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3章 新型紫花苜蓿,考察团
作者:
华山弃徒. 更新:2025-10-28 13:22 字数:3101
“方支书,恭喜恭喜!按照我经验,【紫盐002】苜蓿已经完全成功,等验证数据出来之后,我和老马立即进行申报。”
林教授感觉自己很受伤,他和马教授拼了命研究出来的耐盐碱作物,各项性能指标甚至不到人家的一半。
之前他们给公司提供的耐盐碱苜蓿,年亩产最高能达到1吨就不错,现在【紫盐002】的年亩产数据已经将这个数字远远甩在了身后。
“那就谢谢林教授和马教授了。”
方唯微微一笑,随即对林教授表示了感谢。
不过对方的若是以为亩产(全年)1.8吨干草就是顶峰,那可就大错特错了。目前还只是试种,育种中心那边接下来会批量培育【紫盐002】种子,产量方面还会进一步加强。
林教授离开夏楚县之后,方唯继续进行各个项目的研究。
【紫盐002】的育种时间大约在48天到60天左右,预计在秋季之前就可以将剩下的4万亩盐碱地,全部种植上这种苜蓿草。
在接下来的育种过程中,方唯没有理会其他的指标,而是将产量的属性值调整到较大的数值,希望在产量上能有所突破、
“老板,有电话找你。”
此时,方唯还在育种中心指导【紫盐002】的育种工作。
有工作人员气喘吁吁的跑过来找他,说有京城的电话找,请他去接听一下。
方唯觉得自己有必要安排一个助理或者秘属,要不然真的很耽误事儿。
他马上去接听了电话,电话的内容仅仅是一个通知,通知他由上级多部门组成的考察团要来夏楚县,考察节水灌溉以及盐碱地综合利用等项目。
“老板,看来有关部门对综合治理盐碱地很重视啊!公司目前不具备接待外来人员住宿的条件,食堂的话,硬件条件倒是具备,还得临时招聘几个厨师。”
结束了通话之后,方唯把杨峰等人喊到了自己的办公室。
这一次的考察团规格很高人数很多,必须要提前做好接待工作才行。
杨峰倒是显得胸有成竹,住宿的安排可以交给县里,公司的食堂可以解决午饭的问题,再增加一些人手即可。
至于工作方面该干啥干啥,没必要刻意改变。
杨峰说完,王木齐和齐成又补充了几句,接待方案基本上就完善了。
“那行,就这么安排吧,你们几个去落实好。”
方唯点点头,随即做了决定。
中午。
阿姐在家里做了青椒炒腊肉、两样蔬菜,方唯从食堂买了两斤手抓肉带回了家。
现在几人对于牛羊肉接受程度明显提高,否则话他越不会专门去买这道菜。
“莲,最近我又要忙了,上面有个联合考察团要来。”
吃饭的时候,方唯和盘莲聊了几句。
“来就来呗,你怎么忙活都行,就是少喝点酒。”
盘莲早就习以为常,不过这两年她开始劝阻对方少喝酒,主要是为他的健康考虑。
“嗯嗯,我晓得的。”
方唯点点头,倒是听进去了。
三天后。
联合考察团抵达了夏楚县。
吴江和整个县里都忙碌了起来,安排考察团成员在县城住下,当晚还准备了当地的特色美食。
毕竟他们抵达县城的时间已到了下午,干脆就好好休息一下。
到了第二天,考察团一行人材在吴江的陪同下来到了聚力农业。
考察团的负责人叫邱伟明,五十岁左右的年纪,见了谁都笑眯眯的。
在经过了例行公事的见面会之后,杨峰培育大家去了大田、研发中心、以及育种基地,重点考察了海水稻、耐盐碱大豆、耐盐碱苜蓿等作物的情况。
“海水稻对土壤的改良作用,有完整的数据吗?”
邱团长对海水稻的土壤改良作用很重视,当即请求查看部分数据资料。
“抱歉,这是公司的核心机密,公司需要开会研究一下。”
杨峰摇了摇头,并没有答应对方的请求。
他没有义务进行证明,证明海水稻的各种性能和效果,他只需要说结果就是了。至于对方信不信都不关他的事儿,无须在意。
“这样啊,那就回头再说。”
邱团长也意识到自己有点着急了,人家可不是国营企业,根本不需要听从自己的命令。
实际上他也明白了聚力农业的态度,老板方唯除一开始露了个面,随后基本上都是由公司总经理杨峰陪同考察。
或许是自己的要求太多了吧。
为期三天的考察结束之后,方唯安排一次酒宴,并出席了当晚的酒席。实际上就是为了考察团送行,杨峰在方唯的授意下向考察团赠送了整理好一些资料。
资料显示了聚力农业在综合利用盐碱地方面取得的成绩,同时也显示了公司在耐盐碱作物培育上的巨大成就。
核心机密那是一点都没有。
“方董,你们做的远比大家想象中要多要好!这一趟的考察不虚此行,感谢贵公司的大力支持!”
