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各家反应(萌新求支持)
作者:佚名      更新:2025-10-23 15:33      字数:3281
  后院,东屋,二大爷刘海中家。
  刘家三个孩子战战兢兢坐在饭桌上听他妈给刘海中讲著事情经过。
  事情发生在中院,二大妈一下午就待在家里没有出门,所以她最清楚。
  这会把事情给自家男人讲清楚,就害怕刘海中犯浑。
  不然在王守成那里受了气,回头还得收拾老二和老三出气。
  至於老大刘光齐,那是二大爷的眼珠子,就指望刘光齐能考上中专有个干部身份,能让他扬眉吐气。
  而且王守成下午的威势,说实话她也害怕。
  “我知道你不怕王守成,但得为你儿子光齐想想。”
  刘光齐一脸呆萌看向自己老妈,这还有自己的事?
  “咋说?”
  “你收拾了他,他回头不得收拾你儿子?光齐下半年要考试,要是出点啥事,这么多年学不白上了?干部还当不当了?”
  这话说到了二大爷刘海中心里。
  在他家,天大的事都得为这事让步。
  “嗯,是这么个理。”
  “而且,这件事王守成家也没错....”
  刘海中若有所思的点点头,冷不丁问了一句。
  “你说,枣糕是聋老太太给的这事,易中海知不知道?”
  “难说,也没瞧见他往后院走,应该是不知道。”
  刘海中一拍巴掌,满面红光。
  那晚上可有得瞧了,等易中海下不来台,自己再救场,这自己的威信不就起来了吗?
  能当一大爷,谁特么当二大爷?
  狗都不当。
  “嘿,你说,聋老太太听没听见两孩子在中院闹腾的事?要是听见,她居的什么心?”
  “难说,这老太太神著呢。该听见的就能听见,该不听见的就不听见,谁知道呢。”
  二大妈又想起什么,继续说道:
  “刚刚瞧见王守成端著一碗饭进了老太太的屋子,不多时又笑眯眯的出来,也不知道说了些啥.....”
  中院,易中海刚从贾家出来回到自己屋。
  一大妈不在,听街道婆子们说天坛附近有个中医在求子一道上医术高超。
  也不敢声张,悄悄么么的就去了。
  易中海今年46岁了,一大妈年纪也过了40,两人年纪都不小了。
  说实话,为了这事,还挺难为一大妈的。
  但是没法子,养老是个大问题,不然他才不会管贾家那档子事。
  刚刚贾张氏添油加醋的说了半天,反正她是一点没错。
  这么多年邻居下来,他对贾张氏的尿性还不清楚?
  不管怎么说,她动手打大丫王晓燕肯定有错。
  说句为老不尊也不为过,只是看在贾东旭的面子上,这事还得圆过去。
  不过,二丫偷棒梗的枣糕肯定是二丫的错。
  这年头关於粮食的事,就没有小事。
  嗯,双方各打二十大板,互相道歉,这事也就过了。
  既能凸显自己的公正,也能让各方心服口服。
  只是,贾家哪来的枣糕?
  这些年要不是自己时常接济,贾家的日子早就过不下去了,不然贾张氏能被养的白白胖胖?
  不对,这事有蹊蹺。
  易中海站起身来回踱步,越想这事越觉得有问题。
  眼神一眯,计上心来、
  这事还得让刘海中先出头。
  以对方爱当官摆架子的性子,肯定爱出这个风头。
  .........
  傍晚,屋顶炊烟刚散,前院就坐满了人,就连隔壁大院里听说晚上有乐子,也跑来瞧热闹。
  这年月,娱乐匱乏,还时常停电。
  老百姓点个煤油灯还嫌弃浪费油钱。
  咋办?
  两口子被窝一闷,就开始自己捣鼓。
  这难得的有乐子瞧,大家都兴致高昂。
  瓜子生啥的可能没那条件。
  可带上自家小板凳,兜里再揣把豆子,配上徐徐吹来的『西北风』,也是愜意的很吶。
  傻柱等年轻一辈也不嫌弃埋汰,齐齐蹲在门槛上,在那侃大山,就属傻柱的吐沫点子飞的最多。
  院子中央放著一张缺了一条腿的八仙桌,也不知道是谁家淘汰下来的。
  三大爷阎埠贵趁老大老二还没到场,自己坐在中间,不时和人点头说笑。
  今天这事和他没关係,他就是过来打打酱油,显示显示自家存在。
  这人也是个伶俐人,从不在意一大爷二大爷之爭,只要能得到实惠让他干啥都成。
  不然学校风云十年,就他能全身而退。
  这没点本事可真做不到。
  管著全院大门的钥匙,夜里落了锁,你劳烦他开门,不髮根烟能说得过去?
  都是场面人,那不能这么做。
  除了这,还负责收取水电费。
  当然,也没想著上下其手,大捞特捞。
  只是你缴费,总会找分分钱吧?
  有时候钱捯飭不开,再碰到王守成、傻柱这样穷大方的,兴许人家就不要了。
  也就他能拉下脸来装到兜里。
  但是,你要说这人有多坏也不见得,都是生计所迫。
  凭他32块5的工资,养全家六口子人,不算计,那日子绝对没法过。
  人到的差不多了,二大爷咳嗽一声,双手放在背后,迈著四方步晃晃悠悠的来到桌子前坐下。
  嘴里记著数,1.2.3.4....
