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3章 此波平彼波又起!
作者:佚名      更新:2025-11-11 09:15      字数:4284
  第223章 此波平彼波又起!
  此时的史可法才明白过来,大同城是一堆篝火,把山西和宣大三镇、晋党晋商做的那些腌臢事,照得清清楚楚。
  它还是一块诱饵,钓著蒙古右翼那些豺狗。
  大同叛乱,大明边镇乱成一锅粥,是我们南下抄掠发財的好机会。
  南边大明繁华富裕的州县,就像一块块肥肉,无时无刻都在散发著诱人的香气,吸引著蒙古右翼各部,让他们垂涎三尺。
  现在大同叛乱,如同铜墙铁壁开了一扇门,你可以隨意进去抢夺。
  这样的诱惑,缺衣少食的苦哈哈蒙古汉子们,谁经得起这样的诱惑。
  於是他们聚集在一起,商量著走哪条老路,去哪里抢,一定要狠狠抢票大的,连抢完后如何分配的方案都想好了,然后察哈尔师和开平骑兵师来了。
  打蒙古人最大的问题就是他们平日逐水草而居,分散在各地,你耗费巨大的人力物力,组织一支庞大的军队攻打蒙古人,却像在广袤的草地上打土拨鼠,你累得半死,它们却屁事没有。
  现在他们居然聚集在一起。
  天赐良机啊!
  蒙古右翼的喀喇沁一部、东土默特部、中土默特部、鄂尔多斯部,在素囊台吉、那木儿台吉、卜石兔、额璘臣、鄂木布楚琥尔和火奴寻的召集,分成三处聚集,被逐一击破。
  蒙古右翼土默特部和鄂尔多斯部最后的主力,在素囊台吉和额璘臣率领下,一路西逃,在居延海被紧追不捨的卢象升和曹文詔追上,悉数歼灭。
  蒙古右翼跟蒙古左翼一样,土崩瓦解,只是左翼的扎鲁特部、翁吉刺特部、
  巴林部被封了三伯爵,完整的延续下去。
  右翼土默特、鄂尔多斯、永谢布三万户,被打成稀碎..
  现在右翼破灭,大同城也没有再留存的意义,洪承畴自然要完成平叛的最后一击。
  克復大同城。
  这就是战略布局?
  从察哈尔各都护部,到开平都司,再到宣大三镇,横跨数千里,调动兵马十几万,北顾蒙古右翼,南窥晋党晋商,左右开弓,把內忧外患一併收拾。
  这就是皇上制定,制置司执行的多方协同作战方略?
  国朝何曾有过这样的方略?
  气吞万里如虎,乾脆利落就把祸害大明山西陕西和京畿的內忧外患一併剷除掉。
  史可法长吸一口气,一种豪迈激盪的情绪充斥著胸口。
  这或许是每一位制置司官员们都有的情绪。
  是夜二更,留在大同城外中军营的史可法刚睡下,被一位旗牌官唤醒。
  “史令史,督宪请你夜观星象。”
  夜观星象?
  这位洪督宪还真是位妙人。
  史可法穿上衣衫,戴上大帽,跟著旗牌官来到中军营附近一座小山丘上。
  这里修有一座木台,可以观察大同城內外动静,以及中军营周围营地。
  洪承畴一身锦袍,也头戴大帽,坐在木桌旁。
  桌子上摆著酒壶酒杯,还有几碟时令水果和糕点。
  “宪之请坐。”
  “今晚夜风,不宜夜观天象,督宪唤晚辈前来,不知有何吩咐。”
  “宪之勿虑,本官请你来,还真是夜观天象。
  天启新时代,天象何为?人力可为也!“
  史可法大吃一惊,洪承畴怎么敢说出这样的话!
  可是不敢多问,只好坐下,端起酒杯跟洪承畴喝了一杯。
  “卢阳羡和曹阳和斩杀素囊台吉和额璘臣,灭土默特和鄂尔多斯,蒙古右翼悉数归降我大明,此盛事,难道不值得痛饮一杯。””对,当痛饮一杯。“
  史可法放下酒杯,兴奋道:“洪督宪,晚辈听到捷报,几乎不敢想像。
  这三年皇上励精图治,大行新政,军国之事焕然一新,只是这捷报来得太快,快到让人不敢相信。”
  洪承畴摆了摆手:“此前大明被韃靼人欺负,被瓦刺人欺负,被建奴欺负,西南被蒲甘莽氏欺负,处处烽火,事事受挫,十分憋屈。”
  史可法点点头,没错。
  “真是大明虚弱无力吗?”
