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9章 185徐永生的第二口宝刀
作者:八月飞鹰      更新:2025-10-23 08:19      字数:4148
  第189章 185.徐永生的第二口宝刀
  只是这少年安之若素,平静站在人群中既没有得意自满,也没有局促不安。
  等到主持这次典仪的徐永生一声令下,尹兰舟便随其他人一起,各自沐浴更衣。
  提前召开的入品典仪,流程都一样。
  只是这次换作徐永生成了那个拿着戒尺,在尹兰舟他们掌心敲三下的那个人。
  他静静看着从旁辅助的几位直讲,分别悬挂五常铃。
  而尹兰舟等人焚了各自九思图,然后焚香祈天后,典礼整体宣告结束。
  正常情况下,这批新生便该正式入品,成为九品儒家武者。
  可就在这时,其中一名新生,忽然面目涨得通红,犹如醉酒。
  他口中“嗬嗬”有声但不成字句,双目中则是一片迷茫,没有焦点。
  尹兰舟等其他人惊讶望向对方,赫然就见这少年通红的肌肤表面,开始有根根青筋绷紧,不停跳动,仿佛要冲出体表。
  可是他本人神情不见痛苦之色,只是一片茫然。
  “静心。”
  徐永生曼声长吟。
  开口同时,浩然气流转,儒家绝学正气歌掀起道道声浪,虽然透明,但仿佛凝聚的有形有质,镇住这个已经在走火入魔边缘的新生。
  对方身体摇摇晃晃,仍然仿佛醉酒,但双目开始闭合,像是陷入沉睡中。
  其体表依然通红滚烫,但肌肤下犹如虬龙般不停抽动的青筋,渐渐开始消退。
  徐永生冲旁边一名六品直讲颔首致意,对方当即上前带着那名新生退下。
  余下成功通过入品典仪的新生,禁不住窃窃私语:
  “怎么了这是?”
  “入品没成功,走火入魔了呗。”
  “这就是走火入魔啊……”
  “修儒家法门,养读书人体气还能走火入魔,实在贻笑大方。”
  年龄尚小的尹兰舟,虽然少年老成,但乍见如此场面,还是流露出几分惊讶和慌乱,看着那被学宫师长带下去的同学,不禁感到一阵后怕。
  “这不是单纯入品失败。”
  就在这时,尹兰舟忽然听见讲台上有晴朗平和的声音传来。
  转头看去,正是那位一身白衣,身材高大,给大家主持入品典仪的徐先生。
  “落到这般田地,是因为作弊。”徐永生平静言道。
  尹兰舟等人闻言,顿时恍然。
  他们想到参加入品典仪前,以自身浩然气按照秘法温养,亲手准备的正心笔、致知墨、诚意纸和格物砚这文房四宝。
  方才典仪中,大家就是以各自准备好的笔墨纸砚,完成本人的九思图。
  不光是他们这些有资格参加“提前批”考试的人,学宫外院里所有新生,平时上课,都有师长们耳提面命:
  必须养儒家体气有所成,方才能亲手制备合格的笔墨纸砚,从而参加入品典仪。
  切不可由他人代劳!
