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4章 授牌礼启新程 非遗店绘新景
作者:
佚名 更新:2025-11-22 09:04 字数:7357
清溪荷韵·第354章 授牌礼启新程 非遗店绘新景
六月的清溪村,荷香愈发浓郁,连风都裹著清甜的气息,漫过荷塘,拂过青石板路,钻进家家户户的院落。距离省级非遗传承基地授牌仪式还有三天,村里早已热闹起来,村民们自发地打扫街道,在荷塘边掛起红灯笼,连孩子们都拿著彩笔,在村委会外墙画起荷染、竹编主题的涂鸦,整个村子都透著一股喜庆的劲儿。
这天清晨,苏晚刚到荷染工坊,就看到王婶正带著几个村民分拣荷叶。翠绿的荷叶堆在竹筐里,沾著晨露,格外鲜亮。“苏晚,你来啦!”王婶抬起头,手里还拿著一片刚摘的大荷叶,“这些荷叶是准备给授牌仪式做装饰的,一会儿让陈阳设计几个荷叶灯笼,掛在村委会门口,既好看又有咱们村的特色。”
苏晚走过去,拿起一片荷叶,指尖拂过叶脉:“这个主意好,荷叶灯笼比普通灯笼更有新意。对了王婶,您的发言稿准备得怎么样了?要不要再跟您顺一遍?”王婶放下荷叶,拍了拍手:“昨天许朗把稿子给我了,我连夜背了好几遍,应该没问题。就是有点紧张,怕到时候忘词。”
“您別紧张,”苏晚笑著安慰,“到时候台下都是咱们村的人,还有镇上的领导和学校的老师,大家都是来为咱们高兴的。您就像平时跟孩子们聊天一样,讲讲您怎么学荷染,怎么教孩子们染布,怎么用荷塘里的材料做染料,这些真实的故事比什么都打动人。”
正说著,周师傅推著一辆小推车来了,车上放著几个刚编好的竹编篮。“苏晚,王婶,你们看这篮怎么样?”周师傅拿起一个篮,篮子边缘编著荷纹路,篮底还缀著几片竹编荷叶,“这是给授牌仪式准备的,到时候用来装纪念品,给来的客人每人送一个,让他们带点清溪的非遗回去。”
王婶凑过去看了看,忍不住称讚:“周师傅,您这手艺真是绝了!这篮编得又精致又好看,客人肯定喜欢。”苏晚也点头:“咱们再在篮里放一块小荷染方巾,上面印著『清溪非遗』的字样,这样既实用又有纪念意义。陈阳,你一会儿设计一下方巾的图案,简单大方就行。”
不一会儿,陈阳背著画板匆匆赶来,手里还拿著非遗体验小店的装修设计图。“苏晚姐,许哥让我把这个设计图给您看看,施工队今天上午就来勘查场地,要是没问题,明天就能开工了。”陈阳把设计图铺在桌上,指著上面的细节说,“您看,屋里的文创区我打算做分层竹编货架,荷染体验区放四张竹编桌子,院子里的凉棚用粗竹篾搭,既结实又有乡村味道。”
苏晚仔细看著设计图,时不时提出修改意见:“文创区的货架可以再做矮一点,方便游客拿取东西;荷染体验区要多留些空间,万一游客多了也不拥挤;院子里的凉棚旁边可以种几株牵牛,等开了,爬满凉棚,肯定特別好看。”陈阳立刻拿出笔,在设计图上標註:“我这就改,一会儿拿给施工队看。”
上午十点多,施工队准时来到村口的老房子,许朗也陪著他们一起勘查场地。施工队的张队长拿著设计图,里里外外看了一遍,对许朗说:“许先生,这老房子的结构很稳固,稍微加固一下就能装修。您放心,我们会儘量保留老房子的原貌,比如樑上的木雕、墙上的青砖,只做必要的修补和翻新,保证装出来既有非遗氛围,又不失乡村特色。”
许朗点点头:“那就麻烦张队长了,我们想赶在荷非遗节前开业,所以工期比较紧,辛苦你们了。材料方面,竹编货架、竹编桌椅这些,我们会让周师傅和他的徒弟们帮忙做,你们只负责硬装部分就行。”张队长笑著说:“没问题,我们会儘快出施工方案,明天就安排工人过来,爭取一个月內完工。”
勘查完场地,许朗回到村委会,正好碰到镇文旅局的李科长来送授牌仪式的流程表。“许朗,苏晚在吗?我把授牌仪式的流程錶带来了,咱们一起商量一下细节。”李科长走进办公室,把流程表递给许朗,“仪式定在周六上午九点,先是领导讲话,然后授牌,接著是非遗展示,最后是游客体验环节。你们村里准备安排哪些非遗展示?”
