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终於,朱棣还是挨揍了!
作者:佚名      更新:2025-11-03 14:00      字数:2705
  “……开城。”声音低沉沙哑,带著无尽的疲惫,却异常清晰,“传令……归降。”
  画面中,象徵著统帅权威的令箭被轻轻放在案上。帅旗缓缓降下,沉重的城门在刺耳的铰链声中洞开。
  洪武十三年的梅殷看到这里,一直悬到嗓子眼的心,终於重重落回肚子里!他下意识地抬手抹了抹额角並不存在的冷汗,长长地、无声地舒出一口浊气。
  还好!还好!忠臣的牌坊虽然倒了半边,但这“迫於无奈”、“为保全城军民与家人性命”而降的名义,总算是保住了!
  看天幕上自己归降后的境遇——虽然交出了兵权,但駙马的尊號、府邸、俸禄一样不少,甚至还能出入宫廷宴饮,与新朝的勛贵们点头寒暄。
  虽无实权,却也安稳富贵。这结局……比起那些被剥皮实草、诛灭九族的“奸党”,简直好上千百倍!一丝难以掩饰的、劫后余生的庆幸,悄然爬上了洪武十三年梅殷的嘴角。
  然而,天幕並未在此处定格。画面陡然变得阴鬱而诡秘,光线也暗淡下来。
  归降后的梅殷,锦衣玉食,出入於雕樑画栋的駙马府和觥筹交错的永乐宫廷。他在宴席上举杯应酬,与靖难新贵公侯言笑晏晏、把酒言欢,甚至偶尔还能与永乐皇帝说上几句话,神情恭敬而平静。一切看起来都那么“和谐”,那么“融入”。
  但镜头猛地一转!时间切换到深夜。
  駙马府深处,一处极其隱蔽、连心腹僕役都严禁靠近的书房。
  厚重的门帘隔绝了外界一切声响。烛台上只点著一支昏黄的蜡烛,光线勉强照亮书案周围。
  梅殷独自一人坐在阴影里,白日里那副平和恭顺的面具早已卸下。他眉头紧锁,眼神锐利而冰冷,手中把玩著一枚温润的玉佩——那是建文元年,他受命总兵淮上时,建文帝朱允炆亲手所赐!
  画面无声切换。又是深夜,地点换成了城外一座不起眼的荒废小庙。
  梅殷身著不起眼的灰布斗篷,帽檐压得很低。他对面,跪著几个同样打扮、看不清面容的汉子。
  梅殷低声说著什么,声音压得极低,只有偶尔几个词飘出:“……旧部……联络……蛰伏……以待天时……”跪著的人影重重点头。
  旁白音如同冰冷的毒蛇,悄然钻入洪武十三年梅殷的耳中:“然梅殷虽降,心念故主。常於府中密室独坐,摩挲旧物,神色愴然。更暗中联络失散旧部,私蓄死士於京畿及江淮旧地。每逢建文忌日或旧朝重臣罹难之日,必於府中秘设香案,遥祭慟哭。言语间对建文旧事不胜唏嘘,对永乐登基及迁都北平之议,多有腹誹讥讽。其志……恐未真泯也。”
  “!!!”洪武十三年的梅殷如遭雷击,彻底僵在原地!
  他难以置信地瞪大了眼睛,指著天幕上那个在密室中神色阴鷙、在荒庙里密谋的自己,嘴唇哆嗦著,却一个字也吐不出来,只在心中疯狂吶喊:“我……我还搞这些?!我还『心念故主』?!我还『私蓄死士』?!我……我有这么忠?!这么不怕死?!我自己怎么一点都不知道?!!”
  巨大的困惑和一种近乎荒诞的陌生感瞬间將他吞没。难道……难道我梅殷这副看似温润的皮囊之下,骨子里竟藏著个铁鉉般的硬骨头、方孝孺似的愚忠魂?只是现在太平富贵,这“忠魂”还未被时势逼迫出来?
  就在这自我怀疑的惊涛骇浪几乎要將他淹没时,一道灵光如同劈开乌云的闪电,猛地照亮了他的思绪!
  他浑身一震,瞬间抓住了关键——
  他此刻在洪武十三年对建文帝和朱棣的所有判断,对靖难结局的“理所当然”,全都是建立在拥有天幕这个“上帝视角”、全知全能般的剧透基础上!如果拋开这一切,回到那个真实的、没有剧透的建文朝末年呢?
  在那个时刻,建文帝朱允炆才是名正言顺、高踞龙椅的皇帝!
