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洛凡给京城所有的商贾下请帖了?
作者:佚名      更新:2025-10-23 17:05      字数:2326
  “皇商?”
  太子朱標的话出口,让老朱脸上的笑容立马僵住了,而后,神色变得有些难看了:“標儿,咱承认,你那个琉璃阁,最近的確是日进斗金,可是你別忘了,你是太子,以后这个江山都要交给你的,你眼睛盯著那点银子干啥呢?”
  诚然,老朱也承认银子的確是很重要。
  可是,身为太子储君,以后大明朝的皇帝,却如此看重银子,在老朱看来这是绝对不该的事情。
  身为未来的皇帝,心中装著的,应该是整个天下才是。
  “父皇,这皇商之事,能否容儿臣讲解一二?”
  看老朱动怒的模样,太子朱標同样是反射性的缩了缩脑袋,不过,略作迟疑之后,还是鼓足了勇气,爭取的说道。
  自己都动怒了,可標儿居然还要想说服自己?老朱紧紧的盯著太子朱標看。
  如此,稍稍沉默了片刻之后,老朱这才无奈的点了点头:“行吧,那咱就给你一个解释的机会。”
  若是別的皇子敢这么说的话,老朱指不定就解下自己的腰带,狠狠的抽过去了。
  但说这个话的人,毕竟是太子储君,既然標儿想要好好的解释一番,这个解释的机会,老朱还是愿意给的。
  听老朱所言,给了自己一个解释的机会了,太子也就將皇商主要是出口玻璃,用来收割周围其他国家的財富。
  以及,以北方草原为例子,如何才能宏观调控北方草原的人口。
  “父皇,要战胜北方草原的那些恶徒,有出战之法,也有不战之法,在儿臣看来,这便是不战之法。”
  “无需刀兵,也能彻底的將北方草原的祸患消弭於无形。”
  最后,朱標对老朱做出了一个总结。
  老朱沉默了,眉宇间儘是思索之色。
  还是那句话,古代的人並不笨,对於一个能从乞丐登上九五之尊宝座的人而言,自然是拥有极高的政治智慧的。
  所以,太子朱標的这些话,老朱听进去了,同样也觉得非常的有道理。
  只不过,一直以来,自己从来都没有往这个角度思考过。
  甚至是,一直以来,满朝的文武,无论是李善长,还是刘伯温,亦或者是杨宪和胡惟庸这些人,似乎还没有一个往这方面考虑的。
  以商业,居然还能达到控制草原部落人口的目的?
  【写到这里我希望读者记一下我们域名????????????.??????】
  “標儿,你提的这些东西,咱从未想过,甚至是满朝文武也都没有人提过这点,所以,能不能行,还真没有人知道。”
  思索了许久之后,老朱开口表明了自己的想法。
  听老朱的话,朱標微微低头,神色黯然了几分。
  所以呢?父皇的意思是,不行吗?
  “不过,既然標儿你觉得能行的话,爹当然是支持你去试试看的。”然而,老朱话锋一转,跟著对朱標说道。
  “啊?父皇,你的意思是,这皇商,可以去做吗?”豁然抬头,朱標惊诧的看向老朱问道。
  “左右不过是一个商號罢了,就算是做不好,也没有什么损失。”
  “你爹我还活著呢,就算是真的有什么损失,咱也能兜得住。”
  “所以,你想干什么,就放心大胆的去干吧。”
  “再说了,咱也很好奇,你这个计划看起来是挺好的,不知道具体实施起来的话,情况如何。”老朱拍了拍朱標的肩膀,对他说道。
  “是,多谢父皇,儿臣知道了,一定不会辜负父皇的期望。”朱標的脸上难以抑制的露出了笑容来,重重的对老朱点头,而后,步履欢快的离开了。
  ……
  师父张正常回龙虎山去了,洛凡一大早的亲自送到了皇城外。
  “洛凡,你现在虽然有官身了,但你一直都是我龙虎山的人,若是在这京城待得累了,隨时回来,龙虎山永远都是你的家。”
  千言万语的,张正常话到了嘴边,只有这一声叮嘱。
  这句话,说得洛凡的心里头暖洋洋的。
  毕竟,无论对於哪个在外拼搏的人而言,累了,可以有一个家让自己隨时回去,这是多么令人心安的事?
  “放心吧,师父,以后我一定会回到龙虎山去的。”洛凡点了点头,对张正常道。
  到底是修道之人,即便是离別,也不会那么多的期期艾艾的,该说的都说了,该表达的心意也表达了,张正常旋即挥了挥手,转身离去,倒是颇有几分洒脱的感觉。
  送张正常离开了之后,洛凡直接到了琉璃阁这边。
  “洛贤弟,你今天怎么有空过来了?”正在琉璃阁待著的李景隆,诧异的问道。
  “九江兄,这琉璃阁开业十来天了,帐本给我瞧瞧?”洛凡並未解释那么多,而是想要看看帐本。
  “好的,你等等啊。”李景隆没有迟疑,转身离开,很快將琉璃阁这些日子的帐本取了过来。
  每天晚上,对李景隆而言,结算一天的营收情况都是最开心的日子,因此,这帐本每天都统计得清清楚楚。
  洛凡看了看这些帐本,帐目的营收情况,整体呈现出上涨的趋势。
  上行下效的,有开业当日的热闹,再加上老朱在马皇后的寿诞上亲自赏赐了数百件玻璃製品给那些人。
  因此,这玻璃算是彻底的在洪武朝的上流圈子风靡起来了。
  洛凡拿来了一些纸笔,然后画了个表格。
  日期和眼镜的销量情况,每一天都有相应的数据显示。
  第一天,眼镜卖出去了二百六十五副,第二天则是二百二十四副,跟著是三百七十三,五百六十六,八百九十八,一千三百六,一千九百四……
  洛凡再想想刚刚从琉璃阁上来的时候,卖眼镜的柜檯是许多人排著队的在购买。
  毕竟,一两银子,就能让老眼和近视眼看得清楚,这眼镜的实用性,经过这些日子的发酵,已经彻底传扬出去了。
  所以,购买眼镜的人也络绎不绝。
  “洛凡,你这个眼镜的记录方式,非常的新颖啊,而且,看起来是一目了然的。”
  看洛凡做了个最近眼镜的销售趋势图,李景隆诧异的说道。
  “九江兄,这眼镜的销量最近是越来越夸张了,看来,也的確是该独立出去了,否则的话,以后咱们这琉璃阁,乾脆改名叫眼镜店得了。”
  看了看趋势图呈现出迅速上涨的势头,洛凡略作思索后,开口说道。
  “独立出去?再开一个专门卖眼镜的铺子吗?”李景隆问道。
  这些日子盯著,李景隆也知道,眼镜的销售额虽然在总销售额里面占比不多。
  可是別忘了,其他的商品动輒几十两,甚至是几百两的售价,而眼镜只有一两银子。
  因此,买眼镜的人数,其实是远远超越了购买其他商品的顾客总和的。
  “嗯,这京城內,也该有不少商贾吧?下几份请帖?约他们三天后在玻璃厂聚一聚?”略作思索,洛凡提出了自己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