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6章 与大明相始终
作者:抽象派作者      更新:2024-12-11 09:31      字数:5220
  第306章 与大明相始终
  “姐夫,金齿卫是怎么攻破的,
  这一计真是太绝了,谁都没有想到。”
  “姐夫,听说罕拔是麓川第一勇士,姐夫有没有与他战上一场,
  我早就听晟哥说了,姐夫有力敌千军之勇。”
  “姐夫,前年在北边,
  听说你带领不到五十人就敢去找北元王庭,太厉害了.”
  “姐夫,你的事迹传到云南后,
  不知有多少像我这样的未来大将军佩服,不如我跟你去打仗吧。”
  即便是冬日,昆明城街道上还是热闹非凡,
  铺陈着青石板的地面来不及发出响动,就已经被后续行人的脚步声遮盖。
  街道两侧,除却那一间间沿街商铺,
  能看到错落有致的街巷,青砖黛瓦,古色古香,
  甚至因为大理国的原因,许多古建筑还有一些佛道韵味。
  此刻,此等安稳人间的韵味却被冯斌的絮絮叨叨打破,
  一路行去,陆云逸头大如斗。
  他有些无奈地将眸子瞥了过去,
  即便是不回话,冯斌说起话来也是从不停歇,自问自答忙得不亦乐乎。
  “姐夫,等你娶了三姐,咱们就是一家人了,
  我还有几个玩伴,他们的几个阿姐也很佩服你,到时候我带你去见他们。”
  “等姐夫将那几个小崽子的阿姐都娶了,
  哈哈哈,他们就要为我马首是瞻!”
  见他越说越离谱,陆云逸连忙压了压手,有些无奈地说道:
  “行军打仗第一要务,就是切莫胡言乱语。”
  冯斌脸色一凝,嘴巴紧闭。
  可停歇不过半盏茶的时间,又开始了絮絮叨叨,
  “姐夫啊,我在这昆明城都要无聊死了,
  这个留守司就是个摆设,整日在城内闲逛,我想去打仗!
  对了,姐夫,你知不知道晟哥的仗打得怎么样了?
  我问过姨父,他不告诉我,三姐也不告诉我。”
  听着他的嘀咕,陆云逸想了想,
  如今坪山坳的防御工事已经修建大半,可以透露一二。
  “沐晟将军所率领的洪福卫与邓志忠将军所率领的龙虎卫,在坪山坳大获全胜,斩级不少。”
  话音落下,冯斌的眼睛刹那间就亮了起来,发出了一声哇~
  “姐夫,我想与晟哥一起去打仗,可他不准,我能不能跟你去打仗?”
  冯斌面露渴求,眼眸中带着难以言喻的光芒,像是有星辰在闪烁。
  “我做不了主,前军斥候部回到昆明府驻防,
  要留到什么时候还犹未可知,帮不了你。”
  陆云逸淡淡开口,冯斌听后眼中带着难掩失望,有些病恹恹地点了点头:
  “知道了”
  不过停歇了没有半盏茶的时间,他又重新变得元气满满,
  “姐夫,那能不能教教我们打仗啊,演武堂那些人都希望你去讲课。”
  陆云逸想了想,叹了口气:
  “演武堂都是一些年轻将领,并且身居要职,我去像什么话。”
  冯斌再次露出失望,垂头丧气。
  陆云逸瞥了他一眼,有些好奇,
  一路行来,云南都司的诸多二代对从军有变态般的着迷,
  年纪轻轻,都想要上战场。
  就连沐楚婷,都对军事有所涉猎,远非寻常女子能比。
  陆云逸环视四周,青石板道路上的行人越来越少,街道两旁的商贩也逐渐消失不见,
  原本古色古香的亭台小院逐渐变成了高门大户,
  一片片高大院墙阻隔了路上行人的视线,能看到一对对巍峨的石狮子,
  这条街巷位于昆明城核心,
  相邻云南三司衙门,西平侯府就在街巷尽头。
  眼见越来越近,陆云逸看了看有些失落的冯斌,
  声音温和,出言问道:
  “为何总是想着从军打仗,这可不是一个好活计。”
  冯斌抬起头来,不大的眼睛中露出几分疑惑,
  他年纪还不过十八,声音稚嫩:
  “姐夫,这不是应该的吗?”