  徐永生视线扫过尹兰舟等人,缓缓说道:
  “体气没有养成,无法亲手制备文房四宝,强要参加入品典仪,结果是入品失败,但还有从头再来的机会。
  可如果弄虚作假,使用经有别人代劳制备的文房四宝,那么结果轻则走火入魔,重则性命堪忧。”
  随着徐永生处变不惊,平和舒缓的语气、声调,尹兰舟等新生受到感染,心境都开始恢复平静安宁。
  众人一同应道:“谢过先生教诲。”
  相应道理,大家早都懂得。
  便是那个因为作弊被抬出去的少年,同样也知道。
  只是,人总有侥幸心理。
  学宫历史上,类似先例并不罕见。
  只是随着前辈们血的教训不断,越往后,敢冒险的人越少。
  此前已经十来年不曾出过类似情形,直到今天又有人以身犯险。
  如果不是主持典仪的五品助教徐永生眼疾手快,第一时间妥善处置,那少年的结果,就当真试试便逝世了。
  “正心笔,诚意纸,顾名思义。”
  徐永生缓缓说道:“今日你们只是参加九品境界的入品典仪,将来如果有机会在这条道路上继续远行,你们届时会知道,由六品晋升五品的儒家典仪,也称诚意典仪,而由五品晋升四品的典仪,则称正心典仪,诚意正心,我辈读书人当时刻自省自勉。”
  哪怕是像许媛等人那样在一些儒家相关历练上打擦边球,有些该守的规矩同样必须要遵守。
  再是打擦边球,凡是需要亲身参与的历练都必须自己亲自动手,不能假手他人代劳,必须自己一个人做的事情,也必须自己完成,不能请他人分担。
  前面懒了、躲了、贪了,等到之后参加晋升典仪的时候全都要还债。
  类似徐永生先前参加六品晋升五品典仪的时候,一起参加的还有一男一女两位六品直讲。
  当中一人晋升失败,但其本人除了精神损耗外,并无大的危险。
  这种情形一般是相关历练没有全部完成的结果。
  即便如此,也是她独自亲身参加历练,只是完成的不到位,仍心存侥幸口头掩饰,冒险参加典仪。
  但她并没有作弊找旁人代劳或者帮助,否则也会面临走火入魔的灾厄,可能身死当场。
  简单讲了几句,期间徐永生目光扫过众人。
  不止尹兰舟,便是其他参加本次“提前批”考试的世家子弟,显然也都对今日事留下深刻印象。
  纵使有人对方才作弊者怀着鄙夷嘲笑的心态,但被现实当面上一课,教训同样刻骨铭心。
  见状,徐永生不再多言,将话题转回正轨。
  一如当初王阐为他们主持入品典仪后,给他们讲解三关五相修行相关,并传授大家积累温养儒家五常的修行方法。
  王阐的《南阁随笔》五篇,非常适合新生。
  徐永生当前同样拿这个当教材,进一步教导尹兰舟等人,教材中亦有执中掌、志正刀、省身诀、观火瞳、正心诀五门分别对应仁、义、礼、智、信的儒家武学。
  为众人授课讲解一番后,此次提前入品典仪,方算是正式结束。
  尹兰舟等人谢过助教徐永生和几位直讲后,纷纷告退。
  晚些时候,方才送那作弊少年出去的学宫直讲返回。
  他微微摇头:“性命无大碍,但前途恐怕荒废了,以后没法再习武入品。”
  言下之意,不只儒家武道,其他修行路线同样不行。
  徐永生亦微微摇头:“此事需禀明司业和博士。”
  他先见到王阐。
  “邓氏子弟么?”王阐闻言轻叹一声。
  徐永生轻轻点头。
  邓氏一族当前处境不那么顺当。
  至于原因,当然是因为邓和,还有他那张黑色的四目方相面具。
  连徐永生当时回身第一眼瞅见都被搞得有点发懵,事后邓和戴着面具的尸身被人发现,自然再次引起轩然大波。
  并且,斩杀邓和的刀法,还是凶名昭著的凛日刀。
  或许是反贼内讧,或许是六道堂故布疑阵,但在冬至大乱后,东都上下风声鹤唳的情况下,邓和之死引发不小关注。
  邓氏一族自然辩称面具是凶手留下栽赃,意图搅混水。
  但在冬至大乱的背景下,他们想要辨明事情真相并不容易。
  ……姜氏一族几乎是闻风而动,立刻关注起来。
  从冬至后到现在两个多月时间里,此案也一直是各方关注的重点。
  相对而言,邓氏一族处境比先前的郑氏一族稍好。
  可邓氏上上下下,同样都承受压力。
  上到家主族老,下到族中少年子弟。
  不难猜度那个作弊少年的心思。
  如果不能参加此番“提前批”考试,难免会被人看不起,更影响邓氏名声。
  少年人脸皮薄的同时又胆子大,明知危险还是怀着侥幸心理铤而走险,可惜还没开始便已经注定失败。
