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典当行购买名表
作者:
佚名 更新:2025-10-22 23:29 字数:2767
程功心里很清楚,只要自己在香江发展,自己最大的竞爭对手就是李加成。
克丽丝离开了老板的办公室。
回到自己的办公室,回想起老板刚才说的那些话,她依然感到震惊。
一开始,她根本没想到,老板的目標竟然是英资九龙仓洋行。
毕竟,九龙仓目前仍是怡和洋行及香江置地最重要的附属控股公司。
偏偏现在除了那份报刊注意到以外,似乎也只有老板现在注意到了。
最主要的是,老板已经通过伦敦金和大豆期货合约获取了大笔资金,现在意图悄悄收购九龙仓股份,伺机將其吞下。
至於老板为何要她详细调查沈弼夫妇与李加成夫妇的关係,甚至包括沈弼夫妇与包裕刚夫妇的关係,克丽丝一时还想不明白。
不过,克丽丝清楚,眼下最重要的任务,是立刻派人开始悄悄买入九龙仓的股票。
。。。
程功走到窗前望向远方,心情依然有些激动。
相比四月份抢先李加成一著吞下永高公司,接下来,如果能提前一步布局收购九龙仓股份,或者谋划截胡和记黄埔,那才更有意思。
上午九点四十五分。
程功在自己的办公室处理公务。
克丽丝已经安排人手悄悄买入九龙仓的股票。
当天下午四点。
香江四大交易所结束当日交易。
克丽丝踩著高跟鞋来到办公室门口,推门而入。
“老板,你让我调查的资料,贝丝她们整理得差不多了。不过,算不上特別详细。另外,我们的人已经在悄悄买入九龙仓的股票。”
程功示意克丽丝放下资料。
克丽丝先回了自己办公室。
程功隨即拿起桌上的资料仔细翻阅。
关於九龙仓的发展资料,与他记忆中的信息並无太大出入,只是他脑海中的那些信息资料更为详尽。
这一次,程功知道,自己对九龙仓志在必得。
。。。
休息一晚后。
浅水湾半山別墅。
程家。
大清早。
程功从楼上下来。
他与父亲程振邦一同翻阅早报。
从报刊內容来看,暂时还没有关於九龙仓的异常新闻,这说明外界尚未关注到这家上市公司。
相比他前世所知李加成在春节后才开始悄悄吸纳九龙仓股票的时间点,程功这次足足提前了三四个月。
早餐后。
程功坐上车。
李学军专注地驾车驶向歷山大厦,保鏢陈忠兴坐在副驾驶座。
“学军,送我到歷山大厦后,替我送一份拜访帖到太平山沈弻家。”
“是,少爷。”李学军立刻应道。
。。。
歷山大厦。
第31层。
上午八点半。
程功先回到办公室。
上午九点,克丽丝向他匯报了九龙仓股票的收购进展。
上午九点半,香江四大交易所开盘,克丽丝再次安排人手悄悄买入九龙仓的股票。
上午十一点。
敲门声响起。
李学军推门进来。
“少爷,你那份拜访帖我已亲手交到沈弼先生府上管家手中。”
李学军驱车前往,他確认了那处太平山別墅確是滙丰董事长沈弼夫妇的居所,並亲自將拜帖交给管家。
管家虽不清楚程少爷的身份,但是,看到宾利专车送拜访贴来,也知是香江的显贵。
“送到了就好。”程功点头。
李学军退出办公室。
。。。
下午两点。
程功离开办公室前,拿起桌上的座机电话,拨通了位於香江湾仔道的振安大押的座机电话號码。
电话那边很快接通,接听的正是罗掌柜。
“程生,我一直在等你的电话。”电话那头传来罗掌柜的笑声。
“罗掌柜,我一会儿坐车过去,想看看你那里的东西。”
“隨时恭候大驾。”
。。。
两点半。
香江湾仔道91號。
振安大押门口。
李学军刚停好车,程功便看到穿著便服的罗掌柜带著一位年轻伙计在门口等候。
“程生,好久不见。”
“罗掌柜,我们確实好久不见。”程功微笑回应。
罗掌柜记得这位程先生半年前刚上了各大新闻报刊,据说是吞下了美资永高公司,当时影响还是很大的。
李学军在车上等候,其他保鏢隨程功进入典当行。
“程生,不知你今天想看点什么?”罗掌柜问道。
“听说你们这里有很多客人到期未赎的物品?”
