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7章 迁都关中
作者:抽象派作者      更新:2024-12-11 09:31      字数:4103
  第307章 迁都关中
  “小婿家中长辈不在西南,婚事何时操办,全凭岳父大人做主。”
  陆云逸首先回答了有关婚事的问题,对于思伦法置之不理。
  果不其然,西平侯沐英露出几分笑容,轻轻点了点头:
  “那既然如此,下午本侯就派人拿着你与楚婷的生辰八字,
  去找城内的大和尚看看,找一个良辰吉日,
  你二人早日完婚,本侯心中也少一个惦记。”
  说着,沐英有些感慨地叹了口气:
  “楚婷的年纪已经不小了,若是你没有来西南,
  本侯还不知他要等到什么时候才肯嫁人,倒是缘分。”
  “岳父大人何必忧愁,沐小姐出身富贵,生得又美丽动人,如何能愁嫁,
  小婿只是恰逢其会,捡了个大便宜,
  否则以小婿的家世,还无法找到沐小姐这般富贵人家。”
  千穿万穿,马屁不穿。
  沐英即便身为西平侯,对于女婿的吹捧还是有几分受用,不由得大笑起来。
  “云逸啊,你过谦了,
  不知多少人曾与本侯说过,娶妻嫁女要门当户对,要在朝堂勋贵之中找。
  你在京城也待了一些时日,那些人是什么德行想来你也清楚,
  将楚婷交到那些人手中,
  本侯一来是不放心,二来他们也没有什么本事,
  就连身上的官职,都是倚靠父辈。”
  此话一出,原本正在角落里充当小透明的冯斌猛地抬起脑袋,脸上有些不服气,
  但察觉到沐英的视线后,猛地将头低下,不敢与其对视。
  沐英指了指冯斌:
  “你看看,连与本侯对视的勇气都没有,
  还整日嚷嚷着要去前线打仗,怕不是两具死尸都能将你吓得魂飞魄散。”
  “这哪一样。”冯斌小声嘀咕,满脸不服气。
  陆云逸在一旁急忙解围:
  “岳父大人,小婿生在北疆,
  自打记事起就不太平,整日有死尸出现,
  小婿曾认为小时候见惯了死尸,上了战场能无所畏惧,
  但没承想第一次手刃敌酋,小婿就哇哇大吐,狼狈至极,
  后来习惯就好了,就是见再多尸首也无所畏惧。
  冯斌这等年轻人,兵法韬略是样样精通,只是缺少历练。”
  “你还没娶楚婷呢,就开始肆意拉拢了,你小子,怪不得招人喜欢。”
  沐英哈哈大笑,似是想起了什么,问道:
  “对于沐晟,你如何看?
  他率领洪福卫跟邓志忠在南侧打了胜仗,就张狂得不成样子。
  前些日子我去时他还嚷嚷着邀功,
  说是想去景东前线,为你斩下那思伦法的头颅。”
  “邓将军率领的龙虎卫乃是京军精锐,邓将军也是老成持重之辈,
  若是沐晟能跟随邓将军学上一二,日后自然有一份前途。”
  顿了顿,陆云逸继续说道:
  “还未禀告岳父大人,前些日子曹国公也去了龙虎卫军中,去与邓将军学些本领。”
  “还有此事?”
  沐英有些诧异地看向陆云逸,
  从到云南地界,李景隆就一直跟在前军斥候部军中,
  这让前军斥候部行事方便了许多,居然舍得让他离开?
  这让沐英有些低估了陆云逸的心胸。
  “确有此事,小婿打仗行的是剑走偏锋,不适用于领兵大将,
  曹国公地位尊崇,日后若是领兵自然不能像小婿一般率军冲阵,
  所以,龙虎卫邓将军之兵法,
  对曹国公尤为适合,对沐晟也是如此。”
  沐英仔细想了想,轻轻点了点头:
  “你说得对,你的战法大明独一份,旁人学不来,
  邓志忠的法子虽然略显笨拙,但能打胜仗。”
  “你认为沐晟日后能够领兵?”
  “自然,小婿虽然与他没有什么交集,
  但那日在金齿卫离别之时还是看到了几分,
  小孩子只是对家中长辈有些逆反,
  但在军报上,对待军卒以及邓将军,却恭敬有加,
  能屈能伸,方为大丈夫,日后领军建功立业,不在话下。”
  沐英笑了起来,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目光变得深邃了一些,看向陆云逸,
  “旁人看得真切,你自己的路看得明白吗?”