  “此事明文公布,以告诫后来者。”新任东都学宫司业韩帼英听闻消息后,面不改色,平静言道。
  “是。”徐永生、王阐应诺之后,对视一眼。
  这位新司业是真不客气。
  放在以往,如此处置,邓氏一族少不得要跟学宫掰扯一番,哪怕明知是自家子弟作弊,面上也不会轻易承认,子弟入品失败且走火入魔的原因,当然要推到学宫讲师主持典仪不当的由头上。
  学宫当然更不可能帮着背锅,大家少不得一阵扯皮。
  可对现在邓氏的情形来说,今日事已经旁枝末节了,就算想着虎死不倒架,也没那么多精力分散。
  朝廷审案钦差、东都留守府、禁军、姜氏一族……随便哪个都够他们头疼。
  “先前有个同郑氏结亲的小娘子,唤作金曦?”韩帼英则问起另一事。
  徐永生、王阐点头:“是。”
  韩帼英:“东都留守府召她再次问话,王阐你关注一下。”
  金曦同郑彬成婚不过两个月左右时间,郑彬就卷入六道堂谋反大案里,成了“铁证如山”的反贼,被河南尹赵榞当场击杀。
  金曦也因此受到牵连,被拘押盘问良久。
  最后罗毅、林成煊关照下,她好不容易重获自由,但学宫直讲差事以及官身都没了。
  还没等她喘口气,理清同郑氏接下来的关系,就又马上出了郑广同姜泉的案子。
  姜氏兴师问罪,郑氏一族大出血。
  金曦虽与此事无关,但架不住被人翻郑彬的旧账。
  虽然没有像上次一样再被拘押,可她仍然被限制在东都很长时间。
  直到去年夏天,身心俱疲的金曦终于从郑家离开,返回故乡。
  以她六品武魁境界的修为,低调行事,返乡可以生活得很好,待风声过去后,未必没有再复起的机会。
  可惜,没等到风声过去,东都又出冬至大乱。
  这次倒是和郑氏没有关系了,郑氏族老在冬至大乱中还做出拨乱反正的贡献。
  但大案牵连甚广,金曦再次被召回东都问询。
  此番倒是比较客气,更多是出于协查考虑。
  但对金娘子来说,就相当心累了。
  “如此频繁折腾,没问题也要被折腾出问题了。”韩帼英摇头。
  正因如此,她此番才专门吩咐新的四门学博士王阐过问。
  徐永生静静在一旁听着。
  虽说跟金曦不是同路人,但和对方本人之间没什么矛盾,令他难免心中暗叹。
  对方连续遭逢池鱼之殃,算起来,回回点火的似乎都有他一个……
  从韩帼英那里出来,王阐离开学宫,前往东都留守府。
  徐永生则返回自己在永宁坊的住宅。
  到夜深人静之际,他携带白翳绫,前往南市寂静无人的铁匠铺。
  之前修补拓跋锋的大枪后,徐永生工作重心转回到为自己打造长柄重武器的路子上。
  先前已经有了雏形的大乾陌刀,经过这几个月的努力,日渐有了模样。
  虽然费时费力,所费的材料和时间都远超三尺长的横刀,但徐永生对最终成果感到非常满意。
  先前帮拓跋锋修复大枪,徐永生从自己这边匀了一些龙影天钢和洪流铁过去,精益求精。
  反过来,常杰带回用于修复拓跋锋大枪的诸般材料,同样也有富余,其中相当一部分被徐永生投入到自己锻刀中。
  如此改良下,会需要一些相应调整同完善,到如今也已经有了成果。
  于是,在时间进入三月后,一天深夜,徐永生彻底完成陌刀的锻造。
  继横刀·肝胆之后,他亲手打造的第二把神兵利器,大功告成。
  长柄延伸之下,陌刀整体长度超过一丈以上。
  刀柄奇长,徐永生双手握持之下,在铁匠铺中轻轻凌空一摆刀光流转间,仿佛有龙影在刀刃上飞旋。
  从外观看,较之寻常陌刀规制上并无分别。
  但因为熔炼多种奇金,其重量分量远超寻常人想象。
  徐永生本人不如何使力,只是轻轻挥刀,便仿佛有浩荡洪流奔腾,气势、力量骇人。
  但他使用起来,并不觉得笨重,反而有如龙在渊,随时可能一飞冲天之感。
  浩然刀迭加破阵刀的力量,徐永生不出刀,只是停刀而立,肃杀刚烈气息便弥漫四方,无惧无畏气概尽显。
  因为当前所属地方的环境,所以徐永生没有再结合佩韦自缓和天麒正行,没有尝试凛日刀·遮天蔽日。
  那门刀法,虽然杨坤伦施展的时候是手持寻常单刀,但刀意同样可以用于长柄陌刀或斩马剑。
  长柄重武器施展之下,威力还要更强。
  半晌后,徐永生收刀。
  基本没有任何犹豫,他便定下新武器的名字:
  吾往矣。
  自反而缩,虽千万人吾往矣。
  继横刀·肝胆之后,陌刀·吾往矣!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