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光之囚徒
作者:
佚名 更新:2025-11-18 08:14 字数:2760
第116章 光之囚徒
“姓名?”
“圆大古。”
“年龄?”
“21。“
“职业?”
“.—飞行员。”
审讯官看著手中的报告,眉头紧锁。他们调取了全球所有的人力资源资料库,根本找不到任何关於“圆大古”的信息,基因库里也没有他的记录。
眼前这个人,就像是凭空冒出来的一样。
“圆大古先生,”审讯官的语气变得严厉起来,“我再问一遍,你到底是什么人?来自哪里?
有什么目的?”
大古看著单向玻璃后面那些模糊的人影,心中充满了无奈。
他总不能说,自己是来自另一个宇宙的光之巨人吧?那样只会被送去进行更彻底的“研究”
他只能一遍又一遍地重复著:“我不知道,我醒来就在那里了。”
这种回答,显然无法让tlt满意。
审讯陷入了僵局。
单向玻璃的另一侧,和仓英辅队长、西条风副队长,以及lt日本支部的管理官松永要一郎,
作战参谋吉良泽优,正透过玻璃,神情严肃地观察著房间內那个看起来人畜无害的青年。
“审讯已经进行了十二个小时,”一名穿著白色研究服的情报分析官,將一份刚刚整理好的报告递给了松永管理官,“但他什么都没说,只是反覆强调自己『失忆了”,“什么都不记得了”。”
松永要一郎接过报告,快速地瀏览著,眉头越皱越紧。
“他的心理评估结果怎么样?”
“非常稳定,”分析官回答道,“测谎仪没有出现任何异常波动,心理专家评估,他要么是真的失忆了,要么—就是受过最高等级的反审讯训练。”
“一个普通的『路人』,能有这种意志力?”西条风冷哼一声,显然更倾向於后者,“我看他就是个训练有素的间谍。”
和仓队长沉声道:“但我们查不到他的任何背景,他的存在,就像是凭空出现的一样。”
“他的隨身物品呢,分析出什么了吗?”松永管理官將目光投向了另一位技术部门的负责人。
技术负责人立刻调出了几张三维模型图“报告管理官,我们对他携带的那台通讯器进行了分析,发现它的通讯波段频率,与我们已知的,地球上任何一款通讯设备都完全不同。”
他切换了画面,这一次,是神光棒的能量分析模型。
“至於那根短棒它的內部结构异常精密,材质也无法解析。更奇怪的是,它的內部蕴藏著一种奇妙的能量场,我们的仪器暂时无法分析出其具体构成。”
“这是他的基因报告。”一名生物学家调出,他的脸上带著一丝兴奋与困惑。
“他的基因片段中,有大约0.013%的序列,与现代人类存在著明显的差异,表现出极高的活性和稳定性。”
“外星人吗?”西条风的眼神变得更加锐利。
“不。”生物学家立刻摇了摇头,语气无比肯定,“他是人类,货真价实的人类。那段特殊的基因,更像是某种—返祖现象。”“
“记忆扫描的结果呢?”松永要一郎问出了最关键的问题。
“什么都看不到,”负责审讯的记忆警察队长立刻回答,脸上带著挫败感,“他的精神壁垒高得离谱,我们的设备根本无法穿透。”
松永要一郎皱紧了眉头,看向一旁一直没有说话的吉良泽优。
“你能看到吗?”
“不,我什么都没看到。”吉良泽优缓缓摇了摇头,眼中罕见的出现了迷茫之色。
这个结论,让在场所有人的眉头都皱得更深了。
吉良泽优,“普罗米修斯之子”计划的实验体,拥有预知异生兽出现及未来的能力,被称为“预知者”,在组织內的拥有高於管理官的指挥权。
居然连他的预知能力都看不出大古的底细,
一个来歷不明的黑户,拥有和这个时代截然不同的通讯设备,携带一个无法被解析的神秘能量体,基因中还隱藏著秘密,精神壁垒高到记忆扫描都没用“我提议,对他进行活体解剖。”一个冰冷的声音打破了沉默,说话的是生化研究部门的官员“既然无法从外部获取信息,那就从內部,我就不信从他身上得不到任何信息!”
