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6章 贵妃娘娘:「你刚刚凶我。」
作者:藤原豆腐      更新:2025-11-12 11:51      字数:1927
  谁知道王家是不是已经动了杀心…
  这么想著,姜翎月只觉心惊肉跳,恨不得立刻下旨,勒令两人和离。
  “好,和离,”
  祁君逸轻抚她的脊背,温声道:“既然你谢姨下了决定,那就由她自己处理,你若是担心王家再行恶事,可以让她们母女多入宫走动,以作警示。”
  前世,王家行事之所以毫无顾忌,不就是因为谢家无人吗?
  连血脉相连的女儿都已死,谢安寧世上再无亲人,没人会关心她的死因。
  除了她的夫君……
  今生,有了她这个当朝贵妃做后盾,王家人就算动了杀心,也要掂量一二。
  她能护下谢姨和婉儿。
  可姜翎月依旧为了前世痛心。
  谢姨命运何其悽惨。
  出嫁为人妇,恪守本分,生下女儿后,伤了身子不能再有身孕,耽误了夫家的子嗣大计,就要受这样算计。
  这还是太平盛世,女子地位远比前朝高,且在京城天子脚下,最最讲究礼义廉耻的贵族世家,都能如此毫无顾忌的谋害家中长媳。
  那放眼偌大的大瀚,诸如此类的事恐怕不知凡几。
  不能生子,便犯了七出,遭休弃天经地义。
  遇上歹毒些的人家,怕休妻名声不好,直接要了她的性命,也无处伸冤。
  有多少女人,出嫁后娘家不管不问,冤死在夫家?
  在家从父,出嫁从夫,夫死从子。
  女子一生的命运都不由自主。
  比如曾经的她,生来丧母,父兄不喜,婚事被继母拿捏。
  如果她是男子,完全可以逃出姜家,为自己博个前程。
  但她是女子,所以难见天日,被沈氏牢牢困死在后院。
  若不是恰逢大选,藉机入宫,她一辈子都难以逃开沈氏的掌控。
  她生於贵族,尚且如此艰难,可见普通百姓家的姑娘都会有怎样的难处。
  就像婉儿所说,明明她和姚玉枢同为贵族子弟,不过她为女,姚玉枢为男。
  所以,哪怕她自认才华不弱於对方,却依旧要依附於他,而姚玉枢也能毫不掩饰於对內宅女子的不屑。
  仅仅因为,他是男人。
  而男人,只要肯用心,肯钻营,前途是无限的。
  不像女子,困於后宅,一生都在为贏得男子讚美和宠爱而活,或是贤德,或是美貌。
  她们的人生,一眼能望到头。
  姜翎月满心复杂,为曾经被沈氏拿捏婚事而拼命自救的自己,也为这个世道的所有陷入困境中的姑娘。
  她想说点什么,却有种不知从何开口的唏嘘感。
  肩上的手始终在不疾不徐的轻轻拍抚著,身旁男人温柔的要命,让姜翎月只觉得自己那难以言说的唏嘘感变成了莫名其妙的酸涩。
  她眨了眨眼,道:“你刚刚凶我。”
  那委委屈屈小声嘟囔,叫皇帝陛下那颗冷硬刺骨的心都要化了。
  他低头將唇贴上她的面颊,柔声道:“我错了。”
  姜翎月轻抬眼皮,望向他:“错哪儿了?”
  “……”祁君逸无语凝噎好半晌,才道:“我年长你许多,本就该多包容你些,你口无遮拦惯了,我不该因为这个凶你。”
  他確实是这样想的,並非违心哄人。
  朝堂上,便是犯下天大错处的罪臣,他尚且能气定神閒的发落。
  怎么就能被她一句话,就失了理智,冷声斥责。
  明明,她这骄纵性子,惯也是他自己一手惯出来的。
  他眼里满是浓郁到化不开的柔情,姜翎月安静的看了许久,忽然伸臂攀上他的脖子,將自己的脸贴了上去。
  两人面颊相贴,她吸了吸鼻子,“祁恆之…”
  “嗯…”
  又是全然依赖的亲近模样,祁君逸大感受宠若惊,赶忙揽住她的肩,低声应她,“怎么了?”
  “我有些难过。”
  “难过什么?”
  姜翎月答不上来,她抿了下唇,將脸埋入他的脖颈,嗅著他身上乾净好闻的气息,感受他脉搏有力的跳动。
  良久,才闷闷道:“我不知道,但我心里不太舒服。”
  还是娇俏软糯的声音,只是里头又带了些许迷茫。
  像一头迷失在旷野里,找不到出路的麋鹿。
  祁君逸將她看的多重啊,哪里捨得见她这般模样。
  “別难过月月…”他宽大的手掌拢住她的后颈,將人虚拢在怀里,柔声道:“我大概能体会到你的心境。”
  太爱一个人,是不是真的能设身处地,去感受对方的情绪。
  她自己都说不出个所以然来,而他却真的能体会到。
  脖颈处的小脑袋动了动,一双漂亮的杏眼扬起,望了过来,“我是什么心境?”
  祁君逸失笑,不答反问道:“你可有听说过咱们大瀚圣武皇后的故事?”
  圣武皇后,是大瀚王朝的第一位皇后。
  也是寧安宫上一位女主人,这个姜翎月自然是听说过的。
  圣武皇后出生前朝世族,论血脉,前朝末帝还是她的表舅。
  史书记载,太祖皇帝昔年做前朝武將时,圣武皇后便是他的贤內助。
  后来,乱世来临,王朝末年气运崩坏,太祖受奸臣陷害,圣武皇后竭力救夫,她散发赤足,跪於宫殿前,求得末帝网开一面。
  再后来,前朝江山愈发摇摇欲坠,外有蛮夷虎视眈眈,內有匪寇四起,揭竿作乱,自立为王的奸臣贼子无数。
  京城被攻破。
  太祖护末帝逃亡途中,受封並肩王。
  末帝驾崩,膝下无子,前朝皇室也於战乱中血脉不存,太祖受大势裹挟,登基为帝。
  驱逐蛮夷,收剿匪寇,平定叛乱。
  乱世十三年,圣武皇后隨军七年,为夫稳定后方內务六年。
  皇后的权柄在她手上,达到了巔峰。
  她推行女学,一手创办內廷,无数女官走到人前,展露不逊於男子的才能。
  后面的六年,太祖能安心四处征战,完全得益於有妻子在后方坐镇指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