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 谁也不能说诉小子半句不好!
作者:佚名      更新:2025-11-04 08:52      字数:2397
  黎诉目光扫过眾人,声音坚定,“百两黄金,可买良田千顷,可堆满仓廩,但良田千顷,若无耕作之巧法,终有荒芜之日,仓廩堆满,若无守护之智慧,难敌灾祸之侵。”
  “唯有读书明理,方能如这曲辕犁一般,破开蒙昧之土,让我们的子孙后代,不再仅凭一身蛮力与天爭食,与命爭途。”
  黎诉的声音越来越高亢,带著一种振聋发聵的力量,“我要建的学堂,不止教人识文断字,更要教人懂得天时地理,懂得算术记帐,懂得格物致用,让村子里的孩子,无论將来是握笔还是扶犁,都心中明澈。”
  “至於是光宗耀祖的证明,还留了一半,完全足够了。”
  黎诉一边激昂地说著,一边在心中想,他的演讲能力没有退化,不枉之前老师们让他三天两头的去当学生代表发言,激励同学。
  黎诉鏗鏘有力的话语在院子里面迴荡,如同重锤敲击著在场每一个人的人心。
  不止杏村的人,连来吃席的其他村子的人,孟先生,黎诉的同窗们,他们都被此时的黎诉所折服,黎诉身上闪耀著一种光芒。
  他们不禁捫心自问,如果是他们,他们能做到黎诉这样吗?好像做不到。
  因此眾人心中由衷的敬佩,黎诉这样的人,他能成事,是必然的!
  席盛眼中的欣赏更盛,眼里盪起了笑意。
  杏村的村民们心里更是情绪如浪潮汹涌,震撼又茫然,心中还有一种难以言喻的悸动。
  他们不知道怎么形容此时的心情,但他们知道,现在若是谁敢给他们说一句诉小子的不好,他们一定將人群殴打个半死!
  村长颤抖著嘴唇,喉咙里发出嗬嗬的声响,半晌没有憋出一句话,眼睛盯著黎诉,眼里情绪汹涌。
  他们村子和其他村子的情况不太一样,他们先辈是逃难过来的,最后在这里买地建房定居了下来。
  虽然已经几十年了,但大家不是一个宗族的,姓氏繁杂,比不上其他村子那么团结一心,或许这是一个好机会?
  黎诉笑著道,“大家觉得呢?”
  村长对上他的眼,激昂地道,“好,建私塾,是,娃儿们得读书,读书有用,像你一样!”
  “建!我给私塾打桌椅!”
  “算我一个!我出力!”
  “我有的是力气!我也可以出力!”
  狂热的浪潮再次席捲整个院落,村民们纷纷响应,说著自己能做些什么,这个场面让席盛都有些震撼。
  眾人心中此时火热无比,浑身充满了力量,觉得他们村子前途亮堂堂。
  ……
  宴席结束时姜大哥满头汗,冯翠翠给他拿了今天炒多的肉菜,让他带回去吃,直接给了五两银子。
  101看书101??????.??????全手打无错站
  冯翠翠心里高兴啊!小四考上秀才,还得到了圣旨和陛下亲自赐下的赏金!
  姜大哥看到五两银子眼睛都瞪直了,五两?
  这给得也太多了吧?是他有史以来拿到的最高的一次!
  “拿著吧,今天你也辛苦了。”冯翠翠开口道。
  姜大哥揣著银子走在回家的路上,整个人都是飘忽的。
  ……
  黎诉因为决定要前往明岳书院,他就想在离开之前把事情都做好,让家里人轻鬆的过活,便忙得连轴转。
  酒坊和私塾都在风风火火地就开建,村里人虽然帮著建,但只知道有一个是私塾,另外一边那个不知道建的什么。
  刚建好新房,这总不能又建房子吧?
  黎诉除了秦明给的那个农庄,还买了两个,准备一个让大伯家去管,一个让二伯家去管,还有一个让外公外婆那边去管。
  原来农庄的管事也一併买下了,大多数的事都是农庄的管事和小廝们来做,地里就是佃农他们种。
  黎诉只是想让他们去帮忙看著点,起的是监督作用。
  而自家这边,酒坊他还需要家里人来管,就没让他们去农庄。
  私塾的先生黎诉不可能自己来担任,他还要继续走科举的路,要去明岳书院,便只能聘请其他先生。
  人是席盛推荐的,很符合黎诉的要求,读书识字,算数,天文地理都懂一些。
  黎诉二话不说就答应了,师父推荐的肯定没有问题,不过那位先生要一段时间才能来。
  但也不影响,因为这边私塾还在建,先生即便来了也还不能教书。
  而酿酒这边,关键步骤他就只交给家里人,而其他繁杂的步骤就招周围几个村子的人来做。
  黎家人听完黎诉的安排,一个个都傻眼了,这一通下来得多少银子啊?
  “城里铺子钵钵鸡那个就交给二哥来管,二哥你就当里面管事的,不用亲力亲为,招人干就行。”
  “小泽送了我一个铺子,酒坊开了后那个铺子就用来卖酒,大哥你就去管那个铺子,也是只当管事,其他事招人来做。”
  “酒坊酿酒就麻烦爹娘还有嫂嫂们了,我说的那几个步骤,只能你们来做。”
  黎家人:“!!!”
  黎正萍一脸茫然,家里谁都安排到了,但没有给她安排,“小四,那我呢?”
  黎诉看向黎正萍,“三姐,酒坊交涉之事,我想交给你。”
  黎正萍用力地点头,有她的事就行!
  “酒坊分红这方面,三姐的会比爹娘,大哥二哥的多,大家没有意见吧?”黎诉问道。
  黎家人当然没有意见,小四说什么就是什么。
  黎正萍心下感动,小四似乎已经给她铺好了路,小四年纪虽然最小,但考虑事是最周全的,走一步看十步。
  家里人这边搞定了,黎诉便开口道,“那爹你去给大伯二伯说帮忙管农庄的事,娘你去给外公外婆说。”
  黎诉拿上自己准备好的文本去县里找县令和秦父谈谈,此时县令已经换了一位。
  黎大平和冯翠翠对视一眼,连忙应声道,“好!”
  黎大平脚步匆匆地往黎大伯家里去,身为最小的弟弟,哥哥们帮衬了许多,现在可以回馈一些,黎大平心中是高兴的。
  黎大平先去黎二伯家,把黎二伯一家人喊到了黎大伯家。
  “大平,是发生什么事了吗?怎么把大家都叫来了?”黎大伯面色有些沉重,担心是出了什么事了。
  黎二伯也心急地道,“出什么事了就说出来大家一起想想解决的办法。”
  “对,一家人齐心协力,没有什么过不去的。”
  黎大平脸上带笑,“不是坏事,是好事。”
  黎大伯和黎二伯家都愣了一下。
  好事?
  难道是……
  黎大伯和黎二伯两家人心中隱隱约约有了猜测。
  诉小子是一个有出息的,看小弟家过得好,黎大伯和黎二伯家里媳妇不是没有提过让诉小子也带带两家。
  但黎大伯和黎二伯都拒绝了媳妇的提议,诉小子有出息是好事,但他们不能理所当然的让诉小子帮他们家,反正他们是没脸提的。
  大伯娘和二伯娘心里就熄了这个心思,算了,家里也不是过不下去,而且诉小子家那边经常给他们送吃的,她们不能太贪心。
  而现在难道是诉小子又想了什么主意?
  大伯娘和二伯娘心中火热起来,谁都想家里过得更好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