邱团长回归了正常心态,和方唯等人聊的很开心。
方唯也同样展现了谦虚友好的姿态,总之,这一次的考察圆满结束,考察团第二天就离开了夏楚县。
“老板,你觉得这次考察团来考察,对我们有什么影响?”
考察团走了之后,杨峰终于松了一口气。
但有些事情他还是没想明白,就来向方唯请教。
“没什么影响,咱们该干嘛干嘛。现在的形势明摆着,上面对于综合治理盐碱地心存疑虑,需要我们拿出更多的成果,或许才能推动这件事的发展。”
方唯笑着摇了摇头,一次两次考察根本解决不了问题。
一是技术是不是成熟?上面有疑虑。二是巨大的投入,使得上面有疑虑。
他认为当前阶段做好自己的事情就足够了,不要想的太多。
接下来,聚力农业按部就班的在运行着。地里的农作物长势良好,尤其是海水稻那高大的植株,看着就蔚为壮观。
按照方唯的说法,今年是蓄力的一年,等到了明年就会快速发展。
10万亩耐盐碱苜蓿、10万亩其他耐盐碱作物以及10万亩海水稻在明年就会变成现实。不过,夏楚县的潜力也就这样了,接下来还是需要吸引各路资金入场,共同综合开发盐碱地。
这个事情不是方唯或者聚力农业能决定,他唯一能做的就是根据市场的反馈,确定培育耐盐碱作物种子的数量。
至于聚力农业什么时候开辟第二种植基地,那要等到时候再看。
聚力农业的短板是积累不足,资金链比较脆弱,还需要埋头苦干才行。
时间匆匆。
育种中心培育的【紫盐002】苜蓿种子顺利收获,总产量为120万斤,足够30万亩土地播种。
杨峰等人决定尽快播种,除了之前一万亩盐碱地,现在还需要种植4万亩的苜蓿。
方唯测算了一下,最新产出的【紫盐002】种子播种之后,一亩地年产干草大约在2.2吨到2.5吨之间,单产又有了大幅的提高。
不过,这差不多就是【紫盐002】的产量天板,今后除非是培育新品种,那么苜蓿草的产量不可能再继续提升。
现在,育种中心的土地面积已经达到了2万亩,未来还会有所增加。
聚力农业作为一家成立不久的公司,本着边建设边生产的原则,既能保证较快的发展,又能少占用资金。
方唯第一次感到自己的钱太少了,实际上要是靠他和其他两个股东的投入,公司的发展速度肯定会很慢。
“老板,接下来我们会大力培育【盐豆001】种子,能保证明年春播生产的同时还能外销一部分。”
育种中心扩大了好几倍,员工人数也大幅增加,负责人的心里充满了干劲。
今后的育种土地分配是,【海稻012】育种1万亩、【盐豆001】育种5000亩、【紫盐002】育种5000亩。
到了明年应该还会扩大育种面积,计划随时都可以调整。
“大家做得不错,晚上杀羊吃烤肉。”
方唯不禁笑了起来,然后打算晚上请大家吃烤羊肉。
到了晚上,盘莲和阿姐都来到了食堂这边。食堂门前的空地上摆了好几个烤肉炉,烤肉师傅正在满头大汗的进行烤制。
一摞摞的馕饼拿了过来,烤热之后夹上烤羊肉,吃起来特别香。
食堂里面还供应茶水和炒面,不愿意吃馕饼的可以去炒面和烤肉,总之要让每一个人吃饱吃好。
阿姐吃不了馕饼,就打了一份炒面,再配上几串烤羊肉就行。方唯和盘莲则用馕饼夹着烤肉,大口大口吃着,一边吃还一边夸赞烤肉师傅的手艺好。
吃过饭,方唯和盘莲出去散步,阿姐就先回家去了。
“三哥,其实呆在这里也挺不错。”
盘莲在这边呆着,心情一直都很好。
看着一片片的荒原变成了绿洲,连她都觉得很自豪。
“莲,你要是觉得无聊,可以带上阿姐在省内到处转一转。我要是有时间也可以陪你们一起去,大西北实在太大了,想走遍每个地方几年的时间都不够。”
方唯自然也很开心,毕竟耐盐碱作物的培育超出了他的想象,比预想中快了很多。(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