许朗接过流程表,招呼苏晚过来一起看:“我们打算安排王婶现场展示荷染,周师傅展示竹编,再让大学实践营的学生表演用竹编乐器奏乐,孩子们穿著荷染小裙子跳舞。体验环节就简单点,让游客编个小竹片、染个钥匙扣,感受一下非遗的乐趣。”
李科长点点头:“这个安排很好,既有展示又有体验,能让客人全方位感受清溪的非遗。对了,省文旅局的领导也会来参加仪式,你们要做好接待工作,比如安排专人引导,准备点茶水和点心,点心可以用你们村的荷叶糕、荷酥,突出非遗特色。”
苏晚立刻说:“我们已经安排好了,村里的李大嫂会带著几个村民做荷叶糕和荷酥,茶水就用咱们村的荷叶茶,清热解暑。接待的人也选好了,都是村里的年轻人,他们都受过简单的培训,知道怎么引导客人。”李科长满意地说:“那就好,你们考虑得很周到。我相信这次授牌仪式一定会圆满成功,让更多人知道清溪的非遗。”
下午,村里的年轻人都聚集到村委会,开始排练授牌仪式上的节目。小李拿著竹笛,站在院子里吹《荷塘月色》,笛声清亮,伴著荷叶的沙沙声,格外动听;几个穿著荷染小裙子的孩子,在老师的指导下排练舞蹈,她们的裙子是浅粉色的,上面印著小小的荷图案,转动起来像一朵朵盛开的荷;大学实践营的学生们也没閒著,他们拿著自己做的竹编乐器,有竹笛、竹琴、竹鼓,反覆练习合奏,虽然手法还不熟练,但每个人都很认真。
苏晚和许朗站在一旁看著,眼里满是欣慰。许朗轻声对苏晚说:“你看,大家都在为授牌仪式努力,咱们更得把细节做好。明天我去镇上买些红色的绸缎,用来装饰村委会和荷塘边的小路;你再跟王婶、周师傅確认一下展示用的材料,別到时候少了东西。”苏晚点头:“我一会儿就去荷染工坊和竹编作坊,跟他们確认材料。对了,陈阳那边的方巾图案设计好了吗?咱们得儘快印出来,装在篮里。”
正说著,陈阳拿著设计好的方巾图案跑过来:“苏晚姐,您看这个图案怎么样?我在方巾中间印了一朵荷,旁边写著『清溪省级非遗传承基地授牌纪念』,字体用毛笔字,既传统又好看。”苏晚接过图案,满意地说:“这个图案很好,你儘快联繫印刷厂,让他们赶紧印,爭取明天就能拿到。”陈阳点点头:“我这就去联繫,保证不耽误事。”
接下来的两天,村里的人都忙得脚不沾地。王婶带著荷染工坊的村民赶製荷染方巾和荷叶灯笼,染好的方巾掛满了工坊的竹架,淡粉、翠绿、鹅黄的方巾在风中轻轻摆动,像一片彩色的荷塘;周师傅和他的徒弟们则忙著编竹编篮和授牌仪式用的竹编装饰,竹篾在他们手里翻飞,不一会儿就变成了一个个精致的篮、一盏盏竹编灯笼;许朗带著村里的年轻人打扫村委会和荷塘边的小路,掛红色绸缎和荷叶灯笼,整个村子都被装点得喜气洋洋;陈阳则忙著对接印刷厂,確认方巾的印刷进度,还抽空去非遗体验小店的装修现场,跟施工队沟通细节。
周六这天,终於迎来了省级非遗传承基地授牌仪式。天还没亮,村里的村民们就早早地起床,有的去荷塘边採摘新鲜的荷叶和荷,用来装饰村委会的院子;有的去厨房帮忙做荷叶糕和荷酥;有的则穿著乾净的衣服,来到村委会门口,等著迎接客人。
上午八点多,客人陆续赶来,有省文旅局的领导、镇里的干部、学校的老师、周边村子的代表,还有不少媒体记者。许朗和村里的年轻人忙著引导客人,给他们递上荷叶茶和刚做好的荷叶糕;陈阳则拿著相机,不停地拍照,记录下这热闹的场景;苏晚和王婶、周师傅站在村委会门口,热情地跟客人打招呼。