  “嗯?”陆云逸面露疑惑,眸子望了过去。
  冯斌自顾自开口:
  “父亲曾说过,云南想要重归中原,
  需要我等子弟代代薪火,不仅要四处平叛,
  还要大兴屯田,劝课农桑,礼贤兴学”
  说着,冯斌脸上露出几分不好意思:
  “我自幼学的都是兵书,其余的都不会,只能去打仗。
  父亲与二爷爷说,让我从军学习本领,继承他们的衣钵。
  可我已经十八岁了,只能待在城中,当个留守司的闲职”
  说着,冯斌的情绪有些低落,重重叹息一声:
  “也不知什么时候能去到战场上杀敌建功。”
  陆云逸皱眉深思,脚步不紧不慢,
  踩在青石板路上,发出哒哒哒的沉闷声响,
  不知为何,听在冯斌耳中,却没来由地感受到一种压迫感。
  二人没有再说话,气氛有些沉闷,
  直到来到西平侯府门前,陆云逸才缓缓抬起头,
  看向匾额上今上亲手书写的文字,眼中闪过些许明悟。
  或许就是因为此等薪火相传,
  西平侯府才能世代镇守滇南,与大明相始终。
  走入西平侯府,恰好碰到了诸多离开此地的官员武将,
  因为不熟,陆云逸并没有与其打招呼,只是静静地相视而过,
  从他们眼中,陆云逸看到了几分莫名与古怪,
  似乎对于自己出现在这里,有些不可思议。
  一旁的冯斌小声说道:
  “姐夫,姨父前日回来后,
  就有一些官员找上门来,整日与姨父商讨大事,搞得家中不得安宁,
  现在见你回来,姨父把他们赶走了呢。”
  这么一说,陆云逸轻轻眨动眼睛,也难怪那些官员看自己的眼神有些古怪。
  很快,陆云逸与冯斌就来到了西平侯府的正堂,
  几日不见的西平侯沐英此刻换了一身装束,
  不再是身穿甲胄,而是身穿常服,静静坐在那里。
  见陆云逸到来,他原本沉寂的脸庞多了一些笑意。
  他看了看身旁的老仆,挥了挥手:
  “去,云逸一路行来辛苦万分,将东西接过来。”
  一旁的老仆连忙上前,在来到陆云逸身前时微微躬身,
  苍老的脸颊上多了几分温和,轻声叫了一声‘姑爷’,便要将陆云逸手中所拿的竹筒接过。
  但陆云逸眼中明显闪过一丝紧张,抬手婉拒:
  “多谢老伯,云逸自己提着便可,这是送给岳父大人的礼物。”
  此言一出,原本正面露诧异的西平侯沐英五官挤在一起,露出了难得的笑容。
  “来都来了,还带什么东西啊。”
  “是何物如此贵重?”
  说话间,西平侯沐英脸上笑容不止,
  侧头撇了撇位于长廊后的屏风,隐隐能看到镂空连接处照映出的两道身影,
  眼中笑意愈发明显,便将声音拔高了一些,朗声道:
  “莫不是提亲的礼物吧。”
  屏风之后,沐楚婷的脸色红润如晚霞,
  大而明亮的眼眸中波光流转,带着一丝羞涩,还有一些甜蜜。
  倒是一旁的小红轻轻跺了跺脚,小声埋怨道:
  “小姐,老爷定然是知道咱们藏在这里,这才出言打趣。”
  沐楚婷抿嘴一笑,轻轻抬起手指放在红唇边,
  “嘘”
  小红识趣地闭上嘴巴,气鼓鼓地蹲下身,通过屏风连接处的镂空,向外看去。
  正堂之内,陆云逸手拿竹筒,深呼了一口气,沉声说道:
  “岳父大人,还请小婿先卖个关子。”
  一边说,陆云逸一边将竹筒放在地上,同时对那位老仆说道:
  “老伯,还请找一些下人来,今日要送与岳父大人的是一幅画。”
  “有些大。”
  陆云逸的强调让老仆郑重起来,
  看了看自家老爷,在得到他的首肯后便向屋外走去。
  沐英坐在那里,看着陆云逸摆弄竹筒,
  甚至还拿出了一副看起来珍贵的丝绸手套,
  这些举措让他面露疑惑,
  “云逸啊,到底是何等字画,值得如此慎重,难不成是哪位大家的真迹?”