吉良泽优淡淡地反驳道:“切片研究的成功率並不高,而且会彻底失去一个独一无二的研究样本。”
“队长,你怎么看?”松永管理官將目光转向了一直沉默的和仓英辅。
和仓队长沉声说道:“从他被捕到现在,他没有表现出任何攻击性,也没有试图反抗。而且,
根据现场队员的报告,他在被mp发现前,曾帮助平民躲避异生兽的袭击。我个人认为,他虽然可疑,但未必是敌人。”
“可他的存在本身就是个巨大的风险!”西条风反驳道。
“我们不能把一个完全不可控的因素,留在基地里!”
“把他列为最高等级的观察对象,”最终,松永要一郎做出了决断,他的眼中闪过一丝精光。“既然他不肯说,那就让他自己,把秘密展现在我们面前。”
他看向和仓队长和西条风。
“把他,暂时编入夜袭队。”
“什么?!”西条风第一个表示了反对,“管理官!这太冒险了!我们对他一无所知!”
“正因为一无所知,才要把他放在眼皮子底下。”松永管理官的声音不容置疑。
“让他参与我们的行动,让他接触异生兽——我要看看,在极致的压力下,他究竟会暴露出怎样的真面目。”
和仓队长沉默了片刻,最终点了点头,表示同意。
西条风虽然心中依旧充满了疑虑,但也只能选择服从命令。
就这样,大古,这个来自另一个世界的胜利队王牌,以一种所有人都始料未及的方式,阴差阳错地,成为了tlt夜袭队的一员—
另一边,一家网吧的角落里。
苏启的手指在键盘上飞速地敲击著,屏幕上,无数复杂的数据流如同瀑布般飞速地刷新。
仅仅用了一个通宵的时间,他就已经彻底摸清了这个世界网络的基本构架。
“比迪迦世界的技术水平高了大约十五年,但底层逻辑和安全协议还是太原始了。”
他嘀嘀自语,嘴角勾起一抹自信的弧度,
这个世界在tlt的管控下,几乎掌控著全球所有的信息命脉,构建起了一张无形的天罗地网。
但对於一个计算机科学达到lv6的人来说,所谓的“天罗地网”,不过是一张充满了漏洞的渔网而已。
他首先在网络上,虚构出了一个在海外出生、父母早亡、从小在孤儿院长大的华裔青年形象。
然后,他开始为这个虚构的人物,添砖加瓦。
在一家位於瑞士的私立孤儿院的捐赠者名单上,悄无声息地多出了一个“苏启”的名字;
在麻省理工学院十年前的毕业生档案里,一份关於“苏启”的电子学籍卡,被完美地嵌入了资料库的底层,所有的入学记录、成绩单、毕业论文都一应俱全,逻辑严密,挑不出任何瑕疵;
在一家已经破產倒闭的硅谷初创公司的员工名单里,也同样出现了“苏启”作为早期技术顾问的记录;
甚至在一些冷门的旅游论坛和摄影爱好者网站上,都出现了几篇署名为“苏启”,记录著他在世界各地旅行见闻的帖子,配上了几张用ai生成的,天衣无缝的风景照。
所有的信息,都如同涓涓细流,从不同的源头,以一种最自然的方式,匯入到全球的信息网络之中。
它们彼此印证,互为支撑,共同构建出了一个完整而又真实的人生轨跡。
最后一步,苏启以“海外归国人员信息补录”的名义,將这份早已“真实存在”的档案,提交给了这个国家的官方户籍系统。
当系统ai在进行数据交叉验证时,它从全球网络中检索到了所有关於“苏启”的“真实”信息,最终,毫无疑问地,判定这份档案“真实有效”。
“叮——
一声轻响,苏启看著屏幕上弹出的“身份信息录入成功”的提示,以及那个刚刚生成的公民身份號码,长长地舒了一口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