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第一次约稿
作者:
佚名 更新:2025-10-23 04:48 字数:2231
燕京来的大编辑听了胡永军的话,没有笑,反而一脸严肃:
“不过,对小说来说,还是要以故事情节为主,如果行文平淡无奇,毫无悬念,读个开头读者就已经猜到了结尾,那也是不行的。”
张启民点了点头。
前一世,他虽然在无线电厂上班,但业余时间里经常光顾报刊亭,除了买《收穫》等文学期刊外,还经常时不时地买几本《小说选刊》、《小说月报》和《中篇小说选刊》来读。
杂誌里面,有些有名的大作家的小说,虽写得好看,但里面確实情节不够精彩,相反排在目录靠后的、那些名气不大的作家写的小说却更吸引人。
燕京来的大编辑继续发表他的观点:
“现在都已是八十年代末了,商品经济飞速发展,全国从北到南一片繁荣,好作品太少啦,有力度、鼓舞人心的小说太少……”
张启民一直保持著微笑,用心听著燕京来的大编辑和胡永军的聊天。
燕京来的大编辑发表看法的时候,张启民心说,这些观点太老了!太落伍了!
但他脸上不动声色,依旧以一脸谦虚的表情做出聆听和学习的样子。
同时,他也已经看出来了,胡永军和燕京来的大编辑交情不浅。
坐了一会儿之后,看看时间已经不早,张启民主动站起来,礼貌地向几人告辞,毕竟是初次见面,蹭饭就没必要了。
胡永军站起来把他送到了门口:
“小张,我们《瀧泉文艺》编辑部刚刚成立,创刊號一个月以后出刊,你回去好好写一篇小说出来,小说不行就写散文,诗歌也行,只要质量好,发表没有问题,爭取在创刊號上刊登出来。”
张启民语气客气地回答:
“胡总编,我的文笔可能还够不上向《瀧泉文艺》投稿。”
“启民,不要谦虚啊,你今天在这里说的话让燕京来的大编辑都认可了,就当是《瀧泉文艺》向你约稿。”
“那,我试试吧。”
见此,胡永军亲切地拍了拍张启民的肩膀:
“这就对了,《瀧泉文艺》可是有稿费的!”
张启民现在在乎的倒不是稿费问题,他想儘快实现自己的目標,而能够在瀧泉文化馆当上临时工,將是自己重生后走的第一步棋。
“胡总编,我的事请您多多费心了……”
胡永军立刻明白了张启民的意思:
“启民,你確定要来文化馆当临时工?”
“胡总编,不瞒您说,我没有其他爱好,就是喜欢文学,如果能来文化馆上班,我一定把自己的爱好发挥出来,我是认真的。”
“既然你是认真的,我会儘快向馆里匯报的,你放心,最迟三天,给你答覆!”
“那真是太好了,我先谢谢胡总编了!”
“先別谢,事情还没有成功,不谈谢字。”
张启民走出了瀧泉县文化馆。
路过一家小吃店时,张启民走进店里,要了两个大肉包子和一碗豆浆,先垫垫飢再说,实在是饿坏了。
虽然口袋里有五元钱,但张启民並不想乱钱。
真香!1987年的肉怎么就这么香?!
吃完今天的第一顿饭,时间已是下午一点钟了。
张启民起身,不禁心生感慨:年轻真好啊!
十八岁的身体,补充了能量,走起路来脚步是那么轻鬆!
想到上午在文化馆的经过,自己的表现是完美的,那么就等后面胡永军的消息了。
1987年,地处內陆的瀧泉县城和同期的沿海县市相比,落后还是比较明显的。城里道路狭窄,两边房屋多为砖木结构,低矮、老旧。
临河的房屋用木柱子撑著,摇摇欲坠,通往市中心的石板街上,青石被行人磨得油光发亮。
张启民无心欣赏县城的风光,直奔汽车站。
傍晚,张启民回到安仁乡南山村。
家里,父亲张水林和母亲李凤英已经从山上干活回来了,奶奶正张罗著晚饭。
前一世,自己高考落榜后,一家人都唉声嘆气,自己正是赌气之下离家出走,在县城的无线电厂工作,一直没有回家。
当年家里祸不单行。
自己高考落榜后的几年里,爷爷的肺病发作,与世长辞,不久后奶奶也离开人世。
父亲整日魂不守舍,在山上干活时摔下陡坡,把腿摔断后成了瘸子,几乎失去了劳动力,一家人仅靠母亲里外操劳,维持生计。
自己的高考落榜,就像一个挥之不去的阴影,笼罩了全家长达十多年之久。
当一家人都在家的时候,陈启民对大家说道:
“今天我到城里了,县里的文化馆在招人,我报了名。”
他的话顿时吸引了全家人的耳朵。
李凤英问道:
“县文化馆?报名的人多不多?”
张启民回答道:
“没有,就我一个报名。”
父亲张水林有点不相信,用颤抖的声音追问张启民:
“这……是真的?”
张启民微微一笑:
“当然是真的,我还见到了《瀧泉文艺》的总编,他答应帮我。”
张水林脸上露出了欣喜的神情,继续追问:
“这事,你有没有把握?”
张启民想了想,隨口说道:
“有……百分之七十的把握吧。”
他心里说,这个时候,有希望总比没有希望来得好,至少对家人来说如此。
爷爷和奶奶听了张启民的话,脸上也涌上了喜色。
这么说来,启民就能在城里工作了?!
爷爷张时福笑得合不拢嘴,伸出瘦骨嶙峋的手在张启民的头上连擼了两把,嘴里不停咕嚕:
“哦么,哦么。”
爷爷奶奶的情绪稳住了!
张水林终於信了张启民的话,语气突然变得郑重起来:
“启民,你是高中生,是家里学歷最高的,事情真成了,要好好干,知道吗?”
张启民闻言,心底思绪万千,这可是家里第一次在大事上认可了他,前一世张水林可从没有说过这样的话。
两天来,家里一直被自己高考落榜的消息笼罩,现在,终於可以摆脱了。
最重要的是,张水林认可了自己是高中生。
“爸,这几天我还要去城里……”
张水林担忧地问道:
“你身上有钱吗?”
“有,爷爷给过我五块,我这还剩三块多。”
“这怎么行?”
张水林站起来回到里屋,出来的时候手上多了一个小布袋,里面装著最近一次家里卖茶叶的货款。
张水林从小布袋里取出货款,在一沓钱里抽出了四张印著炼钢工人生產图的票子,递给了张启民。
“启民,你在城里跑要钱,这些钱给你带身上用。”
母亲李凤英笑著,看著张水林的举动。
张水林似还不放心,问张启民:“够吗?”
张启民答道:“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