上午九点,授牌仪式正式开始。首先是镇领导讲话,他看著台下的人群,笑著说:“清溪村的非遗传承工作做得非常好,荷染和竹编这两项老手艺,在苏晚、许朗还有各位村民的努力下,不仅活了下来,还焕发了新的活力。今天,清溪村成为省级非遗传承基地,这是对你们工作的肯定,也是对清溪非遗的认可。希望你们以后能继续努力,把清溪的非遗传承好、发展好,让更多人知道清溪,喜欢清溪。”
接著是省文旅局的李局长讲话,他拿起桌上的竹编篮,对大家说:“我刚才看了清溪村的荷染和竹编,真的很惊艷。这篮编得精致,这荷染方巾也好看,里面都透著清溪村民的匠心。非遗不是束之高阁的古董,而是要融入生活、走进大眾的。清溪村在这方面做得很好,开展研学活动、开发文创產品、开非遗体验小店,这些都是很好的尝试。希望其他村子能向清溪村学习,把本地的非遗保护好、传承好,让非遗成为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
讲话结束后,最激动人心的时刻到了——李局长亲手把“省级非遗传承基地”的牌匾交给苏晚和许朗。苏晚双手接过牌匾,心里满是激动,她看著台下的村民们,大声说:“谢谢各位领导,谢谢各位村民!这个牌匾不仅是一份荣誉,更是一份责任。我们一定会珍惜这份荣誉,继续努力,把清溪的荷染和竹编传承好、创新好,让更多人了解清溪非遗,喜欢清溪非遗,让清溪的非遗走向更远的地方!”
台下立刻响起了热烈的掌声,村民们纷纷欢呼起来,孩子们也挥舞著手里的小荷染方巾,脸上满是笑容。媒体记者们忙著拍照、录像,记录下这珍贵的瞬间。
授牌仪式结束后,非遗展示环节开始了。王婶在荷染工坊门口摆起了摊子,面前放著熬好的染料、白布和各种工具。她拿起一块白布,放进染料里浸泡,然后用樱瓣在布上拓印,不一会儿,一块染著樱荷纹的方巾就完成了。周围的客人看得入了迷,纷纷拿出手机拍照,还有人忍不住上前,想跟著王婶学染布。
周师傅则在竹编作坊前展示竹编技艺,他手里拿著细竹篾,手指灵活地翻转,不一会儿就编出了一朵小小的竹编荷。一个来自省电视台的记者蹲在旁边,认真地看著他的手法,还拿出笔记本记录:“周师傅,您编这朵荷用了多长时间?学竹编最难的是什么?”周师傅笑著说:“编这朵小荷得半个多小时,学竹编最难的是耐心,得坐得住,慢慢编,不能急。我学竹编的时候,手指被竹篾戳破了无数次,慢慢才学会的。”
另一边,大学实践营的学生们正在村委会的院子里表演节目。小李拿著竹笛,吹起了《清溪荷韵》,其他学生则拿著竹琴、竹鼓伴奏,笛声、琴声、鼓声交织在一起,格外动听。接著,几个穿著荷染小裙子的孩子跑上台,跳起了舞蹈,她们的动作轻盈,像荷塘里的小精灵,引得台下的客人阵阵掌声。
体验环节更是热闹,游客们分成两组,一组跟著王婶学染钥匙扣,一组跟著周师傅的徒弟学编小竹片。虽然大家都是第一次尝试,但都学得很认真。一个来自城里的阿姨,拿著染好的钥匙扣,高兴地说:“这还是我第一次自己染东西,虽然有点丑,但特別有意义。以后我要多来清溪村,好好学学荷染。”一个小男孩跟著周师傅的徒弟编竹片,手指被竹篾戳红了也不放弃,最后终於编出了一个小小的竹编星星,他举著星星,跑到妈妈面前炫耀:“妈妈,你看我编的星星,好看吗?”
