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2章 京都应对方式,做好最坏打算?
作者:烟雨楼台下      更新:2025-10-28 04:06      字数:2042
  京都,洛阳。
  紧急军情,天色未亮,便有快马闯入京中。
  在例行朝会之时,苏威等人正欲处理朝政之事,却被段文振的急促步伐给打破。
  “出大事了!”
  他带著颤声,双目瞪大的浑圆。
  那满头大汗的模样,更是惊住了苏威和裴蕴等人。
  要知道段文振乃是兵部尚书,见过的紧急军情无数。
  什么时候,会被嚇成这个样子?
  “何事?”
  苏威沉声问道。
  “雁门有变,北巡大军遭遇伏击,陛下被困雁门!”
  段文振直言。
  “什么?”
  苏威等人吃惊不小,一个个刷的一声便站了起来。
  朝中其余文武,更是倒抽一口冷气。
  瞬息之间,整个大殿安静万分。
  “这...”
  “这怎么可能,北巡大军足足二十万上下,怎么会遭遇伏击呢?”
  “可不是嘛!”
  “会不会是军情误报?”
  朝中文武,立马七嘴八舌的说了起来。
  段文振苦笑一声:“勤王令已发布天下,还能有假?”
  “本官看看!”
  苏威伸出手来。
  段文振三两步上前,就把勤王令递上去。
  苏威接过一看,神色猛地一变。
  勤王令上写得清清楚楚,而且尚有陛下亲令,这能有假?
  “这怎么可能?”
  苏威脸色大变,身子一软直接瘫坐在蒲团上。
  朝中文武一见这阵仗,如何不知勤王令的真假?
  “这该如何是好?”
  “二十万北巡大军都败了,咱们需要派遣多少兵马前往?”
  “而且军情十万火急,谁知道来得及吗?”
  “可不是吗。”
  议论声四起,不少文武急得团团转。
  “安静!”
  裴蕴大喝一声。
  “快,去叫赵大將军等人前来商议!”
  苏威也回过神来,连忙下令。
  军令很快就被传达出去,没过多久的功夫,就见赵才和杨义臣等人相继赶来。
  等了解了勤王令之后,几人都是倒抽一口冷气。
  因为没有谁比他们清楚。
  北巡二十万大军,就算遭受伏击,也不该被困雁门才是。
  如果事实真是如此,足以说明突厥的兵力不少。
  “当务之急,是派遣重兵北上。”
  杨义臣当先说道。
  “不错,时间紧迫。”
  赵才附和道。
  “从京都一带北上,可要耗费不少时间啊。”
  段文振苦笑一声。
  赵才和杨义臣等人,瞬间就沉默下来。
  “而且只要京都甚至关中等地,调遣过多的兵力走,一旦...”
  段文振顿了一下,声音加重了几分:
  “一旦叛军趁机进攻,各地该如何防守?”
  赵才和杨义臣眉头紧锁,这还真是个问题。
  “难不成,就任由圣上被困雁门,局势变得更加严峻?”
  赵才沉声喝问。
  “勤王令已然下达,相信各地驻军自会派遣兵马前往。”
  苏威沉声道。
  “对!”
  裴蕴附和道。
  他也是主张,莫要乱动京都等地的兵马。
  这些地方,也是重地啊!
  “唉!”
  赵才嘆息一声。
  他和杨义臣虽救驾心切,但也不得不考虑大局。
  “唉。”
  苏威又是一声长嘆。
  他看向裴蕴和虞世基,两者也正好看向他。
  几人眼中,均有光芒闪烁。
  雁门之危,是否能有效解决,谁也不能打包票。
  他们几个身为代掌大臣,需要做好一切最坏打算。
  “今日暂且如此。”
  回过神来,苏威沉声说道。
  一眾文武,带著疑问退朝。
  离开途中,他们依然在议论纷纷。
  整个大殿,唯有几位代掌大臣留下。
  除了苏威之外,就是裴蕴和虞世基,以及杨义臣等人了。
  整个乾阳殿,陷入了死一般的寂静。
  “诸位。”
  最后还是苏威打破安静。
  无数双眼睛,齐刷刷看来。
  “雁门的事情,咱们最好多做一手准备。”
  苏威直言。
  “苏大人何意?”
  赵才一听,眉头一皱。
  但他们都是心知肚明。
  苏威这话,是要提前將储君选好。
  如若雁门真出了什么大事,就立即安排储君上位坐镇。
  若不然,大隋可就真的乱了。
  “赵大將军,谁也不希望圣上出事,唉...”
  苏威嘆息一声, 摇了摇头。
  后面的话,他终究难以启齿。
  “哼,若是陛下知晓,尔等私立储君,你们就等著人头落地吧。”
  赵才冷哼一声,起身便走。
  杨义臣紧隨其后。
  最后就连虞世基和裴蕴也走了。
  没法,这速度太快了。
  说不准雁门之危,能够被各地勤王军解决呢?
  那时陛下班师回朝,若是得知,他们这些代掌大臣要立储君,那不是勃然大怒?
  谁也不想承担,那九五之尊的滔天怒火。
  “苏大人,且等几日看看。”
  虞世基离开之前,特意说了一句。
  苏威苦笑一声,也只能暂时作罢。
  ......
  另一边,雁门方向。
  来护儿带著一眾兵马,在雁门一带休整。
  他的死伤不算太多,但目前处境甚是危险。
  数万兵马,就这么在突厥铁骑的包围圈中。
  突厥要是想,隨时都可以带兵杀来。
  而且关键在於,来护儿所率领的大军,根本没有輜重可言。
  缺水缺食物,而且神经紧绷不敢鬆懈。
  想要突围到雁门一带,更是难上加难。
  “可有其他兵马的消息,后方大军和留下断后的兵马?”
  来护儿张开了乾裂的嘴问道。
  “回將军,没有一点消息,周遭全部都是突厥铁骑。”
  斥候回道。
  “是吗?”
  来护儿苦笑道。
  这不就意味著,除了他之外的其余兵马,都极有可能死伤殆尽?
  来护儿扫视自己后方的万余大军。
  就见將士们精疲力尽,不少人都躺在地上休息。
  疲惫和绝望,就是一眾隋军將士的心境。
  “呼...”
  来护儿深吸一口气后,眼中儘是决绝。
  “与其坐以待毙,本將更愿意死战到底!”
  言罢,他紧握住手中长枪,在做最后一次调息。
  “將军...”
  一声呼唤。
  来护儿扭头看去,就见他的副將一副欲言又止的神情?
  “將士们,恐怕难以衝锋。”
  副將直言。
  可不是嘛,精疲力尽还是缺水状態。
  更何况,突围需要打起十二分精神,不顾一切的去冲。
  唯有如此,才有一线生机。
  但现在的来护儿兵马,岂能办到这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