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相府取经
作者:江湖人称大官人      更新:2025-11-12 09:45      字数:2068
  城西豪宅。
  安灭慈面色古怪的看著管家,“你是说章虚道人现在在开封府大牢里?”
  “开封府衙役当街將人押走,很多人都看到了!”管家回道:“魁首,要不要想办法將人给救出来。”
  安灭慈摆摆手道:“你几时见开封府尹讲过人情?这就是个三煞位,京城百官勛贵都盯著,便是大公无私的包龙图也不过在位一年!谁敢徇私,怕是马上就被拉下来。”
  “那我们就什么都不做?”管家有些迟疑。
  “若是什么都不做,岂不是让其他人心寒!”安灭慈不以为意的说道:“去跟审刑院那边打声招呼,让他们把案子接过去,事也就不大了!”
  “喏!”管家躬身应道,犹豫一下,又道:“那王冈怎么办?”
  安灭慈闻言笑了起来:“倒是有趣,一介书生竟能拿住章虚!”
  管家眼珠一转,笑道:“魁首莫非起了爱才之心!”
  安灭慈大笑道:“这样的少年英杰,谁能不爱!
  “那二大王那边交待的事……”
  “呵!”安灭慈笑容转冷,缓缓道:“你要记住,我们与王府只是合作,並不是他的附庸!”
  管家忙躬身应是,想想又道:“此子武功高强,又是礼部试第一,前途无量,怕不是那么好招揽的!”
  “此时自然是不行!他现在正是少年得意,锐气勃发之时,不过一入官场深似海,待他磨去稜角,凭藉我们这些年积累下的人脉,自可助他重登青云!那时他还能拒绝吗?”
  安灭慈智珠在握道:“当然为了以防万一,还需要多做一份准备!有关於王冈的资料吗?”
  “皇城司最近在调查王冈,我使人弄来了一份明面上的。”管家说著拿出一本黄色册子。
  “哦,看来皇帝准备重用他啊!”安灭慈接过册子,有些惊讶道:“尚未入官场,就简在帝心,可真是不得了啊!”
  打开册子翻了翻,安灭慈思索道:“身世乾净,只有一个姐姐,想来他们姐弟关係应该很好!那便带几个人去把他姐姐请来,也好让他们团圆!”
  “那我这就去安排!要不要多派些高手?”
  “一介妇人,兴师动眾的,別嚇坏人家!”
  “那我便看著安排吧!想来有两个二流境界的便够了!”
  安灭慈点点头,转而道:“血狼那边事查的怎么样?”
  “还没有结果,不过也快了,那夜追寻的一个小队,一行五人有四人死在城北小巷中,一人死在汴河,皆是一击必杀!”
  管家回道:“大致位置已经確定,就在开宝寺附近,已派人布防,只要吴长风一露头,立刻绞杀,绝不会让他逃了!”
  安灭慈点点头,竖起一只手指道:“周边的药铺也要盯著!吴长风中了血神掌,肯定要买药疗伤的!”
  “魁首英明!我这就去通知血狼!”管家如醍醐灌顶般恍然醒悟。
  “去吧!”安灭慈满意的摆摆手,“切记,与吴长风有接触之人,一个不留!”
  管家躬身退去,其实药房那边早有安排,但身为下属,总不能让上级无事可做,故意留下这处破绽让他提出来。
  如此大家都能开心!
  王冈到相府之时,王安石並不在,王雱兄弟二人接待。
  这样也好,同辈之间,许多话比较容易开口。
  兄弟二人先是恭贺王冈省试的成绩,王冈则是谦虚省试做不得数,跟著又问候王雱的病情恢復情况。
  王雱恢復的不错,除了每日还需继续用药,其他与常人无异。
  一番寒暄后,王冈道明了来意,王雱闻言哈哈大笑,王旁摇头苦笑。
  王冈不明所以,茫然道:“二位兄长,因何发笑?”
  王旁笑道:“今日得知玉昆高中,兄长便说玉昆定会为殿试而来!我起初不信,还与他买扑,却是输了!”
  王冈大惭,拱手道:“王冈利慾薰心,让二位兄长见笑了,实在汗顏!”
  “非也,此乃大丈夫进取之心!”王雱摆手道:“既能取得省试魁首,为何不能去想想那三鼎甲,甚至状元之位!”
  王冈索性也不再掩藏,直言道:“正是此意,还请兄长指点!”
  “如此,我便与你聊上几句!”王雱拿过茶水喝了一口,问道:“你眼下对殿试有何想法?”
  王冈思索片刻答道:“目前坊间都猜测官家会在边事与新法上出题,我也深以为然!”
  王雱微微頷首:“这话对,却不全对!”
  “哦,何解?”王冈诧异。
  “咱们这位官家,今年二十八岁了,正是春秋鼎盛之龄!就拿新法来说,他完全清楚其中利弊,不需要別人多言。”
  王冈一怔,他原本想的就是凭著资料好好谈一谈新法利弊,眼下被王雱一说,心中顿时没底了。
  “那该说些什么?”
  王雱伸手沾了点茶水,在桌上一撇一捺写了个字。
  “人?”王冈不解。
  “新法弊端不在於政策,而在於执行之人!你若能从这方面解答,定能获得青睞!”
  王冈点点头:“那就是用人、选人之法!”
  “不错!”王雱继续道:“再一个,官家不喜长篇累牘的卖弄文采,要言之有物!”
  王冈再次点头,策论就该说事,写的团锦簇,毫无意义。
  “还有,在遣词造句上,要恭敬些,莫要老气横秋!”王雱继续指点。
  王冈连忙道:“这我知道,断不会用上“孺子其朋”之类的话!”
  二人脸色一僵,据说王安石当年殿试之时就是用上了这四个字,惹得仁宗大怒,將他原本的状元调换到第四名去。
  想想也是,那时仁宗四十多,王安石才二十来岁,对他用上孺子,怎能不怒。
  “那都是世人谣传,当不得真!”王旁出言道。
  “叔父那年科考莫非不是第四?”
  “是第四!”
  “那叔父莫非没用那个词?”
  “呃……用了……只是……”
  “那就没什么只是,难不成仁庙不曾发配叔父?”
  王冈说完,看著突然站直的兄弟二人,诧异道:“你们怎么不说话?”
  “仁庙是为了磨链我的心志,並非是发配!”
  一道沉稳厚重的声音在背后响起,王冈浑身一震,笑容僵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