  洪承畴反问一句。
  “真要是大明真如此虚弱无力,为何东南中原还是那般蒸蒸日上。
  粮食產量一年高过一年,布、丝绸、茶叶、瓷器,像洪水一般流向各地,流向海外,换回无数的银子。
  东南、湖广和中原,包括这山西的官绅商贾,宅院越修越大,田地越置越多,家僕越收越多。
  到万历年间,他们的家僕侍女,都是綾罗绸缎,锦衣玉食。”
  洪承畴长嘆一口气,“大明地方蒸蒸日上,朝政边军却日渐腐烂败落...
  所以皇上天启五年新政第一剑就是淮盐...
  有了钱粮,招兵旗子一竖,无数青壮蜂拥而至,.
  大明不缺钱,也不缺人,只是种种积弊,就像无数条绳索,把大明这个巨人手脚全部绑住,动弹不得。
  钱粮在旁边,看得到却吃不到,饿得手脚发软,力气全无..
  幸好天降圣君。
  天启帝挥太阿剑,斩断绳索,让大明放开手脚,猛然进食,恢復力气..
  猛虎终究是猛虎,一旦恢復力气,岂是豺狗鼠辈能拂其虎鬚的...”
  史可法连连点头:“洪督宪肺腑之言,晚辈非常赞同。
  恩师也说过,他巡边一年多,发现此时的蒙古人,跟前宋时的蒙古人,完全不是一回事。
  一盘散沙,就是一群绵羊,只有被凝聚在一起,才能成为虎狼。
  蒙古人如此,大明也当如此。“
  “左公见。”
  有中军官前来稟告。
  “报督宪,麻將军稟告,第炮兵团已经做好准备,就等督宪军令。”
  洪承畴挥手,斩钉截铁道:“开!”
  “遵令!”
  几十息后,木台附近腾起三发红色信號弹,划破夜空,直刺黑幕,方圆上百里都可清晰可见。
  史可法抬头仰望,心中生起一种玄妙的感觉。
  过了几十息,史可法突然发现远处红光亮起,仿佛无数灯笼点亮,然后看到上百颗火星,拖著长长的火焰,划破夜空,掠过头顶,向大同城飞去。
  如同流星飞坠,带著毁天灭地的威势,势不可挡!
  史可法惊讶地叫道:“这是...?督宪,这是什么?”
  “箭弹。”洪承畴抬头看著划过头顶的流星,悠然地答。
  “火箭弹?”
  “对,其实就是水师用的火龙出水,只是加以改进,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火龙出水?”
  “对,《火龙神器阵法》有云,火龙出水,乃毛竹製作而成。
  龙头与龙尾则由木头雕刻而成。火龙腹內藏数支火箭,龙头、龙尾处各有多只火箭,腹內火箭与龙头、龙尾火箭用火药线串联,龙头、龙尾火箭则由一根总火药线串联。
  水战时可离水三、四尺发射,燃火即飞水面二、三里远,如水龙出於水面。
  筒药將完,腹內火箭飞出,人船俱焚。
  j
  洪承畴继续说。
  “这火箭弹,通体铁皮所制,內积秘制推进药,尾部中间装有尾鰭和分流鰭,据说还有螺旋叶片,保持飞行稳定...
  种种秘诀,本官也记得不是很清楚。
  总之此天启七年火箭弹,长一丈多,可飞十里以上,精度偏差在直径十丈以內,带有五斤烈性火药...
  还可换装燃烧弹,里面用的东西,宪之可能清楚。”
  “什么东西?”
  “延绥一带出的黑油,又叫火油!”
  史可法倒吸一口凉气。
  那玩意他知道,边军经常用它来守城,焚烧敌军粮草军械。
  威力他见识过,一旦烧起来,用水都救不了。
  洪承畴说:“火箭弹里用的火油,是延绥一带的黑油,用秘法蒸馏提炼过,烧起来胜过黑油数倍。”
  比黑油还要猛数倍,那是要掀天鑠地吗?
  洪承畴指了指黑沉如山的大同城。
  史可法举目看去,只见一颗又一颗流星落入城中,腾起一团又一团巨大火焰,高达二三十丈,远远超出城墙,如同火山爆发,照亮了黑夜。
  接著是上百发星掠过头顶,向同城飞去。
  这次,它们飞得更远,向城北位置飞去。
  城中迅速燃起熊熊大火,连成一片,只见火光烛天,整个大同城成了黑夜里一堆巨大的篝火。
  洪承畴看著大同城,意得志满地说:“大同城污秽匯聚,不如一把火烧得乾乾净净。
  城里尸横遍野,瘟疫流行,一旦不慎,流出城去,就会肆虐山西,蔓延各地”
  o
  洪承畴一脸的悲天悯人。
  “世人都说水火无情,却不知道,天地不仁以万物为芻狗,无情才是最大的情!”
