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章 迁都后的第一场大火
作者:佚名      更新:2025-11-04 09:07      字数:3209
  永乐十九年四月初八那个註定被歷史烙下焦痕的夜晚。 画面甫一展开,便是令人窒息的、纯粹的黑暗。
  唯有时而撕裂厚重天幕的惨白闪电,如同天神暴怒时挥舞的巨鞭,將一座崭新、巍峨、凝聚著无数心血与野望的宫殿群——北京紫禁城——在瞬间照得惨白通透,又在下一瞬狠狠拋回更深的、吞噬一切的墨色深渊。
  狂风在殿宇楼阁间尖啸著穿行,捲起拳头大小的雨点,狂暴地抽打在金黄色的琉璃瓦顶上,发出密集如战鼓擂动般的“噼啪!噼啪!”巨响。整个天地,仿佛被塞进了一只巨大的、疯狂摇晃的墨水瓶中。
  就在这混沌与狂暴的中心,那座象徵著帝国至高权力巔峰的奉天殿,如同沉默的巨兽,高昂著它崭新的头颅。
  它屋脊最高处,那对用以镇火避灾、姿態威猛、由上好琉璃烧制而成的鴟吻神兽,在电光中反射著冰冷而脆弱的光泽。它们是新都的守护者,亦是这天地间最突兀的引雷之针!
  突然!
  毫无徵兆!
  一道前所未有、粗壮如远古巨龙躯干的紫白色电蛇,自翻滚咆哮、仿佛要压垮大地的墨黑云涡中心,带著毁灭一切的狰狞意志,轰然扑下!其目標,精准得令人胆寒——正是奉天殿正脊中央,那只昂首向天、吞脊镇煞的鴟吻!
  “轰咔——!!!”
  无法用言语形容的恐怖巨响猛然炸开!那不是寻常的雷鸣,而是天穹被硬生生撕裂、大地根基被撼动的末日之音!
  伴隨著这道终极雷霆的降临,一团巨大、妖异、炽烈到无法逼视的赤红色火球,在鴟吻被击中的位置轰然爆裂!如同地狱之门在人间洞开!
  火!不是星星之火,而是源自九幽的焚天之焰!
  金丝楠木!奉天殿的主体,那些需要数人合抱、采自西南深山、生长了数百甚至上千年的国之巨材!
  它们木质紧密如铁,纹理华美金贵,更因漫长的岁月积淀,木质深处蕴藏著极其丰富的、如同凝固琥珀般的天然树脂油脂!
  这些被歷代视为无上珍宝的栋樑之材,此刻,在这至阳至烈天雷之火的舔舐下,瞬间暴露出它们致命的另一面——它们是世间最完美的燃料!
  “嗤啦——!”
  仿佛干透的油毡遇到了火星,又像是沉睡的火龙被惊醒。一点妖异的火苗,首先在鴟吻基座与巨大楠木樑柱的接榫处爆燃!
  那火苗初时细小,却在富含油脂的楠木滋养下,以肉眼可见的速度疯狂膨胀、蔓延!
  赤金色的火焰贪婪地吞噬著乾燥的木质纤维,发出“噼啪!噼啪!”的爆裂欢鸣,如同无数恶鬼在狂笑!
  火舌沿著粗壮的樑柱蜿蜒攀爬,舔舐过繁复精美的斗拱,点燃了彩绘绚烂的藻井,瞬间便燎原成一片汹涌的火海!
  仅仅数息之间,象徵著帝国中枢、落成仅三月的奉天殿,便化作了一支熊熊燃烧、照亮整个北京城的巨大火炬!
  那冲天的烈焰是如此猛烈,竟將瓢泼而下的暴雨都映照成了漫天飞舞的血红色珠子!
  浓烟如同甦醒的远古魔龙,裹挟著金丝楠木燃烧时特有的、奇异而令人心悸的焦香,滚滚升腾,遮蔽了半边天空!
  灾难並未止步!
  天雷仿佛带著刻骨的诅咒。肆虐於奉天殿的烈火,如同获得了生命的瘟疫,借著狂风的推送,裹挟著燃烧的碎木与滚烫的瓦砾,如流星火雨般飞溅向毗邻的华盖殿、谨身殿!
  “轰!轰!”
  如同被点燃的火药桶,另外两座同样以巨木为骨、象徵皇权庄严的巍峨大殿,几乎在同时爆发出震耳欲聋的轰鸣!
  更猛烈的火焰冲天而起!三座金碧辉煌、耗费无数国帑民力、刚刚落成的新宫核心,此刻在洪武十三年无数双惊骇欲绝的目光注视下,化作三支连接天地的、焚毁一切的赤金火柱!將永乐十九年的雨夜,彻底点燃!
  旁白音带著一种近乎冷酷的平静响起,每一个字都像冰锥砸在洪武君臣的心头:
  “永乐十九年四月初八,雷雨交作。新落成仅三月的北京紫禁城奉天、华盖、谨身三大殿,遭天雷击中,引燃金丝楠木巨构,焚毁殆尽。煌煌帝都,龙庭新筑,帝国心臟,顷刻间……化作焦土余烬!”
