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谣言四起
作者:一叶青槐      更新:2025-07-15 03:40      字数:2101
  青槐村的私塾里,阳光透过斑驳的窗欞,洒在一排排陈旧的课桌上。
  周砚秋身著一袭素色长衫,头戴方巾,站在三尺讲台上,目光下意识地扫过那几个空著的位置,不禁微微皱眉。
  他向来治学严谨,对待这些农家子弟一视同仁。
  而孩子们也都乖巧懂事,无论是晨曦初露还是烈日高悬,从没有过迟到早退的情况。
  可今日,那几张熟悉的面孔却齐刷刷地不见了踪影。
  周砚秋按捺不住心中的疑惑,轻声问向坐在前排的春妮:“春妮,那几席空位所属之人,为何今日未到塾中?”
  春妮怯生生地站起身来,小声说道。
  “先生,他们都得了奇怪的病疫,听说是吃了怪鱼,高热不退,现在都没法来私塾了。”
  周砚秋心中一沉,还没来得及细想,班上几个稚童已忍不住小声討论起来。
  王大牛满脸神秘,压低声音说道:“我听黑水村的几个玩伴说,他们这些人的长辈触怒了河伯,因为他们都转信了青槐公,所以河伯才降下责罚。”
  “肃静!”
  周砚秋神色一凛,高声喝道。
  教室里顿时安静下来,孩子们都被先生严肃的神情嚇得不敢再出声。
  但王大牛的这番话,却像一块沉甸甸的石头,压在了周砚秋的心头。
  隨后,似是想到什么。
  周砚秋神色一凛,目光如炬地看向王大牛,沉声道:“王大牛,你且说清楚,是谁告诉你这些的?”
  王大牛被先生严肃的神情嚇得一哆嗦。
  原本就小声的声音此刻更弱了几分,他弱弱地回道:“先生,是隔壁黑水村的人都这么说,我那几个玩伴跟我说,他们村里都传遍了,说是咱们青槐村的人不敬河伯,改信青槐公,才惹得河伯发怒,降下这疫病的灾祸。”
  教室里顿时一片譁然,孩子们交头接耳,脸上满是惊恐。
  周砚秋眉头紧锁,心中暗自思忖。
  黑水村与青槐村向来井水不犯河水,如今却传出这样的谣言,背后怕是有人蓄意为之。
  这谣言一旦在两村之间传开,势必会引发不必要的爭端,而首当其衝受到影响的,便是青槐公。
  “罢了,今日你等自行研习课业。”
  他抬手示意孩子们安静,可自己的內心却久久无法平静。
  在他看来,这绝非简单的传言,而是一种极具指向性的舆论导向。
  如今村里本就疫病横行,村民们正满心焦虑、无处发泄。
  而这谣言,就如同在人性的堤坝上撕开了一道口子,极有可能引得眾人將心中的怒气都倾泻到青槐公身上。
  念及此处,周砚秋不禁深深嘆了口气。
  他望著窗外那棵隨风摇曳的老槐树,心中满是忧虑。
  他与青槐公,虽说是好友,可在这世事无常的当下,却不知该如何为好友化解这场危机。
  此时的他,已没了上课的心思,早早放学。
  ……
  日上三竿,烈日高悬,空气中瀰漫著燥热的气息。
  年轻的石头早早被村长赵守义委以重任,前去乡里请苏大夫。
  石头深知事態紧急,哪敢耽误,一个箭步跳上驴车。
  扬起鞭子,“啪”的一声脆响,驴儿吃痛,撒开四蹄朝著乡里狂奔而去。
  “驾——”
  车轮滚滚,扬起一路尘土。
  几个时辰的顛簸后,石头终於赶到了乡里。
  “刚出锅的热包子嘞,皮薄馅大,香软可口,一文钱两个,快来尝尝哟!”
  “冰葫芦,冰葫芦,又酸又甜的冰葫芦!”
  “磨剪子咧,鏘菜刀!”
  “……”
  街道两旁店铺林立,行人往来匆匆,叫卖声此起彼伏。
  石头一路奔波,腹中早已飢肠轆轆,但此刻救人要紧,哪还顾得上这些。
  他焦急地张望著,在街巷的拐角处,一座古朴的建筑撞入眼帘,门匾上高悬的“怀仁堂”三个烫金大字格外醒目。
  石头心里一喜,终於到苏大夫的医馆了!
  怀仁堂的门面虽不算宽敞,却收拾得乾净整洁。
  木质的门窗纹理清晰,门前掛著两盏红灯笼,在微风中轻轻晃动。
  走进医馆,一股浓郁的药香扑面而来。
  屋內,一排排整齐的药柜靠墙而立。
  每个抽屉上都工工整整地標註著药材的名字。
  药柜旁,放著一张陈旧的书桌,墙上还掛著几幅泛黄的经络图。
  “苏大夫,苏大夫!”
  还没等石头喘口气,一个药童就像个门神似的,伸手拦住了他的去路。
  药童皱著眉头,把石头从上到下打量了一番,满脸嫌弃,鼻孔都快朝天了。
  “哪来的泥腿子,看清楚这是什么地方!这儿也是你能隨便闯的?”
  石头心急如焚,额头上豆大的汗珠直往下滚,后背的衣衫早已被汗水浸透。
  他焦急地搓著手,双手抱拳,哀求道。
  “小哥,求您行行好,我是青槐村的,我们村闹疫病了,大人小孩都倒了一片,我是来请苏大夫救命的!”
  药童一听,嘴角扯出一抹嘲讽的笑,抱著胳膊说。
  “苏大夫今儿个可没空,早就和李府约好了,要去给李大员瞧病,晚了可担待不起。”
  “你们的命,可有他的值钱?”
  石头一听这话,“扑通”一声就跪了下来,眼眶泛红,声音带著哭腔。
  “小哥,我们村真的等不起啊,孩子们都在生死线上熬著呢,求您让苏大夫先去我们村吧!”
  药童却不为所动,还不耐烦地啐了一口。
  “就你们那穷村子,诊金给得起吗?別到时候又欠一屁股债!还坏了我师父的名声!”
  “走走走!別在这里丟人现眼!”
  两人的爭吵声越来越大,引得周围路人纷纷侧目。
  这时,正在后堂整理药材的苏怀仁听到了外面的动静。
  苏怀仁年过半百,行医数十载,满头银髮却精神矍鑠。
  “明远,出了什么事?”
  他放下手中的药包,缓缓从內堂走了出来。
  见到来人,石头眼睛一亮。
  就像抓住了救命稻草,连滚带爬地扑过去。
  “哎,你这傢伙,懂不懂规矩,真就是乡下人了唄?!”明远皱眉,想拦却没拦住。
  石头哪里还顾得上许多,只是一个劲的磕头,道。
  “苏大夫,我是青槐村的石头,赵守义村长让我来请您。”
  “村里疫病闹得厉害,大人孩子都遭了殃,您可一定要救救我们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