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章 礼物的余波
作者:佚名      更新:2025-11-12 13:02      字数:2107
  刘国栋推辞不过,只能挨著刘春保坐下,陪著喝了一杯。
  “叔婶现在可以好好享福了,致远这么有本事,建业还有志强也都要成家立业了。”
  刘国栋羡慕的祝贺说道。
  他也想把刘德昌和周凤英二老接到四九城,可以颐享天年。
  现实情况不太允许。
  一是粮食问题,要是没有了刘家村的口粮支持,一家老小的吃饭问题就紧张了,二老过来又没有定量。
  二是住房问题,他现在就两间房,家里两个孩子,虽然挤一挤也行,可总归是不宽裕。
  三是二老自个也不愿意过来,上次来住两天就吵著要回去。
  不过自从有了自行车,他要回去也方便了不少。
  “我们就是暂时住些日子,等致远结婚后就回刘家村,趁现在身体还硬朗,还能干几年。”
  刘春保笑著给他满上,说道。
  “也是,听我爸说,致远建议明年养猪,怎么个说法?”
  刘国栋问道。
  主要是刘德昌自己心里也没底,拉著他念叨了一回。
  他觉得刘致远应该不会无的放矢的。
  “我问过了,平常时节有青莧、蒲公英等猪草为主,村民可以上山找,加上公社会赞助一点饲料,主要是后期,青黄不接的时候,没有吃的,猪没有办法增肥达到收购要求。”
  “我有些渠道,能搞到一些精饲料,只要把猪快速增肥到两百斤,就可以了。”
  “做成了,好处很多,一是按时按量上交,国家有粮食或者饲料补贴,
  二是,可以留下一部分,比如这次养十头,要是都能养到最后,可以留三头,不管是村里分了,还是卖了都行。
  三是猪粪可以肥田,增加农作物收成。
  这不是一举多得吗。”
  刘致远扒完饭,给几人都点上烟,徐徐说道。
  刘国栋点点头,这些好处他爸能不知道吗?
  不过这话不好再问,再问就是不相信刘致远了。
  反正已经定下了十头猪仔,怎么的也得试试看。
  “国栋哥,我上次看你那里有好些瓷器、瓷盘之类的东西,你那边有懂得人没有,可否帮忙挑些精品。”
  刘致远笑著问道。
  “哪里有这么多古董,偶尔淘到一个,算你运气好。”
  刘国栋失笑的回道。
  要真有好东西,早被人挑走了。
  “我不要那些古董瓷器,就是工艺好精美一些的就成,用来送人,要是有一整套的,给我二哥。”
  刘致远摇手说道。
  “哦,那个简单,我让人帮著挑几件。”
  刘国栋闻言,不在意的说道。
  “你还別说,还是致远心细,我那边几个破碗,拿出来確实有点寒磣,那就要麻烦国栋哥了。”
  刘志强笑呵呵的说道,敬了他一杯。
  “不说那见外的话,还没有恭喜你呢。”
  刘国栋说道,心里琢磨著那天送些什么好。
  却说在陈媒婆家里,这会儿坐了三个大妈,七嘴八舌的声討她。
  “老陈,我们也算是老街坊了,你这有好人选,也不和我说一声,我可是早就拜託你了的。”
  “就是,这事你办的可不地道,赵慧芳是挺出挑的,我女儿也不差,也是纺厂正式工,你怎么的也得给介绍个差不多的。”
  “这事也得有个先来后到吧,那赵慧芳才几岁,还不到结婚的年龄呢。”
  陈媒婆苦笑著陪坐著,心里既高兴又无奈。
  “这两人,是我老姐妹孙静华介绍的,我是后来才保的媒,再说了,之前他们两就见过面,有些了解。”
  “人男方就指定了赵家闺女,你们说,我还能搞破坏不成,那我成啥人了。”
  陈媒婆苦口婆心的解释道。
  可这几个大妈明显被刺激到了。
  “那你现在给介绍个好的。”
  “好的,我都和你们介绍过了,你闺女还相过了呢。”
  陈媒婆掰著手指,介绍著手上的几个適龄青年。
  “本来觉得也还好,可这一对比,差距不就出来了,”
  一位大妈訕訕地说道。
  陈媒婆心里吐槽,也不看看自己女儿长啥样,和赵家闺女能比吗。
  “这事急不得,我现在手里就这几个人了,你们有啥要求,要不先提前说一说,我看著找找有没有。”
  几位大妈就是不甘心,本来也没有抱有多大希望。
  接著便聊起了八卦。
  “你说赵家那姑爷啥情况,怎么送肥猪肉,送茶叶,还送收音机。”
  几人都看向陈媒婆、
  “我就知道是部队转业的,分配到了机械厂,住在南锣鼓巷,家里长辈也不是啥领导,还是乡下的。”
  陈媒婆安抚道。
  等好不容易送走三位大妈,她坐不住了,来到了前院拍了拍门。
  她得和李淑兰好好说说。
  以后凡是她家姑爷有啥好东西送来,她偷著乐就行了,不要弄的人尽皆知。
  万一以后请她说媒的,都是按这个標准,她还活不活了。
  此时赵家人都在厅堂,桌子上的收音机正播放著新闻。
  赵秋菊百无聊赖的陪著小侄子,在玩翻绳,
  她要等著唱歌或者戏曲节目开始,时间快到了。
  王丽蓉的目光,不时的向木箱顶上的奶粉看上一眼。
  如果再要个孩子,要是有奶粉,那就轻省多了。
  赵慧芳跟著李淑兰学习针织手套,她打算给刘致远做一双,冬天骑自行车挺冻的。
  李淑兰听见敲门声,出门和陈媒婆嘀咕拉好长时间,
  直到屋內传来赵秋菊的欢呼声,才走了进来,眼神古怪的看了赵慧芳一眼。
  在这个年代,虽说强调妇女能顶半边天,但是婚姻观念还是特別朴实。
  一日三餐,转眼就是白首。
  能遇到心仪的人,好好过日子,对女人来说,无疑是幸运的。
  “妈,是陈姨吗,啥事说这么久。”
  赵慧芳抬头问道。
  “没事,聊些家常,按你这个速度,那件红色毛衣啥什么可以织完,还是拿给我帮你织吧。”
  李淑兰摇头说道。
  她还得和王丽蓉一起,缝製一套红色的被面,指望赵慧芳,不知道要到什么时候。
  赵慧芳脸上一红,吐了吐舌头。
  她是希望能自己缝製的,可惜手艺和理想不太匹配。
  最近一有空,就跟著学做针线活,或者纳布鞋,
  工作有赵有志用心教,已经做的有模有样了。
  刘致远正在家里听他们聊家常,门口又有人喊他。
  刘致远只得再次起身,来到门口,心里一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