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考生请听题(求月票)
作者:
佚名 更新:2025-10-23 19:27 字数:2388
朱由检站手持狼毫,悬於半空,久久未落。
上有所好,下必甚焉。
错的不是武状元文质,而是选拔他的制度。
这套制度想要什么样的人,下面的人就会削足適履,把自己变成什么形状。
而他现在,即將要確定新的武学制度——哪怕仅仅是针对300名伍长。
那么,这套武学制度应该是怎么样的呢?
朱由检深吸一口气,悬著的手腕猛地一沉,笔锋在纸上划开,再无半分迟疑。
【第一题、战略模擬题(10分)】
今有一將,领兵三万,皆为精锐。
敌有二十万,军容不整,然其帅轻狂,追逐而来。
我军当如何破之?
101看书????????????.??????全手打无错站
他將韩信战龙且这一仗,改头换面,只留下最纯粹的战场要素。
他倒要看看,这些大明的底层军官,会如何作答。
【第二题、军队思想题(10分)】
尔为京营把总,辖兵五百。
若尔之上官剋扣空餉,贪墨军资,事后分尔三成,尔当如何处之?
这一题,答案是什么,其实並不重要。
重要的是,每次回答这道题都是在过一道思想钢印。
一次不够,就来十次,十次不够,就来百次。
一时的规训或许无用,但只要他持之以恆,日日讲,月月讲,年年讲。
同时再辅以严酷法令和细致监察,就不信扭转不过这股歪风!
至於监察的机构和人选嘛,他心中已经有了模糊打算。
朱由检的眼角余光,不经意地瞟过大殿门口安静侍立的骆养性。
这位出身锦衣卫世家的少年,前几日被他招入宫来,用做威慑田尔耕的一枚棋子。
如今作为御前大汉將军,每日站岗执勤,一丝不苟。
他心中邪恶一笑。
你小子,別以为朕不知道,你日后可是投了满清的。
虽说没干什么天怒人怨的大恶事,但就凭这份“忠诚”,这辈子朕也得给你点苦头吃吃。
念头一闪而过,他继续下笔。
【第三题、战术模擬题(20分)】
尔为把总,奉命率五百部眾,自锦州开拔,往大凌河左岸筑一新堡,以作遮蔽。
请详述尔之开拔准备、安营扎寨及行军哨探之法。
选军官,最重要的是底层战术级別的能力培养。
战略级能力,等这些军官们从战场上杀出来,自然可以到更高一级的军校学习。
怎么能像大明这样,完全反过来,读书造火箭,入职打螺丝,实在是本末倒置。
【第四题、军资后勤题(15分)】
尔为千总,麾下一千人。
令尔八日內,自京师急行军至喜峰口(约四百里)。
请问隨带粮草几何?军资火药几何?
輜重营所配粮草几何?何时出发?几日匯合?
第五题、第六题……
朱由检写得兴起,完全进入了一种邪恶出题老师的状態,挥毫泼墨,好不痛快。
等他一口气写满了整整两页纸,才猛然惊觉,停下了笔。
他看著纸上那一道道堪称变態的题目,不禁有些失笑。
自己这是魔怔了。
这只是三百名粗通文墨的伍长啊,又不是后世国防大学的参谋班。
他摇了摇头,在写好的十几道题目中挑挑拣拣,最终选定了四道难度较低的题。
“徐应元。”他扬声道。
“奴婢在。”
徐应元快步从殿外走入,躬身候命。
“將这份考卷贴出去吧,给他们两个时辰作答”
“遵旨。”
徐应元小心翼翼地接过那几张还带著墨香的纸,退了出去。
朱由检长长舒了一口气,靠在御案的边缘,揉了揉有些发酸的手腕。
今早批阅奏章带来的疲惫感,竟在这一番酣畅淋漓的出题后,一扫而空。
做出题老师,实在是爽不可言!
他放鬆了片刻,但很快,一股警醒之意涌上心头。
朱由检啊朱由检,切勿以所谓后世见识,就视天下英雄为草芥——王莽之鑑,犹未远也。
“高时明。”
“臣在。”
高时明悄无声息地出现在他身边。
“传朕旨意,”朱由检缓缓说道,声音里带著不容置疑的决断,“行文辽东、宣府、大同、蓟州等九边各镇,每镇择选精干队官两名,斩获过女真或蒙古首级的选锋勇士十名,即刻送入京中,朕有大用。”
他顿了顿,加重了语气:“告诉各镇总兵,要好生推举,务必是真正有战功的勇士,休得以滥竽充数之辈来糊弄朕!”
“奴婢遵旨!”
看著高时明离去的背影,朱由检的嘴角,勾起一抹意味深长的微笑。
科学,什么是科学?
各科之学问也。
多数穿越之人,总將科技树局限於物理、化学、数学,何其片面。
军事有军事的科学,社会有社会的科学,经济有经济的科学。
就连那群买彩票的人,也都要讲一讲彩票科学……
但这所谓科学,其关键不过是“实证”与“逻辑”罢了。
他不懂这个时代的军事细节,怕变成纸上谈兵的赵括?
没关係,他可以把全大明最懂的人都召集过来,让他们討论、总结、实践、更新。
集思广益,去芜存菁,这便是他的“军事科学”!
心情正在激盪之间,一个念头如同闪电般划过朱由检的脑海。
李自成!
对了!李自成!
今天事情一件接一件,他几乎忘了这茬。
朱由检的心臟猛地一跳,他快步走到殿內屏风处,眼光顺著驛站线路快速寻找。
陕西承宣布政使司……
延安府……
有了!
他的手指,重重地戳在了一个小小的地名上——银川马驛。
找到了!
他记得清清楚楚,李自成就是银川驛卒。
而在银川驛的旁边,赫然便是米脂县。
陕北……原来李自成在陕北啊!
在未来连年的大旱之中,这里就是人间地狱!
难怪李自成会造反,换了谁,在那种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的绝境里,都得反!
“高时明!”
刚刚走到门口的高时明闻声,立刻转身回来:“万岁爷还有何吩咐?”
朱由检转过身,脸上的神情已经恢復了平静,但眼神中的光芒,却锐利无比。
他沉吟片刻,果断道:“你,亲自安排最信得过的人手,去这个地方。”
他的手指,再一次,戳在了“银川驛”三个字上。
“找到一个叫李自成的驛卒,想办法,把他给朕带到京城来。”
高时明的瞳孔,骤然收缩。
陛下……为何会知道千里之外,一个小小驛卒的名字?
这简直……匪夷所思!
朱由检没有理会他的震惊,继续说道:“记住,用你的名义去找,编个好听的由头,就说你见他骨骼清奇,要送他一场大富贵。多少银子,朕都认。”
他压低了声音,一字一句地说道:“但绝不能让任何人知道,是朕让你去找他的!”
“臣遵旨!”
高时明强压下心中的惊涛骇浪,內心却牢牢记住了这个名字。
——李自成?这究竟是何方神圣?
“走吧。”朱由检挥了挥手,“顺便,陪朕一起看看,朕的那些未来將军们,考得怎么样了。”
朱由检则理了理衣袖,缓步向殿外走去,脸上带著一丝期待的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