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天地一角,古今之变
作者:
佚名 更新:2025-11-22 08:42 字数:2130
赵武並未直接进村,而是绕向村西侧一片更为荒僻的丘陵地带。
记忆之中,此处有一处废弃的窑洞,乃前朝烧制砖瓦所留,后因土质不佳而废弃,地处偏僻,极少有人跡。
循著记忆找寻,果然在一处背风的山坳里,找到了那黑黢黢的洞口。洞口被半人高的荒草遮掩,若非刻意寻找,极易错过。
这洞还是原来探查地脉,为了破局慧明法会时所寻。他拨开枯草,俯身钻入。
洞內颇为宽敞,瀰漫著一股尘土的气味,空气却还算乾燥。
深处尚有残存的灶坑与散落的碎砖,地面铺著一层厚厚的乾草,似是曾有猎户或流民在此短暂棲身。
略作探查,並无异状。他返身至洞口,挥动道幡,引动周遭稀薄土气,混合荒草枯枝,稍稍遮掩了入口痕跡。
至此,方得一息安稳。
於洞內寻一平坦处,拂去浮尘,盘膝坐下。將【幽府渡生道兵】置於膝前,乌沉幡面在昏暗光线下愈显深邃。
他闔上双目,心神沉入识海,再度望向那捲缓缓旋转、纹路古拙的【残丹全道经】。此番不再急於求成,只静心凝神,徐徐观之。
古朴的捲轴缓缓展开,信息的洪流再度涌来。
这一次,赵武不再强求理解,只將心神沉入那流转的暗金纹路,任由其自行演绎。
起初是一片混沌,如同鸿蒙未开。渐渐地,纹路勾勒出模糊的景象:
天地初分,清浊升降。有生灵自浑噩中觉醒,懵懂吞吐天地灵机,强壮己身。
其道至简,无非是採气链形,固本培元,与天地交感,渐生灵慧神通。此乃生灵本能之道,亦是古道之始。此境故称乃是合气。
承合气形,自生神妙。生灵採用合来的气机描摹现象,自会生出许多神妙。此境故称生神。
神妙无端,司守一方。神妙归体,改易命途。此境故称入命。
最为重要的便是道基境,乃是筑就“道基”,將神通雏形与己身完美融合,打下承载力量的坚实根基。
道基既成,方可尝试承接更深邃的力量。然天地之力浩瀚,直接引动,无异引火烧身。故需行“法仪”。
法仪,非是术法,而是“行大功业之事,顺承天道意象”。如同在道基之上,筑起特定的“器皿”,用以盛接並转化天地间某种特定的法则力量。
【写到这里我希望读者记一下我们域名 追书就上 101 看书网,101???????????.??????超讚 】
捲轴中光影流转,显化出古道修士行法仪之景:
或於群山之巔引地脉龙气,筑【仰止山】,承“镇守”之意;或入海眼深处采万载寒髓,结【济涸珠】,纳“润下”之性;更有引天火淬链神魂,聚【离明光】,合“炎上”之德…
每一道法仪,皆需契合天地某一面法则意象,行下相应功业,方能得天地认可,降下力量。
古道修士,需依次凝聚三道法仪。三道法仪於道基之上交相辉映,如同筑起三足之鼎,稳固承载天地之力。
鼎成之时,便可尝试感应冥冥中与自身法仪契合的“天公权柄”,引动其一丝投影力量降下,融入法仪之中。
此过程,谓之“请降”。成功者,便可获得对应的【果位】意象投落,初步执掌一方权柄,调动相应法则之力。
此即为古道修行之顶点,亦是力量之极境。然权柄乃天公所授,受其节制,不得逾越。
捲轴光影至此,忽生波澜。景象变得急促混乱,带著一种挣脱束缚的激烈与叛逆。
有后来者,不甘受制於天,不满足於三道法仪所承接的有限权柄。他们穷尽智慧,呕心沥血,竟於三道法仪鼎立之基上,再行险招,强行凝练出第四、第五道法仪。
此过程凶险万分,如同在已然滚沸的鼎上加上无漏的顶盖,稍有差池,便是道基崩毁,神魂俱灭。然一旦功成,其效惊天动地。
五道法仪圆融无漏,构成一个內在循环、自成天地的【洞天道场】。
此道场能將天公赐下的那丝权柄投影牢牢束缚於內,不断温养、壮大,甚至尝试窥探权柄本源,隱隱有脱离天公掌控、自成一道之势。
此乃“今法”之始,亦被称为【金丹】之道。丹者,圆融无漏,自成循环。
今法修士力量增长更快,对权柄的掌控更深,虽仍受天地法则约束,却已显露出超脱之姿。
更遑论有天资绝凡者,甚至能並多果归一,踏足金丹之上。
捲轴景象再变,天地震怒。万雷轰鸣,业火焚世,心魔丛生…天公降下种种劫难,惩戒逆天而行的今法修士。
更有三道模糊却威严无比的身影自天道法则中化生,携【心魔劫】、【雷劫】、【天人衰劫】之无上伟力,巡狩天地,专司诛灭今法修士,欲將其道统彻底扼杀。
一者无形无相,专噬道心,引动內魔,令人沉沦幻妄,自毁道基,此为【心魔劫】;
一者至阳至刚,代天行罚,雷殛万物,焚灭生机,摧毁一切逆天而行之存在,此为【雷劫】;
一者阴寒寂灭,剥夺生机,加速衰亡,令万物归於沉寂,道基崩朽,此为【天人衰劫】。
此三劫,本为盪尽今法修士而设。
然今法既开,如星火燎原,再难止息。修士之中亦涌现惊才绝艷之辈,或硬抗天劫,或巧妙规避,更有甚者,竟能从劫难中窥得一丝法则真意,反补自身道途。
而赵武更明白了神种的由来:
神种者,何物?乃天公权柄被窃夺过多,大道本源崩碎之残片也。如同大树被伐,散落之木屑。
今法修士,不修己身道基,反以炼化此等残片为基,求道速成。这也是链气后,便能登临超越古法道基的筑基境。
那三位由天公化生、执掌劫罚的“天命之子”,在与今法修士漫长而残酷的爭斗中,似乎亦產生了某种不可言说的变化…捲轴光影於此骤然模糊、扭曲,最终定格於三道挣脱束缚、遁入茫茫虚无的残影…
景象至此,戛然而止。暗金纹路缓缓黯淡,重新盘结收拢,化作那捲古朴道经,悬浮於识海深处,沉静无声。
赵武缓缓睁开眼,洞窟昏暗,唯有身前【幽府渡生道兵】幡面幽光流转,映照他毫无波澜的脸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