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两百万册
作者:佚名      更新:2025-10-28 01:10      字数:3116
  部长喜笑顏开地道:“为了表彰唐雪华同志为社会主义文艺事业做出的突出贡献,经上级批准,部里决定,授予唐雪华同志『先进文艺工作者標兵』称號!同时,奖励——”
  他故意拉长了声调,吊足了所有人的胃口。
  两个年轻人,抬著一个蒙著红布的物件,步伐庄重地走上前来。
  红布揭开,下面是一个崭新的、漆成枣红色的木箱子。
  箱子盖打开,里面赫然是:一套精装四卷本的《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一整套崭新的《红旗》杂誌合订本;
  一捆印著“东风出版社赠”的稿纸;
  一支包装精美的“英雄”牌金笔;
  最下面,压著一个崭新的、印著大红双喜字和牡丹的搪瓷脸盆!
  “哗——”包厢里爆发出更热烈的掌声和善意的笑声。
  这奖品,充满了鲜明的时代特色和实用主义精神。
  部长亲自拿起那支金笔,双手郑重地递给唐雪华:“雪华同志!希望你继续握紧这支笔,写出更多更好的作品,为革命文艺事业再立新功!”
  唐雪华激动地接过笔,有了这个“先进文艺工作者標兵”称號,她升职加薪的希望更大了。
  部长说完,就走了,“你们年轻人好好玩,我一个糟老头就不跟你们凑热闹了。”
  唐雪华这边热闹非凡,陈媛媛则刚刚从西北边陲,风尘僕僕地赶回来。
  郑政委设宴给沈逸寒和陈媛媛接风洗尘。
  唐雪华新书销量破百万的消息,让郑政委的声音里都带著一丝歉意。
  “酒香也怕巷子深,在新书发售的这个节骨眼上,让你深入到最边远的地方做报告,这次新书的销量可能不会尽如人意。”
  “真是…太可惜了,陈媛媛同志。”一位军官的语气惋惜。
  “如果陈媛媛同志也像唐雪华那样,请各大报社宣传,新书的销量绝对不会差。”
  “错过了这个最佳时机,以后就……”说著他摇摇头,鬱闷地低下头。
  陈媛媛洒脱地一笑,“对我来说,这次边疆之行,比新书销量破百万更加宝贵。各位首长不必掛怀。”
  “小陈同志,你放心,军区不会让你吃亏的,你为西北军区做出了巨大贡献,军区不会忘记,我会说服杜司令,给你一些补偿。”郑政委哈哈一笑。
  陈媛媛急忙摆手,“別別別,能为军区尽一点微薄之力,是我的荣幸,我怎么有脸要补偿?”
  “小陈同志,你不用有心理负担,你也是军区的一份子,为自己人谋福祉,也是军区的责任。”
  郑政委试图说服陈媛媛。
  他打心底里喜欢这个能吃苦,聪明能干的女孩。
  郑政委狠狠地瞪了沈逸寒一眼,怂货,这么长时间还没拿下陈媛媛。
  (请记住 读小说上 101 看书网,??????????????????.??????超讚 网站,观看最快的章节更新)
  他眼光毒辣,看陈媛媛对沈逸寒的样子,恐怕还不知道这小子喜欢她。
  这小子打仗是一把好手,怎么遇上感情的事,就犹犹豫豫,婆婆妈妈的,一点都不像他手下的兵。
  沈逸寒只觉得莫名其妙,他什么都没说,什么都没做,怎么又被首长嫌弃了?
  “通过这一次边陲之行,”陈媛媛对郑政委说道,“我觉得我比大多数战士都要幸运,他们的生活实在太艰苦了,军区的资金就投入到这些地方去吧。”
  郑政委看陈媛媛是真的没把这件事放在心上,也就没有再提补偿的话题了。
  陈媛媛不要钱也可以从其他方面照顾呀。
  ……
  西北边陲。
  营房里,炉火正旺,发出噼啪的轻响,橘黄的火光映著一张张年轻而粗糙的脸庞。
  战士们顾不上拍打满身的沙尘,便迫不及待地凑到灯下,或站或坐,埋头读著刚刚出版发行的陈媛媛的新书。
  一时间,营房里只剩下纸张翻动的窸窣声和炉火的轻吟。
  “大刘,你看陈媛媛同志把你的事跡写进书里了。”脸颊通红的小战士,目露惊喜。
  嘴里嘟嘟囔囔的,眼神却亮得惊人,忍不住又低头仔细读了一遍,嘴角咧开一个无声的笑容。
  “班长!快看这是写你的。”小王兴奋地指著书中的一篇文章大声念起来,“那双布满冻疮和老茧的手,……”
  他念得抑扬顿挫,带著浓重的乡音,引得大家纷纷看向坐在炉子边正低头捲菸的班长。
  班长动作一顿,那张被戈壁风沙刻满深痕、如同岩石般坚毅的脸庞,在炉火的跳跃中,竟罕见地泛起一丝不易察觉的赧然。
  他狠狠嘬了一口刚卷好的菸捲,浓烈的烟雾模糊了他的表情,只瓮声瓮气地骂了一句:“这陈媛媛,净整这些没用的……”
  可那微微颤抖的菸头,却暴露了他內心的波澜。
  “小王,给我看看。”
  “滚,我还没看完呢?”
