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4章 朝会商议,何人代苏威之官职
作者:烟雨楼台下      更新:2025-10-28 04:11      字数:2045
  “殿下,您怎么把您的大计都说出来了?”
  福全忍不住道。
  “孤有清楚的说了些什么吗?”
  杨暕反问。
  “这...”
  福全一时哑然。
  “孤要是什么都不说,怎能有诚意?”
  杨暕微微眯眼。
  “若殿下说出来,还可以考验他们一番?”
  福全立马明白过来。
  “不错。”
  杨暕点了点头:“倘若他们有任何异动,亦或者走漏风声,孤就能確定他们真心与否。”
  “没想到您居然考虑得如此周到!”
  福全由衷的说道。
  “其实孤主要是担心,他们依旧是並肩王的人。”
  杨暕直言。
  “虽说可能性很小,不过小心为上总没错。”
  福全连连点头。
  “关中安排好,大兴城必须沦陷不得有误!”
  杨暕眼神阴狠。
  他所谓的借刀杀人,就是借李家的刀宰了杨侑!
  可以说,杨暕和李世民是相互利用各取所需。
  而且他们都有个共同敌人,那就是吴缺!
  吴缺不死,他们心头难安。
  对杨暕而言,关中一战最好的结果,就是吴缺和杨侑都死!
  “我已经吩咐下去,关中自然会有人响应。”
  福全回道。
  “很好。”
  杨暕满意的点了点头。
  “那殿下,李靖几人何时动用?”
  福全又问。
  “暂且不及。”
  杨暕摇了摇头,他终究没那么容易相信人。
  福全闻言,也不再多言。
  “备马,该回去了。”
  杨暕起身。
  “诺。”
  福全离去。
  杨暕回了王府之后,就好好休息了一日。
  毕竟明日朝会,他还要施展一些手段。
  一夜过去,次日乾阳殿。
  一眾文武相继抵达,於文武两列站定。
  李靖等人,赫然也在文武行列中。
  所有人都到齐后,杨广才从御用通道走了出来。
  “臣,参见陛下。”
  一眾文武齐声高呼。
  “诸位卿家,免礼。”
  杨广微微頷首,便让眾人起身。
  他的神色略显疲態。
  毕竟这些时日事情太多,既有关中危机,又有人胆大包天劫狱杀了苏威!
  “眾卿...”
  杨广缓缓抬头。
  眾文武却是低著头,不敢看他一眼。
  只要消息灵通的,自然知晓地牢发生的事。
  这时候,谁敢去招惹圣上?
  “可知不久前曾发生何事?”
  杨广声音低沉,但神色却是异常平静。
  不知情的,还真不知道圣上今日心情不好。
  一不小心,就是自找霉头。
  下方文武发出额额的声音,半晌无人出列。
  你说要是说不知道,万一圣上大怒,说你干什么吃的?
  京都出什么动静,都不清楚?
  你要说知道,不就是惹上嫌隙?
  顾虑多的人,自然不敢隨便回答。
  “陛下,是地牢一事?”
  一道声音响起,发问之人正是来护儿。
  也只有这等陛下近臣,才能如此发话。
  “哼,朕还以为无人知晓!”
  杨广冷哼一声。
  “卫卿!”
  他冷眼看向卫玄。
  “臣在。”
  卫玄身躯一震,瞬间走出文臣行列。
  “你给眾卿详细说说,究竟发生了什么。”
  杨广声音低沉。
  “诺!”
  卫玄擦掉额头汗珠,立马就把地牢发生的事说了出来。
  什么苏威已死面目全非,而地牢和刑部没有半分察觉等等。
  眾文武一听,均是大吃一惊。
  他们听闻地牢发生的事,但未曾知晓事情居然发生得如此隱秘。
  这件事的性质可不简单。
  “臣有罪。”
  卫玄已经是满头大汗。
  “哼。”
  杨广冷哼一声,並未降下责罚。
  “朕没想到,继宇文家和楚公府甚至唐国公府之后,居然还有人包藏祸心!”
  杨广声音不断拔高,最后更是一巴掌拍在伏案上。
  他甚是用力,手掌瞬间变红。
  饶是如此,杨广仿佛不知疼痛似的,没有半点神情。
  “陛下息怒。”
  眾文武齐声道。
  “这件事必须彻查,绝不姑息,若是让朕知晓何人所为绝不留情!”
  杨广眼中儘是杀意。
  这些人一而再再而三的触及他底线。
  若不使点残忍手段,只怕相同的事情还会发生。
  “诺。”
  卫玄领命,看来他这段时日都要查此事。
  哪怕是把整个地牢反过来,都要查到蛛丝马跡。
  “奇怪。”
  杨暕眉头紧锁,喃喃一声。
  “怎么了,二皇子,莫非你有什么线索?”
  那威严的声音突然入耳,直接让他浑身一颤,下意识的抬头。
  迎上的,便是他父皇那双冷冽的眸子。
  “父皇,儿臣只是觉得疑惑,为何地牢刺杀还要毁其面容。”
  杨暕忙道。
  “哼。”
  杨广这才收回目光。
  其实他也怀疑杨暕,仅仅只限於怀疑,没有实质性证据。
  除此之外,杨广连其余几个权贵也怀疑。
  不然就是权贵之后,乃至於一些庞大世家。
  除此之外,杨广想不到还有何人能够逼迫苏威。
  “苏威死活与否,他原本职位都空缺了。”
  杨广又道。
  这话一出,虞世基等人的眼中立马冒出精光来。
  这可是他们进一步掌握大权,以及壮大自身的绝佳机会。
  虞世基正欲开口,却立即作罢!
  此时要是操之过急,只怕会引起反效果。
  到时候好处没得,反而会引起怀疑。
  “诸位卿家有何人可以举荐?”
  杨广扫视眾人一眼沉声问道。
  眾人是你看我我看你,暂时无人出列。
  “无人举荐,还是朕的臣子无人胜任?”
  杨广皱眉。
  话说到这个份上,立马就有文武出列。
  “陛下,臣认为房大人和杜大人,均可以担此大任。”
  出列之人,乃是吏部尚书。
  紧隨其后,还有民部侍郎站了出来。
  一眾官职都算不错的官员,纷纷出列附和。
  杨广见状,心中甚是高兴。
  这一切,正按他所想的方向发展。
  而眾多文武何尝不知,他们的陛下在想什么。
  “父皇。”
  杨暕估摸著时机成熟,也跟著站了出来。
  “你有话说?”
  杨广眉头微皱。
  他以为杨暕是要否定眾文武,举荐其他人。
  “儿臣认为,房玄龄和杜如晦乃大才,而且政绩不错还有战功,的確可以胜任!”
  谁曾想杨暕居然是附和。
  杨广本欲敲定下来,但虞世基和裴蕴等人,也相继说出了几个名字。
  也有一些文武附和。
  不过杜如晦和房玄龄的呼声最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