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6章 围三缺一
作者:佚名      更新:2025-10-23 02:09      字数:2024
  “臣,领旨!”
  “尉迟敬德、程咬金!”
  “老臣在!”两位老將声若洪钟。
  “命你二人协助李靖,总督攻城诸事,调配攻城器械,擬定攻城方略!”
  “得令!”
  “其余诸將,各率本部,听候调遣!”“谨遵圣諭!”
  眾將轰然应诺,声震屋瓦,每个人的眼中都燃烧著昂扬的战意。
  隨著李世民一道道命令下达,庞大的唐军战爭机器再次全力开动。
  十五万生力军的加入,使得唐军在辽东地区的兵力达到了空前的规模,士气更是高涨到了顶点。
  无数的粮秣輜重从后方运抵,巨大的攻城锤、巢车、拋石机等重型器械被工匠们夜以继日地组装、调试。营寨连绵百里,灯火彻夜不熄。
  一场规模远超辽水之战,註定將载入史册的辽东城攻坚战,即將拉开血腥的帷幕。
  ……
  辽东城,这座歷经风雨、见证前隋百万大军折戟沉沙的雄关,此刻正笼罩在一片凝重而压抑的气氛之中。
  城墙高达四丈,以巨石垒砌,坚固异常,城郭依山势而建,易守难攻。
  护城河既宽且深,引的是附近太子河活水,堪称一道天然屏障。
  城头之上,北部耨萨乙支文德一身戎装,眉头紧锁,遥望著西方烟尘隱隱升起的方向。
  他年约五旬,面容清癯,眼神却锐利如鹰,是高句丽国內公认的智將,曾深入研究过前隋三次东征失败的教训。
  然而,此刻他心中却没有丝毫轻鬆。
  辽水惨败的消息早已传来,如同瘟疫般在军中蔓延。
  虽然他从溃兵中收拢了部分残部,加上辽东城原本的守军以及渊盖苏文强行徵发来的青壮,勉强凑足了十三万人,但军心士气,与昔日不可同日而语。
  那些新徵发的壮丁,面黄肌瘦,眼神惶恐,手持简陋的农具或锈蚀的刀枪,与其说是士兵,不如说是难民。
  “耨萨,唐军主力……真的来了吗?”身旁一名年轻副將的声音带著不易察觉的颤抖。
  乙支文德没有回头,声音低沉而沙哑:“来了。而且比预想的更快,更多。”
  他深吸一口气,仿佛要压下心头的巨石,“斥候来报,唐皇李世民御驾亲征,匯合李靖北路军,兵力恐不下二十五万,旌旗蔽日,绵延数十里。”
  “二十五万……”周围听到这句话的將领无不倒吸一口凉气。这是一个令人绝望的数字。
  “怕什么!”乙支文德猛地转身,目光扫过眾將,提高了音量,既是激励部下,也是为自己打气。
  “我辽东城城高池深,粮草军械充足!十三万守军,据坚城而守,何惧唐军二十五万?別忘了,前隋百万大军,亦曾在此城下鎩羽而归!”
  他顿了顿,指向城外广袤的土地和远处的山峦:“唐军远来,利在速战。我军只需固守,依託城防,消耗其兵力,挫其锐气!
  如今已是盛夏,再有两三月,辽东苦寒之地便將入冬!
  届时,唐军衣单体寒,粮草转运困难,必不能久持,唯有退兵一途!”
  这番话,是事实,也是此刻支撑著辽东城所有守军信念的唯一支柱。
  坚守,等待冬天!
  “传我將令!”乙支文德的声音恢復了往日的沉稳和决断,“一,即刻起,全城实行军管!所有壮丁,除守城士卒外,均需参与城防加固、搬运滚木礌石、照顾伤员等役!有敢懈怠、惑乱军心者,斩!”
  “二,城外三十里內,所有村落、树林,能拆则拆,能焚则焚,实行彻底的坚壁清野!不给唐军留下任何可资利用的物料和掩护!水井能填则填,不能填者严密监视!”
  “三,多备火油、滚木、礌石、铁蒺藜!將库藏的所有弩机、强弓全部搬上城头!重点防御西、南两面主攻方向!”
  “四,组织死士,轮流值夜,严防唐军夜袭或挖掘地道!”
  “五,”他目光变得幽深,“派出细作,混入唐军营寨或附近山中,伺机焚烧其粮草,或散播流言,动摇其军心!哪怕只能拖延他们一天,也是胜利!”
  一道道命令迅速传达下去,辽东城这台战爭机器在乙支文德的强令下,开始超负荷运转起来。
  城內军民被强行组织起来,冒著酷暑,加固城墙,挖掘壕沟,搬运守城器械。
  城外,浓烟滚滚,昔日繁华的村落化为焦土,一片淒凉景象。
  乙支文德要以这种近乎残酷的方式,將辽东城变成一座孤岛,一座刺蝟,让唐军每前进一步都付出惨痛代价。
  他知道这是饮鴆止渴,会失去民心,但在亡国灭种的威胁面前,他已別无选择。
  ……
  与此同时,唐军前锋在李绩和契苾何力的率领下,已如同锋利的箭鏃,直抵辽东城下十里之外。
  望著远处那座在夏日阳光下显得格外巍峨森严的巨城,以及城外被焚毁的村庄和升起的缕缕黑烟,久经沙场的李绩也不由得面色凝重。
  “坚壁清野,看来这乙支文德是打定主意要当缩头乌龟了。”
  契苾何力啐了一口,他更喜欢在旷野上与敌军铁骑对冲,对这种攻城战颇感不耐。
  李绩缓缓道:“乙支文德非庸才,他深知我军优势在於野战,故避而不战,欲以坚城耗我。前隋之败,殷鑑不远。”
  他指著远方清晰可见的城墙轮廓,“此城確实险要,强攻,必是血肉磨坊。”
  很快,后续大军陆续抵达。李世民在李靖、尉迟敬德、程咬金等文武重臣的簇拥下,亲自视察前线。
  望著这座让无数前隋將士埋骨他乡的雄关,李世民眼神复杂,有凝重,有决绝,也有一丝难以言喻的宿命感。
  “陛下,乙支文德已將城外清理一空,我军立营需谨慎,防止其出城偷袭,也需寻找可靠水源。”李靖稟报导。
  “营寨依地势立,互为犄角,挖掘壕沟,设置拒马,谨防夜袭。”
  李世民沉声道,“水源之事,交由辅兵队伍,由骑兵护卫,去更远处河流取水,不得有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