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7章 小鬼子还在新手村,我已经点满科技树!
作者:佚名      更新:2025-10-23 03:20      字数:2212
  “它们是粗劣的。”织田信长转身,目光扫过眾人,“但也比一门都没有要强!我们无法在开阔的平原上与大夏军决战,但是,在这片我们熟悉的土地上,在山川河流之间,我们可以用陷阱,用伏击,让他们为自己的傲慢,付出血的代价!”
  他的声音充满了偏执的疯狂和不屈的斗志。
  “猴子!”
  “嗨!”
  “我再给你三个月的时间!给我造出三百门这样的炮,一千支这样的銃!”织田信长指著那些残次品,下达了命令,“我要让整个倭国,都变成一个巨大的泥沼!等著大夏人陷进来!”
  他知道,这些武器贏不了战爭,但它们可以为他爭取时间。
  只要能拖住大夏军的脚步,只要能让他们在倭国的土地上流尽鲜血,他就有机会找到真正的、克敌制胜的方法。
  织田信长宣布了仿製计划的“成功”,並下令,以羽柴秀吉的方案为基础,不计成本地进行大规模生產。
  一场以举国之力,製造劣质武器的荒唐大戏,就此拉开了序幕。
  ……
  大夏朝,京城皇宫,御书房。
  高丽战爭已经过去了两个月。
  陈平川身著一袭玄色龙袍,正坐在宽大的书案后,仔细翻阅著这次高丽战爭的完整战报,他要復盘这一战,为后续进攻倭国本土做准备。
  战报写得很详细,从义州炮战,到平壤攻坚,再到南港追歼和海上围剿,每一场战斗的兵力部署、战术运用、伤亡数字、缴获战果,都记录得清清楚楚。
  许久,陈平川放下战报,微微点头。
  这个战果,完全在他的预料之中。
  代差级別的武器装备,加上他亲自製定的、针对性极强的战术,如果还打不出这样的结果,那秦锋和石头就可以回家种地了。
  “倭军铁炮,仿自西方火绳枪,射程约五十步,射速缓慢,精度堪忧……其战术呆板,过於依赖武士单挑,足轻纪律涣散,不堪一击……”
  陈平川看著这些评价,心中毫无波澜。
  这些都在他的歷史知识储备之內。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拿下倭国,指日可待。
  而现在,他真正关心的,是另一件事。
  那就是民生问题。
  陈平川设计了一架全新的结构复杂的纺纱机,让工部尚书全伯,以及几位格物院的顶级工匠,研究。
  这架纺纱机採用了多轴联动和水力驱动的设计,一旦成功,其纺纱效率將是现有手摇纺车的数十倍。
  “陛下,此物若能推广开来,我大夏的布匹產量,至少能翻上三番!届时,不仅能满足国內所需,更能大量出口,为国库赚取巨额財富!”全伯激动得满脸通红,白的鬍子都在微微颤抖。
  陈平川满意地点了点头。
  军事上的胜利固然重要,但科技和经济的发展,才是一个国家长盛不衰的根本。
  他从另一个世界带来的知识,就像一个巨大的宝库,正等待著他一步步去开启。
  “全伯,那件武器研究怎么样了?”
  全伯闻言,眼中透出兴奋的光芒:“陛下,样品已经做出来了,这里不方便演示,请陛下移步。”
  隨后,陈平川跟著全伯来到工部营造总局。
  这里,是整个大夏帝国的心臟和引擎,也是陈平川最重视的地方。
  高耸的围墙,三步一岗、五步一哨的森严守卫,让这里看起来像一座坚不可摧的堡垒。围墙之內,是鳞次櫛比的巨大厂房,高耸的烟囱终日冒著滚滚浓烟,空气中瀰漫著一股铁水和煤炭混合的独特气味。
  数以万计的顶尖工匠,在这里夜以继日地工作,將陈平川脑海中那些超越时代的构想,变成一件件冰冷的、足以改变世界格局的杀戮机器。
  “陛下,东西就在里面!”
  全伯的脸上,带著一丝难以抑制的激动和疲惫。
  他带著陈平川,走进了一间被严密保护的独立厂房。
  厂房中央的架子上,静静地躺著一支造型奇特的火銃。
  它比现役的“龙兴三年式”火銃要长一些,枪身和枪托由上好的核桃木製成,打磨得光滑油亮。最引人注目的,是它的枪机部分和下方那个显眼的槓桿。
  “陛下,请看。”
  全伯小心翼翼地將那支火銃取下,递给陈平川。
  陈平川接过枪,入手感觉分量不轻,但重心设计得很好,握持感极佳。他熟练地拉开枪栓,检查了一下枪膛內的膛线。
  螺旋形的膛线,刻画得均匀而深刻,这是保证子弹旋转、提高射击精度的关键。
  “这便是臣等按照陛下的图纸,耗时半年,反覆试验,最终製成的『龙兴元年式连珠銃』。”全伯的声音里,充满了自豪。
  “连珠銃……”陈平川轻声念著这个名字,眼中闪过一丝怀念。
  这是他前世在电影里看到过的,,美丽国西部牛仔们使用的槓桿步枪。
  利用槓桿的原理,一次性完成拋壳、上膛、击发准备等一系列动作,从而实现快速连续射击。
  在那个时代,这玩意儿可是被称为“改变了西部的枪”。
  而现在,它將要改变的,是这个世界的格局。
  “试一试。”陈平川说道。
  “是。”
  全伯带著陈平川,来到了厂房后方的专用靶场。
  一名早已等候在此的、经过专门训练的射手,上前接过连珠銃。
  与传统火銃不同,这支枪使用的,不再是散装的火药和铅弹,而是一种全新的“定装子弹”。
  黄铜製成的弹壳,將底火、发射药和弹头,整合在了一起。
  防水、防潮,而且大大简化了装填的步骤。
  射手熟练地將数发子弹,从枪管下方的管状弹仓装填口,一一塞入。
  然后,他举起枪,瞄准了三百步外的靶子。
  这个距离,已经超出了“龙兴三年式”火銃的有效射程。
  “开始!”
  隨著全伯一声令下,射手右手握住槓桿,猛地向下一压,再迅速回位。
  “咔嚓!”
  一声清脆的金属撞击声,第一发子弹,已经上膛。
  他毫不犹豫地扣动了扳机!
  “砰!”
  一声清脆的枪响,子弹出膛,在空中划过一道几乎笔直的弹道,精准地命中了靶子的红心!
  紧接著,射手没有停顿,右手再次快速地操作槓桿。
  “咔嚓!”
  一枚冒著青烟的滚烫弹壳,从枪膛侧面被拋了出来。
  “砰!”
  第二枪!再次命中红心!
  “咔嚓!”“砰!”
  “咔嚓!”“砰!”
  ……
  整个过程行云流水,一气呵成。
  不到十秒钟的时间,管状弹仓內的五发子弹,已经全部射出!
  那个靶子红心位置,已经被打出了一个拳头大小的窟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