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9章 白银3.3亿两的震憾
作者:佚名      更新:2025-11-05 08:52      字数:2565
  紧接著,是带著沉重歷史感的旁白:
  【海禁,太祖定製。片板不得下海,违者梟首!百五十年间,此策如铁索,捆缚东南沿海万千生民。渔舟朽烂於滩涂,商路断绝于波涛。良民无以为生,或鋌而走险,或附逆为寇,倭患愈炽,沿海泣血,烽烟不绝!】
  画面瞬间切换,是触目惊心的对比:
  一边是荒芜废弃的渔村,断壁残垣间杂草丛生,几只瘦骨嶙峋的野狗在垃圾堆里刨食。一个白髮老嫗抱著空空的破碗,望著死寂的大海,浑浊的泪水无声滑落。
  另一边,则是凶神恶煞的倭寇挥舞著倭刀,焚烧村庄,浓烟滚滚,百姓哭號奔逃,尸横遍野。凶残的画面令人窒息。
  再转回月港!开关令下,仿佛枯木逢春!无数商贾奔走相告,喜极而泣。
  船坞里,崭新的海船如同下饺子般被推入水中。
  港口集市,人头攒动,各种口音的討价还价声匯成巨大的声浪。丝绸、瓷器、茶叶被小心翼翼地装上远洋的航船。
  【开关令出,如春雷惊蛰!民间私舶,扬帆竞发,东抵扶桑、琉球,南下吕宋、满剌加、爪哇……大明丝绸,光耀寰宇;景德瓷器,倾倒万邦;武夷香茗,风靡异域!】
  光幕上的画面被璀璨的流光充满。
  无数的丝绸匹缎如彩霞般铺展,精美的青瓷在灯光下闪耀著温润的光泽,炒制好的茶叶散发著诱人的清香……它们被装上巨轮,驶向无垠的深蓝。
  镜头掠过一个个异域的港口:皮肤黝黑的南洋商人捧著瓷器爱不释手;身著和服的日本贵族抚摸著光滑的丝绸,眼中满是惊嘆;金髮碧眼的弗朗机人(葡萄牙人)举起精致的茶杯,陶醉地嗅著茶香……
  就在这令人心潮澎湃的贸易盛景中,一行冰冷坚硬、却足以让整个洪武朝堂血液为之凝固的巨大数字,如同陨石般轰然砸落:
  【隆庆开关之后,凡七十七载。西夷银钱,滚滚而来,匯入中土。计:白银三亿三千万两!占彼时寰宇所產白银之三成!】
  “嘶——”
  “嘶——”
  “嘶……”
  倒抽冷气的声音,匯成了一股席捲整个奉天殿广场的寒流!
  从龙椅上的朱元璋、太子朱標、暴怒未息的朱棣,到阶下所有的文武百官,无论是鬚髮皆白的老臣,还是血气方刚的年轻官员,所有人的眼睛都在同一瞬间瞪得溜圆,嘴巴下意识地张开,喉咙里发出难以置信的抽气声!
  三亿三千万两白银!
  不是铜钱!不是宝钞!是实打实的、能堆成山的白银!
  洪武十三年的大明国库,一年辛辛苦苦,能收上多少赋税?
  一千万两?那已经是能让户部尚书做梦都笑醒的天文数字了!
  而这三亿三千万两……是多少个一千万两?
  三十三个!整整三十三个洪武朝巔峰时期的国库年收入!
  死寂!绝对的死寂!连呼吸声都仿佛消失了。
  所有人都被这庞大到超越想像极限的数字砸懵了,脑海中一片空白,只剩下那“三亿三千万两”的金光大字在疯狂旋转。
  这死寂只维持了短短一瞬,便被一声粗豪的、带著破音的大笑彻底打破!
  “哈哈哈!我的老天爷!三……三亿三千万两?!”
  永昌侯蓝玉猛地从武將班列中蹦了起来,蒲扇般的大手狠狠拍在身边长兴侯耿炳文的肩膀上,力道之大,拍得耿炳文一个趔趄。
  蓝玉那张因常年征战而略显粗獷的脸上,此刻每一道皱纹里都填满了狂喜和一种近乎眩晕的贪婪光芒,他伸出粗壮的手指,似乎想在空中点数那庞大的数字,却因过於激动而抖得厉害。
  “老耿!听见没?三亿三千万两白银啊!这他娘的能买多少头……不!”
