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太极殿上炫耀
作者:佚名      更新:2025-11-22 08:20      字数:2075
  答应了?
  李长青心中直呼不敢相信,李承乾居然会答应他这么离谱的要求。
  要知道他的身份,可是见不得光的,绝对不允许任何人知晓他和太子长得一模一样。
  不过很快,他就明白了。
  李承乾定然是打算找一个从未见过他长相的美人,送进宜春北苑后,就不打算让这美人活著出去。
  “谢殿下!”
  想通了之后,李长青连忙千恩万谢。
  有个美人陪伴,倒也美滋滋。
  “嗯。”
  李承乾頷首,径直离开了宜春北苑。
  回到宫中沐浴一番之后,便招来了贺兰楚石。
  “卑职参见太子殿下。”
  贺兰楚石,身材魁梧,武力勇猛。
  侯君集的女婿,同时也是李承乾的心腹之一。
  目前任职东宫千牛。
  李承乾坐在桌案前,一手拿著这些天李世民已经批阅的奏摺备份细细查看,一边自顾自的给自己斟了一杯酒,头也不抬的说道:
  “那日城外之人的来歷,调查清楚了吗?与魏王又有何恩怨?”
  贺兰楚石躬身道:“回稟殿下,卑职查到那人月初进入长安,具体来歷尚在调查。”
  “前不久,他卖了一袋精盐给胡商,隨后便在赏碧阁被魏王府的人抓走。”
  “据魏王府的眼线推测,那日魏王府的管家带他出城,似乎要去找毒盐矿。”
  李承乾听罢,慢慢的放下酒杯,口中呢喃:
  “精盐,胡商,赏碧阁,毒盐矿。”
  他眉心皱起,无法將这几个关键线索结合在一起。
  片刻后,摆了摆手,道:“罢了,此事你暗中继续调查。”
  “另外,明日秘密带一美人入宫,切记不可让任何人知晓,此人更不得认识本宫。”
  贺兰楚石低头应喏:“卑职定当谨记。”
  李承乾继续低头看著奏摺:“下去吧。”
  贺兰楚石领命离开。
  看完几封李世民批阅完的奏摺,李承乾揉了揉眉心,暗道:“精盐,那泥腿子似乎还有秘密隱瞒本宫。”
  ……
  贺兰楚石离开东宫,一路来到他岳父侯君集府上。
  不久前刚隨李靖灭了突厥的侯君集,正是志得意满之时。
  见女婿上门,立马好酒好菜的招呼。
  酒过三巡之后,贺兰楚石將李承乾交代他要做的事说了出来。
  因为无论是暗中调查李长青还是秘密带美人入宫,他都揣摩不到李承乾的深意。
  生怕哪里做的不对,这才找老丈人指点一二。
  侯君集闻言,不以为意。
  很是隨意的说道:“无非是与魏王的一些摩擦罢了,无需放在心上。魏王虽受陛下宠爱,但太子的储君之位还是异常牢固。”
  “尤其是最近几日,我听说张玄素隔三差五向陛下夸奖太子,就连魏徵那老顽固,都不吝讚美之词。”
  说著,侯君集摸了摸自己的鬍鬚,思索一阵,道:“不过美人这事,倒是可以好好琢磨一番。”
  贺兰楚石不解其中深意,好奇的问道:“岳丈此言何意?”
  侯君集並未解释,只是隨意的说道:“美人老夫安排即可,明日你直接领人入宫便可。”
  贺兰楚石不疑有他,只是將李承乾的吩咐说了一下,隨后便告辞离开了侯府。
  侯君集看著贺兰楚石离开的背影,喃喃道:“太子虽聪颖,却素来离经叛道,时常与陛下反著来。”
  “苏氏虽然是陛下和皇后一致满意的太子妃,可不一定是太子满意的。”
  “如今让贺兰楚石秘密送美人入宫,极有可能与太子妃不睦。”
  “无论如何,此事老夫都得安排一下。就当是落一枚閒棋,即便猜错了,也无关紧要。”
  “至於人选……”
  “本想让贺兰越石迎娶武士彠的长女武顺,可没想到武士彠去年便死了。如此这门婚事倒不是不能变一变。”
  侯君集脑海中不断筛选著符合他要求的人选。
  心中不断盘算著,不久之后,他心中便有了决断。
  ……
  次日。
  太极殿。
  朝臣礼毕。
  李世民端坐在龙椅之上,听群臣上奏。
  李承乾站在百官前方,心中感想万千。
  以前他也经常上朝听政,但心情和今天却完全没得比。
  偶尔听政和每逢早朝听政的意义是决然不同的。
  更让他惊喜的地方在於,李世民与群臣商议朝政之时,竟然还时不时的询问他的意见。
  时间一晃,今日朝会接近尾声。
  就在群臣以为要退朝之时,就听李世民笑容满面道:“眾爱卿,朕昨日得一字帖,心中甚喜,请眾爱卿鑑赏一二。”
  李世民酷爱书法,尤其对王友军的书法青睞有加,朝会上的大臣听闻,顿时以为他又得到了王羲之的真跡,立马兴致勃勃了起来。
  很快,內务省总管太监便拿著一副装裱十分精致的字帖展开,让大臣们一一观摩。
  “咦!这似乎是伯施的字跡。好字,好书法。”
  同样极其擅长书法的諫议大夫褚遂良,第一时间认出了字帖上是虞世南所写。
  相比於褚遂良的注意力完全集中在书法上,孔颖达、魏徵、房玄龄等人的心神,却全都在上面的內容之上。
  看完上面的內容后,一个个惊呼起来。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伯施此言,当真引人深省!”
  “真乃金玉良言啊!”
  龙椅上的李世民,看著下方臣子们的惊嘆,嘴都要笑歪了。
  尤其是孔颖达,这个向来自命清高的大儒,竟然也一个劲的夸讚,更是让他骄傲的不行。
  一旁的虞世南面对群臣的夸讚,知晓他们有所误会,赶紧说道:“诸位同僚,字是老夫所写不错,可这番话却並非出自老夫。”
  群臣闻言,顿感惊奇,连忙纷纷询问李世民这金玉良言的来源。
  默默站在百官之前的李承乾,心中涌起无限的快感。
  他知晓李长青昨日的感悟乃警世良言,否则也不会引得父皇亲自跑来东宫夸他。
  可他万万没有想到,朝堂之上,袞袞诸公竟然也都如此推崇。
  这种爆爽的感觉,是他前所未有的。
  果然,李长青这个替身就是他的福星啊。
  此时他已经迫不及待的想要知道,当李世民宣布此乃他学尚书后的感悟之时,又將引来群臣何等夸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