  “你不是昨天就开始看了吗?”
  “我还要看一遍,不行吗?”
  “哼,有什么了不起,明天我就托人自己去买一本。”
  “顺带帮我也捎一本。”
  “我也要。”
  ……
  这样的情形在大西北各地的军营纷纷上演。
  除了西北军区,其他各军区,也上演著相似的一幕幕。
  营房里,一位战士泪流满面,“这本书虽然写的是西北军区,但何尝不是在写另一个我。”
  “这个叫陈媛媛的作家真的写出了我的心声,我明天就去买一本来好好看。”
  “我也想买。”
  “我也想买。”
  “你去买的时候,帮我带一本。”
  “还有我……”
  不止是军人,海市一个普通的小学教师无意中翻到书店柜檯的新书,立刻被吸引住,不停地点头。
  孩子们,就需要这种精神粮食呀。
  教师果断地买了一本回去读给孩子们听。
  孩子们向家长讲起这本书,吸引了大家的注意。
  一传十,十传百。
  涌向新华书店的人,越来越多。
  陈媛媛新书的名气越来越大,销量节节攀升。
  唐雪华的庆功宴,一直持续到了傍晚。
  大家围著唐雪华恭维,快把唐雪华夸上天了。
  唐雪华一脸矜傲地说著自谦的话语,席间一派和谐。
  一个科员又端起酒杯又向唐雪华敬了一杯酒。
  唐雪华以茶代酒,应对得宜。
  她放下茶杯,脸上重新掛起自信而矜持的微笑,正准备开口,门外突然传来一阵急促而沉重的脚步声,伴隨著小王几乎变了调的呼喊:
  “科长!科长!重大消息!”
  包厢的门被猛地撞开,小王气喘吁吁,手里紧紧攥著一张刚从电传机上撕下来的、还带著油墨味的纸张,因为跑得急,说话上气不接下气:
  “刚……刚接到新华书店总店消息!陈媛媛的新书……全国总订数……突……突破两百万册了!”
  “轰——”
  仿佛一颗无声的炸弹在小小的包厢里爆开。
  刚才热闹的包间里,鸦雀无声。
  空气似乎凝固了。
  李卫国喝得通红的脸上,血色“唰”地褪尽,猛地站起来,椅子腿在地板上刮出刺耳的尖叫:“多少?!”
  “两……两百万!白纸黑字!”小王不停地喘著粗气,把那张电报纸高高举起,上面刺眼的数字像烧红的烙铁。
  老李张大了嘴,能塞进一个鸡蛋,刚才还滔滔不绝讚美唐雪华的词汇卡在喉咙里,噎得他直翻白眼。
  科长脸上的激动和諂媚僵住,化作一种滑稽的呆滯。
  唐雪华脸上那精心描画、无懈可击的笑容,像被重锤击中的石膏面具,瞬间布满了细密的裂痕。
  她感到一股冰冷的麻痹感从脚底急速窜上头顶。
  她放在桌下的手,死死攥住了那崭新的、印著大红双喜字的搪瓷脸盆边缘,冰冷的触感直透骨髓。
  那俗气的牡丹纹,此刻像无数双嘲讽的眼睛,死死地盯著她。
  两百万?
  陈媛媛?
  这不可能!
  陈媛媛的新书没有做过任何宣传,只是悄无声息地摆在新华书店柜檯里销售。
  怎么可能突破两百万?
  小王带喘息的声音还在继续,“还……还有……外文出版局紧急通报……陈媛媛新书的英文版,由……由英国一家大出版社同步推出,首印八十万册,刚收到电报……三天,全部售罄!加印通知已经……已经发过来了!”
  “嗡——”
  唐雪华只觉得脑袋里一片轰鸣,彻底炸开了。
  英文版?
  八十万?
  售罄?
  这些词汇组合在一起,如同天方夜谭,却又是冰冷的、无可辩驳的电报数字!
  她精心构筑的百万殿堂,她享受的无上荣光,在这突如其来的数字面前,脆弱得不堪一击,瞬间崩塌!
  包厢里死寂一片,只有小王粗重的喘息声。
  唐雪华不知道自己是怎么回到家中的,脑袋中一直不停地迴响著三个字陈媛媛。
  陈媛媛!陈媛媛!
  怎么哪里都有她。
  宣传部的两次庆功宴,都因为陈媛媛而变成笑话。
  温志国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都惊呆了。
  两百万册,那是什么概念?
  除了主席选集,恐怕没有哪一部作品能取得这样骄人的成绩。
  如果唐雪华的新书销量破百万,可以闯进华国畅销榜前十。
  那么陈媛媛的销量,可以进入畅销榜前三了。
  这还不算,海外英文版的销量。
  温志国感觉似乎有什么东西变了,他不在觉得唐雪华是最正確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