“这些年確实积累了不少。”
自六十年代罗氏家族接手振安大押以来,香江歷经多次经济波动,不少富豪和中產为应急,將贵重物品拿来典当。
然而,即便是活当,到期后或因无力赎回,或因利息过高,最终放弃的物品不在少数。
十几年下来,振安大押確实积累了不少有价值的收藏品。
“程生,不知道你对哪类物品感兴趣?”
“名表。”
“名表?”
罗掌柜眼睛一亮。
“我们这儿还真有不少,尤其是瑞士名表。你稍坐,喝杯咖啡,我这就取出来给你过目。”
离开回后台前,他示意年轻伙计奉上咖啡招待这位贵客。
程功在等候区坐下。
十分钟后。
罗掌柜小心翼翼地捧著一个箱子出来,放在柜檯上。
程功走近柜檯,看到罗掌柜展示著那些客人死当或逾期未赎的瑞士名表。
这些表,有些產於六十年代,至今已十多年,有些则是七十年代的,但是,每一枚都保养得宜,外观精美,走时精准。
“程先生,看来你也是懂表爱表之人。在我们典当行选购名表,確实比去代理行划算不少。”罗掌柜介绍道。
香江有许多名表代理行,不少富豪早期就是靠代理起家,后来才创立自己的钟表品牌,比如李加成的岳父庄静蓭,早年代理海外名表,后来创办中南钟錶公司,业务遍及海內外。
程功前世对名表並无研究,甚至连普通手錶都很少佩戴,后来那个时代手机早就普及了,看时间就更依赖手机了。
“罗掌柜,麻烦你给我介绍介绍。”
“好的,程先生。你看这枚,是1963年產的限量版百达翡丽。当年售价大约八千多港幣。”罗掌柜指著其中一枚腕錶介绍道。
以1963年香江的人均收入和物价水平,八千多港幣绝对是一笔巨款。
“到了1973年,香江股灾爆发,楼市下跌,原表主將这枚表拿到我们这里抵押,拿了三万港幣,约定半年內赎回。可惜半年后杳无音信,可能是无力赎回,也可能是觉得利息过高,这表就一直留在了当铺。”
1963年原主八千多港幣购入,价格不菲。
1973年抵押得三万港幣,在当时也极为可观,按当时物价,足以购买一到三套普通住宅。
如今到了1977年,四年过去,这枚表的收藏价值自然又有所增长。
罗掌柜揣摩不透程功的心思,继续介绍其他各式名表,从几百块的本地表到各种瑞士名表都有。但是,对这些名表不太懂行的程功看了一圈,感觉还是最初那枚1963年的百达翡丽最为出色。
“罗掌柜,这枚百达翡丽什么价?”程功指著那枚表问道。
罗掌柜不清楚程功买表的用途是自戴还是送礼,但是,这枚限量版百达翡丽收藏价值巨大。
从1973年抵押至今,若算上利息,原主赎回已无可能,早已过了赎期,当铺有权自行处理。
不过,罗掌柜很清楚,眼前这位能吞下永高公司的程先生绝非等閒之辈。
“程先生,既然你中意这枚表,这样,容我再確认一下价格。”罗掌柜谨慎地说。
“没问题。”程功点头。
罗掌柜留下这枚名表,將其余的又小心翼翼地端了回去。
程功坐在那里,慢慢喝著咖啡。
十分钟后。
罗掌柜再次从后台出来说道:“程先生,承蒙你看得上眼。我们当铺上下对这枚瑞士名表重新进行了评估,报价是十二万港幣。”
十二万港幣?
这在1977年来说无疑是一笔巨款。
要知道1973年原主只抵押了三万港幣,如今这个价钱,在当时的香江也足以购买一套甚至几套普通住宅了。
这枚表的价值確实大幅提升了。
“罗掌柜,我们日后还会有不少合作机会,价格方面。”
“当然。像程先生是贵客,这样吧,就按照十万港幣,我们愿意將这枚名錶转让给你。”罗掌柜爽快应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