  阎埠贵奇怪,这是干啥呢?
  直到看到一大爷端著陶瓷缸子领著贾家一大帮子出现,才明白是怎么回事。
  好傢伙,他这是在计算等了一大爷多长时间呢。
  『匡匡』两声,一大爷把茶缸子往桌子上一跺,所有人的目光都被吸引过来。
  一大爷也不说话,端起茶缸子抿了一小口,大家定睛一瞧。
  嘿,茶缸子上印著『技能比赛第一名』的字样。
  荣誉比天大,让眾人一下子就肃然起敬。
  这是啥?
  这就是面子,这就是里子。
  二大爷坐在一旁,牙都酸了,心里牢牢记下这招,下回他也用。
  “咳咳,都到齐了吗?后院许家的呢?”
  角落里一个妇人的声音回道:
  “我们当家的领著许大茂下乡放电影去了。”
  “那得去,学手艺的事情不能耽搁。”
  易中海回顾一圈,没见到王守成,继续说道:
  “老刘,王家的还没来?你身为二大爷,平时还是说教的少了。”
  这是拱火呢。
  搁平时,刘海中高低得说几句,教育教育院里的年轻人,凸显凸显他二大爷的身份,可今天反常的只是笑笑並不搭话。
  易中海就奇了怪了,这老东西啥时候变精明了?
  见刘海中不接茬,只好自己对东屋的方向喊了起来。
  “王守成,大家都等著你呢,赶紧的,別浪费大家时间...”
  也是,主角不到场,这戏就没法唱。
  王守成这会刚刚哄小三小四睡下,收割了一波情绪值。
  眼见拖不下去,拉著大丫二丫就出了门。
  “来嘍,就在家门口,我还能让大家等著吗?咱不是那样的人。”
  “咱老百姓不能只说漂亮话,却不干人事。”
  王守成拉著大丫王晓燕坐好,嘴里应和著易中海的阴阳怪气,手里也没閒著,抱起二丫继续说道:
  “那是,咱全院我就佩服一大爷,那乾的儘是人事。”
  “哈哈哈...”
  院子里一片欢乐,傻柱也是人来疯的劲,捧哏道:“一大爷都做了些啥人事?”
  “就说咱后院72岁的孤寡老人聋老太太,那一大爷每天送饭送菜,比自己亲妈都孝顺,这是啥?这就是人品,这就是人事。”
  眾人都点点头赞同。
  不管这是真心还是假意,只要你能一年四季坚持住嘍,那就得让人佩服。
  易中海这人设立的不错。
  “一大爷敞亮...”
  “是个爷们....”
  易中海客气的摆摆手,心中满意。
  这小子还知道说句人话,今晚给他个面,等会重新发落。
  见王守成还要继续说话,易中海也没拦著,可听著听著就不对味了。
  “再说中院的贾家,贾叔走的早,那日子过的困难,贾东旭小时候连套蔽体的衣裳都没有。8岁了还穿著小时候的开襠裤吶,走起路来那一甩一甩的,也不怕冻坏嘍...”
  “哈哈哈...”
  话还未说完,笑声再起,贾东旭气的脸红,要上前理论。
  却被秦淮如死死拉住,只好梗著脖子骂王守成胡说,可他说的眾人没人理会。
  要不说秦海茹聪明呢,这会计较这些閒话,可就被王守成带歪了。
  “甩的啥?”
  “还能是啥?鼻涕唄。”
  “哦...就这...”
  “哈哈哈...”
  见易中海要插话,王守成连忙说道:“哪个孙贼把我话带歪嘍,这街坊邻居有苦难,咱不得帮一把,我爹那时候还在世,就把我穿剩下的衣服裤子啥的送了贾东旭,这我可没胡说,贾大妈能佐证。”
  贾张氏瞪了一眼,没接茬。
  这事赖不了,当年还在的老人都记得呢。
  “不过我们家这就算小恩小惠,和一大爷比不了。这些年接济了贾家不少,又是粮,又是菜,还收了贾东旭当徒弟,带进了轧钢厂,咱不得不竖起个大拇指,大傢伙给一大爷呱唧呱唧。”
  眾人都点头赞同,『啪啪啪』掌声四起,这事大家平时都能瞧得见。
  等掌声稍息,王守成继续说道:
  “我记得有一回大半夜的,一大爷背著一袋子小米,站在贾家门口,喊著『翠,开门,我给你带粮了』,我以为喊谁呢,后来一打听才知道,翠是贾大妈的小名,您瞧瞧,说一大爷是救苦救难的观世音菩萨都不为过....”
  话说的没错,就是怎么那么不对味呢。
  场面一静,顿时又鬨笑起来。
  自古寡妇门前是非多,这半夜敲寡妇门,怎么听著都不是好话。
  贾张氏忍不住,站起来破口大骂。
  “你个坏种,当年你爹也半夜给我送过粮呢,你咋不说?”
  “还有这事?那我爹和一大爷一样也是好人。”
  王守成说著,还露出个男人都懂的笑容,周围又是一片笑声。
  气的贾张氏脸都绿了,这自损八百,还没伤到对方一根毫毛可把她气的不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