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傅明彦」的家庭会议
作者:文顺      更新:2025-11-12 09:58      字数:2581
  於学文站在报亭外,后脊梁背起了一身的凉汗,激动之下把报纸直接给攥皱了。
  看报亭的老太太立即不干了。
  之前答应了於学文只要不破坏报纸,一个星期给五分钱可以在人不多的时候看报纸,现在报纸给弄皱了,那可怎么卖?
  她立即说道:“学文,不对,明彦啊,这可不行,你把报纸弄皱了。”
  “我买,这一份报纸我买了。”
  於学文颤抖著手去掏钱,结果钱从兜里散落了一地。
  低头去捡钱的时候,报纸又落入到了水坑里,最关键的第二版湿掉了。
  如此失魂落魄的模样,老太太不停地瞅著,还瞅见了於学文的手像是抽筋一样去捡钱。
  这能捡钱?
  她少不得出来帮忙捡钱了。
  一份报纸没了,还得再带一份报纸,於学文最后了三毛钱拿著两份报纸回了四合院。
  老太太有些奇怪,这於学文到底是什么情况啊,看到报导这么激动?
  老太太这样想著,也去看《北京晚报》,带上了老镜,老太太把报纸翻到了第二版面。
  看了以后老太太就知道原因了,原来帮助女兵回家的热心好人也叫做傅明彦。
  不就是重名,有什么大惊小怪的?这个名字確实挺少见的,但是重名了也没什么。
  老太太接受了傅明彦的名字是重名后的设定,把这个女兵回家的故事看了一遍,看完了以后,老太太的眼角湿润了。
  这个报纸上的傅明彦可比巷子里的“傅明彦”(於学文)聪明得多,能够在细节里发现女兵的真相。
  老太太甚至想著,如果要是轮到巷子里的那个“傅明彦”肯定没办法发现真相的。
  王翠、不,冯文芷!
  这是多好的子弟兵啊,失忆了被囚禁起来给人当媳妇,不光自己跑,还连带把四岁的发烧的小孩儿给带上。
  没有记忆的女兵真是可怜,到了北京距离五公里也不知道自己的家在哪儿,家里头只剩下一个年迈的母亲等待女儿的回家。
  幸好被人认出来了,终於回家了,这个故事可真好啊,好在好人有好报,子弟兵可以回家了。
  故事因为真情实感而格外动人,尤其是发生在天安门这个场所,有点封建迷信的老太太更是觉得这是伟大领·袖在保佑。
  老太太琢磨这个故事好,甚至打算晚点留一份,这个故事可以给巷子里不识字的老朋友讲。
  老太太想著留一份报纸,结果今天《北京晚报》从上午十点以后卖得飞快,老太太最后一份报纸也没保住,听人討论就知道,原来这些人都是衝著女兵回家这个故事来买报纸的。
  这年头文化娱乐匱乏,电影很少,书籍和报刊都是样板化的,难得出来一个传奇一点的故事报导,识字的都来凑热闹了。
  记住我们101看书网
  这年代物资匱乏,但是北京要比各省市都强得多,一毛五一份的报纸不少人家还是买得起的。
  买回去可以把故事讲给孩子听,讲给家中不识字的老人听。
  ·
  於学文拿著报纸进入到了四合院里,正在院子里晒太阳的老太太开口,“学文啊,怎么脸色这么难看啊。”
  四合院的前院有一排水龙头,有嫂子在洗衣服,“王老太,什么学文啊,他妈都说了,得喊明彦!人家现在叫做傅明彦。”
  才仔仔细细看完报导,於学文心里头梗得厉害,报纸上的那个才叫做傅明彦,他这是什么傅明彦啊。
  於学文低眉敛目地进入到了院子,让其他人奇怪了起来。
  自从这个於学文改名叫做“傅明彦”回来了,那可是尾巴上了天,北大英文系的录取通知书含金量太高了,就连不少没嫁人的姑娘家属都往这边跑,就想给定下一个大学生对象。
  “这是怎么了?”钱嫂子甩了甩手,看著进入到甬道的於学文,“小傅这是怎么了?”
