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给我三天时间
作者:佚名      更新:2025-11-03 13:45      字数:2052
  古修凯看到梁小梅,赶忙擦了擦额头上的汗迎了过来,喘著粗气道:“梁镇长,快来救命,我马上就撑不住了。”
  梁小梅接过扩音器,回头看了一眼国道上的大巴车道:“这里交给我,你让那些车赶紧走。
  都等在那里干什么?
  还嫌不够乱么?”
  “对对对,我马上就去!”
  古修凯让交警撤下来,去驱赶那些大巴车。
  梁小梅手持扩音器,对著群情激奋的百姓道:“乡亲们,我是咱们甜水镇副镇长梁小梅。
  大家有什么困难,可以跟我说。
  我会尽全力为大家排忧解难。”
  有个青年高声喊道:“我们要搬去安置区,你能做主么?”
  梁小梅清了清嗓子道:“这应该是大家最想问的。
  我先回答这个问题。
  建立安置区,推行合村並镇工程,这不是镇里县里,甚至省里,能决定的。
  该工程的主要资金来源,包括国家財政预算支持、地方政府支持、专项建设资金以及长期贷款。
  更新不易,记得分享101看书网
  这里面缺了任何一环,都无法完成耗资如此庞大的项目。
  几年前,因为天时地利人和,县里按照动迁户的数目,为大家建成了安置区。
  可是时间到了现在,当时的条件都已经不復存在。
  我也不瞒大傢伙儿。
  想要重新组成那条资金链,基本已经不太可能。
  只是国家財政预算这一条,就已经把路卡死了。”
  百姓们听了这话,顿时又跟炸了锅一样。
  “照你这么说,根本就没戏了是不是?”
  “我们就该困死在大山里,自生自灭?”
  “以前的时候山里村子多,还能合建个小学,现在只剩下我们一个村,娃娃怎么上学?”
  “村子里供电常断,电话也常常打不通,去趟镇上,来回要一天的时间,你们考虑过我们的难处没有?”
  “既然话说到这份上,你还怎么解决我们的困难?还是让我们去省城信访吧。”
  “让省里的青天大老爷们看看,我们这些人,被扔在深山里没人管,成了弃民。”
  ……
  老百姓们也不是不知道,想让县里给他们盖楼,属实千难万难。
  但他们的生活困难,也是摆在明面上的。
  於是百姓们不再听梁小梅解释,纷纷冲向路边的大巴车。
  他们眼睁睁看著交警要把客车都赶走了。
  “都冷静一下,听我说……”
  “你们等一等……”
  梁小梅大声吆喝著,想要阻止这些人。
  可是对方人数太多了,根本阻拦不住,还差点把她撞倒。
  牛志刚老罗等三人蹲在路边,一边抽著烟,一边幸灾乐祸地偷偷嘲笑:
  “咱们不行,这梁小梅来了,不也不行么?”
  “说到底,是这些村民不讲理,跟咱们没关係。”
  “回去得跟史书记和杨县长好好说说。”
  三人在电话里挨了史子义训斥,心里极度不平衡。
  要是梁小梅来代替他们,顺利把事情解决,那就显得他们太无能了。
  如今眼见梁小梅吃瘪,也没有阻拦住老百姓。
  他们简直心怒放,嘴角压制不住地往上翘。
  正在这个时候,陈小凡突然挡在梁小梅的面前,接过扩音器厉声喝道:“都给我站住!”
  他这一嗓子声音太大了,吼得老百姓们耳朵里嗡嗡响。
  经过在小王庄的锻链,他身上不知不觉出现了某种霸气。
  桃源村百姓们的脚步不由自主停下,怔怔地看著这个年轻人。
  陈小凡大声道:“你们以为这样去省城,就能解决问题?
  你们生活方面的困难,咱们都可以想办法商量。
  比如你们提出的孩子上学,咱们可以协商建立村办小学,也可以购置校车,统一把孩子送到镇上。
  这些都是可以协商的。
  你们动不动就要去省城。
  你们以为省领导那么閒,有空处理你们这些芝麻绿豆的小事么?
  到最后,还不是责成县镇这基层政府来解决?”
  村民们沉默了片刻。
  老村长陶洪泰站了出来道:“小同志,你跟梁镇长说的,也许都有道理。
  可是整个深山里只剩下了我们一个村子。
  无论单为我们解决供电问题,还是上学问题,代价都太大了。
  所以我们思来想去,还是搬出去的好。”
  陈小凡道:“当初你们决定不搬的时候,可不是这么想的。”
  旁边有人道:“废话,当初国道取直工程正在施工,眼见大马路就能修到村口了。
  只要国道能从村边路过,做点什么不赚钱?”
  陈小凡想了想,接口道:“我给大家出一个方案,大家听一下,可不可行。
  要是我能想办法,让修路工程重新上马,给你们把路修通,你们还搬不搬?”
  这话一出,在场所有人都愣住了。
  梁小梅偷偷拉了拉陈小凡衣袖,在他耳边小声急道:“你別胡乱许诺,信口开河。
  修路工程也是能隨便许诺的?
  到时候办不成,损伤政府部门信誉不说,还会惹出更大的乱子。”
  陈小凡回头捏著她耳朵低声道:“小梅姐,放心,我心里有数。”
  “你有什么数?”
  梁小梅瞪了他一眼道:“328国道取直工程,是国家与省里共同投资的工程。
  想要让这个项目重新上马,比重新审批建设安置区更难,你知不知道?
  赶紧把扩音器给我,躲后面去。”
  这时候老百姓也纷纷议论了起来。
  “这小伙子,嘴上无毛,却能把牛皮吹破天,他能让修路工程重新开工?”
  “不管你们信不信,反正我是不信。
  这可是国道取直,难道不是应该国家出钱?”
  “一个镇上的芝麻绿豆小职员,能左右国家工程的上马下马?”
  “我虽然没读过书,但我也知道这绝无可能。”
  “別听这小子信口开河,他害怕我们去省城告状,在忽悠我们呢。”
  ……
  陈小凡见大家满脸都是不相信的表情,还要继续去信访。
  他牙关一咬,从兜里掏出工作证,亮给大家道:“今天我陈小凡把话撂在这里。
  给我三天的时间,我要是没有把修路工程给跑下来,我自己主动辞职。
  到时候你们要去哪里就去哪里,我绝不阻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