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你偷家里压箱底的救命钱了?
作者:
佚名 更新:2025-10-23 02:13 字数:2093
在李小印象里,自家二哥好吃懒做惯了,受不了饿肚子。
一次煮好几天口粮的过分事,他完全做得出!
“现在到处都乾旱,野菜都挖不到了,你这样做会让全家都挨饿!”
李小一边抽泣说著,一边掀开米缸盖子。
她心中带著恐惧,没敢第一时间去看缸里高粱米,到底少了多少。
要知道从河边挑水走两里路,走十几遍、二十几遍给田里麦子浇水非常劳累。
若是身体还饿著的话,父母、大姐根本支撑不下去,指不定会累出病来。
对於徘徊在贫困线上的李家来说,一旦有人生病没钱看病,就只能等死。
“你怎么哭了?”
李无忧有些莫名其妙。
他虽然继承了原身记忆,实际上对李家人感情並不怎么深。
十二岁李小瘦瘦小小,头髮枯黄面露菜色,只有后世七八岁孩子模样,身子骨瘦削得可怜,像是发育不良的小猫。
李无忧看她哭成小猫,心中柔软地方被触动,急忙安抚说:“仔细看!我没动家里的粮食,煮的是板栗。”
李小菊伸手擦了擦眼泪,急忙看向米缸。
果然,缸里的高粱米没见减少,依然保持原来份量。
“吃两颗板栗吧。”
李无忧用铲子挑了数颗板栗,放灶台上冷却。
李小看著香气扑鼻的带壳板栗,大眼睛里闪过浓浓好奇。
这就是传说中的板栗?
她只是从王里长女儿口中听说过,貌似是非常美味、非常昂贵的零嘴。
嘶嘶!
李小抓起一颗板栗后,不顾烫手,心急剥开板栗外壳,一口吃了板栗。
她就像是吃了刚出锅蒸鱼的小猫,不停哈气,却捨不得吐出。
“真好吃。”
李小眯著眼,带著泪痕的小脸上浮现惊喜,“好甜呀!”
甜?
李无忧也吃了一颗板栗,觉得甜味很淡,远远比不上后世的果。
不过,在原身记忆里,甜味食物是很少的。
哪怕父母溺爱,也不会经常铜钱给他买麦芽吃,就是过年时买一点给他尝尝味道而已。
“二哥,你从哪里搞来板栗的?附近的山里树木都乾枯许多,更別说板栗这样的好东西,一旦被人发现肯定不会剩下。”
李小吃了三五颗板栗后,强行停下。
剩下的板栗要留著给父母、大姐吃,他们挑水浇地太辛苦!
她好奇看向李无忧,自己这位干活总是偷懒的二哥,好像长本事了。
至少,以前的他可搞不来板栗这样的好东西。
“等爸妈和大姐回来,再说。”
李无忧不想解释两遍。
他用陶碗装了一碗板栗,放李小面前,温和笑著说:“吃呀,锅里还有很多。哪怕吃完了,我再去搞一些板栗来。”
“哟,口气好大!你还能搞到板栗?这玩意少见得很,可是富贵人家才能吃的。”
李小菊將扁担、两只木水桶放门边,就听到小弟大言不惭的话语,当即讥讽了一句。
李家寨的村民们都重男轻女,但像她家这样农户家庭,男孩不下地干活的,还是仅有的一例。
她今儿挑了八担水,走了十几里路,汗水打湿了衣裳,肚子饿得直打鼓。
但李无忧作为男丁,却悠閒地待在家里,她心里的火气怎么不噌噌往上涨呀。
板栗少见?
李无忧先是纳闷了会,然后反应过来。
现在不是物资大丰富的后世,普通百姓挣扎在飢饿线上。
主食都不够吃,哪有什么钱去买板栗?
除非去深山找到野生板栗树,或许能够尝一尝板栗滋味。
“那你是没口福了。”
李无忧指使李小盛了两碗板栗给父母。
老爹李柱子看著碗里香喷喷的板栗,没有去接,而是皱起眉头:“你该不会是偷家里压箱底的铜钱,去买板栗吧?那可是用来买救命粮的!”
距离冬小麦收割还有个把月,这段时间正是青黄不接、口粮吃紧的时候。
要是家里最后一点点钱被李无忧买了板栗,那他们一家就完了。
没有足够口粮,人怎么有力气挑水浇地,抢救遭旱的小麦?
“儿呀!你在家里躺著也罢了,我们也没逼你下地干活!你怎么能做这种事吶。”
老娘赵兰面色一变,罕见地指责了李无忧一句。
她急急忙冲向木柜,就要去检查箱底还剩下多少铜钱。
这可真不是开玩笑的,铜钱关係到全家人性命。
“还不是你们往日里宠著他,才有今天这一劫?”
李小菊大声说著淤积心中很久的话。
说完之后,她畅快了许多。
“反正我没拿钱。”
李无忧没做过偷钱这事,自然是底气十足。
他只是感慨,原身太不堪了,给家人留下的印象太差。
“当家的,铜钱没少呀!我们都冤枉儿子了。”
赵兰数了两遍,確定一文钱都没少。
她衝著李柱子吼了一句:“都怪你!没搞清楚就责怪他。儿子搞来板栗孝敬我们,这么好的事被你说成了坏事。”
李柱子检查箱底后,老脸微红,知道是错怪了儿子。
但他作为一家之主,拉不下脸赔不是,只好生硬地夸讚李无忧:“你长本事了!要是能提前通气,也不会闹出误会。”
“哥是变厉害了,狗胆、草儿的哥哥就搞不到板栗,远远不如哥。”
李小先前是大气都不敢出,头一回看到爸妈数落李无忧。
哪怕她还小,同样有种家里出大事的不好感觉。
后来澄清这是误会,她才敢开口:“爸妈、姐,你们也吃板栗吧!甜丝丝的,太好吃了。”
李小说著话,瘦如鸡爪的小手也没停,飞快剥著板栗壳,將黄糯可口的板栗肉送入口中。
这话她是发自內心的。
因为每一年过年时,家里供奉灶王爷的麦芽,最终落入李无忧手里。
她和大姐,是吃不到半点的。
这板栗,是她吃过最甜的食物了。
李柱子、赵兰笑眯眯享用板栗,连声夸奖李无忧。
什么“儿子终於长大,懂事了”、“別人家的儿子可搞不来板栗孝敬父母,远不如自家儿子”等等。
李小菊听得很不是滋味。
她累死累活给家里挑水浇地,肩膀差点被扁担压断,腿都走瘸了。
可是她没得到半句夸奖,好像都是应该做的一样。
“弟,你要是真有本事,明儿还能搞来板栗的吧?”
李小菊不服气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