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二章 佛龕旧忆
作者:一叶青槐      更新:2025-07-15 03:41      字数:2121
  次日天蒙蒙亮,渡口便炸开了锅。
  赶早的渔夫们睡眼惺忪,手中木桶“哐当”落地。
  只因昨日那蔫巴巴的幼苗,一夜之间竟化作亭亭如盖的小树!
  蜿蜒树根从卵石滩拱起,好似条条青龙探爪,最奇妙的是那树冠,恰好笼住丈许阴凉,连蝉鸣声都比別处清亮几分。
  “莫不是河伯显灵?”
  裹著包头布的老嫗颤巍巍要跪,却见树影里转出个青衫货郎,嘴角忍不住一抽。
  韩九章赶紧扶住老人胳膊,“就那傢伙……哪能啊!”
  “许是沾了土地的灵气!”
  “哎,后生,这话可不能乱说,要遭报应的!”老嫗变了脸色,伸手就要捂他的嘴。
  货郎笑著递上竹筒杯,清亮井水泛著槐叶清香。
  老嫗愣了一瞬,她已许久没见过这般乾净的水了。啜饮半口,忽地瞪大昏老眼:“这水......”
  “俺们村土地庙里的井水,又清又凉吧?”
  “还真是又清又凉!”
  话还没说完,河滩传来一阵急促的咳嗽。
  昨日那抽旱菸的老汉拖著渔网蹣跚走来,从怀中摸出两文钱塞到货郎手中,笑道:“昨天那薄荷膏可太有用了,俺家老太婆抹了,一夜都没蚊虫叮咬!”
  货郎一听,爽朗大笑,边笑边捧起竹筒杯,冲老汉扬了扬:“大爷,走累了吧?也来一碗水解解渴!”
  老汉猛地停住脚步,目光落在竹筒里那清澈透亮的水上,喉结滚动,问道:“不收钱吧?”
  货郎忙不迭摇头,脸上笑意更浓:“哪能啊?大爷您要是觉得好,帮我在村里多念叨念叨就行!”
  老汉如释重负,粗糙大手接过豁口陶碗,货郎稳稳倾身倒满,井水清澈,槐香四溢。
  老汉迫不及待猛灌一大口,水流下肚,暑气全消。
  他一抹嘴,喟然长嘆:“多少年没这滋味了!早年村里清水娘娘庙里的井水,就这么清凉,那时日子苦,可喝著这水,心里踏实。后来不知咋的,水没了往日的清甜。如今更是连井水都没得喝了,你说这叫什么事儿?!”
  感慨一番后,老汉忽然开口:“小货郎,俺们村村头榕树下最热闹,比这渡口强,要不和俺进村去?”
  “行啊!”
  扁担头掛著的鱼篓隨脚步摇晃,漏下的水珠在石板路上画出断续的银线。
  跟著老汉来到村口,“苔衣渡”三字映入眼帘。
  原来这个村叫这个名字!
  路过村口荒废的佛龕时,韩九章忽然顿住脚步,彩漆斑驳的木雕菩萨半掩在野草中,莲座下遍布蛛网。
  “早些年供的清水娘娘。”
  老渔夫嘆了口气,用烟杆拨开蛛网,惊飞了棲在菩萨肩头的粉蝶,“后来河伯庙香火旺了,就再没人来换供果。”
  他枯枝般的手指抚过佛龕上的灰尘,忽然压低声音:“听说上月李寡妇偷著来上香,当夜她家鱼塘就翻了塘……”
  “是这样啊!”
  韩九章眼底忽地泛起青芒,佛龕残破的木雕在他眸中竟化作一团混沌灰雾。
  只见,香火金线早已断裂,莲座下只剩几缕將散未散的烟青色灵丝,恰似溺水者最后的气泡……
  “总归是个善神。”
  他低声呢喃,整衣正冠,对著蒙尘的菩萨像拱手一拜。
  发间槐叶无风自落,打著旋儿贴在褪色的莲座上,无人瞧见那缕游丝般的青光自他眉心溢出,顺著斑驳裂缝钻进木雕深处,泛起阵阵无形涟漪……
  不多时,他们便已来到了村中。
  “到了,”
  老汉朝货郎摆了摆手,“我还要去打鱼,你就在这卖吧,保管你全部卖完!”
  只见那棵大榕树下,妇人们围坐一团,三个总角孩童正蹲在碾盘上斗草蟋蟀。
  穿红肚兜的娃娃忽地跳起来,举著草编蚱蜢直往货担里钻:“就是这个哥哥!昨日还送俺会蹦的蚂蚱!”
  七八个浣衣妇人立刻围了上来。货郎肩头补丁在日头下泛著白,竹扁担却亮得能照见人:“各位婶子瞧好嘍——”
  他指尖翻飞,藤箱里物什便似有了灵性。
  薄荷膏贴著青石碾转三圈,“蚊虫见了绕道走。”
  艾草香囊拋向枝头惊起的雀儿,“夜里安枕到天明。”
  最后掏出一把桃木小梳,顺著老榕气根轻轻一梳,纠缠的根须竟自行分开:“您瞧这须子顺不顺?”
  “呦,这张嘴……”
  “给俺来三盒膏!“
  “香囊要绣並蒂莲的!“
  竹扁担在日头下渐渐空了。
  “哎,卖空了卖空了!”货郎满头大汗,拦住那些还在翻找的手。
  当最后一把梳子也被夺走时,李嫂子突然掀开隔板:“咦,这尊小像卖不?真俊吶!”
  只见,那三寸高的槐木神像在绸布里泛著温润的光,衣纹里似有青雾流转。
  货郎一愣,慌忙抢回怀中:“使不得!这是护著咱走夜路的青槐公!”
  “青槐公?”
  “对咯,这是俺们村的青槐公!”
  货郎神秘兮兮解释道,“今年俺们村大祭,天唰的一下就黑了!鬼哭狼嚎,百鬼日行,把河滩都染黑了......”
  他忽地屈指叩响货担,惊飞了树梢两只灰雀。
  “啊?还有这种事!”
  妇人们不自觉拢紧怀中婴孩,连纳鞋底的银针都悬在半空。
  “只见青槐公抬手这么一挥——”
  货郎广袖带起一阵槐香,“三千阴兵从地缝里钻出来,鎧甲上还沾著咱土地庙的香灰呢!”
  “那真是神了?!”
  人群中响起一阵惊嘆。
  “后来呢?后来呢?”孩童们拽著他衣角追问。
  货郎趁机摸出把桃木小剑,在空中舞了舞,笑道:“那些个善鬼入了轮迴,经过咱村土地庙都要作个揖。前日张铁匠夜归......”
  他故意压低嗓子,“亲眼见个青衫书生在庙前对著月亮吟诗呢!”
  “哈哈哈——”
  话罢,眾人都大笑起来,有人调笑道:“小货郎,这么能卖货,是不是都靠了你这张巧嘴?”
  货郎摆手苦笑:“俺说的都是真的!信不信由你们!”
  “唔,货郎哥哥,青槐公真这么厉害嘛?!”
  那穿红肚兜的娃娃听得两眼发光,伸手就要摸雕像。
  货郎却轻轻拍了拍他的小手,用绸布仔细裹好:“这尊金身离不得香火气,你们瞧......”
  他翻开布角,雕像底座果然凝著层琥珀色的松脂,细看竟是百家灯油淬链的膏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