  陆云逸打开竹筒,小心翼翼将里面的巨大画卷拿了出来,道:
  “岳父大人,此物非同一般,
  有了此物,云南地界内的外族人,都能安稳一些。”
  “哦?”
  这么一说,沐英来了兴致,
  转而拿起了放置在一旁的茶杯,轻轻抿着,
  但视线一直没有离开那画卷。
  不多时,老仆领着十余名下人走了进来,
  有男有女,相貌英俊,穿着整齐。
  陆云逸见到他们后开始指挥,
  两边各自一人,其余人分布在中间,
  甚至让他们都戴上了丝绸手套,显得尤为重视。
  直到此时,陆云逸才将画卷一头交给了静静站在那里的老仆,嘱咐道:
  “老伯,切勿用力,此乃稀释珍宝。”老仆充满褶皱的脸上闪过一丝动容,轻轻点了点头。
  “姑爷,您放心吧。”
  陆云逸点了点头,巨大画卷开始缓缓展开,
  依次命站在中间的下人小心抓住顶端固定,
  随着画卷展开,沐英原本蕴含笑意的眼睛一点点瞪大,
  身体微微前倾,露出几分不可思议,
  他将手中茶杯迅速放下,噌的一声站了起来,快步走到画前,
  距离两步远之时似是怕惊扰了画像,
  步子慢了下来,多了几分小心翼翼。
  “这”
  阳光斜洒在古朴正堂内,画卷正缓缓展开,
  其幅度之广,未及中点便已横贯东西。
  阳光透过精致窗棂,斑驳陆离地洒落。
  光影交错间,画卷上的菩萨罗汉仿佛被赋予了生命,
  每一笔都透露着超凡脱俗的技艺,神圣形象在光芒照耀下更显栩栩如生,
  周身环绕着一层淡淡的、仿佛来自彼岸世界的神光。
  在场所有人被这突如其来的画卷所震撼,
  一时间,正堂内静得只能听见轻缓的呼吸声。
  西平侯沐英此刻也忘却了言语,目光紧紧锁定在那画卷之上,
  神色中既有惊叹也有不解,身体动弹不得。
  这时,一串急促轻盈的脚步声打破沉寂,
  如同春风拂过湖面,带来一丝生机。
  女子身穿洁白衣裳,身姿曼妙,面容秀美,踏着轻快的步伐从内室奔出。
  步伐起初如飞燕掠波,在接近画卷那一刻渐渐放缓,最终停驻。
  清澈如水的眼眸中,先是闪过一丝难以置信的震撼,随后被深深的温柔所取代。
  她轻声细语,声音中带着一丝颤抖,似是有些疑惑:
  “梵像卷?”
  但很快,她的声音就变得掷地有声,充满坚定:
  “大理国梵像卷!”
  直到此时,正堂内滞涩的时空才开始缓缓流转,
  沐英与沐楚婷的眸子都停留在画卷之上,
  起初他们或许觉得陆云逸大惊小怪,
  现在看来,如何小心谨慎都不过分。
  二人齐齐将眸子投了过来,带着惊疑不定,带着诧异万分。
  大理国梵像卷不知多少年前就已遗失,
  麓川找过,故元找过,大明找过,但都未找到,
  时至今日,这一幅代表着大理国佛道正统的画卷,
  居然出现在一个刚刚来到云南不过两月之人手中。
  这如何让他们不诧异震惊?
  沐英迅速平复心绪,脸色凝重地看着最角落的老者,以及在场诸多佣人,吩咐道:
  “小心一些,不能有丝毫损坏。”
  而后他看向处在西侧墙壁旁,正拿着剩余画卷的陆云逸,朝着他小心招了招手:
  “来,云逸,将画收起来,这里地方小,莫要伤了画。”
  陆云逸露出笑容,轻轻点了点头,
  而后视线放到了那静静站立的高挑身影上,
  二人相互对视,陆云逸灿烂一笑,
  沐楚婷则有些羞恼地转过脑袋,似是不想看他,但眼中却闪过一丝不加掩饰的欣喜。
  画卷被一点点收了起来,很快便只停留在外不到一丈,
  至此,仅凭陆云逸与老仆二人就可以支撑,这让沐英长舒了一口气,
  他看向陆云逸,有些埋怨:
  “如此贵重的东西就这么随意展开,
  你小子的胆子太大了,你可知道这幅画卷意味着什么?”