  更新不易,记得分享101看书网
  天幕上那焚天的烈焰尚未完全散去,刺鼻的焦糊味仿佛已透过时空传来。画面陡然切换,从灼热的废墟,转向了冰冷刺骨的政治风暴中心。
  场景一:焦土前的素服帝王。
  三大殿的废墟依旧冒著缕缕青烟,如同巨大伤口蒸腾的血气。断壁残垣间,焦黑的樑柱狰狞地指向铅灰色的天空。
  在这片象徵著权力崩塌的狼藉之前,身著粗麻素服、未戴冕旒的永乐皇帝朱棣,如同一尊失了顏色的石像,孤峭地矗立著。
  他鬚髮凌乱,仿佛一夜之间被抽走了所有华彩,枯槁的面容上刻满了疲惫与一种被命运嘲弄的屈辱。
  唯有那双深陷的眼窝里,依旧燃烧著不肯熄灭的、属於帝王的锐利与暴怒,只是此刻,这火焰被强行压抑在灰烬之下,显得格外骇人。
  一名內侍太监,双手捧著一卷明黄詔书,跪伏在地,身体因恐惧而微微颤抖。
  朱棣的目光缓缓扫过詔书上墨跡淋漓的文字——“……三殿灾,实朕不德,上干天咎……夙夜兢惕,寢食弗寧……其罢不便於民及诸不急之务……中外臣僚,直言朕过,以图修省……”
  每一个字,都像烧红的针,扎在他的帝王尊严之上。他伸出微微颤抖的手,接过詔书,没有再看一眼,仿佛那是最骯脏的秽物。
  他步履沉重地走到废墟前临时设下的香炉旁,亲手將这份“罪己詔”投入炉火之中!火焰瞬间吞噬了明黄的绢帛,跳跃的火光映照著他铁青的脸庞和紧抿的、几乎咬出血痕的嘴唇。
  旁白音冰冷陈述:“迫於汹汹舆情,疑为天谴示警,永乐皇帝下詔罪己,昭告天下,罢不急之务,求直言己过。此詔焚於废墟,亦如帝心之煎熬。”
  场景二:詔狱深处的血与火。
  与废墟前那场充满表演与屈辱的“修省”仪式形成最残酷反差的,是另一处人间地狱——锦衣卫北镇抚司詔狱!
  画面瞬间墮入无边的黑暗与潮湿。只有墙壁上摇曳的、昏黄如豆的火把,勉强照亮狭窄甬道和铁栏后蜷缩的身影。空气中瀰漫著浓重的血腥、腐臭和绝望的气息。
  “啪!啪!啪!”
  皮鞭撕裂空气的脆响,伴隨著非人的惨嚎,从一个刑讯室中不断传出。镜头推入,令人头皮发麻的景象呈现:
  几名身著被撕扯破烂的青色或绿色(低级言官品级)文官常服的官员,被剥去上衣,死死捆在冰冷的木架或刑凳上。
  他们浑身皮开肉绽,鲜血淋漓,旧伤叠著新创。为首的,正是那些在迁都之初便屡次上书反对、言辞激烈,此次灾变后更借“天意”直言“迁都逆天”、“营建劳民伤財”、“必有天罚”乃至隱隱影射“得位”问题的言官领袖!
  锦衣卫,一身鲜红的飞鱼服在幽暗火光下如同浴血的恶鬼。他嘴角噙著残忍的狞笑,好整以暇地欣赏著爪牙施刑。一名行刑校尉將一桶浑浊的、带著盐粒的冷水,狠狠泼在受刑者血肉模糊的伤口上!
  “啊——!!!”惨叫声陡然拔高,悽厉得几乎刺破耳膜!
  另一名校尉手持蘸了盐水的粗糙皮鞭,在纪纲眼神示意下,用尽力气狠狠抽下!皮肉翻卷,血沫飞溅!纪纲阴冷的声音如同毒蛇吐信:“说!是谁指使你们妖言惑眾?誹谤君父?离间天家?!这雷火,是不是你们这些逆臣的怨念招来的?!”
  旁边刑架上,另一个气息奄奄的官员,双手被铁刷子(一种带倒刺的铁刷)颳得白骨森森,发出微弱的呻吟:“……天……天意……非……非人言……”话音未落,又一声鞭响淹没了他的声音。
  旁白音如同来自九幽:“『罪己』需铁腕相伴!借『妖言惑眾』、『誹谤君父』、『离间天家』之名,詔狱锁链錚錚!北镇抚司刑堂灯火彻夜不熄,盐水鞭挞、铁刷刮骨……昔日慷慨激昂的反对者,在酷刑下化作血肉模糊的残躯。
  一场借天灾之名、针对异见者的血腥清洗,以最残酷的方式迅速展开,试图用詔狱的惨叫,压过朝野的质疑!”
  场景三:市井暗涌的流毒。
  画面再次切换,从地狱般的詔狱转向看似寻常的市井街头。
  茶楼酒肆人声嘈杂,却瀰漫著一种诡异的、压低了嗓门的兴奋。
  说书人惊堂木一拍,绘声绘色:“列位看官!您道那雷火为何不劈別处,偏偏劈了那新建的三大殿?嘿!此乃天心示警!新都虽好,却压了旧都龙气,更兼……”
  他左右看看,声音压得更低,用扇子半掩著嘴,“……更兼杀伐过重,戾气冲天哪!”听眾们或面露惊恐,或交换著心照不宣的眼神,窃窃私语。
  小巷深处,一个鬼鬼祟祟的小贩,掀开盖著破布的箩筐,露出里面一堆刻著粗糙雷电图样和“雷火焚偽殿”、“天罚”字样的小木牌、符咒。
  “避祸消灾,灵验得很吶!三钱银子一个!”有人犹豫著摸出铜钱。流言如同无形的瘟疫,在街头巷尾、在贩夫走卒的耳语中疯狂滋长蔓延,將天灾与人事、迁都与“得位”,紧紧地、恶意地捆绑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