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章 大恩似仇
作者:小二拿笔      更新:2025-07-15 01:31      字数:2058
  第161章 大恩似仇
  秦淮看著乌泱泱跪下的眾人,眉头微皱。
  他不是很喜欢这种有点『逼宫』的场面。
  只是这赵瞬臣的哥哥赵新章实在厉害,在把自己拉入这个局面之前,展现了自己能够左右战爭局面的能力。
  这让秦淮不得不慎重考虑赵瞬臣的提议。
  他是一点都不想掺和进赵瞬臣的生意里,跟人合作做生意,哪有自己完全主宰来的舒服。
  “诸位请起。”
  秦淮面无表情,对著赵瞬臣说道:
  “赵公,你既然有矿產,何不就做个採矿可好?將这铁矿、石灰矿拉到大关,我可以高价收购,既不用自己劳累,还可以养活这许多人。”
  秦淮自认为自己提出的方法非常好,两全其美。
  韩愈都能接受这种方案,他有什么好推辞的?
  谁料赵瞬臣听罢,却是摇了摇头,指了指乌决决的牙人,苦笑道:
  “採矿固然可行,可是无法养活这么多人。”
  一直没有说话的赵新章此时及时接过了话茬:
  “秦监事,我兄弟二人出身就在锡山村,可以说是生於斯长於斯,这些牙人大都是锡山村的村民,於我们兄弟有养育之恩,不管用什么方法,我们都要维繫这矿场继续开下去。”
  秦淮顿时瞭然,没想到这兄弟二人竟然还是懂得感恩之人。
  富贵不还乡,如锦衣夜行。
  秦淮倒是对这两兄弟有了些佩服。
  不过他还是要確认一下,他看了一眼身边的张修集,此刻张修集也是秒懂秦淮的意思,对看他轻轻点了点头,示意兄第二人所言为真。
  秦淮见此,心中稍定。
  只是如此一来,秦淮所谓的“技术入股”就更不可行了,赵瞬臣兄弟和这些锡山村的牙人同宗同源,上下一心,自己一个外人,別看他们此时诚恳的不得了,到时候危机解决,这些人只要想到自己每日辛苦劳作,一半的钱都要送给秦淮一个远在百里之外、不出丝毫力气的外人,心要是还能平和那就奇怪了。
  大恩似仇。
  秦淮倒不是捨不得这一半的股份,而是想到今后必然面临的『恩將仇报”,他心里就不舒服。
  不光为自己,也为了眼前这些求他的人。
  制度一旦保障不到位,那么人人就会变成恶人。
  秦淮不想看到这种局面。
  既不想得罪赵新章,又不想被人背刺。
  秦淮心里快速分析著利弊。
  良久,他嘆了一口气。
  破局之法,唯有自己变得足够强,让锡山这些人以自己能被秦淮占有一半份额为荣。
  假如秦淮拥有李条的地位,这些人还敢生出“恩將仇报”的心思吗?
  想通此关节,秦淮释然了许多,说道:
  “赵公,我可以提供新的石灰烧制技术,保管你不愁销路,如果没有人买,你可以全部卖给我,但是除了你说的將一半矿场分给我,还需要答应我一个条件。”
  赵瞬臣见秦淮终於鬆口,大喜道:
  “秦监事请讲。”
  “你这铁矿和多余的石炭,全都卖到我大关去,我按照市价收购,可好?”
  赵瞬臣听罢,略一犹豫,还是重重点头,答应了下来。
  他明白秦淮的意思:既然冶铁你弄不好,不如都给我来做,至於帮你提升冶铁技术,
  是想都不要再想。
  “秦监事大义,有了石灰烧制新技艺,再配合採矿,我锡山牙人有活路了。”赵新章对著秦淮作揖行礼,十分诚恳。
  “赵管事衣锦不忘还乡,知恩图报,当为我等楷模。”
  说罢,秦淮看了眼天色,隨即说道:
  “天快黑了,赵管事,我们这就回常州吧,摸黑赶路,总是不太安全。”
  见赵新章有些犹豫,又道:
  “让张修集陪我们一块回去,这新的烧制技术,我今夜亲授於他。”
  “好,稍等片刻,瞬臣,你赶快把冶场的符契都带上,等秦监事確认后签好字,让张公明日一併带回。”
  赵瞬臣爽快答应,他只想把这件事儘快敲定。
  常州刺史府邸,一处装修颇为典雅的四进院落。
  秦淮在偏房看著文书,一旁守候的张修集挑了挑烛火。
  “张公,当日你所犯的错误,远不至於除名,我却为了让你打入锡山的內部將你开除,可有怨言?”
  时隔多日不见,再听到秦淮的吩咐,张修集一脸激动,却依然带著些羞愧之色:
  “秦县令,我犯下大错,您不仅没有惩罚我,反而给了我將功补过的机会,我感激都来不及,又怎会心生怨慰。”
  “你在这里过得怎么样?赵瞬臣待你如何?”
  白天一直没有找到单独交流的机会,秦淮此刻才有机会了解一下锡山冶矿的真实情况,从侧面印证一下赵氏两兄弟所讲是否为真。
  “赵瞬臣待我不错,除了工资没有当初允诺的高。”张修集说到这里,摸了摸头:
  “他们应该猜到我並没有拿出关键的冶炼技术,但是也没有故意为难於我。”
  秦淮点了点头,又问道:
  “他们今天讲的都是真的?”
  “是真的,这兄弟二人是吃锡山村的百家饭长大的,对这个冶场看得很重,要不然也不会三番五次去我大关挖人。”
  “这里的铁矿是什么情况?”
  “稟秦县令,这里的铁矿与我大关矿场的铁矿石特点一致,应该就是您说的赤铁矿,
  不过面积比我们的大,受限於燃料,冶炼的速度跟不上採集的速度,已经堆积了至少数万斤的铁矿。”
  “哦?”秦淮听到这里,心里一喜。
  “既然炼製不完,为何不卖?”
  “陆路运输成本太高,而能通过水路到达的冶炼场所,一共就四五个地方,要么不缺矿石,要么同样面临缺少燃料的问题,根本就卖不出去。”
  “合著我那个条件白提了不成?”
  “倒也不是,他们一直在寻找新式的冶炼方法,您要是不提这茬,他们不会主动售卖给大关的,毕竟这样就代表他们要彻底捨弃到炼铁的手艺,多少还是有点捨不得。”
  秦淮下定主意,为了得到这么大的铁矿场,他决定还是技术转移了。
  “张公,我来说,你来记,我教你水泥之术。”
  “什么?水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