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臣將不臣
作者:
佚名 更新:2025-10-23 16:46 字数:3206
太极殿內,金碧辉煌。
文武百官肃立两侧。
待李世民缓步登上宝座后,眾人便如朝圣般地向他行礼。
虽只是一套简单礼仪,却因所有人的一丝不苟,大殿內的气氛顿时有那么一丝庄严神圣。
朝廷,最高权力机构,也是君主接受朝拜的地方。
李承钱跟著行完礼后,心中也是不免有些激动。
没想到,前几日在甘露殿里见到的那个微胖黑眼圈李老二,此刻,穿上朝服戴上翼善冠竟是如此的威严霸气。
果然人靠衣装,马靠鞍!
当然,別人的顶礼膜拜也很重要,怪不得,有那么多人喜欢当领导呢。
你想想,別人给你源源不断地提供情绪价值,你不就是高高在上的君主嘛。
他忍不住抬头看向李世民,却发现对方也正透过冕旒注视著他。
父子俩目光相接,李世民便是心头一震,他能感到自己这个儿子变了!
虽说上次送酸菜鱼时就觉得他胆子大了些,但现在,朝堂之上竟然敢如此肆无忌惮地打量起自己来了。
或许,太子已能独挡一面!
李世民心中不由生出一丝欣慰,但陡然间又想到,自己还处在春秋鼎盛时期,这逆子就这么迫不及待的吗?
想到这,他心里很不舒服,看向太子的眼神也骤然锐利起来。
而李承钱却不知道,自己这像看戏般打量李世民,竟会让这位千古一帝生出一种危机感。
搞咩啊?
当他看到李老二眼神一变时,不禁嚇了一跳,暗中吐吐舌头,连忙低下头收回目光。
还是那么胆小懦弱,將来如何承继大统?
本书首发????????????.??????,提供给你无错章节,无乱序章节的阅读体验
李世民心中冷哼,完全没察觉到自己的双標心理。
不得不说,这该死的宿命感!
两人这短暂对视不过瞬息之间。
隨著李世民身边的內侍宣布朝会开始,大殿很快恢復了肃穆。
眾臣有事奏事。
不过,像这样的大朝会一般就是走个流程,比如,朝廷宣布一些重要决定,还比如,一些外臣和藩邦使节朝见一下皇帝,总之,上奏国事一般都是在常朝时进行的。
李承钱装作活动脖子,趁机扫视了一眼排头几位大臣。
哟,都是些歷史名人啊!
房玄龄,这位“房谋杜断”的宰相,看似儒雅,实则心思比谁都深。
不过,他那儿子房遗爱却是二傻子,如今正是魏王党的马前卒。
褚遂良,諫议大夫,帮过太子说过好话,提醒李世民別太宠惯魏王的书法大家。
李承钱对其没有恶感,但也知道,人家这也不是太子党,只是纯粹站在礼法角度说话罢了。
而长孙无忌,位列三公之首的太尉,兼太子亲舅舅,此刻,怕是已经將宝押在了晋王李治身上了吧。
对了,说到李治……
李承钱左右张望,怎么没看见那小傢伙?该不会是躲在哪个角落里装鵪鶉吧?
他这摇头晃脑的样子,全被李世民看了个正著。
“咳咳!”
李世民故意咳嗽一声,可李承钱却愣是没反应过来。
还好,这时兵部尚书崔敦礼出列奏事。
“启稟陛下,营州都督张俭急报,自三年前,我军大破薛延陀於郁督军山后,其残部去年又遭回紇、仆骨等部合围,今大度设走投无路,率三千帐南逃至长城下,真珠可汗已遣使奉表,愿去可汗尊號,永为大唐藩臣。”
李世民略一沉吟,“夷狄,禽兽也,畏威而不怀德!著张俭受降后,將其部眾迁至河套以南安置,诸卿以为如何?”
“陛下圣明!”
群臣齐声应和。
李世民满意地捋了鬍鬚。
他这般处置,既显天朝胸怀,又能以夷制夷。
可谓是一举两得。
但李承钱却不由撇撇嘴。
李老二说得对,夷狄畏威而不怀德。
这帮胡虏反覆无常,他记得贞观二十年真珠可汗的嫡次子拔灼就会叛乱,最后被李绩在诺真水杀得片甲不留。
所以,李二你这不是养虎为患吗?
要知道,近日牛羊肉大涨价,由此可推测,今年冬天草原上日子不好过,那真珠可汗此次投诚只是想借大唐之威吞併其他部落而已。
这样的反骨仔你敢要?
他们不要脸起来,可什么事都做得出来,那真珠可汗明年就要入土了,却还舔著脸来求娶衡阳公主!
老要死的,吃软饭都吃到老李家来了!
想到这些,李承钱就气不打一处来。
不过,现在他都决意躺平了,这种閒事少管为妙,所以,也就懒得当眾拆台了。
此事已定,朝堂上一时安静下来。
“有事奏事,无事退朝!”