  突如其来的话让正堂内气氛陡然凝重,
  原本在一旁充作乖宝宝的冯斌抬起头,匆匆说了一句‘我还有事’便跑了出去。
  这是权贵子弟的看家本领,察言观色。
  陆云逸没有经过思绪,快速开口:
  “回禀岳父大人,小婿想要为绘制《鱼鳞图册》之事尽一份力。”
  沐英瞳孔微缩,脸上带着一些莫名,喃喃说道:
  “蓝玉对你还真是不错啊,此等机密要事都与你说了,
  也难怪他会将你的详细讯息送来,合着是吃定我沐某人了。”
  陆云逸听到此话,眼中闪过诧异,随之而来的是茫然,
  “岳父大人此言何意,小婿有些听不懂。”陆云逸决定直接发问,没有见外。
  “清丈田亩,绘制鱼鳞图册本就是一件糟心事,
  先前是陛下一直在操持,因此多了许多骂名。
  如今此事太子在操持,
  一些人知道陛下的性子,骂一骂陛下,陛下一笑了之,
  若是有人对太子说三道四,定然要将其挫骨扬灰,
  所以,一些心怀不轨之人不敢对太子非议,却苦了太子麾下做事之人,
  你若是到北平行都司,其中困难自然不会少,说一句步履维艰也不为过。
  蓝玉将你打发到西南来,就是为你找一个庇护。”
  陆云逸眼眸微微睁大:
  “岳父大人,此番前来西南,是小婿千般恳求才得到此等机会.”
  沐英摆了摆手:
  “不说此人,如今朝堂上文武之争愈演愈烈,
  我等武将内部也斗得厉害,谁来谁不来都要经历一番争斗,
  就算是蓝玉也要费大力气,不会无的放矢。”
  沐英面露慎重,目光凝实,在看向陆云逸的眼神中多了几分问询,
  “北平行都司不是一个好去处,那里距离北平太近,地方豪强众多,
  你在那里没有根基,会步履维艰。
  若是你想为《鱼鳞黄册》出一份力,不如来云南,
  在这里也有一些地方还未绘制完全,并且进展缓慢。
  有本侯庇护,比在北平好得多。
  若是打赢此次战事,境内的一些逆党也能消停一二,做事也不会如以往那般艰难,
  若是你想来,调令本侯为你解决,来云南都司做佥事。”
  陆云逸呼吸不禁急促起来,
  他也曾想过来云南受沐侯爷庇护,但那只是想想。
  如今真有机会来此,他反倒有些犹豫。
  毕竟,先前的豪言壮语已经在太子与大将军面前说出去了,
  若是此刻退却来云南,会不会有些不妥。
  陆云逸面露沉思,很快便有了决断,沉声开口:
  “岳父大人,小婿有些不明白,地方豪强哪里都有,
  为何在北平行都司做事不自在?”沐英打量他一眼,露出笑容,
  “四王爷如今节制北平军务,清丈田亩一事也是他在操持,行的是强硬手段。
  若你是个见风使舵的性子,去也就罢了,
  可我观你外柔内刚,你与四王爷,相处不到一起。
  如此,内有地方豪强,外有燕王府与朝廷,
  三方节制纠缠之下,能站稳脚跟已是殊为不易,何谈做事?”
  陆云逸面露沉思,不得不承认,事实就是如此。
  沐英继续说道:
  “就如你举荐的岳忠达一般,人十分能干,做事也利索,
  但就是处处碰壁。
  这不是他的问题,是云南都司以及朝廷的问题,
  大明新立二十年,年限虽短,
  但地方豪强以及各地官府已经开始相互勾连,欺上瞒下,
  就连各地卫所都有了吃空饷一事,
  在此等境地之下,想要做事,
  要么身居富贵,强行操持。要么地处家乡,靠乡党支持。要么和光同尘,夹缝生存。
  三种法子,你哪一种都选不了。”
  沐英的声音在正堂内回荡,使得气氛不知沉重了多少。
  此话虽然难听,但的确是大明近况。
  今上愈发老了,一些有歪心思的人已经开始动了,
  对此,陆云逸深有体会,
  河上走私一事,就是体现也是试探,
  若是背后没有朝堂大人物撑腰,如此夷三族的生意谁敢去碰。
  陆云逸脸色来回变幻,强行将思绪止住,
  他觉得沐英与他说这些颇有深意,
  不仅仅是出手庇护,还有一些考验的意味存在。
  陆云逸思绪飞速发散,在脑海中迅速盘算起来。
  朝堂政令,最大的困难莫过于延续,
  而人亦是如此,若是三心二意,朝三暮四,整日更换主意,自然是什么也办不成。
  可陆云逸旋即又想到了为官之道,
  为官向来就是左右站队,辗转腾挪,存续自身。
  古往今来不知多少名臣在未功成名就之前,都是如此能屈能伸。
  嘶.
