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8章 人民子弟兵到了
作者:佚名      更新:2025-11-05 08:47      字数:2135
  郑一民和丁明礼相对发出感慨。
  突发五百年一遇洪峰,反应时间只有二十分钟。
  溃坝之后竟然无一人伤亡,简直是防洪史上的奇蹟。
  这里面当然有运气的成分在里面,恰好赶上了群眾转移演练。
  但要不是陈小凡等人警惕性高,肯拿出功夫做这样的演练,也不会有这样的结果。
  所以郑一民毫不吝嗇,对通元县李家坝段的防洪干部,给予大力宣扬。
  等洪水过后,还要给予重奖。
  郑一民戏謔地笑道:“明礼,你招了个好女婿啊,竟然这么能干。
  工作这么短时间,就做出如此政绩,將来恐怕前途无量。”
  丁明礼苦笑道:“这个孩子有些时候运气的確好了些。
  他做的许多事,到最后都以圆满收场。”
  郑一民正色道:“机遇都是留给有准备的人。
  即使运气好,也要提前努力才行。
  不能事事都归结为运气好。
  就像今天这样,要不是他们费力搞演练,就算运气再好也没用。
  这样勤恳的工作態度,不是那些官场老油条能比擬的。
  省防总每年都下达演练任务。
  可真正尽心演练的有几个?
  也只有陈小凡他们认真做了,才恰好立下了大功。”
  丁明礼听郑一民如此夸讚准女婿,心里不由美滋滋的。
  当初幸亏女儿眼光好,选择了陈小凡这个寒门子弟,没有选择李天放。
  【写到这里我希望读者记一下我们域名1?1???.???】
  要不然他要天天给那个富二代擦屁股,也没有今天被省委书记当面表扬的荣光。
  ……
  通元县,二里沟防洪段。
  大雨依然狂下不止。
  吕致远穿著雨衣,带著消防人员去清理一座倒塌的土坯房。
  “快,速度要快,”吕致远急得脸上不知是汗水还是雨水,大声命令道:“务必把人完好无损地救出来。”
  他这边堤坝虽然没有崩溃。
  但大雨导致一座年久失修的民房倒塌,祖孙三人被压在了底下。
  这座民房也在他负责的网格之內,出了事他也要担责任,所以才无比著急。
  过了约有半个小时,在消防员的努力下,被埋的祖孙三人总算被挖了出来。
  但是救护的医生检查后,过来沉重的报告道:“吕书记,经过检查,三人已经没有生命特徵。”
  吕致远心凉到了谷底,冷著脸点点头道:“知道了,准备善后吧。”
  三人死亡,已经属於较大事故。
  按照流程,需上报到地级市防总调查,並上报省防总备案。
  所以郑一民书记,一定会看到他不光彩的表现。
  正在这个时候,肖正鑫慌慌张张跑过来道:“吕书记,李家坝溃坝了。”
  “什么?溃坝了?”
  吕致远心里一惊,隨即感到一丝庆幸。
  李家坝溃坝那是大事故,死的人一定不少,如此也就掩盖了他的过失。
  而且李家坝又不是他负责。
  网格划分已经报到了省防总。
  省里追究责任,找杨立新去。
  “多少人失踪,多少人死亡?有没有准確数目?”
  吕致远压抑住心中惊喜,急切地问道。
  肖正鑫神色古怪道:“他们那边,一个人也没死,老百姓全都转移了。”
  “一个人……也没死?”
  吕致远脸色变成死灰,喃喃自语。
  他心里突然想起之前,甜水镇书记赵立人给他匯报过。
  杨立新搞过度防范,大举迁移百姓。
  没想到,竟然正好撞上了溃坝。
  相比之下,他这边通河没有泛滥,却因为暴雨砸死了三个人,將来怎样向省防总交代?
  “他们运气可真好,”吕致远越想越懊恼,不由自主地攥紧了拳头,嘆口气道,“那个陈小凡,简直是个吉祥物。
  走到哪里,哪里立功。”
  肖正鑫知道吕书记心情不好,小声稟报导:“现在军方派出救援的子弟兵,正在赶往李家坝方向救援。
  据说隨行的还有省宣传部的领导。”
  吕致远苦涩地一笑道:“子弟兵只有郑书记能请得动。
  这次到李家坝救援,一定是郑书记的安排。
  而且还有宣传部隨行,应当是要大力宣扬。
  杨立新恐怕要飞黄腾达了。
  臥龙凤雏,得之可安天下。
  只怪我自己有眼无珠,亲手把人才推给別人。”
  肖正鑫知道吕致远说的是陈小凡,小心地道:“吕书记,现在后悔也没用,还是想想怎么善后吧。”
  吕致远长嘆一声道:“人死不能復生。
  无论如何善后,这过失是免不了了。
  只求能平安落地,已经是万幸。
  再也不敢有非分之想了。”
  ……
  小孤山顶。
  大雨依然在下。
  老百姓们又冷又饿,有许多身体弱的已经奄奄一息。
  四面都是滔滔洪水,根本无处可逃。
  杨立新带领县政府的干部们,组织大家展开自救。
  年轻人把雨具都让出来,优先给老人和孩子避雨。
  好在如今大家如同经歷世界末日,每个人都非常听话。
  百姓们知道县府干部是领头人,所以空前的团结。
  要是有人敢对干部耍横,立即会被乡亲们给按下去。
  苦熬到天快要黑的时候,突然远处有几束光柱打了过来。
  有人站在高处,看著远方高喊道:“子弟兵来了,我们得救了。”
  百姓们像在黑夜里见到曙光,兴奋地蹦跳欢呼。
  杨立新梁小梅陈小凡等人互相对视一眼,不由长出一口气。
  没过一会儿,军队的衝锋舟到了。
  下来一队队的年轻小伙子,送来了矿泉水,分发给大家。
  有个大校高声喊道:“谁是这里的负责人?”
  杨立新赶忙迎过去,跟对方握手道:“我是通元县副县长杨立新,这里我负责。”
  “杨县长您好,”那大校道:“我也姓杨,奉省军区命令,前来营救你们。”
  “谢谢杨首长,”杨立新感激道,“我们这里有好几万人,恐怕不好营救。”
  那杨姓大校道:“我们先期到达的人员有限。
  想要把老百姓全部转移不现实。
  我们会沟通上级,立即清通下游河道,让洪水儘快退去。
  另外我们带来了军用帐篷,请身体弱的老人和孩子先进帐篷避雨。”
  “谢谢,谢谢,”杨立新除了道谢之外,也说不出其他。
  这时候旁边有个带著眼镜,穿便装的中年人道:“我是省委宣传部的。
  哪位是陈小凡同志,我们要对他做个专访。”
  陈小凡道:“我们杨县长是主要负责人,还是採访他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