【记住全网最快小説站 101 看书网解书荒,??????????????????.??????超靠谱 】
中午,村里准备了丰盛的午餐,有荷香排骨、荷叶蒸鸡、荷酥、荷叶糕,还有用竹编蒸笼蒸的馒头。客人们坐在荷塘边的竹编桌椅上,一边吃著美食,一边欣赏著荷塘的景色,不时称讚饭菜的美味和清溪村的美丽。
下午,客人们陆续离开,临走时,每个人都收到了一个竹编篮,里面装著一块荷染方巾和一盒荷叶糕。大家纷纷表示,以后会常来清溪村,也会把清溪的非遗介绍给身边的人。
授牌仪式圆满结束后,村里的村民们聚在村委会的院子里,兴奋地討论著今天的场景。王婶拿著今天收到的纪念品,笑著说:“今天真是太高兴了,没想到咱们村也能成为省级非遗传承基地,以后咱们的荷染和竹编肯定会越来越有名。”周师傅也点头:“是啊,以后会有更多人来学手艺,咱们的手艺就不愁传不下去了。”
苏晚看著大家高兴的样子,心里也暖暖的。她对大家说:“今天只是一个开始,接下来咱们还有很多事要做。非遗体验小店下周就要开工装修,荷非遗节也在筹备中,还有上海的国际非遗文化展,咱们都要好好准备,让清溪的非遗走向更多地方,让更多人知道清溪村的故事。”
许朗也补充道:“省级非遗传承基地的扶持资金很快就会下来,咱们打算用一部分资金给荷染工坊和竹编作坊添点新设备,再给周师傅的徒弟们发点生活补贴,让他们能安心学手艺。另外,咱们还想邀请专业的非遗老师来村里讲课,给大家培训一下,提高大家的手艺水平。”
村民们听了,纷纷表示支持。李大嫂笑著说:“只要能让咱们村的非遗发展得更好,咱们都愿意帮忙。以后荷染工坊要是忙不过来,我就去帮忙染布;竹编作坊要是缺人,我也去帮忙整理竹篾。”其他村民也纷纷附和,院子里一片热闹的景象。
接下来的几天,村里又投入到了忙碌的工作中。非遗体验小店的装修正式开工,施工队的工人们每天早早地来到老房子,开始敲敲打打,翻新墙面、铺青石板、搭建竹编凉棚;陈阳则忙著设计小店的logo和宣传海报,还联繫了印刷厂,印製文创產品的包装;王婶和周师傅则开始准备上海国际非遗文化展的展品,王婶挑选了最好的荷染布料,打算赶製一件荷染旗袍,周师傅则开始编织一个更大的竹编荷塘摆件,打算在展会上惊艷眾人。
这天下午,苏晚和许朗去非遗体验小店的装修现场查看进度。施工队的张队长正在指挥工人搭建竹编凉棚,看到苏晚和许朗过来,立刻迎上去:“许先生,苏女士,你们看,凉棚的框架已经搭好了,明天就能让周师傅他们来编竹篾;屋里的墙面也翻新好了,就等著铺青石板和做货架了。”
苏晚看著搭好的凉棚框架,满意地点点头:“张队长,辛苦你们了,进度比我们预想的还快。屋里的货架一定要按照设计图做,竹编货架要结实,方便放文创產品;荷染体验区的桌子要多留些空间,万一游客多了也能坐得下。”张队长笑著说:“您放心,我们都按照设计图来,保证没问题。”
正说著,周师傅带著他的徒弟们来了,手里还拿著几捆粗竹篾。“张队长,凉棚的竹篾我们带来了,现在就能开始编。”周师傅放下竹篾,拿起一根粗竹篾,熟练地绑在凉棚框架上,“咱们要编得密一点,这样夏天遮阳,雨天挡雨,游客坐在里面也舒服。”
徒弟们也跟著动手,有的绑竹篾,有的编竹纹,虽然手法还不太熟练,但都学得很认真。周师傅在一旁耐心地指导:“编的时候要注意力度,不能太松,也不能太紧,鬆了不结实,紧了容易断。你们慢慢来,多练几次就熟练了。”
苏晚和许朗看著他们忙碌的身影,心里满是期待。许朗轻声对苏晚说:“等小店开起来,咱们就多做些宣传,比如在短视频平台发些小店的视频,在村里的官网和公眾號上推广,吸引更多游客来体验。咱们还可以跟周边的民宿合作,让他们推荐客人来咱们的小店,互相引流。”
苏晚点点头:“这个主意好,周边的民宿客人很多,跟他们合作,能给小店带来不少客源。咱们还可以推出『非遗体验套餐』,比如荷染体验加竹编体验,再送一块小荷染方巾,这样能吸引更多游客购买。”
