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三章 事闹大了
作者:江湖人称大官人      更新:2025-11-12 09:48      字数:2083
  王冈被贬,在京城人看来根本就不算一件事!
  儘管他是状元,儘管他曾立下大功,但这又有什么了不得的呢!
  当年范相公那般大人物,不也被贬謫过吗,又何况区区王冈!
  都说宦海浮沉,那便没有只升不降的道理!
  说不准过上两年,官家突然想起他来,一挥手就又委以重任了!
  所以,这根本就算不上事!
  起初,也確实如此,这道消息在吃过见过的京城爷们中,连点水都没有溅起!
  然而过了几日,就在大家议论官家要如何改革官制的时候,突然有人出来爆料,王冈被贬根本不是他犯了错。
  而是因为他在辽国,打了西夏使臣和训斥了对大宋无礼的辽国礼官。
  这消息一出,百姓们顿时就炸了!
  什么?打了西夏人,训斥了辽人?
  这怎么能被贬呢!这是扬我大宋之威啊!
  那西贼狼子野心,边疆作乱,我大宋多少儿郎死於其手,他们难道不该打吗?杀了都活该!
  那辽国更是如此,喊著兄弟之国,却老暗戳戳的搞事,有事没事就派使者来找麻烦!
  今天质问大宋为何要在边疆陈兵,明日又来威胁大宋割让土地,要不是打过他这帮蛮夷,早就把他们弄死了!
  这王状元身在异国,却有如此风骨,简直堪比班定远啊!这是民族英雄啊!
  一时间,市井之中有关王冈被贬的种种议论,甚囂尘上。
  而那些茶馆、酒楼里的说书先生,也紧跟热点,讲起了《王状元使辽传》 。
  这一下又让更多的市井百姓知道了这事。
  然而就在百姓们为王冈在辽国的壮举击节讚嘆时,又有消息传出来,官家原本对王冈这番维护大宋威严的举动是很满意的,准备封官加赏他的。
  结果朝中有大臣担心辽国不满,抹去了王冈道功劳,还打压了他,將他贬去齐州做一个小小的通判!
  【记住全网最快小説站101??????.??????】
  百姓们一听,气的火冒三丈!竟然会有人因为顾忌辽人,而刻意打压自家的功臣!
  忠臣含冤这种戏码,素来最易激起民愤!
  风向顿时一变,没人再去討论王冈的事跡,反而对朝中大臣声討起来。
  “软骨头”,“宋奸”之类的词汇,层出不穷!
  更是有人喊出:“官家身边有奸臣!”
  民间沸沸扬扬的议论,很快就被那些御史、諫官们得知。
  这帮言官二话不说,直接写奏章去问赵頊:民间闹的这么厉害,到底是怎么回事?又是谁提议贬謫王冈的?麻烦你给个名单,我上半年的业绩就靠他了!”
  然而赵頊对此根本就不做回应,將这些奏章全部留中不发。
  言官们等了几天,连根毛都没等到,顿时懂了,官家这是在偏袒、庇护那人啊!
  这怎么能行,事关业绩……呸,事关朝堂风气,断不能轻易放过,皇帝面子也不能给啊!於是再上奏章,然后又被留中了!
  这次这帮言官真怒了,你要这么搞,对於那人的身份,就別怪我自由心证了!
  他们第一个盯上的就是吴充,没办法就他最可疑,跟王冈有仇,说话有分量,最关键的事,他地位高,把他弹倒,能爆极品出来,蔡確就干过!
  於是二刷吴充的活动开始了,吴充人都懵的,这跟我有什么关係!
  他极力辩解,这这帮言官捂著耳朵大喊:“不听,不听!”
  莫名遭受无妄之灾的吴充,几天下来,心力交瘁,嘴角起了好几个火泡,脖子上还长出了一个瘤子,无奈之下,只好请辞,可又被赵頊给拒绝了!
  “这是要我死啊!”最后他只能哀嚎一声,然后称病不朝。
  赵頊把事做的也绝,生病就生病,一边让御医上门诊断,一边让御药院送药,顺带把公文也给带过去,属於是居家办公了!
  眾言官见状,只好重新寻找目標,就在他们瞄上王珪之时,小报出来澄清谣言了。
  此事热度这么高,小报不可能不参与,但是人家可不信谣言那套,而是通过採访此次使辽团中人去还原真相。
  这次主要採访了不愿意透露姓名的曹某、刘某、潘某等人,將一路经歷给还原了出来,並重点说明了高某扰乱军心的行为,以及王冈杀人的背景环境。
  然后又根据宫门禁卫和宝慈宫前的宫女的说辞,证实了正月十六那日,高某的父亲曾入宫哭诉。
  至此,王冈被贬的原由算是还原了出来。
  市井间再次沸腾起来,怎么你们老赵家就是这么对待忠臣的啊!
  “不是说太后是贤后吗?从不利用权势维护娘家人吗?怎么闹这一出事来!”
  “还有那些將门勛贵,王状元救了你们家的人,他被欺压,你们都一声不吭啊!这不是白眼狼吗!”
  “这种做法,朝中的相公们也都不管的吗?”
  ……
  小报一出,民间响起各种为王冈抱不平的声音。
  当然民间也只是物议而已,但这小报被朝中那些文官们看到了,可又是另一回事了。
  什么时候,勛贵都可以这么欺凌我们文官了!
  这个口子要开了,我们还跟官家共个屁的天下啊!都成他们这些外戚的打工人了!
  当日弹劾的奏摺就飞了起来,赵頊宽大的龙案都堆不下。
  然而这么大的事,赵頊再次选择了留中不发。
  这一下彻底把这些文官给激怒了,当天就跑到高家去问高士林,是不是要重启外戚之乱!
  高士林当时人就软了,差点就瘫了下去!
  而那帮言官更是猛,官家留中我们的奏摺是吧!那咱们就真刀真枪的干一下子!
  这帮人在朝会上,直接问赵頊小报所言是否属实!
  赵頊不答,他们又问赵頊,太后所为是不是后宫干政!
  赵頊顿时勃然大怒,当堂痛斥眾臣,一举贬謫十三人,才把这事给压了下来!
  然而事被压下来,却不算是解决!
  小报现在的传播力度很广,便是连洛阳那边都看到了。
  勛贵打压文官之事?好狗胆!
  对於这个问题,新旧两党的態度空前一致!
  高家彻底被针对了起来,在京城中几乎寸步难行,三天两头还要被人弹劾,过的提心弔胆。
  这一刻,他们后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