宝座旁,內侍唱诺。
这时,于志寧和孔颖达对视一眼,额头竟开始冒著冷汗。
他俩之前为了刁难太子,特意布置了那篇《论君臣相得之道》的策论。
现在真要当眾考校,但万一太子答得乱七八糟,他们两位老师脸上也是无光啊!
毕竟,太极殿前那些议论可言犹在耳呢!
两人正犹豫著,一个身穿红袍的瘦小乾枯老头,迈著四方步走到大殿中间,一板一眼地向李世行礼,“陛下,臣听说太子作了篇策论,何不让他念来听听?”
哟,这小老头是……张玄素啊。
李承钱冷笑一声,他正纳闷於孔二人还没跳出来,这老小子倒先出来整活了?
嘿嘿,有意思。
他装作不经意的样子转过头扫视一眼。
于志寧气得鬍子直抖,狠狠瞪著张玄素,而孔颖达则身体歪了歪,似乎是要摔倒。
什么意思啊?
当朝考校不是你俩提出来的吗?
这会儿这死样演给谁看?
而那大胖子李泰则是眼睛一亮,装模作样地挺直了腰板,至於,他身后的杜楚客、韦挺更是脸上的得意都快掩饰不住了。
呵,这一个一个的都想看我出丑啊!
李承钱想翻白眼,却见朝臣目光加诸己身,连李世民都露出几分期待之色。
行啊,那就让你们开开眼。
他不慌不忙地出列,先向李世民行礼,而后转身环视群臣,目光如电般扫过魏王党眾人。
“既然诸位大人想听,那孤便说说。”
杜荷和赵节都紧张地看著他。
太子啊,您要是不行认怂闭嘴得了。
咱们都是武將,搞什么么蛾子策论。
不服咱就干!
李承钱自然也是看到这俩难兄难弟。
眼神一凝,便是警告地瞪了他们一眼。
意思就是你俩別给孤整么蛾子,至於他俩有没有领悟那也没办法了。
他学著文人骚客,背著双手,一瘸一点缓缓踱步,正要朗声开口,李泰那圆滚滚的身体却突然像球一样滚了出来。
“慢著!”
他见李承乾如此镇定,一时心慌,决定来个先发制人。
“老四既急著献丑,那便你先吧。”
李承钱从容笑道。
李泰心头一紧,这瘸子今日怎的如此气定神閒?
但箭在弦上,不得不发!
再者,他这可不是献丑,李泰对自己的文采还是非常自信的,清清嗓子,便道:“父皇,儿臣近日作《论君臣一体》,恳请御览!”
待李世民頜首后,李泰抑扬顿挫地开始朗诵,“本王以为,君臣之道,贵在一心!譬若陛下房杜二相,君臣无间……”
这一句话,就拍了三个人马屁。
李世民很是受用。
长孙无忌则瞄了一眼房玄龄。
后者一脸无奈。
“……若过分强调尊卑,却是失了君臣相得本意!”
通篇洋洋洒洒。
都是些君要体恤臣子,臣要直言敢諫的老生常谈。
听得在场老狐狸昏昏欲睡。
但李泰却浑然不觉,念罢,还故作谦逊地向四周作揖,那样子分明在说,本王已经表演完了,该你们夸奖了。
“好!”
杜楚客第一个跳出来喝彩,“魏王殿下胸怀似海,真乃陛下之风!”
“正是!”
韦挺赶紧附和,“这般气度,才是我大唐储君之仪!”
这话说得实在露骨!
李世民眉头微蹙。
褚遂良面露不悦。
房玄龄与长孙无忌交换了个意味深长的眼神。
魏王党这是连装都不装了?
满朝文武谁不是人精?
这话里的意思,就差直接说该换太子了。
一时间,太极殿內气氛凝重。
赵节摩拳擦掌,但却被杜荷给摁住了。
他记得太子说过,要以德服人,以才服人!
而于志寧和孔颖达则低著头,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
有魏王这篇策论珠玉在前,太子绝对输了!
就不该搞什么当朝考校啊!
他俩悔不当初。
至於,张玄素眯著眼睛,也不知在盘算些什么。
“过奖过奖。”
李泰面带得色,余光瞥向李承钱。
却见其向他拱手。
“四弟高论,孤佩服之至!不过……”
李承钱话锋一转,“孤和东宫眾学士却以为,为人臣者当守臣子本分,否则,君將不君,臣將不臣。”
不好意思了,眾学士,吃了我的饭就得帮我助助声势了。
君將不君,臣將不臣?
这倒是个新说法!
李世民眼中闪过一丝讶异。
满朝文武也都低头细细品味这八个字的分量。
而赵节则搔著后脑勺。
感觉今日太子和以往不同!
杜荷却是眼中冒泡。
太子没说谎,他果真能以德服人,以才服人!
要不,东宫那些清高的学士会给他站台?
太极殿內,眾人都在沉默。
“太子此言差矣!”
但房遗爱却突然跳了出来。
“为臣者也要看其所担事务!譬如,太子的几位师傅,他们虽为臣子,却肩负传道授业之重任,岂能以寻常臣礼约束乎?”
乎?乎你个头啊!
李承乾嘴角微扬,“那按你的意思,他们可以凌驾於孤之上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