  他梅殷身为帝婿,深受国恩,被委以总兵淮上的重任,手握数十万大军!
  而燕王朱棣,只是一个起兵造反、挑战中央权威的藩王!
  天下人心,至少在表面上,依然向著建文正统。
  胜负,在当时看来,远未尘埃落定!在那个充满变数、前途未卜的“当下”,他梅殷选择忠於建文、坚守臣节,甚至在投降后,內心深处依旧无法真正认同篡位者,私下里做些不甘的举动……
  这,难道不是最符合他身份、处境和当时认知的选择吗?
  在那个没有“真命天子”剧透的迷雾里,谁能保证朱棣一定能贏?谁又能苛责一个试图忠於“正统”的駙马?
  这丝明悟,带著冰凉的河水般的寒意,让洪武十三年的梅殷激灵灵打了个冷战,一股不祥的预感悄然爬上心头。
  天幕的走向,似乎正印证著这份预感……
  奉天殿前,华美的石桥之上。梅殷似乎刚参加完一场宫宴,带著几分微醺,在几名隨从(其中一人眼神闪烁)的簇拥下,正欲上轿。
  突然,旁边看似路过的两名壮汉猛地发难!一人死死抱住梅殷,另一人则狠狠捂住他的口鼻!隨从中那眼神闪烁者竟也上前帮忙!
  在梅殷惊恐绝望的挣扎中,三人合力,將他高高举起,越过石桥栏杆,狠狠投入桥下冰冷的、水流湍急的河水中!
  “噗通!”巨大的落水声被喧囂的市井掩盖。水四溅,梅殷的身影在浑浊的河水中挣扎了几下,迅速被暗流吞没。
  画面最后,定格在寧国公主(此时封號变成了寧国长公主)得知噩耗后,披头散髮、状若疯虎般衝进皇宫,不顾侍卫阻拦,哭喊著冲向龙椅上的朱棣,指甲几乎要抓到他龙袍上的惨烈景象!
  “啊——!”洪武十三年的寧国公主看到自己未来夫君如此惨死,发出一声悽厉的尖叫,当场晕厥过去,被宫女手忙脚乱地扶住。
  整个奉天殿內外,一片死寂!所有人都被这赤裸裸的谋杀惊呆了!勛贵们面面相覷,文官们噤若寒蝉。駙马梅殷更是面无人色,浑身冰冷,仿佛已经感受到了那河水的刺骨寒意。
  谁也没想到!
  一直端坐在凤椅之上、以宽厚仁慈闻名、在整个天幕直播期间无论看到朱棣吃泔水还是杀人盈野都只是眉头紧锁、未曾失態的马皇后,此刻猛地站了起来!
  她脸上惯常的温和慈祥消失得无影无踪,取而代之的是滔天的怒火和母性的心痛!那双总是带著笑意的眼睛,此刻燃烧著骇人的火焰!
  她甚至没看朱元璋一眼,几步就衝到了奉天殿门口,目光如电,瞬间锁定了殿外台阶上那个还沉浸在天幕震撼中、一脸茫然无措的年轻燕王朱棣!
  “老四!!!”
  一声饱含愤怒与痛心的厉喝,如同惊雷炸响!
  在所有人惊骇欲绝的目光中,一向端庄的皇后娘娘,竟提起凤袍裙角,对著台阶下呆立的朱棣,狠狠一脚踹了过去!
  “嘭!”
  这一脚力道十足,猝不及防!年轻的朱棣“哎哟”一声痛呼,直接被踹得踉蹌后退好几步,一屁股跌坐在冰冷的台阶上!
  他捂著剧痛的胸口,抬起头,脸上写满了难以置信的震惊和巨大的委屈,眼神茫然地看著暴怒的母亲:“娘?!您……您干嘛打我?!”
  马皇后胸口剧烈起伏,指著天幕上梅殷沉河的惨景,手指都在颤抖,声音因为极致的愤怒而拔高、尖利:
  “混帐东西!他是你妹夫!是你亲妹子的夫君!他挡著你哪条路了?!啊?!你连他都要下这等毒手?!你的心呢?!被狗吃了吗?!”
  奉天殿內外,死一样的寂静。只有马皇后愤怒的喘息声,和跌坐在台阶上、捂著胸口、一脸懵逼加委屈的年轻燕王朱棣粗重的呼吸声。
  朱元璋在殿內张了张嘴,最终化为一声复杂的嘆息,揉了揉突突直跳的太阳穴。
  --
  想看朱棣挨打的,这回满意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