  他猛地摇头,唾沫星子四溅,眼睛瞪得如同铜铃,放射出饿狼般的绿光,
  “能买多少座金山?!多少座银山?!娘的!这海外不是蛮荒之地,是他娘的天上掉下来的聚宝盆啊!聚宝盆!!”
  蓝玉这声石破天惊的狂吼,如同点燃了炸药桶的引信!
  “轰——!”
  整个奉天殿广场,彻底炸开了锅!勛贵武將的队列,如同被投入滚油的沸水,瞬间沸腾!
  “安南!安南在哪?!” 傅友德鬚髮戟张,“快!给老子拿舆图来!老子要去安南开府!去占城!去吕宋!去把那些能流出银子的地界,统统插上我大明的龙旗!”
  “南洋!南洋才是宝地!” 另一位侯爵眼珠子都红了,扯著嗓子大吼,“月港!福建月港!开关之地!老子这就去求陛下,让我家小子带兵去月港守著!不,直接去南洋!占岛为王!晚一步,连他娘的汤渣子都捞不著了!”
  “对!抢地盘!必须抢!” 更多的勛贵像打了鸡血,激动得面红耳赤,唾沫横飞地议论著,空气中瀰漫著浓烈的、近乎血腥的掠夺气息。
  他们眼中再无朝堂礼仪,只剩下对海外无尽財富的赤裸裸的渴望和势在必得的狂热。
  这股狂热的风暴,甚至猛烈地衝击著文官的阵营。
  许多原本持重守礼的文臣,此刻也顾不得仪態,三五成群,压低声音,语速飞快地议论著,眼神闪烁不定。
  “三亿三千万两……这……这得能修多少河堤?賑济多少灾民?充盈多少回太仓?”
  一位户部的老侍郎手指颤抖,喃喃自语,仿佛在计算一个永远也算不清的天文数字,浑浊的老眼里迸发出前所未有的精光。
  “公侯们去海外开疆拓土,总要有人治理地方吧?”
  一个年轻的翰林编修眼睛发亮,扯著旁边同僚的袖子,声音带著压抑不住的兴奋,
  “我家族中,別的不多,就是读书人多!大明三年一科,才取几个进士?若是能跟著国公爷们去海外……哪怕做个小小的县丞、主簿……那也是条金光大道啊!”
  “是啊!是啊!说不定……说不定还能在海外置办些產业……”
  另一个声音更低,却透著同样的灼热。
  海外那流淌著白银的幻梦,不仅点燃了勛贵们的野心,也悄然烧灼著文官们心中那条名为“安分守己”的底线。
  整个奉天殿广场,彻底陷入一种狂热的、失序的漩涡。
  勛贵们仿佛下一刻就要衝出去抢夺海船;文官们交头接耳,眼神闪烁,心中各自打著算盘;户部的官员们则如同梦游,口中念念有词,反覆念叨著那个能让人发疯的数字。
  龙椅之上,朱元璋的手死死扣住了冰冷的扶手,指节因用力而发白。
  他那双看惯了风云变幻的眼中,此刻也掀起了滔天巨浪!震惊、狂喜、贪婪、以及一丝难以言喻的、对自己所订的“祖制”被打破的茫然……种种情绪激烈碰撞。
  他的目光扫过下方彻底沸腾的朝堂,扫过儿子朱棣那依旧铁青却难掩震动的脸,最后定格在天幕上那象徵著財富与机遇的浩瀚海洋。
  年轻的太子朱標,同样被这庞大的数字衝击得心神摇曳。但他眼中除了震撼,更多了几分属於储君的审慎与盘算。他微微侧身,靠近同样被惊得有些失神的户部尚书,声音虽轻,却异常清晰:
  “杨卿,速速记下!月港!海澄!还有……那流入白银的数目……三亿三千万两!细细算来,若以我朝如今岁入计,需得……”
  奉天殿前,人声鼎沸,如同鼎沸的油锅。然而,就在这片狂热的喧囂之上,天幕的画面却再次归於寂静。它定格在那片象徵著財富与未来的蔚蓝海洋之上,定格在“隆庆开关”那四个仿佛蕴藏著无穷魔力的大字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