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穿之康熙家的小答应 第188节
作者:
公北      更新:2023-11-18 18:32      字数:3856
 
  可这个时候,皇上却生病了。
  皇上已经有几年没病过了,这一生病,众人顿时开始紧张起来,毕竟皇上不年轻了。
  徐香宁得知皇上生病后,当然也开始紧张,她是立即让膳房的人做一些药膳补汤,她要送去乾清宫。
  “徐妃娘娘……”
  “皇上在吗?洪公公能帮本宫通传吗?”
  “奴才这就进去,还请娘娘稍等。”
  过一会儿,洪公公出来,领着她进去。
  皇上还坐在书房的案桌前看折子。
  “皇上,你怎么还在看折子,你应该好好歇息。”
  “朕没事。”徐香宁过去摸了摸皇上的额头,还真有点热,皇上此时面色还是可以的,唇色也没有惨白,只是有点烧,她刚想说话,皇上就咳嗽了。
  “皇上,你都咳嗽了,还是别看折子了,快放下吧,回床上躺着。”
  “朕睡不着,朕刚睡醒。”
  “太医给你开过药没有?”
  康熙抬头看徐氏,见她实在担忧,不由笑了笑,还是有人真的关心他。
  “皇上,你还笑,臣妾都快担心死了。”
  “朕没事,只是小风寒。”
  徐香宁心想你老人家一点风寒都不能染上,都这么大年纪了,身子经不起折腾,一点小风寒发展着重病怎么办,她又摸了摸皇上的额头,“不行,还真有点烫,皇上,你还是回床上躺着吧,要不臣妾给你念折子,你别盯着看了,太医给你开的药方呢,臣妾看看。”
  “你又看不懂。”
  “臣妾看了才能安心,你管臣妾看不看懂。”
  康熙见徐氏语气有些急,示意洪宝全去把药方拿过来。
  徐香宁一看那药方,也没有到看不懂的程度,一些连翘,板蓝根等药材,她还是看得懂,是治风寒的药草。
  “怎么样,有没有安心一些?”
  “臣妾安心不了。”
  “好啦,朕真的没事,只是小风寒。”康熙搂着徐氏的腰,让她坐下来,坐在椅子旁边的空位上,“你帮朕念折子吧,朕不看了行不行,帮朕批阅。”
  “皇上,臣妾还带来药膳,补身子的,你喝一喝吧。”
  “又是上次那种药膳?”
  “不是,换了,这回是鸽子汤,臣妾晓得上次药膳不是特别好喝,你先喝喝看,要是不好喝,臣妾再叫膳房的人弄别的。”
  洪宝全也让人开始给鸽子汤验毒,没有异样后才呈到皇上面前。
  康熙是不忍心辜负徐氏的心意,其实没什么胃口,但也喝了小半碗。
  “剩下的,你喝了吧,怕你嘴馋。”
  徐香宁倒也不嫌弃,把剩下的半碗喝了,鸽子汤还行,鸽子被煨得很烂糊,肉质已经松软了,骨头都能抿下来,她还吃了半只鸽子。
  “到底是拿给朕吃的还是拿给你吃的,就那么饿,早上没吃饱是不是?”
  “臣妾吃得多,皇上你又不是不知道。”吃好之后,徐香宁让人撤下去。
  乾清宫的宫女也很快上前,端来一盆水,给她净手,另一干净的茶杯装着水让她漱口,等收拾好之后,她才开始给皇上念折子,遵照皇上的意思在上面批阅。
  皇上都不怕她看到折子上面的内容,她就更不怕了。
  她的字写得不好看,不过至少写对了。
  这期间,后宫不少小主嫔妃都过来看皇上,洪公公是进进出出替她们通传,不过可能是因为她在这,皇上没有召见,她们送过来的补汤都被皇上赐给底下的奴才喝了。
  这折子批阅完后,徐香宁催着皇上去躺着。
  康熙无奈,还是听从徐氏的话去床上躺着。
  屋内的炭火也燃上,怕炭火的气味也不好闻,也熏上果香。
  “皇上,臣妾就留在这伺候你,等你病好了,臣妾再走。”徐香宁觉得她还是留在乾清宫吧,不然把病气带回去长春宫,又传染给小豆丁他们怎么办,这年还没过,胤祄还是八岁,轻视不得。
  康熙深深地看着徐氏,这么多年,她已经在他心里,她是真正关心他的人,已经不会有人像她这样担心他了,那些阿哥不会,后宫其它嫔妃也不会,他抓着徐氏的手,“你真想留下来?”
  “当然,臣妾要看着皇上病好起来。”
  “那你留下来吧,咳咳……”
  徐香宁摸着他的胸膛给他顺气,“皇上,多喝点水吧,文露,去给皇上倒一杯温水过来,温偏热。”
  “咳咳……”
  康熙越咳越想咳,喉咙仿佛有一根羽毛在里面,弄得他喉咙十分痒,都止不住咳嗽,他见徐氏着急忙慌地端来一杯水,示意他喝下去。
  水喝下去是好受一点。
  “枇杷膏呢,也喝点枇杷膏吧,润喉。”
  有宫女立即拿来枇杷膏。
  “不用兑水了,皇上,就这样喝一口吧。”
  不知是不是因为徐氏在这,康熙晓得真有什么事,徐氏还能帮他,原本他没想睡的,不过躺在床上不久后,他昏昏欲睡,过一会儿就睡着了。
  等他醒来时已经是傍晚,寝殿内寂静无声。
  “徐香宁……”
  “皇上,你叫臣妾,快,把烛火点上吧。”
  徐香宁听到在外殿听到皇上叫她,她放下书走进去,也皇上搀扶坐起来,“有没有好一点?喉咙还难受吗?”