  陆云逸倒吸了一口凉气,他有些搞不懂沐英的意思,
  但此等大人物,所说的话必然有所深意,容不得他不深思。
  沐英也不出言打搅,就那么静静坐在那里,抿着茶水,
  脸上始终带着淡淡笑容,似是一切尽在掌握。
  过了不知多久,陆云逸眼中的迷茫一点点消散,取而代之的是坚决!
  本着从一而终,贯彻到底的原则,
  陆云逸决定拒绝西平侯的提议,
  原因极为简单,他想不明白。
  既然想不明白,那就不做改变,贪小便宜吃大亏。
  他也怕这是游鱼部之后的再一次试探。
  不过,陆云逸已经决定转守为攻,表达心意,占据主动!
  深吸了一口气,陆云逸抬头看向西平侯沐英,沉声开口:
  “岳父大人,小婿乃北地边民,自幼求的便是边境安康,百姓安居乐业。
  如今云南都司外有麓川强敌,内有逆贼反叛,
  但诸多城池以及百姓都已安居,活在大明光辉之下,
  小婿若是留在此地,虽然会事情顺利,但有岳父大人在,只是锦上添罢了。”
  说完,陆云逸脸色凝重到了极点,继续说道:
  “后晋天福三年,石敬瑭将燕云十六州割让契丹,
  使得中原王朝失去了北方重要防御屏障,直接暴露在游牧民族铁骑之下。
  此后,数个朝代都没有能够完全收复燕云十六州。
  直到至正二十七年,陛下北伐故元,攻占元大都,燕云十六州才被我汉族收回,
  至此,燕云十六州沦丧已达四百二十九年。
  整整四百年,燕云十六州都在辽朝、金朝等北方游牧政权的统治下。
  此等统治,已经与我汉家儿郎天差地别,说是两个民族都不过分。
  若无陛下驱逐鞑虏,再造中华,
  云逸此刻还不知在哪里放牧过活,整日堆积在牛粪中苟延残喘,
  哪来的读书开智之机。”
  陆云逸语速飞快,心中迫切难以言喻,
  沐英的脸色也彻底阴沉下来,握住茶杯的手在来回把玩。
  屋内的气氛凝重到了极点。
  陆云逸继续开口:
  “我等北地边民受大明庇护,云逸又受太子殿下庇护,
  若我这等人都不愿去到北平行都司,存续王化,
  其他人,又如何能去?
  燕云十六州,又要等到何时才能真正归心?”
  陆云逸声音始终平淡,但脸上却露出了一些与年龄并不相干的急切,
  并且,话里话外都表明了拒绝之意。
  沐英脸色平静到没有丝毫波澜,像是在听一件毫不相干的事情,
  只是静静抿了口茶水,将茶杯放在桌上,发出“哒”的一声轻响,正堂内彻底安静下来。
  不知过了多久,他发出了一声重重叹息,
  “你说得对,寻一时之安乃取祸之道,
  燕云重归大明不过二十年,归人不归心,想要解决的事太多了。”
  陆云逸皱眉深思,已经能够确定这是一次考验,
  心思闪动,他想到了三年后朝廷考察西安与洛阳一事,至少朝廷有意迁都。
  想到这,他便不再犹豫,走近一些,压低声音开口:
  “岳父大人,云逸乃北地边民,知道北边是什么德性,
  前朝遗留的祸端还在,那些高门大族依旧存续,
  百姓被层层盘剥,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甚至还有传闻在民间流传。
  说的是.
  天高皇帝远,民少相公多。一日三遍打,不反待如何?”
  沐英瞳孔骤然收缩,在陆云逸那年轻的脸庞上来回打量,眼窝深邃:
  “你想说什么?”
  陆云逸面露狠辣,声音从牙缝中挤出,
  语不惊人死不休,响在正堂中如晴天霹雳:
  “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
  朝廷应迁都关中,立身北疆,以慑宵小!”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