  “大事,肯定是大事。”有一个晒太阳的老爷子杵著拐杖,“手里头拿著报纸,说不定是高考取消了!”
  “真的假的,高考又取消了?”四合院里没事干的人凑在一起,晒著太阳说起了八卦。
  於学文的耳朵听不到任何声音,他死死抓著报纸,钻入到了第二进的西边属於他们家的屋子。
  於学文在父母下班回来之前,反反覆覆不知道把报纸看了几遍。
  眼珠子都要瞪出来的时候,他的爸妈回来了。
  於学文的奶奶早就看到了孙子的不对了,偏偏於学文不肯给他说,他嫌弃这个奶奶没见识,要等著爸妈回来才可能说。
  “哎呦你们可算回来了。”於学文奶奶著急地说道,“明彦的模样可嚇人了。”
  於学文为了冒名顶替是绝对用心的,让满巷子的人这样称呼他,自家人也得这样喊他,就连嫁得十里地,鲜少回来的三个姐姐也得这样喊他。
  於秋田上前说道:“怎么了?”
  於秋田开口的时候,傅娟已经去打开锁起来的柜子,准备给儿子泡点麦乳精补一补,儿子脸色煞白得让她担心。
  “爸、妈,那个真的傅明彦上报纸了。”
  於学文话立即让全家人陷入到了紧急状態里,夫妻两人都是附近钢厂的工人,文化水平不高但是都是识字的。
  “念一念,念一念。把报纸上的內容念给我听。”
  老太太不识字,但是她著急地也想要知道报纸上的消息。
  於秋田念报纸,他的速度要慢一些,而傅娟已经把报纸看完了,正在抹眼泪。
  她本来就不赞同弄什么冒名顶替的事情,偏偏家里其他人都同意了,这会儿看著报纸,心里头那股害怕再次涌了出来。
  等到丈夫刚读完报纸,她就带著哭腔抱怨:“要我说就不应该弄什么冒名顶替,搞什么傅明彦啊……”
  还没说完,老太太就给了儿媳妇一巴掌。
  “这里面有一个字提到了傅明彦是大学生吗?只说了带著家人在天安门转悠旅游,帮助女兵回家了,你在这里急什么急?就在这里慌了手脚?”
  於秋田的眉也舒展开,他妈说得对。
  老太太则是双手落在了孙子身上,看著孙子说道:“上了报纸有什么了不起?没有录取通知书他上不了学!就像是如果没开介绍信,就是进不了城,进大学和进城是一个道理,人家大学不认別的东西,就认一个红戳戳的章子!”
  老太太取来了录取通知书,把红章亮了出来。
  於学文的眼睛看著这个录取通知书,这是他的录取通知书。
  老太太把录取通知书塞到了於学文的怀中,“这东西就是我孙子的,谁也抢不走。录取通知书不动声响的拿到了,你名字也是傅明彦,你不去上学谁去上学?这个人……”
  老太太点了点报纸,“赶紧让他回乡下去吧,他本来就是属於乡下的。”
  於学文的呼吸急促,录取通知书就是他的,谁也抢不走,傅明彦也不行!
  於秋田说道:“说不定今天这一家人又去旅游了,你去他家家属院门口等著,碰到人了,你可以劝说让他赶紧回去。”
  於学文点头,看著报纸上透露出来的信息,傅明彦住在距离天安门不远的部队家属院,可以买一份地图,他今天就过去,见到傅明彦了,让傅明彦早点回乡村里去。
  傅娟见著家里人的小会议已经商议出来结果,她还是隱隱有些不安,等到儿子吃了饭就出门,她看著儿子的背影抿著唇。
  “没事的。”於秋田看著那张录取通知书,“有红章的正式东西在我们这里,怕什么,你下次別说那种动摇军心的话了,明彦本来就紧张。”
  也快到上班的时间了,傅娟也没心情多想,只能说道:“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