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0章 小姜:好丑!
作者:
佚名 更新:2025-10-23 06:28 字数:2032
周衡推著病床,动作轻柔。
他仔细地將姜云熙安置在早已准备好的单人病房里,掖好被褥,確保她能躺得舒適些。
看著她虽然脸色苍白,但呼吸平稳,他那颗一直高悬著的心,终於缓缓落回了实处。
蒋丽慧抱著弟弟,护士抱著姐姐,也跟著轻手轻脚地进了病房。两个小傢伙似乎也耗尽了力气,此刻正安静地睡著,小小的胸膛隨著呼吸轻轻起伏。
蒋丽慧將怀里的小孙子暂时交给护士,自己走到床边,俯下身,极轻极轻地替姜云熙捋了捋被汗水浸湿、贴在额角的碎发,声音温柔得能滴出水来:“云熙啊,好孩子,感觉怎么样?有没有哪里特別不舒服?”
姜云熙的眼睫颤动了几下,缓缓睁开眼。
她的眼神还有些涣散和疲惫,但意识是清醒的。
她微微动了动乾涩的嘴唇,声音很轻:“还可以,就是有点累。”
她顿了顿,又补充道,“生的时候,还是挺疼的。”
这是她第一次明確承认疼痛的存在,“不过倒也可以忍受。”
“辛苦了……”蒋丽慧心疼地拍拍她的手背:“真是辛苦了,你是大功臣。”
她说著,从护士手里小心地接过那个稍小一点的襁褓,动作轻柔地抱到姜云熙眼前,让她能看清,“快看看,这是姐姐,是你和周衡的女儿,多精神!”
姜云熙微微侧过头,目光落在那个被包裹得严实、只露出一张红扑扑、皱巴巴小脸的孩子身上。
她静静地看了几秒钟,然后,用一种近乎学术观察般的语气,清晰地给出了评价:“好丑。”
“噗——”一旁的护士没忍住,赶紧別过脸去偷笑。
蒋丽慧也被她这直白的评价逗乐了,哭笑不得地轻轻嗔怪道:“哎哟,傻孩子,哪有当妈的这么说自己孩子的!刚生出来的小娃娃都这样,像个小老头小老太太,过几天长开了就好看了!”
“你看这眉眼,多周正,將来肯定是个俊俏姑娘!”
周衡也凑过来,看著那个被妻子嫌弃的小女儿,心里软得一塌糊涂,连忙附和母亲:“妈说得对,长开就好看了。你现在別操心这个,赶紧闭上眼睛睡觉,休息最重要。”
他的声音沙哑却异常温柔,带著不容置疑的关切。
“喔……”剧烈的体力消耗和精神放鬆后的疲惫感如潮水般袭来,姜云熙也確实感到眼皮沉重如山。
她没再说什么,只是又瞥了一眼那个被说“丑”的小傢伙,然后顺从地闭上了眼睛,几乎是在瞬间就陷入了深沉的睡眠之中。
她的呼吸变得均匀而绵长,仿佛要將所有消耗的能量都补充回来。
病房里顿时安静下来,只剩下她平稳的呼吸声和两个婴儿偶尔发出的、细微的咂嘴声。
阳光透过窗帘的缝隙,悄悄溜进房间,在地板上投下温暖的光斑,一切都显得寧静而美好。
这时,一直守在门口、怕打扰產妇休息而没敢进来的周立海和魏玉江,这才小心翼翼地探进头来。
看到姜云熙睡著了,两个孩子也安静,两人都鬆了口气。
魏玉江用气声悄悄问蒋丽慧:“睡了?”
蒋丽慧点点头,示意他们小声。
两人轻手轻脚地退到病房外的走廊上。
激动和喜悦的心情需要分享,而眼下最迫切的话题,自然落在了两个新生命的名字上。
说来也怪,整个孕期,大家关注点都在姜云熙的身体和双胞胎的健康上,竟然谁都没提起孩子名字这一茬。
此刻,魏玉江搓著手,脸上洋溢著兴奋的光彩,压低声音对周立海说:“老周,这下好了,龙凤胎,天大的喜事!这名字可得好好取,得取个好听、大气、又有意义的!不能马虎!”
周立海一脸“这还用你说”的表情,挺直了腰板,显然早就思考过这个问题,他胸有成竹地开口道:“那当然,我早就想好了!男孩嘛,就叫周建国!女孩就叫周建华!这名字多好,响亮,有意义!纪念咱们建设新国家,听著就正气!”
“……”魏玉江一听,差点被自己的口水呛到,他嫌弃地皱紧了眉头,连连摆手:“得了吧你,周立海你能不能有点创意?还建国、建华,这名字咱们团里没有十个也有八个了!到时候一喊,全操场的孩子都回头,太俗气!不行不行!绝对不行!”
“俗气?这怎么叫俗气?这是经典!是传承!”周立海不服气地瞪眼。
“经典啥?就是俗套!”魏玉江毫不退让,“得起个独特点的,有文化味的,比如……比如……”
他“比如”了半天,一时也没想到特別合適的,毕竟让他指挥作战他在行,取名这事確实有点超纲。
但他坚决否定周立海的提议!
两个老战友又习惯性地压低声音爭执起来,一个坚持“建国建华”的红色经典,一个主张要“好听独特”的文化气息。
爭了一会儿,魏玉江忽然停了下来,像是想起了什么更重要的事。他摆摆手,语气变得严肃了些:“行了行了,咱俩在这儿爭破头也没用。別忘了,这孩子是谁生的?是云熙那丫头拼了半条命生下来的,她才是最大的功臣!”
“这取名的事,最后还得看她的意思,得她点头喜欢才行,咱们最多就是提提建议。”
这话像一盆冷水,瞬间浇熄了周立海的“取名热情”。
他愣了一下,隨即訕訕地摸了摸鼻子。
是啊,他怎么光顾著自己兴奋,把这茬给忘了?以姜云熙那说一不二的性子,和她在这场“战役”中立下的头功,孩子的名字,最终拍板权恐怕还真得牢牢握在她手里。
“额……说得也是。”周立海的气势矮了半截,“那……那就等云熙休息好了,听听她怎么说。”
两人达成了暂时的共识,目光又不约而同地飘向病房门口,仿佛能透过门板,看到里面安睡的母子三人。取名之爭暂时搁置,但那份喜悦和期待,却在清晨的阳光里静静流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