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儷市日报》的採访
作者:佚名      更新:2025-10-23 04:49      字数:2012
  看张启民盯著自己的脚下看,吴佚云的脸不由自主地红起来。
  她低下头,看到自己的裤腿上沾著黄泥点。
  而张启民的眼睛,还在盯著自己的裤腿不动,吴佚云的脸更红了。
  终於,吴佚云问道:
  “怎么了?”
  张启民说:
  “吴佚云,你鞋子上的图案真好看!”
  吴佚云闻言,脸上更红了:
  “真的吗?这鞋子是我在七都镇上买的,想不到你小说写得好,还喜欢美术。”
  张启民不动声色地撒了个谎:
  “是的,我从小就喜欢美术,写小说……那是歪打正著。”
  吴佚云却很认真地问张启民:
  “你真这么喜欢这鞋子上的图案?”
  张启民点了点头。
  吴佚云仰起头,想了想,说:
  “可惜,我们七都镇上卖的男布鞋上,都没有绣的……”
  张启民顿时被吴佚云的话逗笑了。
  吴佚云也笑了起来。
  但吴佚云只笑了一声,就不再往下笑了。
  临走的时候,张启民悄悄从口袋里掏出五十元钱,压在了桌子上的陶瓷杯子底下。
  给吴佚云这笔钱,刚才张启民皱眉的时候,已经在脑子里想过了,自己手头还算宽裕,吴佚云是可以用这笔钱来改变命运的。
  等吴佚云看到这笔钱,依照吴佚云的聪明,会知道是自己资助她去瀧泉城里读高復班的费用。
  今天,七都镇是去不了了,还是先回瀧泉城里吧。
  主意已定,张启民把自行车骑得飞快。
  第二天,又是一个下雨天。
  张启民在宿舍里醒来,听到外面的雨声,就赖在床上不想起来。
  一阵突兀的敲门声传来。
  张启民穿上衣服,门外响起胡永军的声音:
  “启民,快起来,《儷水日报》的记者在馆里等著你,要採访你!”
  张启民闻言“哦”了一声,动作加快。
  等开了门,胡永军说:
  “宣传部的同志也在,他们一起陪《儷水日报》的记者一起来的。”
  张启民边听他说,边洗漱:
  “让他们等著吧,我洗好了脸就过去……”
  胡永军闻言,开玩笑道:
  “好啊,张大作家,你现在架子越来越大了,竟然叫宣传部和市报的记者等你!”
  胡永军等张启民洗漱完,两人各自骑著自行车来到了文化馆。
  果然,文化馆的会议室內,早已人影绰绰:
  为首一个女的,是瀧泉县委宣传的常务副部长陈果,张启民之前在作品研討会上打过一个照面,单独见面,却是第一次见面。
  他向陈果伸出手去:
  “陈部长你好,让你久等了。”
  陈果三十岁左右,身高一米六十,一身短装,显得颇为干练。
  陈果惊讶地看著眼前的年轻人,怎么市报的记者来採访,却把他们晾了这么久?她不知道张启民之前没有得到通知。
  不过,陈果很快恢復了一脸平静,向《儷市日报》的记者介绍起了张启民:
  “这位就是我们瀧泉县的著名青年作家张启民,他写的小说……”
  听著陈果的介绍,张启民在一旁心说,到底是做部长的,功课做得挺足。
  《儷市日报》来的两个记者,一个姓周,五十来岁,一个姓李,二十多岁。
  周记者和张启民握手,惊得下巴都要快掉了:
  “你就是……瀧泉县里的大作家?这么年轻?”
  张启民微笑著向对方点头致意。
  周记者惊嘆过后,掏出笔记本,开始採访。
  李记者则拿出了照相机。
  周记者对张启民说:
  “张启民你好,我们今天来对你作一次採访,你不要紧张,想到什么说什么就可以了……”
  张启民微微一笑,心说:
  我什么要紧张?想到什么就说什么?这太好了。
  周记者:“张启民你好,你是我们儷市最近几年来在文学艺术界取得最大成绩的作家,你能介绍一下你的写作情况吗?”
  张启民闻言,微微頷首,然后慢慢说道:
  “我的写作情况嘛,前面陈部长已经介绍过了,情况就这些。”
  周记者愣了愣,继续提问:
  “你能谈一谈你发表在《当代》杂誌上的小说《河边的错误》,是什么灵感,促使你写出这部小说来的?”
  张启民又是一愣,不过很快就说了起来:
  “作家的写作是一项特殊的工作,有时候是看到生活中的一个场景,有时候是一个画面,当然,最主要的还是想像力……”
  张启民侃侃而谈,周记者在笔记本上健笔如飞。
  显然,对第二个问题,张启民的回答让周记者非常满意。
  採访的最后一个问题是:
  “你对今后的创作有什么打算,你的写作计划是什么?”
  张启民笑了笑,答道:
  “我没有写作计划,写作完全是心血来潮,当灵感来了的时候,就多写,一泻千里;没有灵感的时候,就停笔休息,艺术创作的规律可能就是这样的吧!”
  看著周记者在笔记本上飞快地记录,张启民面无表情地看著。
  说实话,这样的採访,太无聊了!
  下午,自己本来是打算去七都的,被儷市来的记者所谓的採访,问这问那,不仅让自己的计划泡了汤,现在自己早饭还没吃呢!
  实在有些不值得。
  不过,好在张启民还是应付了过来。
  以后,记者採访这种事,还是能推掉就推掉。
  终於,《儷市日报》的记者结束了採访。
  他们婉拒了陈果部长的邀请,留下在瀧泉吃了晚饭再走的好意,要当天赶回儷市,看来这稿子没几天就能见报了。
  今天,陈果是全程经歷了张启民的採访过程的,此刻,她看张启民的时候,是一脸的关切神色:
  年轻啊,还是太年轻了!说话明显不经大脑思考。
  幸亏来的是市里的报纸记者,这要是省城或燕京来的记者採访,这样不经思考地说话,这些记者说不定会把稿子写成什么样子?
  陈果部长和王淑兰馆长閒聊了一会儿,也离开了文化馆。
  瀧泉县委宣传部的陈果部长离开前,看著张启民,欲言又止,完全是一个大姐看一个不爭气的弟弟的神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