  陆云逸笑了起来,面容腼腆。
  转念之间,沐英便知道这小子知道,没好气地说道:
  “笑什么笑,你来说。”
  陆云逸看了看那站在一旁的诸多下人:
  “你们先下去吧。”
  诸多下人听话地走开,此等场景让父女二人对视一眼,满脸古怪!
  老仆更是在一旁笑了起来,这位新姑爷,还真是有些不见外。
  等到屋内就剩下五人,陆云逸这才掷地有声地说道:
  “岳父大人,小婿在捕鱼儿海时,曾有所体悟,
  为何北元王庭即便千里迢迢,也要放牧到捕鱼儿海,后来小婿明白了。
  捕鱼儿海乃哈赤温领地,蒙古嫡系,故元正统,北元在那里能有正统之名。
  而大理国梵像卷,就如大理崇圣寺一般,本就是西南正统的象征。
  有了此物,便可向外宣称天命归明,
  大明自此在西南之地,便可自居正统。”
  “好!”
  沐英目光灼灼,发出一声轻喝,脸上的欣赏如何也无法掩盖,
  “果然有大局之谋,能扭转大理局势你居功至伟,
  现在又找到了这《大理国梵像卷》,
  本侯嫁一个女儿给你,也不算吃亏。”
  “父亲!”
  站在一旁的沐楚婷原本正仔仔细细地听着,
  突兀听到此言,脸上闪过娇羞与羞恼,轻轻跺了跺脚,
  倒是不复以往的清冷,反而多了几分为人儿女的撒娇。
  “哈哈哈。”沐英却毫不介意,指了指陆云逸,大声道:
  “为父给你找的这个夫君,可好?”
  沐楚婷脸颊的红润得都要滴出水来,将身子背了过去,不再理他。
  陆云逸及时开口:
  “岳父大人,小婿还与沐姑娘有所赌斗,事情还未定下。”
  可没承想,不等沐英开口,
  沐楚婷就噌地一下转过身体,娇美灵动的眸子瞪着他:
  “岳父都叫了,事情还未定下?登徒子!”
  说完,沐楚婷气呼呼地走了,只留一缕清香,
  小红连忙朝着二人行礼,追了过去,
  “小姐.”
  沐英哈哈大笑,迅速摆了摆手:
  “快将东西收起来,如此贵重的字画,不能总是放在外面。”
  陆云逸笑着点了点头,连忙将画卷了起来,并且收到竹筒中,
  这一次,他将竹筒交给了那老仆,并且嘱咐道:
  “我在找到它时,被挂在一间屋子里,
  在屋角位置有几处折痕,要找一些精通古玩字画的大家仔细端详一二,看看能否复原。”
  老仆接过沉甸甸的竹筒,身子一沉,用力点了点头:
  “还请姑爷放心,昆明内就有一些擅长书画的大家,到时候尽数请来家中。”
  陆云逸笑着点了点头,看着老仆缓缓退去,
  直到此时,沐英才笑着开口,指了指不远处的椅子:
  “坐。”
  “来人,上茶。”
  陆云逸笑着坐下,很快便有年轻貌美的侍女端上一碗清茶,
  陆云逸将其放在一旁,看向西平侯沐英,主动说道:
  “岳父大人,此画还与游鱼部有些关系。”
  “哦?”正在喝茶的沐英微微一顿,将眼眉抬了起来,
  “仔细说说。”
  “此话出自白岩商行的掌柜石文光。”
  陆云逸很快就将有关石文光的事说了出来,
  同时将找到梵象卷的过程也说了出来,引得沐英眉头紧皱,面露深思。
  “这倒是个意外之喜啊,没想到西南瑰宝居然藏在此等人手中,
  也不知在西南民间的高门大户里,藏了多少好东西。”
  沐英有些感慨,明国收服西南之时虽然流血千里,
  但对于各自城池内的大户并没有进行彻底清洗,
  而是依靠他们的力量稳固局面,他们的财富以及土地得以保留。
  沐英看向陆云逸,脸上露出笑容:
  “那份名单上的人本将已经明人都看了起来,
  等到战事结束,风波平息,就会一点点查处,
  这个过程会持续很长时间,你也不必惦记。
  倒是你与楚婷的婚事,打算何时操办,
  前日我刚从景东回返,思伦法在得知罕拔被抓后,
  放出话去,誓要将你放置于象兵踩踏之下。”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