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5章 行尸走肉
作者:佚名      更新:2025-11-12 10:41      字数:2033
  舞枪弄棒后,赵老三心里得到了极大的满足。
  心想著啥好老爷们,都不如个小姑娘得劲。
  同时,赵老三也觉得奇怪,这娘们怎么不叫呢。
  难不成是自己学武不精,功夫不到位?
  再一询问,赵老三明白了,这是个哑女,阿巴阿巴都说不出来。
  许某人分析了一下,赵老三见到哑女后,直接兽性大发,根本就没有询问交流的步骤。
  只是咱不確定过程是否正確。
  以那个年代来说,连个春宫图都没有。
  举个例子,现在给你一个大黑娘们,你都不知道从哪下手,大黑娘们呲牙一笑,一口大白牙能瞬间下跪,寻思六舅奶来了呢。
  妈的,扯远了。
  赵老二这边快活了,山下还有个老王头呢。
  咱讲话的,那老王头也有需求啊,那时候,老王头还年轻,不是老逼登,最多算个中登。
  男人对於这方面的追求,至死都是少年,现在公园里面的老头,顶点药也想嘣一下子。
  2011年,郝杰导演拍了一部电影,名叫《光棍儿》,我觉得比较真实地反映了农村光棍们的生活以及性需求方面的压抑,其中有一个桥段是两个老头在被窝里。
  老王头有需求,上山找过几次赵老三,没有赵老三的日子,老王头大便都不通畅。
  一个跑,一个追,赵老三插翅难飞,最后没办法,赵老三带著哑女躲进了深山。
  老家这一片山上,有吃有喝有野味。
  那时候的地三鲜,还叫做地三仙,用的是仙家的仙,现在是茄子土豆大辣椒,那个年代可是老虎黑熊梅鹿。
  反正就是山里面饿不死,野鸡野兔有多是。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一转眼,两年过去了。
  话说一日清晨,村里人去古井打水,只见一个乾瘦的男人抱著布包袱,低著头坐在井边。
  村里人热心啊,问你谁啊,在这干啥呢。
  男人没有任何反应。
  村里人扒拉一下,男人直接躺地上了。
  只见这个男人高鼻深目,骨瘦如柴,肤色蜡黄,身上没有一点多余的肉,宛如一具乾尸,和他妈旧社会抽大烟要死了一样。
  再看布包袱,里面竟然是一个白白净净的大胖小子。
  一时间,村里炸开了锅,村民都围了过来。
  其中就有老王头,一下子就认出来这是失踪两年了的赵老三。
  赵老三家里的房子没人住,早就成动物乐园了,屋里的耗子比兔子大,也没法住人,於是老王头招呼人,把赵老三带回了自己家。
  村里的赤脚大夫也来了,大夫就两样医疗器械,一个是听诊器,一个是血压计,两样东西都给赵老三用上了。
  说到赤脚大夫,我想起了,我村里原来也有一个,老医生给谁量血压,都是正常值,因为耳朵背,听不见听诊器的声音。
  赤脚大夫检查一番,也没研究明白是咋回事。
  此时的赵老三就是活死人,別人说话,看他,他一点反应也没有,就睁著眼睛盯著一个地方看。
  山里面,也没有去大医院的条件,人造成了这个逼样,那就补一下吧。
  赵老三吃东西都费劲,老王头就用热水冲鸡蛋给他灌进去。
  热水冲鸡蛋,加上点白,也挺好,后来老王头又整了些鹿血,那玩意可是大补之物,喝了几天后,赵老三的面色有了些许红润。
  但精神状態还是那样,对外界的刺激没有一点反应。
  话说两边,赵老三有老王头照顾呢。
  孩子呢?
  当然是哺乳期的妇女照顾了。
  这个孩子,就是赵老四。
  许某人是吃百家饭长大的,赵老四是喝百家奶活下来的,村里的大姑娘小媳妇被他嘬了个遍。
  赵老三的身体恢復了,精神状態一直没变化。
  在东北,这样的症状司空见惯了,带去医院,医生都会建议找个出马仙看看。
  时至今日,有的医院大夫,还是劝去做一场法事,当然,不是宣传封建迷信,是给人信心。
  举个例子,假如一老头活不了几天了,医生说去做场法事,找天地借寿命,那老头得很乐呵。
  心里暗示,也是一种治疗疾病的手段,要不然,巫术早他娘失传了。
  可那时候不一样呀,管得严,这玩意,比除四害都重要,算解决四旧。
  有本事的人,也不敢出来给人看事。
  出马仙属於封建迷信,谁也不敢搞,实在有事,都是偷偷地私下进行,还得说尽了好话,防止別人看见啥的。
  老王头找了好几个出马仙,有的不敢看,有的来了,看看赵老三的状態,也不敢接这个活。
  后来多方打听,老王头找来了一个叫七姑的出马仙,才四十多,很有本事。
  老王头去七姑家里,还没说啥事,七姑长嘆一口气,说等一会,然后安排家里人给自己准备后事。
  七姑家里人不明白怎么回事,七姑十分严厉,让把早就准备好的棺材放在院子里。
  老王头也觉得奇怪,说要不再换个人。
  七姑说不行,这是命数。
  老王头也不知道咋回事,稀里糊涂就带著七姑回家了。
  那七姑是真有本事,到地方上香磕头,这就来仙了。
  七姑嘀嘀咕咕说著別人听不懂的语言,自己和自己嘮嗑,声音还不一样,其中一个声音和语气像是在央求什么。
  这一嘮就是大半天,一直干到了天黑,七姑突然起身,然后连招呼都没打,直接走了。
  老王头寻思送一下七姑,没想到七姑脚下生风,跑得极快,根本追不上。
  另一边,赵老三开始昏睡。
  次日,老王头买个果匣,寻思去谢一谢七姑。
  年轻人可能不知道啥是果匣,可以理解为现在的糕点礼盒。
  到了七姑家,院里围了不少人。
  七姑躺在炕上正大口大口往外吐血呢。
  周围人说七姑早晨起来就梳洗打扮,把准备好的寿衣拿了出来。
  家里人说不舒坦,去镇医院看看。
  七姑说没用了,日子到了,要走了。
  吐了一会后,七姑突然来了精神,说吐得差不多了,让孩子给擦一下身子,换上寿衣,要走了。
  而那是一身大红寿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