  史可法知道洪承畴说的非常对,换做自己在那个位置上,也会这样做。
  可他的心就是痛!
  刺痛,就像有人用刀在捅他的心。
  史可法看著远处大同,看著那冲天的大火,眼里看到了城中军民男女老少,在大火中仓皇逃窜,最后在火焰中挣扎,被无情地化成一段段焦炭。
  他们临死前痛苦的嚎叫,穿过跳动的火焰,幽幽传到了史可法的耳边,这些嚎叫代表著成千上万的冤魂怨灵,交织纠缠,最后匯集成了一句话。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大同城的火势越来越大,居然把十余里外的木台照得通亮,火光在洪承畴得意洋洋的脸上跳动,也在史可法噙著泪光、悲天悯人的脸上一明一暗。
  大火在大同城烧了一夜半天,到第二天下午,火势才慢慢低下来。
  城外的平叛大军派出一支带著口罩的先遣队,小心翼翼地进入城中,搜寻全城后被告知,大同城仅余活口四千一百七十六人..
  他们被安置在隔离区,医治观察半月到一月,直至没有任何症状了才会被转移出来。
  大同城克復,叛逆全军覆没的捷报迅速传回到京师。
  八月十五日。
  朱由校从紫光阁走出来,曹化淳、刘良相紧跟其后。
  曹化淳落在后面半步,亦步亦趋,轻声稟告。
  “皇爷,中秋赏月宴在万岁山北边的寿皇殿都置办好了,太皇太妃、康太妃,皇后、贵妃、各嬪妃还有皇子皇女们,都已经入席,等著皇上。
  各宫的主子们,包括慈寧宫的太皇太妃,慈寧宫的康太妃,都亲自做了食著,同庆佳节盛世。”
  “嗯,她们都有心了。”
  朱由校先去乾清宫换了一身朱色十二章纹翼善冠服,出玄武门,与御马监太监杜敬会合,绕过万岁山,很快就来到紫禁城后苑的寿皇殿。
  皇后张嫣带著各嬪妃和皇子皇女们,到殿前前来相迎。
  见过君臣之礼后,朱由校挥挥手,示意各嬪妃们先回殿。
  他拉著张嫣的手,沿著台阶往大殿里走。
  “皇后费心操办这次盛宴,辛苦了。”
  “皇上,这是臣妾应该做的。而今大明蒸蒸日上,前些日子又克復大同,剿除叛逆,更要好生庆祝一番。“
  “是要庆祝一番,大家都开心开。”
  朱由校走进殿里,对太皇太妃郑氏、康太妃李氏拱手道:“太皇太妃,康太妃,两位娘娘,近日身体可好。”
  郑氏满脸笑容道:“谢皇帝,哀家好著呢。皇后定日子来探望哀家,嘘寒问暖,有心了,哀家好著呢!”
  李氏的笑容里总藏著些皮笑肉不笑,“好,哀家好著呢。能吃能喝,多好啊。”
  朱由校只是跟她们客气一句而已,笑了笑,没有多说什么,径直上了大殿中间的御座。
  张嫣眾人正式行礼,郑氏和李氏在座位上只是拱手而已,其余宫女內侍,在偏殿、走廊和平台上跪拜行礼。
  “平身,都起来吧。”
  眾人归位后,朱由校扫了一眼,目光从各嬪妃脸上扫过,她们各有各的艷丽,宛如群芳竞艷。
  皇子和皇女们,都只有一两岁,都在奶娘怀里抱著,有的在睡觉,有的咿咿呀呀挥舞手脚。
  他们都跟著母亲居住,朱由校每次宿在那里,都会跟他们玩耍好一会,尽享天伦之乐。
  “皇子皇女们年纪还小,不宜疲劳,也受不得酒气菜气和凉气,先叫奶娘们把他们抱下去,好生看顾。”
  “遵旨。”
  接下来是传宴。
  “慈寧宫太皇太妃进百鱼羹一碗...慈庆宫康太妃进百合莲子羹一碗,坤寧宫进六合百羹一碗...”
  曹化淳报出吧个名,有各宫的宫女端著瓷碗,进到御前,献给朱由校和张嫣看,看完后再送到吧旁偏殿,在入內全营的净军监视下,有御膳房的小內侍先吃.
  此举让郑氏、李氏,还有牵他嬪妃们眉头吧皱。
  自家人吃饭,还要试毒?
  以前都没这个规矩啊,是皇上还是皇后的主意?
  过于谨慎了丼。
  “长春宫丽嬪田氏进...”曹化淳声音还没念完,被偏殿惊慌失措的声音打断了。
  “怎么回事?”曹化淳转身喝问道。
  “回..回曹公,御膳房內侍,试食中毒!”
  轰的吧声,整个寿皇殿都炸开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