两人又在装修现场待了一会儿,跟张队长和周师傅確认了一些细节,才离开。走在回村委会的路上,苏晚看著荷塘里盛开的荷,突然想起了什么,对许朗说:“对了,上海国际非遗文化展还有一个月就要开展了,咱们得儘快確定参展的展品和人员。王婶的荷染旗袍和周师傅的竹编荷塘摆件肯定要带去,咱们还可以带些孩子们的研学作品,比如荷染帆布包、竹编小篮子,让国际友人看看清溪非遗的传承活力。”
许朗点头:“我已经跟北京的国际文化交流公司联繫过了,他们说会帮咱们安排展位和住宿,咱们只需要带展品过去就行。人员方面,我打算让你、王婶、周师傅和陈阳一起去,陈阳负责展品的摆放和宣传,你负责跟客户沟通,王婶和周师傅负责现场展示手艺。”
苏晚笑著说:“没问题,咱们分工合作,保证展会上的一切都顺利。对了,王婶和周师傅的英语怎么样?展会上肯定有国际友人,得让他们学几句简单的英语,方便交流。”许朗说:“我已经让村里的大学生帮忙写了几句常用的英语,比如『欢迎来到清溪非遗展位』『这是荷染作品,用天然染料製作』,等忙完小店的装修,就教他们学。”
回到村委会,陈阳拿著刚设计好的小店logo和宣传海报跑过来:“苏晚姐,许哥,你们看这个logo和海报怎么样?logo我用了荷和竹篮的元素,粉色的荷下面掛著一个棕色的竹篮,旁边写著『清溪非遗体验店』;海报我拍了老房子的照片,旁边写著『触摸传统匠心,感受清溪荷韵』,还放了几张荷染和竹编作品的图片。”
苏晚接过海报,仔细看了看,忍不住称讚:“陈阳,你设计得真好!logo简单大方,一眼就能看出是咱们的非遗店;海报也很有吸引力,能让人一眼就记住咱们的小店。你儘快联繫印刷厂,把logo印在小店的招牌和文创產品的包装上,海报也多印几张,贴在村里的显眼位置和周边的民宿里。”
陈阳点点头:“我这就去联繫印刷厂,保证儘快印出来。对了苏晚姐,上海文创公司的张经理刚才给我打电话,说『清溪春韵』系列的文创產品卖得特別好,想跟咱们再合作一批『荷风竹韵』系列,主要做荷染摺扇和竹编书籤,让咱们儘快设计图案。”
苏晚眼前一亮:“这个好!荷染摺扇和竹编书籤都是夏天的热门產品,肯定好卖。你儘快设计图案,摺扇的扇面可以画清溪的荷塘景色,书籤可以编荷或荷叶的形状,再印上『清溪』的字样,既好看又有纪念意义。设计好后,儘快发给张经理確认,爭取早日生產上市。”
陈阳立刻拿出画板,开始设计图案:“我这就设计,爭取明天就能发给张经理。”说著,他坐在桌前,认真地画了起来,笔尖在纸上划过,很快,一幅清溪荷塘的景色就出现在了纸上,荷叶层层叠叠,荷亭亭玉立,还有几只蜻蜓停在荷叶上,格外生动。
苏晚和许朗看著陈阳认真的样子,心里满是欣慰。他们知道,清溪村的非遗之路还有很长,但只要大家一起努力,坚守匠心,勇於创新,就一定能让清溪的荷染和竹编走出乡村,走向全国,甚至走向世界,让更多人感受到清溪非遗的魅力,让这股清甜的荷香,飘得更远、更久。
傍晚时分,夕阳西下,金色的余暉洒在荷塘上,荷叶和荷都被染成了金色,格外美丽。苏晚和许朗坐在荷塘边的石凳上,看著眼前的美景,感受著微风带来的荷香。许朗递给苏晚一杯荷叶茶:“今天忙了一天,喝点茶歇会儿吧。你看,咱们的非遗体验小店很快就要开起来了,荷非遗节也在筹备中,上海的展会也快到了,咱们的日子越来越有盼头了。”
苏晚接过茶杯,轻轻抿了一口,清甜的味道在嘴里散开:“是啊,日子越来越有盼头了。我相信,只要咱们坚持下去,清溪村一定会成为一个有名的非遗村,咱们的荷染和竹编也会成为全国知名的非遗品牌。到时候,会有更多人来清溪村,感受这里的非遗文化,品尝这里的美食,欣赏这里的美景,咱们的村民也能过上更好的日子。”
许朗握住苏晚的手,眼里满是坚定:“会的,一定会的。咱们一起努力,把清溪村建设得更好,让清溪的非遗之光,照亮更多人的生活。”
两人相视一笑,目光望向远方的荷塘,夕阳的余暉中,荷塘里的荷仿佛开得更加绚烂,预示著清溪村更加美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