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 高新科技
作者:佚名      更新:2025-11-03 13:34      字数:3507
  2000年,是一个转折之年,改开进行了二十多年,国家摸了20年的石头。
  得到了经验,也付出了教训。
  市场化初步成形,国企改革愈发深化。
  前期钻政策空子发了財的,大都已经洗白上岸。
  他们更希望用法律让自己的所得合法化。
  外向型经济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华夏逐步成为劳动密集型企业的转嫁地。
  上亿的农民奔向沿海,用一颗颗螺丝撑起共和国腾飞的翅膀。
  2000年,晶片正式步入摩尔定律,组装机占领华夏市场。
  2000年,网际网路初现雏形,第一批猪即將站上风口。
  2000年,土地財政確立,房地產即將成为丈母娘经济的代名词。
  2000年,移动通讯进入价格大战,手机从奢侈品变成必需品。
  2000年,是华夏进入新世纪,最后一次机会遍地的年代。
  2000年,是最后一次,作题家可以实现阶级迁跃的年代。
  2000年,是最后一次,凤凰男还是褒义词的年代。
  重生的凤凰男刘清明,就站在这个年代的风口上。
  他不记得今年的彩票號码,也不记得大涨的股票代码。
  但他知道,有一种只火了几年,很多人听都没听过的通讯工具。
  在这一年开始发力,並在隨后的几年里。
  火遍全国。
  他就是“小灵通”。
  大舅不懂这些,但他相信自己的出息外甥。
  王得宝咧著黄牙,蒲扇般的大手在空中挥了挥。
  “明娃子,这生意做得,大舅也参一股可好?”
  刘清明看向大舅,这倒是意外之喜。
  他原本只打算先说服父母。
  “大舅,这生意本钱可不小,风险也有。”
  “风险?干啥没风险?土里刨食还看老天爷脸色呢!”王得宝把旱菸杆在鞋底磕了磕。“你表哥在南边厂里,说那啥……小、小灵通?卖得可火了!咱这儿早晚也得兴起来!”
  刘清明心里有了底。
  看来表哥已经给家里透过风了。
  这就好办多了。
  他转向父母:“爸,妈,你们看,表哥在外面见过世面,都觉得这东西有搞头。”
  刘红兵眉头紧锁,蹲在地坑边没吭声,手里的竹篾子编得更快了。
  王秀莲脸上还是忧心忡忡:“小明,不是妈不信你,咱家这情况……那一万块,是你拼来的奖金,要是赔了……”
  “妈,钱没了可以再挣。”刘清明打断她,“机会没了,就真没了。”
  他站起身,在狭小的屋子里踱了两步。
  “现在手机是贵,诺基亚3310一千多,爱立信摩托罗拉更贵。关键是话费,移动一分钟六毛,联通五毛四,还是双向收费!谁没事老打电话?”
  他拿起自己的3310比划著名。
  “接电话都得掏钱,出个远门,那漫游费更是嚇死人。普通人家谁用得起?”
  刘红兵停下手里的活计,抬起头。
  王秀莲也认真听著。
  “『小灵通』不一样。”刘清明语气加重,“机器便宜,三百块就能买一个。最关键的,单向收费!费用跟家里座机一样!你想想,能拿著到处走的座机,谁不想要?”
  王得宝一拍大腿:“对!就是这个理!能带走的座机!多方便!”
  “它的缺点是信號不如手机,只能在市区用,不能漫游。”刘清明没有隱瞒,“但你想想,对咱们林城这种地方,大部分人活动范围就在市区,谁没事老往外地跑?三百块的电话,市话费,这两个好处,足够让大家掏钱了。”
  2000年,国民收入普遍不高。
  价格,是决定购买力的第一要素。
  “小灵通”正是抓住了这个痛点,才在手机巨头环伺下,硬生生杀出一条血路。
  “这东西,就是电信公司拿出来跟移动联通抢市场的武器。”刘清明做出判断,“国家政策支持,市场需求巨大,现在介入,正是时候。”
  王秀莲还是犹豫:“可……开店要不少钱吧?光进货就得……”
  “所以我才说,一万块不够。”刘清明看向王得宝,“大舅,你真打算投?”
  王得宝站起来,黝黑的脸上透著一股决绝。
  他转身进了里屋,窸窸窣窣一阵响动。
  再出来时,手里拿著一个用布层层包裹的东西。
  他一层层解开,露出里面一沓沓用皮筋捆好的钞票。
  有新有旧,面额不一。
  “这儿是三万。”王得宝把钱拍在炕桌上,发出沉闷的响声。“我跟你舅妈攒了大半辈子的家底,还有你表哥寄回来的,都在这儿了。”
  他看著刘清明,眼神灼热。
  “明娃子,大舅信你!你说咋干,就咋干!”
  三万!
  刘清明著实吃了一惊。
  他知道农村人攒钱不易,没想到大舅能拿出这么多。
  这几乎是把全部身家都押上来了。
  刘红兵和王秀莲也愣住了。
  他们比谁都清楚,这三万块对大哥一家意味著什么。
  “大哥,这……”王秀莲想劝。
  “妹子,你別管!”王得宝摆摆手,“明娃子是咱老王家第一个体制人,有出息!我相信他!”
  他转向刘红兵:“红兵,你也是,別前怕狼后怕虎的。儿子有本事,当爹的就得支持!”
