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这边喜提小院新生活,那边全家梭哈等发財!
作者:佚名      更新:2025-10-23 03:10      字数:2310
  离开了陈家老宅,罗氏脚步都轻快了几分,像是卸下了压在心头多年的千斤巨石。
  一直走到村口那棵歪脖子老槐树下,四下无人,她才停住脚步,回头望了一眼桃村的方向,长长地舒了一口气。
  “当家的,平川平玉,过来。”罗氏神秘兮兮地招了招手。
  陈仲和与陈平川兄妹疑惑地走近。
  罗氏从贴身衣物的夹层里,小心翼翼地掏出一个用油布裹得严严实实的包裹。
  包裹不大,却沉甸甸的。
  她一层层打开油布,里面赫然是码得整整齐齐的碎银子和铜钱,角落里还塞著几张皱巴巴的小额银票。
  陈仲和眼睛驀地睁大了,满是血丝的眼眶里涌上水汽,嘴唇哆嗦著:“孩子他娘……你……你这是……”
  罗氏扬了扬下巴,脸上是许久未见的轻鬆笑意:“你以为我真傻啊?平川出息了,赚的那些画册分红,还有咱们平日里牙缝里省下来的,一文钱都没落到那老虔婆手里!”
  她拍了拍那包银钱:“都在这儿呢!足够咱们在府城安家,再置办些家当了!”
  陈仲和看著妻子,又看看那包凝聚了她无数心血的银钱,一股惊喜和愧疚的复杂情绪涌上心头,眼泪再也忍不住,顺著黝黑的脸颊淌了下来。
  “孩子他娘……这些年,跟著我……苦了你了!”他声音哽咽,一个大男人,此刻哭得像个孩子。
  罗氏眼圈也有些红,却笑著拍了拍他的胳膊:“哭啥!只要能离开那个狼窝,过上咱们自己的安生日子,就不算苦!”
  她又摸了摸陈平川的头:“再说了,咱们有平川这么有出息的儿子,往后的日子只会越来越好!”
  陈平玉年纪小,对分家、净身出户的含义还很模糊,只知道以后不用再看奶奶和大伯娘三婶娘的脸色,可以跟爹娘哥哥一起住到热热闹闹的城里去了。
  她的小脸上满是对新生活的懵懂和期待,拉著陈平川的衣角,小声问:“哥哥,城里是不是有很多好吃的东西?”
  陈平川笑著摸摸她的头:“嗯,等到了庐州府,哥哥给你买很多好吃的。”
  他对这个结果,心中並无波澜,一切尽在意料之中。
  唯一有些掛念的,是家里那头老黄牛。
  分家之时,田地房產都归了老宅,那头老黄牛自然也留给了大房他们。
  临出村子前,陈平川特意绕到自家牛棚,看见老黄牛低头嚼著一些乾草。
  陈平川从怀里掏出特意采来的一把鲜嫩青草,走到老黄牛跟前。
  “老黄,我来看你了。”他轻声说著,將青草递到牛嘴边。
  老黄牛抬起头,浑浊的大眼睛看了看他,认出是这个平日里最常餵它、给它梳毛的小主人,发出低低的“哞哞”声,亲昵地用粗糙的舌头舔了舔他的手心。
  陈平川仔细地给它梳理著有些打结的毛,又餵了些清水。
  老黄牛仿佛通人性一般,安静地享受著这片刻的温存,大眼睛里竟似有泪光闪动,不时用头蹭蹭他的胳膊。
  就在这时,刘氏从屋里走了出来,瞧见陈平川,眉头一皱,尖声道:“你这小兔崽子还在这儿磨蹭什么?这牛已经是我们大房的了,赶紧滚!”
  她说著,便要去解牛绳。
  老黄牛似乎听懂了她的话,也感受到了陈平川即將离去,突然犟了起来,四蹄钉在地上,任凭刘氏怎么拉扯,就是不肯挪动一步。
  刘氏大怒,抡起鞭子噼噼啪啪地抽打起来!老黄猛地扬起头,对著陈平川离开的方向,发出了一声声悲切悠长的哞叫,充满了不舍与哀伤。
  这悽厉的牛叫声,惊动了左邻右舍。
  一些围观的村民探头探脑,看著这一幕,都忍不住摇头嘆息。
  “唉,作孽哟!这牛都养出感情了,知道谁对它好。”
  “可不是嘛!陈家老二一家平日里把这牛当宝,如今倒好……”
  “嘖嘖,真是狼心狗肺,连畜生都看不过去了!”
  刘氏被村民们的指指点点和老黄牛的犟劲气得脸色铁青,却又无可奈何,只能叉著腰破口大骂。
  陈平川最后深深看了一眼老黄牛,他没办法把老黄带走,只能默默告別,转身跟著父母离开了。
  一家四口在村口雇了辆马车,晃晃悠悠地朝著庐州府的方向驶去。
  到了庐州府,天色已近黄昏。
  陈平川早已託了张府的任管家,在城南一处僻静的巷子里物色好了一处带著小院的民房。
  院子不大,三间正房,两间厢房,还有一个小小的天井,收拾得乾净整洁。
  租金也相宜,对於他们眼下的情况来说,再合適不过。
  罗氏看著这属於他们自己的小家,虽然简朴,却处处透著安寧,脸上的笑容怎么也止不住。
  “好,好!这里清净,比老宅那狗窝强百倍!”
  陈仲和也默默点头,眼中有光。
  陈平玉则欢快地在小院里跑来跑去,对一切都充满了新鲜感。
  一家人看著这崭新的起点,心中充满了对未来的憧憬。
  与此同时,桃村的陈家老宅里,却是另一番景象。
  送走了二房这几个“累赘”,陈老太太立刻催促著陈仲文和陈仲武。
  “老大,老三,还愣著干什么?赶紧把老二家那几间破屋子,还有分给咱们的那些田地,都给我卖了!一刻都不能耽搁!”
  陈仲文和陈仲武自然不敢怠慢。
  因急於出手,价格自然被买家压得很低。
  但陈老太太此刻满脑子都是“福运来”那“一分利”的美梦,也顾不上这些损失了,只想著赶紧凑够本钱,投进去钱生钱。
  不过两三日的功夫,他们便將二房原先的屋子和田地都变卖了出去,东拼西凑,总算凑了近百两银子。
  这几乎是他们掏空了家底才凑出来的钱。
  这日,那位福运来的刘掌柜,满面春风地再次来到了桃村陈家。
  陈家人跟看財神爷似的,將他奉为上宾。
  刘掌柜接过那沉甸甸的钱袋,掂了掂,脸上的笑容更盛了。
  他当场提笔,写了一张“存单”,上面龙飞凤舞地写著“福运来宝號存银玖拾捌两整,月息一分,按月支取”,末了,还从怀里掏出一个红泥印章,端端正正地盖上了“福运来记”的大红印。
  “老太太,陈秀才,陈老弟,”刘掌柜將存单郑重地交到陈老太太手中,语气信誓旦旦,“您几位就擎好吧!下个月十五,准时到我庐州府东街的福运来铺子里来支取红利!一文钱都不会少您的!”
  说完,他揣著那袋银子,衝著眾人拱了拱手,在一片諂媚的恭维声中,春风得意地走了。
  陈老太太紧紧攥著那张“存单”,像是攥著金山银山,浑浊的老眼里闪烁著贪婪的光。
  陈仲文和陈仲武兄弟俩,还有刘氏王氏,也都咧著嘴,美滋滋地掰著指头算计起来,下个月能从“福运来”拿到多少白的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