  “更难受了。”
  “那怎么办?是不是发炎了?太医就候在外面,臣妾叫他们进来。”
  “叫他们进来吧。”
  好几个太医轮流给皇上看病,几人诊断完后开始商量药方,徐香宁觉得皇上身上的体温似乎又升高了。
  底下的人摆上晚膳,皇上也没什么胃口吃,可不吃东西怎么行,她晓得皇上此时吞咽可能不舒服,所以让他多喝点汤。
  ……
  刚开始几天,皇上除了咳嗽,喉咙痛,精神状态还是不错的,几个阿哥晓得他们阿玛生病后也会过来探望,皇上还是会接见他们,直到皇上开始呕吐,人变得更虚弱,他才不愿意见人,跟上次重病那样,太医们开始住在宫里,不得随意进出,不得泄露皇上的病情。
  乾清宫也开始戒严。
  徐香宁也没想到小风寒还能发展成这样,可能是皇上也老了,身体不如年轻那样健壮,小病小痛都轻视不得。
  晚上,皇上坐在床上,在昏黄的烛光下,脸色也是发黄的。
  “皇上,来喝药了。”
  见皇上乖乖喝药,徐香宁不由笑了笑,“皇上,你生病的时候比胤祄乖多了,他总是不肯喝药。”
  “朕又不是小孩子。”
  “是,皇上不是小孩子,你特别乖,胤祄不乖。”
  康熙抬眸,瞧了一眼徐氏,觉得徐氏这是把他当小孩子,说话的语气也像是哄小孩子,他这几日手脚发软,头昏眼胀,大多时候都是躺在床上,还不知道这病能不能好,那群太医一点用都没有。
  “喝完了,吃点蜜饯吧。”
  嘴里被塞了两颗蜜饯,康熙慢慢含着,去除口中的苦味。
  殿内的银丝炭在烧着,熏炉上面还是放着干掉的橘子皮,味道好闻不少。
  “你们给皇上捏捏腿吧。”
  老是躺着,肯定血液不循环,徐香宁示意宫女们给皇上捏腿,她也搬来折子念给皇上听,在他的吩咐给批阅,半个时辰后,她觉得差不多后,又让人摆膳。
  少吃多餐,皇上的胃口不好,每回吃不了太多东西,所以多餐,一日四到五餐。
  “你这几日辛苦了。”
  “不辛苦。”
  康熙瞧着徐氏气色还不错,虽然照顾他一个病人,但她看上去比较镇定,真出了事,他相信她是镇得住场面的。
  “皇上,你今晚好像好了一点。”
  “朕也觉得刚才睡醒后好了一点,备水,朕要沐浴。”
  不过才说皇上的病好了一点,第二天皇上病情又加重,好像前一天是回光返照一般,皇上意识开始不清楚,人昏昏沉沉。
  徐香宁反正是吓到了,尤其是皇上呓语的时候,她听不清他说什么,不过她知道他开始慢慢失去意识,又吐又拉,人像是虚脱一样。
  那群太医开始束手无策,什么药方都试过了,不管用。
  乾清宫虽然戒严,不过不像上次那样完全戒严,至少这一次太子胤礽是进得来的,他看到皇上昏迷的时候,是把那群太医狠狠责骂一顿,在乾清宫发威,说是太医不治好皇上,他们通通去陪葬。
  等他发怒完后看向她,语气又恢复冷静,跟她说让他好好照顾皇上,至于朝堂国事,他暂且代理。
  其实这是应该的,皇上昏迷,太子是储君,他代理朝政,代替皇上监国也是理所当然,徐香宁没说什么。
  整个新年,皇上是时而昏迷,时而清醒,昏迷的时候是真昏迷,对外界一无所知,清醒的时候倒不是特别清醒,思绪不是特别清楚,不过她是听懂了□□成吧,跟安嫔一样,他开始念叨自己命不久矣。
  在这种紧张的气氛中,徐香宁被穆察太医叫去一旁说悄悄话,她一听,后背都开始发凉。
  “你说的是真的吗?”
  “徐妃娘娘,微臣不敢欺瞒娘娘。”
  “行,本宫知道了,本宫信得过你,皇上也信得过,之后皇上这边喝的药只会从你这边来,你去抓药送到乾清宫交给梁公公,此事,本宫等皇上清醒再告知皇上,你先假装不知,他们继续往乾清宫送药,本宫会让人偷偷倒掉,还有,你去找一些懂医术的洋人过来,此事也别宣扬,就说是让那些洋大人给皇上祈福,说他们是传教士。”
  那群太医不行,吃的那些中药治不好皇上,皇上估计是什么细菌感染,可能要吃一些抗生素,这玩意估计只有洋人那有,不过可能大家都信不过一些西药,那么小的药丸,谁会相信能治好病。
  她是看到皇宫里有一些洋人进出的,一是可能跟大清有些商业贸易,二是可能是过来传教,洋人漂洋过海地过来,肯定会随船带一些药,以防万一他们在途中生病,皇上都这样子了,再治不好,说不定还真就一命呜呼,目前只能是“死马当活马医”,碰碰运气了。
  反正这里的历史跟她认知的历史还是有出入的,万一皇上真的在这个时候死了,登基的会是太子,历史改变了不一定,历史已经改变了,毕竟胤祄是从她肚子里生出来,而非密嫔。
  “穆察太医,皇上若是还能活下来,你是最大的功臣,皇上会嘉奖你的。”
  “微臣不敢,微臣只是做微臣份内的事情。”
  “别说那么多,快下去吧,别让人怀疑,乾清宫全是耳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