  刘红兵看著桌上的钱,又看看儿子,最后长嘆一声,点了点头。
  “小明,你想干,就干吧。爸妈……信你。”
  王秀莲眼圈有点红,没再说话,算是默认了。
  刘清明心里涌起一股暖流,也感到了沉甸甸的压力。
  “爸,妈,大舅,你们放心。”他拿起桌上的存摺,和那三万块钱放在一起。“这四万块,加上我再想办法凑点,启动资金就差不多了。”
  “你还想咋凑?”王秀莲立刻紧张起来。
  “我现在的身份,可以去银行申请贷款。”刘清明解释,“公务员贷款,利息低,额度也还行,我估摸著,再贷个五六万,凑够十万左右,应该够开个像样点的店了。”
  “贷款?”刘红兵刚放下的心又提了起来,“那可是欠银行的钱,万一……”
  “爸,做生意没有万无一失的。”刘清明语气平静,“但我可以告诉你们,『小灵通』这波红利,最多也就火三五年。等以后手机资费降下来,功能多起来,它就没优势了。”
  “咱们要做的,就是抓住这几年时间,快速赚一笔。这叫窗口期。”
  “等赚到钱,咱们再做別的打算。这只是第一步。”
  他看著父母和大舅。
  “而且,开这个店,不光是为了赚钱。”
  “你想想,现在啥最时髦?电脑、手机!这都叫高新科技!”
  “咱们开通讯店,卖『小灵通』,也挨著高科技的边儿。说出去,是不是特有面儿?”
  在这个年代,“高科技”三个字,有著特殊的魔力。
  卖光碟的都敢自称it从业者,开个手机店,那绝对是站在时代前沿。
  这对於渴望改变命运的普通家庭来说,吸引力是巨大的。
  王得宝眼睛发亮:“对!高科技!以后谁还敢小看咱!”
  刘红兵和王秀莲也被说动了。
  面子,有时候比里子更重要。
  “行,那就这么定了。”刘清明拍板,“爸,妈,大舅,店开起来,主要靠你们经营。我这边,负责跑手续,打通关係。”
  他一个体制內的人,出面开店不合適。
  但利用身份跑跑手续,打点关係,却方便得多。
  这事,宜早不宜迟。
  林城的电信关係,工商税务,都需要打点。
  他一个基层小民警,人微言轻。
  得找人帮忙。
  脑海里,立刻浮现出一个身影。
  苏清璇。
  那个背景神秘,路子有点野的美女记者。
  通过几次案子,两人已经算是朋友了。
  找她,或许能事半功倍。
  ***
  省城,清江日报社。
  苏清璇坐在自己的工位上,纤细的手指在键盘上飞舞。
  清江日报社是全省为数不多,首先实现办公自动化的单位。
  採购价高达三万一台的586电脑,妥妥的时代先锋。
  而一万多两万一套的第一代办公软体,更是办公利器。
  光是学习五笔字型,苏清璇便上了半个月的微机课。
  对,这个时代的计算机,最大的功能是打字!
  此时的她,已经进入了亢奋状態。
  连续几篇关於四海集团涉毒、张志强落马的深度报导,让她在报社乃至全省新闻界名声大噪。
  730的现场採访,更是让她大出风头。
  领导已经狠狠表扬了好几次。
  这叫做。
  成就感。
  座机响了,是父亲苏玉成的號码。
  “喂,爸。”她语气轻快。
  “清璇,那几篇报导我看了,写得不错。”电话那头,苏玉成的声音听不出喜怒。
  “那是当然,也不看是谁写的!”苏清璇有些得意。
  “別高兴得太早。”苏玉成话锋一转,“张志强倒了,对何四海来说,只是断了一条臂膀,还远没到伤筋动骨的地步。”
  苏清璇皱起眉:“怎么可能?证据链那么完整,张志强都招了,还有省委林书记亲自督办,他何四海还能翻天?”
  她不相信,铁证如山,加上高层关注,何四海这次不死也得脱层皮。
  “正因为是林书记主抓,这个案子才能办到这个程度。”苏玉成的声音透著一股洞察世事的冷静,“但你要明白,林书记考虑的是全省大局。”
  “四海集团是清江省的纳税大户,养活著几万工人。它的影响力,不止在清江。真把它彻底搞垮,明年的经济数据会很难看。”
  “经济搞不上去,这是任何一个主政官员都无法承受的。哪怕林书记有再多的理由,这个硬伤也足以抹杀他大部分政绩。”
  “这就是政治,不是简单的对错黑白。”
  苏清璇沉默了。
  她知道父亲说的是事实。
  但心里那股劲,让她难以接受。
  “难道就眼睁睁看著他逍遥法外?”
  “饭要一口一口吃,路要一步一步走。”苏玉成语气缓和了些,“扳倒何四海这种人,需要耐心,更需要时机和策略。”
  “你现在锋芒太露,不是好事。收敛一点,多观察,多思考。”
  苏清璇握著话筒,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不甘心。
  凭什么?
  “小璇,別灰心,你已经干得很出色了。”
  苏玉成不想打击女儿的信心。
  好在苏清璇並不气馁:“知道了,爸,我有个电话进来,先不跟你说了。”
  “你什么时候回省城啊.......”
  “工作结束了就回去。”
  苏清璇飞快地掛掉了电话,拿起桌子上的手机。
  上面闪动著“刘清明”三个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