨意,与他对皇权的敬畏和忠诚,是涇渭分明的两条河流。
  他可以对太子口诛笔伐,可以在御前据理力爭要求严惩,但他绝不能容忍任何人,以任何藉口,去撼动那坐在龙椅上的人所代表的至高无上的权威!
  “孔颖达…你读了一辈子圣贤书,都读到狗肚子里去了吗!”
  李纲对著冰冷的空气低吼,带著无尽的失望与愤怒。
  为了洗刷李承乾那句羞辱带来的私怨,为了所谓的家族门户私计,这个昔日的老友,竟然不惜裹挟士林清议,行此大逆不道、遗祸无穷之事!
  他竟敢將矛头直接指向了陛下!
  那份道貌岸然下的疯狂野心,让李纲感到彻骨的寒意。
  回到府邸,沉重的朱漆大门在身后缓缓关闭,隔绝了外面的冷月清辉。
  府內一片寂静,僕役们早已歇下。
  只有书房还亮著一盏孤灯,是老管家在等候。
  “老爷,您回来了?”老管家迎上来,看到李纲苍白如纸、失魂落魄的脸色吃了一惊!
  “您这是…”
  李纲疲惫地摆摆手,声音沙哑:“无事,备些热水来,我要静静...”
  他径直走向书房,步履蹣跚。
  书房內,熟悉的墨香和书卷气息稍稍安抚了他翻腾的心绪。
  他坐在书案后,望著墙上悬掛的孔子画像和忠孝节义的匾额,久久不语。
  案头,还放著他正在批註的《春秋》。
  那上面,字字句句都在讲述著尊王攘夷、维护纲常的大义。
  “忠臣不事二主…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他低声念诵著,手指颤抖地抚过冰冷的竹简。
  孔颖达那扭曲的大忠大义论调又在他耳边响起,像毒蛇一样噬咬著他的心。
  他该怎么办?揭露?
  將今夜所见所闻,孔颖达、崔敛等人的密谋和野心,原原本本稟告陛下?
  这无疑是最直接、最符合他心中忠义的做法。
  可是…
  他眼前浮现出李承乾那张桀驁不驯的脸,想起他当眾对自己的羞辱。
  若此时揭露孔颖达等人的计划,岂非等於间接帮了那个不肖之徒?
  让陛下有了防备,有了化解这场请愿的余地?那李承乾的罪责,是否就能因此减轻?
  他心中的恨意和不甘如同藤蔓般缠绕上来。
  沉默?装作什么都不知道?任由孔颖达他们明日去宫门静坐,掀起那场旨在试探、甚至逼迫皇权的风浪?
  可是,这又与那些他痛斥的乱臣贼子何异?
  这是对君父最大的不忠!
  是对他一生信奉的儒家信条最彻底的背叛!
  他仿佛看到皇权的根基在摇动,看到未来世家门阀更加肆无忌惮地凌驾於皇权之上的可怕景象。
  这大唐的江山,难道要重蹈汉末、魏晋的覆辙?
  两种念头在他脑海中激烈廝杀,如同两股汹涌的暗流,几乎要將他的理智撕裂。
  他恨太子,渴望他受到惩罚!他忠於陛下,敬畏皇权,绝不容其被褻瀆!
  这两种极端的情感,此刻却將他推向了痛苦的深渊。
  他枯坐在灯下,仿佛一尊迅速失去生气的石像,只有那紧握的双拳和微微颤抖的身体,泄露著內心的惊涛骇浪。
  时间一点点流逝,窗外的夜色更加深沉。那盏孤灯的光芒,似乎也在他內心的挣扎中变得黯淡摇曳,仿佛隨时会被无边的黑暗吞噬。
  就在李纲內心天人交战,几乎要被这巨大的矛盾压垮之时他那因痛苦而低垂、茫然扫视案头的目光,猛地定格在一卷摊开的竹简上。
  那是他白天正在批註的《史记·李斯列传》
  冰冷的竹简在灯下泛著幽光,其上墨跡清晰。
  李纲的目光不由自主地落在他自己不久前写下的蝇头小楷批註旁。
  这一刻,李纲的呼吸骤然停止!
  他白天写下的批註:“始皇帝生前,李斯尚能安守本分,为相勤勉”几个字,此刻像烧红的烙铁,烫得他双眼刺痛!
  而紧接著史书上那句“斯乃听高”,以及他后面注下的“矫詔立胡亥,背弃始皇,终至身死族灭,遗臭万年!”的惨烈结局,更是如同九霄惊雷,在他混沌的脑海深处轰然炸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