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9章 眾生皆苦,唯有自渡
作者:佚名      更新:2025-11-22 09:06      字数:2224
  “说到底,还要谢过那红云道友。”接引佛祖的语气之中,带著几分说不清的意味,“若非他一时心软,將那座位让了出来,我等怕是连入局的资格,都还未曾有。”
  如来世尊闻言,嘴角牵动了一下,那神情,似是讥誚,又似是感慨。
  “师兄又何必说这等话?那红云,是个好人,却不是个成事之人。”
  “大道之爭,何等残酷?岂是『好人』二字所能承载的?他那份良善,於他自身而言,便是最大的劫数。”
  “他让座与我等,看似是因,实则是果。是他命中注定,有此一劫,合该为我等做个嫁衣。”
  “至於那鸿蒙紫气,落在他手中,更是德不配位。”
  “他守不住,是天数。”
  “便是没有鯤鹏,没有帝俊,日后也自会有旁人,为了那桩机缘,取他性命。”
  “他陨落的因果,算不到你我头上的。”
  这番话,说得是何等的凉薄,何等的无情。
  可这,便是这些三界顶尖大能的道。
  在他们眼中,早已没有了凡俗的是非对错,善恶之分。
  有的,只是因果的流转,天数的演化。
  眾生皆苦,唯有自渡。
  他所要渡的,是整个西方,为了这个“大我”,牺牲任何一个“小我”,都是值得的,都是顺应天道的。
  他是如来,不是多宝。
  他的道,在西方,在灵山,在那四十八道大宏愿之中。
  至於那玄门,那截教,那些过往的师兄弟,都不过是前尘旧梦罢了。
  接引佛祖听了,只是低眉,宣了一声佛號:“阿弥陀佛。师弟所言,虽是大道至理,可我心中,终究是存了些许掛碍。”
  “也罢,也罢。逝者已矣,多说无益。”
  他將话头转回了眼前,“如今这三生镜,照出了这桩旧事,怕是三界之內,又要起些波澜了。尤其是天庭那位,心中怕是已有了几分怒气。”
  如来世尊对此,却不以为意。
  “怒气?他能有何怒气?”
  “他虽是道祖亲点的三界之主,可说到底,也不过是个小童罢了。”
  “他心中再如何不满,难道还敢当真与我西方为难不成?”
  “此次之事,我等虽是始作俑者,可那陆凡的根脚,却也实实在在,无疑了。”
  “这桩因果,便是追本溯源,也该是玄门自家的旧帐。”
  “截教的那位动怒,也在情理之中。”
  “只是,他如今已去了方寸山的道场,想来,是不会在南天门外,再多生事端了。”
  “至於另外两位......”
  如来世尊说到此处,停顿了片刻,也有些敬畏。
  “他们二人,怕是早就乐得看这场好戏了。”
  “佛道之爭,本就是定数。”
  “我西方大兴,亦是天道使然。”
  “他们心中虽不情愿,却也无法逆天而行。”
  “如今有这桩事,能叫我等难堪一回,损些顏面,他们又何乐而不为?”
  “由他们去吧。”
  “这三界,终究是要看谁的道法,更能度化眾生。”
  “逞一时口舌之快,於大局无益。”
  “眼下,只需静观其变便可。”
  ......
  南天门外,斩仙台上。
  一片死寂,比先前诛仙剑悬顶之时,还要沉重,还要纯粹。
  许久,也不知是过了几瞬,还是几世。
  终是太白金星,这位天庭的老好人,颤巍巍地,用手撑著冰冷的白玉地砖,缓缓地直起了身子。
  周遭的仙官们,这才如梦初醒,一个个手脚发软,面色苍白地,陆陆续续地站了起来。
  人人皆是垂著头,不敢言语,连彼此对视的勇气都失了。
  方才那一眼,已耗尽了他们毕生的心神。
  “道祖......以身合道......”
  一位年轻的仙君,失魂落魄地喃喃自语,他的眼神是空洞的,还未从方才那终极的一幕中回过神来。
  他这一声,引得周遭不少人,皆是心有戚戚。
  在场的仙佛,並非人人都曾亲歷过那个古老的年代。
  如燃灯古佛这般的,是亲身在紫霄宫前,恭送过道祖。
  那份记忆,早已烙印在他的道心本源之上,故而他才会有那般失態的举动,因为他比任何人都清楚,那意味著什么。
  可对於绝大多数后世的仙人而言,“道祖合道”,只是典籍之中一句冰冷神圣的记载,是一个遥不可及的传说。
  今日,借著这桩荒唐的公案,他们却有幸,或者说是不幸,亲眼见证了这奠定三界秩序的,最根本的一幕。
  那种衝击,无法用言语来形容。
  先前那紫霄宫中走出的三千大能,已是让他们觉得自家那点修为道行,不过是沧海一粟,可笑得紧。
  可当道祖现身,言出法隨,身化天道的那一刻,他们才真正明白,何为云泥之別。
  不,连云泥之別都算不上。
  他们与那三千客,是云与泥。
  而那三千客与道祖,则是泥与“道”本身的区別。
  那已不是修为高低,神通大小所能衡量的差距了。
  “原来......原来这便是圣人之上......”
  有仙官长嘆一声,听不出是敬畏还是绝望,“我等穷尽一生,所求者,不过是那混元大罗之果,能得一圣位,便是想也不敢想的奢望。”
  “可道祖他老人家,却早已走到了那条路的尽头,甚至......甚至自身化作了那条路。”
  这番话,说出了所有修行者的心声。
  但凡踏上仙途者,谁人心中没有一个成圣的梦?
  那是所有挣扎於红尘苦海,与天爭,与地斗,与人斗的生灵,最终极的理想。
  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万劫不磨,永恆自在。
  这是圣人。
  可今日他们所见的,却远在圣人之上。
  圣人是代天执道,说到底,还是在“天道”这个规矩之下行事。
  而道祖,却是那个制定规矩,並且最终將自身融入规矩,化作了规矩本身的存在。
  从今往后,他无处不在,亦无处可寻。
  三界之內,一草一木的枯荣,一饮一啄的因果,皆在他所化的天道之中运转。
  这份境界,这份胸怀,这份伟力,早已超出了眾仙神所能理解的范畴。
  杨戩立於一旁,那第三只神目之中,清光流转不定,他那张素来冷峻的面容上,此刻也写满了沉思。
  他心中想的,却比旁人更多一层。
  圣人非量劫不出。
  此言,既是约束,亦是保护。
  老师曾言,圣人之下皆为螻蚁。
  可今日一见,方知圣人在天道之下,亦不过是更为强大的棋子罢了。
  道祖合道,便是为这盘棋定下了最终的规则。
  从此,圣人亦不可隨心所欲,否则,便是与整个天道为敌。
  这,才是真正的大手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