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6章 为天下士子作表率
作者:佚名      更新:2025-10-23 02:03      字数:2023
  待崔敛落座,顿时就有人活络起了气氛:“崔兄来迟一步,该罚!不如满饮一杯以表歉意如何?”
  崔敛起身微微一笑,从容不迫,举杯轻抿一口酒,那酒液如山涧般清澈,滑入喉中,留下一抹辛辣...
  隨后崔敛皱眉,轻轻放下酒杯,目光中带著几分好奇与探究:“这是什么酒?入口如此辛辣,却又回味甘甜,正如那人生百味,苦尽甘来啊!”
  话音刚落就听一旁的世家子笑眯眯地解释:“崔兄真是品鑑高手,这便是近来长安城內传得沸沸扬扬的忘忧酒。
  据说此酒由宫廷御酒师特製,昨夜陛下在太极殿招待三国使臣时,用的便是这酒。
  为了搞到这几坛,我可是费了好大劲,使了百十贯银钱才从光禄寺卿手里弄出来几坛。
  来来来,诸位,今日既然有幸得此佳酿,咱们便开怀痛饮,不醉不归!”
  说著,他亲自执壶,为崔敛斟满一杯,那透明无色的酒液在烛光下泛著诱人的光泽。
  崔敛又细细品了一口,眉头舒展,讚不绝口:“此酒著实不错,醇厚而不失雅致,想必除了当今圣人,也就我等最先品到了这份独特韵味吧?”
  话音未落,一旁一直默不作声的孔颖达轻捋长髯,缓缓开口,声音中带著一丝自傲:
  “非也非也,昨夜晚宴,我二人有幸被陛下召见,於太极殿內,已先一步领略了这忘忧酒的绝妙。
  只是当时心思繁重,未及细品,今日再尝,方觉其中之妙。”
  李纲亦是点头附和,眼中闪过一丝回忆之色:“不错,那晚灯火辉煌,陛下威严端坐,我们伴其左右,此酒作为御宴之选,確实令人难忘。
  只是当时更多心思在於国事,未能全然沉浸在这酒香之中。”
  崔敛眼睛一眯,昨夜晚宴陛下没有让他这个户部侍郎参加,心中不由泛起一阵酸楚与不甘。
  他强压下心头的波澜,面上依旧掛著得体的笑,举杯向孔颖达与李纲致意:“原来如此,二位真是好福气,能提前品味此等好酒!
  崔某虽身为户部侍郎,却无缘得见,实在遗憾。今日能借诸位之福,品一品这忘忧酒,也算聊以慰藉了。”
  言罢,他一饮而尽,那辛辣中带著甘甜的酒液仿佛一股暖流,滑入心田,却暖不了他此刻微凉的心境。
  眾人见状,纷纷放下手中酒杯,室內气氛一时凝重。
  烛光映照下,崔敛脸上那抹苦笑显得格外刺眼,他轻轻摩挲著酒杯边缘,似乎还在沉浸在悲愤中...
  眾人明白,这是崔敛被勾起了伤心事...
  想来也是,任谁无故被暴打一顿都不能心平气和吧?
  不过眾人今日相聚如此,也正是为了这件事!
  只见座中一位世家子弟眉头紧锁,愤愤不平地低语:“太子此举,实属过分!
  崔兄一向勤勉谨慎,竟也遭此无妄之灾,这简直是无法无天了!”
  言罢,他愤愤地拍了下桌子,引得周围人纷纷侧目。
  一时间,低语声四起,眾人面露忧色,似乎都在担忧,今日崔敛的遭遇,明日是否会降临到自己头上。
  另一人开口,声音中带著几分义愤填膺:“不错,太子的確过分,不过好在此事传到长安士子耳中,眾士子都替崔兄打抱不平。
  只是苦了崔兄,无端受此屈辱,想必心中苦闷至极。”
  言罢,他轻轻摇头,目光转向崔敛,只见崔敛眼神空洞地望著窗外,仿佛那紧闭的窗欞后,藏著无尽的不甘。
  一阵风吹过,珠帘轻摇,带来一丝凉意,崔敛轻轻抚过桌上的酒壶,指尖传来的凉意...
  只听他沙哑著嗓子开口:“诸位,我之经歷没什么,只是太子如此德行...
  若將来继位,於我大唐而言不是什么好事啊!”
  眾人闻言连连附和,室內烛火摇曳,映照出一张张忧虑重重的脸庞。
  “崔兄所言极是,太子若以如此暴戾之性继位,我大唐必將动盪不安!我等也算是读书人,身为士子,岂能坐视不理?”
  此人言语间情绪激动,额间青筋暴起,仿佛要將胸中块垒一吐为快。
  四周眾人亦纷纷点头,更有人提出:“只可惜如今士子群龙无首,怕是难成大事啊!”
  说罢,此人將目光投向了孔颖达与李纲二人,眼中闪烁著期待的光芒。
  孔颖达眉头紧锁,眼神里儘是犹豫,而李纲则紧握酒杯,指节因用力而泛白。
  烛光在他们脸上跳跃,投下斑驳的光影,空气中瀰漫著一股压抑而的氛围。
  良久二人对视一眼,几乎是同时做出了决定...
  反正他们和太子早就撕破脸了,这次给天下士子做个表率又能如何?
  孔颖达轻咳一声,声音中带著不容置疑的坚定:“太子德行的確有亏,我二人教导太子时,他便不服管教,时常顶撞,我行我素,毫无悔改之意!”
  说著,他轻轻摇头,眼中闪过一丝痛心疾首的神色。
  李纲亦是紧握酒杯,愤慨道:“不错,太子囂张跋扈,视礼法如无物,哪里有一点储君之相?
  那日我在东宫,亲眼见他鞭笞下人,手段残忍,令人髮指!如此行径,怎堪大任?”
  言罢,他將酒杯重重一顿,酒水四溅,如同他此刻难以平息的怒火。
  这话一出,眾人顿时眼前一亮!
  他们可不管这二人说话是真是假,只要有这二位站台就足够了!
  毕竟这二人曾经担任过太子的老师,並且还是儒学大家,天下读书人的標杆!
  只要有这二人带头,定能將天下士子聚拢起来,拧成一股绳!
  烛光映照下,孔颖达与李纲的话语如同掷地有声的金石,激起了室內一片激昂的情绪。
  眾人仿佛看到了希望的曙光,眼中闪烁著坚定的光芒
  有此二人背书,到时候太子便再也没有翻身的机会,陛下想必也不会让一个名声尽丧的人担任太子!
  想到这里,在场眾人都是不由得兴奋了起来,就连崔敛嘴角都勾起了一抹笑意。
  …………